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仙牛腰骶痛颗粒质量标准中淫羊藿、牛膝、千年健薄层鉴别方法进行耐用性考察。方法考察不同温湿度、不同厂家薄层板、不同点样方式条件下薄层鉴别方法的耐用性。结果不同实验条件下,薄层鉴别方法各斑点的分离度均较好,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均显相同斑点或荧光斑点。结论淫羊藿、牛膝、千年健薄层鉴别方法的耐用性均较好,可作为仙牛腰骶痛颗粒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相关指标的检测,探究园参茎叶总皂苷和林下山参茎叶总皂苷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的作用差异,为不同生境人参茎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游泳力竭联合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法,构建气虚血瘀模型大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10、20、40 mg/kg)园参茎叶总皂苷和林下山参茎叶总皂苷干预后,经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Na^(+)-K^(+)-ATP酶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升高或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园参茎叶总皂苷和林下山参茎叶总皂苷给药对降低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清CK CK-MB.ET-1.TXB2水平及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水平.提高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清NO.Na_(+)-K^(+)-ATP酶水平均具有--定的作用,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而园参茎叶总皂苷与林下山参茎叶总皂苷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园参茎叶总皂苷和林下山参茎叶总皂苷均能改善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内皮功能、保证能量代谢等有关;且同等剂量园参茎叶总皂苷与林下山参茎叶总皂苷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相关指标的检测,探究丹七片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以及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钳尾刺激联合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法、游泳力竭法和冰浴联合肾上腺素联合腹腔注射法,分别构建气滞、气虚以及寒凝血瘀模型。给予不同剂量丹七片治疗干预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CK、CK-MB、Na+-K+-ATP等五项相关血清生化学指标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三种血瘀模型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升高或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三种血瘀模型丹七片高剂量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或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P0.001);丹七片中、低剂量组CK、CK-MB等主要指标有明显升高或降低(P0.05,P0.01,P0.001)。结论丹七片对气滞、气虚以及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的相关指标具有调节作用,使其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3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建立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计算脑指数及脑含水量,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及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同时测定脑组织SOD、钠-钾-ATP酶(Na^+-K^+-ATPase)、钙-镁-ATP酶(Ca^2+-Mg^2+-ATPase)活力及MDA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b14、28mg/kg可明显降低脑指数及脑含水量,亦能降低血清和脑组织MDA、NO含量及NOS活性,提高SOD、Na^+-K^+-ATPa8e和Ca^2+-Mg^2+-ATPase活力。结论人参皂苷Rb3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等环节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洋参活心素胶囊是我们公司与省中研联合开发的一种二类新药,其原料为西洋参茎叶总皂甙,通过药理实验给动物灌服后能明显增加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小鼠的耐缺氧能力;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AST、CK、LDH、MDA含量,抑制氯仿诱发小鼠心律失常持续的时间,使心电图尽快恢复正常,改善血瘀模型动物血液流变学指标,延长凝血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保心宁片对冠脉结扎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保心宁片低、中、高剂量组,复方丹参滴丸剂量为0.15g.kg~(-1)、保心宁片按0.5、1.0、2.0 g.kg~(-1)按10 mL.kg~(-1)给药。于第7天给药30 min后通过结扎冠脉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测定血清CK、CK-MB、cTn-Ⅰ、、MyoG、LDH含量,心脏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和SOD活性,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组LDH、CK、CK-MB、cTn-Ⅰ、MyoG活性均明显降低,组织匀浆中SOD活力增加,MDA含量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心宁片对冠脉结扎大鼠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增强冠脉供血和心肌代谢,改善心功能,有效抑制大鼠心肌缺血梗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山灵参胶囊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喂养高脂饲料6周建立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造模组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山灵参胶囊250、500、1000 mg/kg组和阳性药辛伐他汀片30 mg/kg组,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同体积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给药30天后,各组大鼠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TC、TG、LDL-c、HDL-c、FFA、MDA含量及SOD活性;取肝脏制备匀浆,检测肝组织TC、TG、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FFA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肝组织TC、TG及MDA含量亦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灵参胶囊500、1000 mg/kg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FFA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并能明显降低大鼠肝组织TC、TG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P0.05或P0.01)。结论山灵参胶囊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减轻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参及灵芝超微粉对酒精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人参超微粉低、高剂量(0.25、0.5g/kg)组,灵芝超微粉低、高剂量(0.25、0.5g/kg)组及人参超微粉联合灵芝超微粉低、高剂量(0.25+0.25、0.5+0.5g/kg)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给蒸馏水外,其余各组均以56%白酒灌胃,第1周为8 mL/kg,以后每周增加1 mL,连续灌胃8周,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人参及灵芝超微粉,观察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指数、肝功能、脂质过氧化物及细胞炎性因子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肝脏指数增加,血清ALT、AST活性及TNF-α、IL-6含量均明显升高,肝组织MDA及TG含量明显升高,GSH含量及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芝超微粉高剂量组及人参联合灵芝超微粉低、高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加大鼠体质量,降低肝脏指数,降低血清TNF-α、IL-6含量及AST、ALT活性,并能明显降低肝组织MDA及TG含量,升高GSH含量及SOD活性(P0.05或P0.01)。结论人参及灵芝超微粉对大鼠酒精慢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芝片对酒精所致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制备酒精性肝损伤模型:1~4周灌胃给予40%白酒8 g/kg,5~8周给予50%白酒9 g/kg,9~16周给予50%白酒10 g/kg。第9周模型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5组:模型组,参芝片400、800、1600 mg/kg组及阳性药水飞蓟宾80 mg/kg组,药物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正常及模型组给予同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给药8周后,各组大鼠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取部分肝脏制备匀浆,检测肝组织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MDA含量及AST、ALT活性均明显升高,HDL-c含量及SOD活性降低,肝组织TC、TG及MDA含量亦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芝片800、1600 mg/kg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MDA含量及AST、ALT活性,升高HDL-c含量及SOD活性,并能明显降低大鼠肝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P0.05或P0.01)。结论参芝片对酒精所致大鼠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对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改善肝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3(G-Rb3)联合二甲双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60min,松扎再灌注120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心肌梗死面积(MIS),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前列环素(PGI2)及血栓素A2(TXA2)水平。结果人参皂苷Rb3联合二甲双胍对大鼠心肌缺血60min再灌注120min,可明显缩小MIS,降低血清MDA含量及AST、CK、LDH活性,提高NO含量及SOD、GSH-Px活性,可使血浆ET、AngⅡ及TXA2水平明显降低,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明显增高。结论人参皂苷Rb3联合二甲双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轻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因子ET及AngⅡ释放,纠正PGI2/TXA2失衡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改良Solt-Faber法建立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以大豆异黄酮和皂甙饲喂大鼠42 d后,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光光度法测定γ-谷酰胺转肽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和皂甙降低肝癌前病变大鼠血清γ-GT、ALT、AST活性,升高血清SOD、CAT、GSH-PX活性和降低MDA以及NO水平,但对血清TNF-α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具有明显的抗化学致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高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及Rb,组合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计算急性心肌梗死24h后的心肌梗死面积(MIS),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超氧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AD)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b,及Rb:组合物5、10、20mg/kg均可明显缩小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MIS,降低血清CK、LDH、AST活性及MAD含量,提高血清SOD、GSH—Px活性及NO含量。结论人参皂苷Rb,及Rb:组合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组方优化的阳和胶囊对碘乙酸钠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大鼠膝关节腔内注射4%碘乙酸钠溶液0.1 ml,连续注射7天,建立大鼠骨关节炎模型。于造模后分别灌胃给予组方优化的阳和胶囊高、中、低剂量及阳性对照双醋瑞因胶囊(8.0mg/kg),每日1次,连续给药4周。实验期间每周测定大鼠膝关节肿胀度。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膝关节灌洗液中NO、PGE-2含量,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及软骨组织中MMP-1、MMP-13含量。结果实验期间模型组大鼠膝关节显著肿胀(P0.0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组方优化的阳和胶囊高、中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膝关节灌洗液中NO、PGE-2含量(P0.01)、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P0.01)明显降低软骨组织中MMP-1、MMP-13含量(P0.05)。结论组方优化的阳和胶囊对碘乙酸钠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膝关节灌洗液及血清中NO、PGE-2、IL-1β、TNF-α水平及软骨组织中MMP-1、MMP-13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脾虚证大鼠模型,研究养脾丸对模型大鼠胃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a.采用灌胃大黄+游泳力竭+隔天禁食建立大鼠脾虚模型,给予不同剂量养脾丸治疗后,检测血浆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血清胃泌素(GAS)、血清D-木糖(D-xylose)等相关指标;b.采用100%大黄煎剂灌胃的方法建立小鼠脾虚模型,经不同剂量养脾丸灌胃给药后,检测血清中IgM和IgG含量。结果: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可使胃动素、胃泌素等相关主要指标的含量增加(P0.05,P0.01,P0.001)。b.与空白组比较,脾虚证小鼠廓清指数、吞噬指数以及血清IgG明显降低(P0.05、P0.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明显提高小鼠廓清指数(P0.001);养脾丸中、低剂量组可明显提高吞噬指数(P0.05);四君子颗粒组、养脾丸中、低剂量组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清IgM含量(P0.05、P0.01);养脾丸中剂量组还可明显提高血清中IgG含量(P0.01)。结论:养脾丸具有调节脾虚证所致胃肠激素分泌失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稳尿胶囊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75mg/kg),每3日注射1次,共4次,建立大鼠膀胱过度活动症模型。造模后1h分别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稳尿胶囊高、中、低剂量(1.35、2.7、5.4mg/kg)和阳性对照托特罗定片(0.5mg/kg),每日1次,连续给药14天。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末次给药2h后检测大鼠尿流动力学参数(排尿压峰值,排尿基础压力,排尿间隔时间),测量膀胱剩余尿量。实验结束后称量膀胱湿重,计算膀胱指数。测量血清中NGF含量,测量膀胱组织上清液中SOD、MDA、IL-1β含量。结果实验期间造模大鼠体重减轻,毛发脱落,口鼻出血,精神萎靡。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排尿间隔时间缩短、排尿压峰值降低、膀胱剩余尿量增多、膀胱指数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体内NGF、MDA、IL-1β含量增加(P0.01,P0.05),SOD含量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稳尿胶囊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可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升高排尿压峰值、使膀胱残余尿量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降低膀胱指数(P0.05),降低体内NGF、MDA、IL-1β含量(P0.01,P0.05),显著升高SOD含量(P0.01)。结论稳尿胶囊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及降低体内NGF、MDA、IL-1β含量及增加SOD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大豆肽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大豆肽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抗氧化作用以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造成高脂血症模型,然后随机分组:正常组、高脂模型组、血脂康组(100 mg kg-1d-1)、大豆肽灌胃组(400 mg kg-1 d-1)、大豆肽灌胃组(800 mg kg-1 d-1)、大豆肽腹腔注射组(100 mg kg-1 d-1)、大豆肽腹腔注射组(400 mg kg-1 d-1),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持续给药大豆肽30 d,期间每两周眼静脉取血一次,分离血清,检测TC、TG和HDL-C指标;实验结束当天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SOD、MDA和NO指标.结果显示大豆肽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TC、TG和LDL-C,但对HDL-C没有显著影响;大豆肽给药组的SOD指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而MDA和NO指标则显著降低.表明大豆肽液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能降低血浆黏度,同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生脉注射液中、大剂量组可使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血清AST、LDH、CK活性及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及GSH-Px活性明显升高,血液粘度及血浆粘度明显下降。表明生脉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以及降低血液粘度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芝片对酒精所致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制备酒精性肝损伤模型:1~4周灌胃给予40%白酒8g/kg,5~8周给予50%白酒9g/kg,9~16周给予50%白酒10g/kg。第9周模型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5组:模型组,参芝片400、800、1600mg/kg组及阳性药水飞蓟宾80mg/kg组,药物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正常及模型组给予同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给药8周后,各组大鼠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取部分肝脏制备匀浆,检测肝组织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MDA含量及AST、ALT活性均明显升高,HDL-c含量及SOD活性降低,肝组织TC、TG及MDA含量亦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芝片800、1600 mg/kg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MDA含量及AST、ALT活性,升高HDL-c含量及SOD活性,并能明显降低大鼠肝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P<0.05或P<0.01)。结论参芝片对酒精所致大鼠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对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改善肝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普洱茶调节SD大鼠血脂及保护血管内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治疗性给予普洱茶的方法,探讨普洱茶调节血脂、保护血管内皮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和机制。通过SD大鼠高脂饲料造模28 d后,给予不同剂量普洱茶35 d。试验期间检测所有动物的体重变化;试验结束后检测血脂水平及血浆一氧化氮(NO),并进行主动脉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普洱生茶及熟茶组与模型组比较:(1)体重明显减轻;(2)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血浆NO浓度增加;(3)主动脉血管壁内皮细胞损伤减轻,血管内皮素-1(ET-1)表达减少。通过研究认为,治疗性给予普洱茶,能够降低高脂饲料饲喂SD大鼠的体重及血脂水平,熟茶作用更显著;普洱茶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它促进NO合成,抑制ET-1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更年宁颗粒对去卵巢大鼠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通过去除卵巢方式制作更年期综合征模型,分别给予更年宁颗粒高、中、低剂量,并以坤宝丸作为阳性对照,假手术组为空白对照。连续给药30天后,摘取子宫称重后计算子宫指数,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子宫系数以及血清中的E2、LSH以及LH的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更年宁颗粒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去卵巢大鼠的子宫指数及血清中E2的含量,显著能降低血清中FSH、LH的含量;更年宁颗粒低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LH的含量。结论更年宁颗粒对去卵巢大鼠的更年期综合征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