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乳脂肪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脂肪是牛乳的主要营养成分,也是衡量牛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牛乳营养品质低下已经成为中国奶业健康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作者就乳脂肪的概况及影响乳脂率的因素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乳脂肪不仅是牛乳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时乳脂肪含量也是评价牛乳质量的重要指标.乳脂肪的合成涉及到日粮营养物质通过奶牛机体转化为乳营养成分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受日粮配方、遗传背景、生理状态、瘤胃微生物等多方面的影响.瘤胃微生物可以通过自身合成的酶类对日粮进行降解,进而对乳脂肪合成前体物质的生成和利用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乳脂肪前...  相似文献   

3.
牛乳是世界上消费最广泛的乳类,并为消费者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牛乳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是牛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酪蛋白、乳清蛋白及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牛乳乳脂肪球被乳脂肪球膜覆盖,乳脂肪球膜是一个含有3层膜的膜结构,其上附着或者包含蛋白质。近些年来,对于乳中蛋白质的鉴定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鉴定出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增加。但是由于乳脂肪球膜的特殊性质,在牛乳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的鉴定中,缺乏方便快捷及效果好的方法。作者运用过滤器辅助样品前处理法(FASP)结合纳升液相质谱(NanoLC-MS/MS)测定牛乳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共鉴别出169种蛋白质,是目前鉴别数量最大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的建立为今后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研究领域提供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试验工具。  相似文献   

4.
乳脂肪是牛乳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时乳脂肪含量也是评价牛乳质量的重要指标。牛乳作为人类的全营养食物,涵盖了人体所需的所有脂肪酸。牛乳中乳脂肪含量和组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品种、胎次、环境、奶牛泌乳阶段、饲料组成与营养外,疾病也是影响牛乳中乳脂肪含量和组成的重要因素。奶牛隐性乳房炎可以引起乳汁中乳脂肪含量的降低。文章主要阐述乳脂肪的合成机理及隐性乳房炎时脂代谢相关的转录因子对乳脂肪含量降低的影响,旨在为研究隐性乳房炎时提高乳脂肪含量的方法提供一些研究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牛乳营养丰富,与一般的牛乳相比,不仅蛋白质含量高,其乳脂肪、干物质及矿物质含量均较一般牛乳高,对其进行加工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市场上有许多相关的水牛乳制品。广西气候环境十分适宜水牛的生长与繁殖,本文综述广西地区的水牛引进历史、水牛杂交改良乳品品质及水牛乳的成分特性,对比普通牛乳与水牛乳营养成分差异,并对水牛乳相关乳制品及其发展状况进行概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牛乳中的营养物质对人类健康有着相当大的益处,乳蛋白和乳脂肪作为牛乳营养品质的物质基础,还与奶牛生产性能息息相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牛乳中基本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功能出发,重点介绍了饲粮组成的改变及添加植物提取物、微量元素、微生态制剂等对乳蛋白及乳脂肪合成与调控机理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调整饲粮营养组成,提高牛乳中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牛乳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它是由水、乳蛋白质、乳脂肪、乳糖、矿物质、磷脂、维生素、酶类、免疫体、色素及一些其它微量成分构成的复杂的胶体系.乳成分的遗传特性较为稳定,但是饲料中某些因素的变化也会对乳脂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饲料对牛乳中乳脂含量影响的研究,以探讨饲料营养对乳脂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牛乳的热稳定性是评定乳制品生产工艺合理性和生产质量的重要指标,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乳成分的改变,如pH、无机盐、乳蛋白及其多态性、非蛋白氮、乳脂、乳糖和体细胞等.本文详细概述了影响牛乳热稳定性的相关因素以及作用机理,以期为乳制品加工中有效控制影响牛乳热稳定性的因素,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通过营养调控改变牛乳组成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作者综述了通过营养调控对奶牛牛乳乳脂肪、乳蛋白及乳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乳脂肪对于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乳脂率的高低决定牛乳的品质、风味和营养价值,所以乳脂率对牛乳品质十分关键。奶牛乳脂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奶牛乳脂率一直是行业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瘤胃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乳脂合成关键酶基因对奶牛乳脂率的高低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文章就瘤胃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与乳脂合成关键酶基因如何影响奶牛乳脂率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乳脂合成机制,进而改善奶牛乳脂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母乳是婴幼儿的最佳食品,而婴幼儿配方乳粉则是他们的第二选择。母乳脂肪中的脂肪酸含有大量棕榈酸,主要酯化在甘油三酯的sn-2位上,而植物油与牛乳脂肪中的棕榈酸主要酯化在sn-1位和sn-3位上。在配方乳粉中加入OPO结构脂肪,可以使其在脂肪酸位置上模拟母乳脂肪,促进婴幼儿对脂肪的吸收。通过微胶囊技术将脂肪酸微胶囊化,可保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营养质量和安全性,对配方乳粉中脂肪酸的微胶囊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配方乳粉中脂肪酸的稳定性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乳脂的自发性氧化反应可以导致牛乳风味异常,其主要源于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发性氧化反应.本文就乳脂发生自发性氧化反应的机制及其原因进行简要的概述,以期引起人们对乳脂自发性氧化反应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牛奶的品质和风味。牛奶中乳蛋白主要可以分为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种类型,其合成代谢过程均受到mTOR信号分子通路、JAK-STAT信号分子通路、GCN2-eIF2a信号分子通路的影响。牛奶中乳脂肪主要为三酰基甘油酯、磷脂等,对于牛奶的营养和风味均有重要影响,其受到脂肪酸相关酶ACACA、FAS、SCD1的调控。饲料营养是影响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精粗饲料配比及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等方面。本文对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合成调控机理,及日粮组成对其的影响机制进行阐述,为改善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种群和数量最多的国家,对某些特定人群而言,牦牛乳的生物学特点意义重大.与普通牛乳、羊乳和人乳的各营养素含量相比,牦牛乳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均高于普通牛羊乳,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乳糖及矿物质含量更接近人乳.另外,牦牛乳含有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等功能性脂肪酸,是普通牛羊乳所不具有的.在安全性上,牦牛乳特有的蛋白质比普通牛乳蛋白质更不易引起过敏且容易消化吸收,所含共轭亚油酸的安全性评价实验与人群研究表明其无任何毒副作用.牦牛乳以其特有的营养性和安全性,可望为我国婴儿配方奶粉领域增加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集约化养殖提高了牧场奶牛的生产效率,其生产过程中动物福利、环境保护以及产品质量等议题也逐渐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放牧养殖将户外放牧和牧草采食作为养殖模式的评判标准,其产品正逐渐受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消费者的青睐。饲料中的优质牧草是影响乳成分及其乳制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牧草中较高的纤维含量维持了瘤胃健康,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提高了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丰富的可降解蛋白提供了乳蛋白的合成原料,并且牧草中脂肪酸、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营养物质在奶牛体内的代谢影响了牛奶以及乳制品的感官品质。作者重点关注一些国家放牧养殖的实际状况和标准要求,及其与有机养殖的差异对比,并分析放牧养殖和全混合日粮喂养条件下饲料成分差异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牛奶脂肪、蛋白成分和感官指标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nsive cultivation in dairy cows,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dairy farms has been improved.However,issues such as animal welfar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roduct quality of dairy farm have received more attention.As judging criteria in the pattern,outdoor grazing and grass intake necessary in grass-fed farming,and its products are gradually being favored by consumers in developed countries,such as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effect of grass-fed on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mainly depend on the quality of forage grass.The high fiber content in forage grass maintains rumen health,high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milk fat,and rich degradable proteins promote milk protein synthesis.The metabolism of fatty acids,amino acids,carbohydrates and other nutrients from forage in dairy cows may affect the sensory quality of milk and dairy products.This review focu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standard requirements of grass-fed in some countries,and their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organic farming,and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feed composition differences on rumen metabolism of dairy cows under grazing farming and total mixed diet feeding conditions,as well as resulting differences in milk fat,protein and sensory indicators.  相似文献   

17.
脂肪是牛奶中受日粮影响最大的成分。奶牛饲喂高精料日粮或高不饱和油脂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乳脂降低综合症的发生,进而影响牛奶加工产品。截至目前,乳脂降低症的主要生物学机制是乳脂合成底物不足以及瘤胃氢化时产生的反式脂肪酸或其它特殊脂肪酸产物抑制了乳腺脂肪酸合成途径所致。作者仅就后者生物氢化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力图为相关科技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丁酸是重要的短链脂肪酸,可作为信号分子结合其受体在机体发挥一些重要的生理作用,如调节乳腺、肝脏及脂肪组织的脂质代谢。丁酸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其中许多机制与其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有关。丁酸不仅调节某一个基因的表达,还参与信号通路及基因网络的调节。本文综述了丁酸作为重要的乳成分合成前体物、组蛋白去乙酰酶(DHAC)抑制剂、G蛋白偶联受体的配体对乳腺组织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及乳脂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600±29)kg、胎次2~3胎、泌乳期(158±3)d及泌乳量(22.8±1.8)kg/d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15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5头,进行为期40 d的饲养试验,其中1~9 d为预试期,10~40 d为正试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96和160 g/(d·头)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2个试验组的产奶量(第24、31和40天)、乳脂率、乳脂产量、乳蛋白率、乳蛋白产量、非脂固形物含量以及乳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个试验组的乳脂中CL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7%和38.6%,其中试验2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适量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提高其乳脂中CLA含量,从而优化乳脂中脂肪酸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乳蛋白是乳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是衡量乳品质的重要指标,主要由酪蛋白、乳清蛋白和乳脂球膜蛋白等组成。乳脂球膜蛋白是乳蛋白的一个特殊亚群,具有抑制癌细胞、抗病毒感染、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此外,乳脂球膜蛋白与多发性硬化症、自闭症、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羊乳脂球膜蛋白的组成及其在不同羊品种、不同泌乳时期、急性期与正常期以及不同物种间的差异性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助于全面认识乳脂球膜蛋白的组成与功能,了解其分泌机制,为制订合理的羔羊断奶方案和开发科学的羔羊代乳粉配方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