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不同产地桔梗为试材,以桔梗中皂苷、黄酮、多糖、多酚、磷脂、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借助TOPSIS法,构建基于多指标评价体系的桔梗药材质量综合评价的TOPSIS模型。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桔梗药材中各指标含量差异明显,TOPSIS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山东产桔梗样品的综合质量较好,其次为安徽。通过上述研究可为桔梗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
白术为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湖南省平江县已有400多年的白术栽培历史。对平江白术的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及贮存等方面进行科学规范,为平江白术产业的规范化栽培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给促进小麦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从生产、加工、消费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质量认可是小麦产业融合的基础。小麦产业链上下游对其质量的需求不一致或利益不关联,是小麦产业链脱节、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的主要原因。建立一套完善和系统性强的质量评价体系,是推动我国小麦产业结构性调整和促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关键。同时分析了小麦生产、收储、制粉、食品加工和消费等各环节对其质量的具体要求,并据此提出小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以及综合农艺品质、数量品质、营养品质、商品品质、加工品质、食品品质等多单元评价层次。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多种不同工艺加工的茶叶样品,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汤色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从17个影响茶饮料品质稳定性的指标中,选取4个主要指标,构建相应的数学评价模型,基于综合评价得分,对上述茶叶加工进行聚类。最终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38种不同加工工艺获得的茶叶分为3类,第一类综合评价得分在10以下,茶饮料汤色稳定性好:第二类综合评价得分在10-20之间,茶饮料汤色稳定性一般;第三类综合评价得分在20以上,茶饮料汤色稳定性差。经对比分析,茶叶的干燥处理是影响茶饮料汤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马文军  张廷龙  武均  蔡立群 《作物研究》2021,(3):248-253,258
为科学准确评价甘肃省永昌县耕地质量各项指标,提高耕地质量管理水平,本研究依据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2016年第2号)和《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GB/T33469—2016)的要求,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层次分析、模糊数学和综合指数等方法,对永昌县耕地质量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永昌县耕地可划分为...  相似文献   

6.
乐素菊  王晓明  张璧 《玉米科学》2003,11(2):096-098
以3个超甜玉米品种的不同采收期为评价单元,通过选用合适的隶属函数对评价因素进行描述以及赋予评价因素适当的权重,对超甜玉米食用品质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指数不仅体现品种之间食用品质的优劣程度,也直接反映不同采收期之间食用品质的优劣次序.利用这一方法对超甜玉米食用品质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广西龙眼品种(单株)加工桂圆肉性状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4个广西龙眼品种(单株)的果实为试材,进行桂圆肉加工试验,并对其产品的口感、颗粒形状、色泽、香味和成品率等影响桂圆肉品质和加工的性状逐项进行比较鉴评和评分,建立桂圆肉品质评价体系。在定性性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出发,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龙眼品种(单株)之间加工桂圆肉性状差异较大,其中良庆1号、桂圆0506和中秋(北流)名列前3名。  相似文献   

8.
刘雪莲 《中国棉花》2008,35(3):43-43
棉短绒广泛应用于国防、化纤、纺织、造纸、卫生等工业行业. 由于棉短绒质量的不同,其价格差异也极大.因此,提高棉短绒加工质量,对增加棉花加工企业经济效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天然维生素E及其制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主要来源以及应用前景。系统介绍了天然维生素E的主要加工方法,并对各种加工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优质强筋小麦陕253的面包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面包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以面包硬度、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弹性、回复性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陕253面粉加水量及和面时间的最佳值,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的添加剂组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加水量及和面时间对陕253面包加工品质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且不同参数对加水量及和面时间反应趋势不同.添加一定量的改良剂可以改善面包的品质,但添加量过多对面包品质有负效应.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陕253面粉最佳加水量为小麦粉质量的62%,最佳和面时间为9 min;添加剂最优组合为卵磷脂1.3%、谷朊粉4%、小麦胚芽粉5%.  相似文献   

11.
曲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描述统计和典型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曲靖烟区烤烟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4大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4大烤烟质量评价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其中烟叶外观质量与评吸质量间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而物理性状与化学成分间的密切程度最小;(2)不同烤烟质量评价指标的关联程度不-样,在烤烟质量组间关联上起主导作用的物理性状评价指标是叶面密度、平衡含水率、含梗率和填充值,化学成分评价指标是还原糖、总氮、烟碱和氯,外观质量评价指标是成熟度、结构、身份和油分,评吸质量评价指标是香气质、刺激性、余味和燃烧性.综合分析认为,典型相关分析能够简化曲靖烟区清香型烤烟的质量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2.
孙璐  汪芳  孟骏  沈新春 《大豆科学》2019,38(2):322-329
大豆品质的优劣是衡量不同大豆制品好坏的重要依据,明确的品质评价方法和品质评价标准是确定大豆加工适宜性的可靠指标,且能够为后续筛选出大豆加工专用品种奠定基础。本文综述了大豆加工特性以及品质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主要归纳了大豆在制取蛋白、制油以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加工利用的加工特性,并从感官品质、理化营养品质、加工品质3方面总结了大豆的品质评价指标,整理我国现有的大豆品质评价标准,分析我国大豆品质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目标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茶叶品质性状的构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乃兴 《中国茶叶》2010,32(8):10-11
一、茶叶品质和品质评价的概念所谓茶叶品质,一般指茶叶的色、香、味、形与叶底,是茶叶产品所具备的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即茶叶的使用价值。茶叶品质评价是对茶叶产品的属性,即卫生品质、加工品质、保健品质、商品品质等方面进行客观、定量和标准的分析过程,从而对茶叶质量作综合评价。茶叶产品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六大茶类和再加工茶,茶叶产品种类繁多,产品各异。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尝试采用机器视觉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电子鼻、电子舌、化学指纹图谱等手段对茶叶品质进行评价。但目前在国内外,茶叶品质的优劣大多数是通过人的感官评定的,其原因是由于茶叶的品质成分组成复杂,无法通过某种成分的量化表达。  相似文献   

14.
从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科学施硒和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富硒白术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3个主产区的小粒种咖啡(Coffea arabica L.)生豆为材料,通过分析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地、环境条件下,咖啡生豆在感观、物理、化学和卫生指标上的差异,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主产区的咖啡豆均达到国标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优质咖啡制品的加工原料;同一咖啡品种在3个不同产区的自然条件下种植,得到的咖啡豆在感观、物理、化学和卫生指标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不同产区的咖啡豆均有各自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合阐述了武夷岩茶拼配技艺是商品茶加工的重要步骤,将不同风格特征的武夷岩茶拼配混搭,以提升茶叶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方法措施.茶叶拼配分两种,一种是初制阶段的毛茶拼配,一种是精制阶段的成品拼配,该项技术的运用稳定保证产品质量形成高品质技术方针.  相似文献   

17.
面条品质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全面科学地评价小麦品种的面条加工特性,测定了29个北方小麦品种的面粉品质和鲜湿面条的制作品质,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面粉品质指标与鲜面条加工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面条的蒸煮损失率、拉伸强度、拉断力、延伸率与面条综合得分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9、0.944、0.796和0.398,相关性很强,可以用作面条品质的辅助评价指标,即辅助综合得分来评价面条品质;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弱化度与面条的综合得分和蒸煮损失率均呈极显著相关,面粉中的总淀粉含量与面条的综合得分呈显著相关,并且面粉白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支直链淀粉比等12项指标都不同程度地进入了面条的上述5个品质评价指标的回归方程,进一步说明用这5个指标来综合评价面条品质是可取的.根据面条各品质指标的相关性推出各品质指标在面条综合评价中所占的权重,再将利用回归方程算出的5个面条品质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后,即可计算出某个小麦品种所生产面条的综合评价分数.本研究即通过这一方法从29个供试小麦品种中优选出了6个优质面条用小麦品种,它们分别是洛展1号、泰山23、温麦4号、太空6号、淮麦16、温麦8号.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烘烤工艺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了低温低湿烘烤工艺与现有烘烤工艺技术下B2 F和C3 F烟叶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温、低湿烘烤工艺技术下,B2 F和C3 F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外观质量和物理特性指标的综合评价总得分比现有密集式烤房(气流上升式)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分别高4.7和3.9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运用数最分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中药的质量评价。通过主分量分析和PCA排序,确定了西洋参质量评价的综合数量指标;应用综合指标主分最加权法,比较分析了美国、加拿大、陕西、抚松、集安和穆林6个不同产地西洋参的药材质量,并根据聚类分析(UPGMA)划分了栽培西洋参生药的质量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在茶饮料汤色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CA)对38个以不同工艺加工的茶样为原料制成的茶饮料汤色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从17个影响茶饮料品质稳定性指标中提取4个主成分指标构建数学评价模型,并基于综合评价得分(Z)对38个不同工艺进行聚类。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38个不同加工工艺的原料茶划分为3类,第1类Z<10,表现为茶饮料汤色稳定性好;第2类10≤Z≤20,表现为茶饮料汤色稳定性一般;第3类Z>20表现为茶饮料汤色稳定性差。将数学评价模型结合工艺处理综合分析后发现,原料茶的干燥处理对茶饮料汤色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