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了解尖裸鲤的生化遗传特性,丰富尖裸鲤种质资源研究的内容,通过配制不连续浓度聚丙烯酰胺凝胶,采用聚丙烯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尖裸鲤5种组织(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进行了电泳。结果表明:所测样本鱼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LDH酶带数分别为:12~16条,17~18条,6~13条,6~10条和12~17条; MDH酶带数分别为3条,4条,3~5条,2条和4~7条。LDH在尖裸鲤厌氧器官(骨骼肌和肝脏)中表达的酶带数总体少于非厌氧器官(心脏和肾脏)。尖裸鲤的MDH分为上清液型(s-MDH)和线粒体型(mMDH)。尖裸鲤的LDH和MDH同工酶系统具有组织特异性,尖裸鲤相对较多的LDH酶带数可能与其独特的栖息环境和A亚基与B亚基的变异共同作用有关。本研究可从生化遗传角度为尖裸鲤的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疆裸重唇鱼的生化遗传特性,丰富新疆裸重唇鱼种质资源研究的内容,借助聚丙烯胺凝胶对新疆裸重唇鱼5种组织(心脏、眼睛晶状体、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以及酯酶(EST)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裸重唇鱼的LDH、MDH和EST同工酶系统具有个体差异性和组织特异性。组织特异性主要表现在同工酶位点表达及其表达活性程度不同两方面,可能受遗传和代谢双重调控,与各组织执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LDH-C基因只在肝脏中表达,酶谱图上靠近阴极附近,为典型“肝带”。新疆裸重唇鱼同工酶个体差异性可能是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能适应特殊生境的需要。新疆裸重唇鱼心脏中上清液型苹果酸脱氢酶(s-MDH)最多表达出6条酶带,可能是新疆裸重唇鱼在进化过程中四倍体化使基因重复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从生化遗传角度为新疆裸重唇鱼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东平湖鲤8种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给东平湖鲤种质鉴定提供生化遗传指标,以便合理保护和利用东平湖鲤种质资源,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东平湖鲤6种组织(肝脏、心脏、脾脏、肾脏、肌肉和眼睛)的8种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G6PDH)、异柠檬酸脱氢酶(IDH)、乙醇脱氢酶(ADH)]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同工酶位点及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平湖鲤8种同工酶在6种组织中均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与各组织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淡水黑鲷5种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淡水黑鲷(Hephaestus fuliginosus)6种组织(肝脏、心脏、脾脏、肾脏、肌肉和眼)的5种同工酶(酯酶(EST)、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氢酶(MDH)、乳酸脱氢酶(LDH))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同工酶位点及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淡水黑鲷5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EST检测到2个位点,每个位点都有2个等位基因。CAT检测到1个基因位点,存在2个等位基因。POD酶谱较复杂,有5个位点,Pod-2,3,4,5都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MDH具有s-MDH和m-MDH两种类型,在各组织中均表达,s-MDH只形成一种二聚体,m-MDH仅在肝脏中有2条带,其余组织中为1条带。LDH在6种组织中都表达, Ldh-5只在心脏中能检测到。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河川沙塘鳢同工酶系统的组织特异性,丰富河川沙塘鳢种质资源资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河川沙塘鳢的腮、脑、肝、脾、心、肾及肌肉共7种新鲜组织中的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酶(ME)、苹果酸脱氢酶(M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DG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共6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的6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酯酶、苹果酸酶、苹果酸脱氢酶及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在肝脏中表达活性较强,乳酸脱氢酶在脑、鳃、心脏及肌肉中表达活性强,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鳃、脑组织中活性较强,肝脏中具有特异性酶带。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不同组织5 种同工酶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黄颡鱼同工酶系统的组织特异性,分析黄颡鱼的遗传多样性并为品种改良提供有价值的生化遗传指标。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法,对黄颡鱼的血,腮,脑,肝,心,胃,肾,性腺,肌肉,肠,头肾,脾和膀胱共13种新鲜组织中的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酯酶(EST)、葡萄糖醛酸酐酶(GD)共5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DH在脑、肾和头肾中分别具有特异性酶带;ME只在肝组织检测到酶带;SOD在肝、肠、脑和肌肉组织分别具有特异性酶带,EST在肌肉组织具有特异性酶带;GD在腮和脑组织中具有特异性酶带。说明黄颡鱼5种同工酶系统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黄尾鲴6种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黄尾鯝种质标准和种质鉴定提供生化遗传指标,以便合理保护和利用黄尾鯝种质资源。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法对黄尾鲴的7种新鲜组织(肝脏、心脏、脑、肌肉、脾脏、头肾和鳃)中的苹果酸脱氢酶(MDH)、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苹果酸酶(M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H)、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共6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同工酶位点及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尾鯝的6种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酯酶、苹果酸酶、苹果酸脱氢酶及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在肝脏中表达活性较强,乳酸脱氢酶在肝、脾以及头肾组织中表达活性强,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肝、脾脏组织中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采用RT-PCR方法从黄牛睾丸组织中克隆睾丸特异乳酸脱氢酶.C(LDH-C)基因的cDNA序列,结果发现2种Ldhc剪接体,根据Ldhc基因在进化上的保守性,参照普通牛Ldhc基因结构分析了黄牛Ldhc基因的选择性剪接体的结构,结果显示,剪接体存在外显子缺失:其中剪接体1缺失第7个外显子,剪接体2缺失第4和第7两个外显子.因为LDH-CA酶的NAD+结合结构域由Ldhc的外显子2-4编码,酶的活性中心由外显子4编码.所以剪接体1包含完整酶的NAD+结合结构域和酶的活性中心,剪接体2失去了大部分NAD+结合结构域和酶的活性中心.对黄牛睾丸组织和精子LDH同工酶的电泳分析未检测到潜在的Ldhc剪接体的表达,推测睾丸组织Ldhc选择性剪接的功能是调控该基因在睾丸中表达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羽叶蓼及变种赤胫散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六盘水境内羽叶蓼及变种赤胫散的4个居群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羽叶蓼与变种赤胫散POD同工酶酶带共10条,羽叶蓼酶带数为3条,赤胫散不同居群酶带数为4~9条。DPS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羽叶蓼单独聚为一支,赤胫散4个居群聚为一支。羽叶蓼与赤胫散遗传差异较大,支持赤胫散从羽叶蓼的变种上升为独立的物种。  相似文献   

10.
大山樱种子休眠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同工酶及种子内贮存物质的变化,并结合种子吸水性、种皮透气性、外种皮结构和种子抑制物质的生物测定等研究,探讨了大山樱种子的休眠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大山樱外种皮机械障碍及种子中存在的发芽抑制物质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在3~4℃下层积6个月,种胚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多出一条P1酶带,而少了一条P4酶带,P2酶带的表达增强;淀粉酶同工酶谱新增加了一些酶带,并且原有酶带的表达都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1.
细胞分裂素几乎参与调控了植物生活周期中所有的生长发育过程,细胞分裂素氧化/脱氢酶(CKX)是降解细胞分裂素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结合文库筛选的方法,分离得到普通小麦的TaCKX2基因(与水稻OsCKX11直向同源),针对基因序列开发出SSR标记TaCKX2_SSR,使用缺体-四体和RILs群体将TaCKX2定位于7B、7D染色体。分离得到的TaCKX2基因及其作图信息将为今后进行小麦CKX基因的功能研究以及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羊草乙醛脱氢酶(ALDH)基因片段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克隆羊草的乙醛脱氢酶ALDH基因片段,研究该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羊草的ALDH基因片段,并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采用Real Time RT-PCR 方法研究该基因的表达。[结果]获得了羊草的ALDH基因片段,长度为675 bp,编码225aa。核苷酸序列比较表明,与水稻ALDH1a序列(AB037421)同源性为86%,与玉米RF2C(AF348413)同源性为85%。BLASTp分析,该序列与水稻、玉米、拟南芥的乙醛脱氢酶一致性分别高达87%、86%、60%,含有醛脱氢酶基因家族的保守结构域。Real Time RT-PCR数据表明,在诱导条件下该基因的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体上来说,该基因对盐的响应要高于干旱和冷冻。[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了羊草ALDH基因片段,并研究了该基因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克隆羊草ALDH全长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从烟草中克隆到与植物抗逆相关的甜菜碱醛脱氢酶(EADH)基因,以枸杞BADH基因为探针,通过电子克隆的方法从烟草栽培品种K326中克隆到3个BADH基因(NtBADH1、NtBADH2、NtBADH3),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个BADH基因的cDNA序列均包含完整的开放读码框,分别编码504个氨基酸,具有醛脱氢酶家族高度保守的十肽(VTLELGGKSP)以及与酶功能有关的半胱氨酸残基(C)。烟草3个BADH与其他物种在蛋白质水平上表现较高的相似性,NtBADH1和NtBADH2在进化上与同科的番茄BADH蛋白距离较近,NtBADH3在进化上与同科的枸杞BADH蛋白距离较近。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分析该类蛋白的性质和功能,并为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旨在过表达BudC进而上调2,3-丁二醇(2,3-Butanediol, 2,3-BD)的合成,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整合载体pR1SW-BudC,经PCR和酶切双重验证后将其电转化至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 HD79。结果经卡那霉素筛选,获得一株菌株K. oxytoca HD79-01。以原始菌株为对照,摇瓶发酵检测2,3-BD含量和相关酶活,q RT-PCR检测BudC表达差异,最终BudC在HD79-01中转录水平的表达量为HD79的45.25倍(p<0.01)。摇瓶发酵显示2,3-BD的最高产量、转化率和生产强度分别提高了24.54%、10.97%、45.08%(分别为30.818 ± 0.003 g/L、0.253 ± 0.013 g/g、0.43 ± 0.01 g/(L·h)),酶活提高了3.61倍(0.563 ± 0.003 U/mg)。因此,2,3-丁二醇脱氢酶基因(BudC)过表达菌株构建不仅成功的提高了2,3-BD的产量也为实现2,3-BD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克隆并分析绒毛白蜡NADH还原酶第二亚基(NDHB)基因片段.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NDHB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简并引物,采用RT-PCR技术对绒毛白蜡NADH还原酶第二亚基基因进行扩增,将扩增的PCR产物与pMD18-T连接后转化至E.coli JM109感受态细胞,检测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克隆的绒毛白蜡NADH还原酶第二亚基基因cDNA序列长893bp,由28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命名为FvndhB.序列比对结果表明FvndhB与参考的8个物种的NDHB在核酸水平上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其与桑树、银白杨、按树、烟草、拟南芥、银杏、台东苏铁、日本柳杉NDHB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4.32%、83.88%、83.43%、82.86%、82.18%、78.82%、77.07%、71.23%.利用DNAMAN软件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绒毛白蜡与其他植物亲缘关系较远.成功获得了绒毛白蜡FvndhB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了同源性分析,为进一步克隆绒毛白蜡FvndhB全长基因及分析其表达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已知的拟南芥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1)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出油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nBADH-1)全长。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BnBADH-1的cDNA全长1506bp,编码一个包含50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55kD、等电点(pI)为5.16的假定蛋白质;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同源性分别为90.24%和93.41%。利用片段两端的粘性末端酶切位点BamHⅠ和SacⅠ将cDNA片段连接在真核表达载体pBI121上;PCR鉴定表明,过量表达载体pBI121-BnBADH-1已成功构建,为下一步的基因功能分析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7.
黄嘌呤脱氢酶(xanthine dehydrogenase, XDH)是钼酶家族成员之一,在嘌呤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催化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生成酰脲类物质,且与氮同化、激素代谢、活性氧产生等过程有关。因此对高等植物XDH的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及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XDH在延缓叶片衰老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乙醇脱氢酶基因(ADH)在各物种中是高度保守的,包括原核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本研究系统综述了ADH基因家族的分布,ADH蛋白的结构、ADH基因在抵抗涝害、冷害、干旱和盐害胁迫中的作用以及参与的植物厌氧发酵途径。本研究提出了植物ADH基因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乙醛是导致啤酒风味丧失的物质。当乙醛的含量超过15mg/L时,啤酒就会产生腐烂的青草味,影响口感。为了解决啤酒酵母菌株乙醛产量过高的问题,本研究拟在啤酒酵母中增加乙醇脱氢酶I(alcoholdehydrogenasⅠe,ADHⅠ)的拷贝数及其相应的表达量,使更多乙醛转变成为乙醇,从而达到改善啤酒风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植保素为重要的植物抗病防御代谢物,其生物合成需多种氧化酶参与。为研究短链脱氢酶(short-chain dehydrogenase,SDR)基因在水稻植保素生物合成和胁迫响应中的关键作用,本研究从水稻基因组数据中得到与已报道的水稻SDR基因同源性较高的4个基因:OsSDR1、OsSDR2、OsSDR3、OsSDR4,利用RT-PCR技术成功克隆到这4个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通过蛋白原核表达,除OsSDR1未检测到蛋白表达,OsSDR2、OsSDR3和OsSDR4均成功表达出蛋白;采用RT-qPCR检测4个基因的诱导表达模式,结果显示4个基因对逆境有不同的响应模式,表明其可能参与到不同的代谢途径。本研究为研究水稻中SDRs蛋白的功能,解析水稻植保素生物合成途径,探讨其在水稻抗逆中的作用提供了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