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中西药结合对猪弓形虫病的疗效,将日龄一致、体重相近的5窝(共50头)40日龄健康猪随机分为4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先将各组猪腹腔接种弓形虫滋养体,感染24h后治疗组开始用药,对照组不用药,并检测4组猪腹水含虫量.再将感染猪的病料接种小白鼠,进行动物回归试验,同时观察各组猪只的临床表现并采取双抗体夹心一步ELASA法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结果表明:中西药结合组对猪弓形虫滋养体的杀灭作用较好,其血清循环抗原转阴速度明显比其他3个试验组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猪弓形病的效果,将身体健康状况,体重和年龄都相同的小猪随机分成4组,分别作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及试验组。在试验前首先将各组小猪体内接种弓形虫的滋养体,然后感染24h后开始治疗。对照组不使用药物,接着测试4组小猪治疗后腹水中寄生虫的数量,接着在进行动物回归试验,同时进一步观察每组小猪的临床表现,同时进一步检测小猪体内的弓形虫抗原数量。结果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猪弓形虫滋养体的灭杀效果最好,这种治疗方法产生的抗体数量明显较多,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中西药结合治疗猪弓形虫病的疗效情况,应用复方磺胺类药物与自拟的抗弓形虫中药药剂结合治疗感染弓形虫病的猪,通过检测猪腹水内的含虫量判定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感染弓形虫病的猪治疗效果明显,有效帮助猪抵御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西药结合治疗猪弓形虫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感染弓形虫病的病猪合计50头,随机分为两组,各25头,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病猪腹水中弓形虫数均显著减少,且观察组腹水中弓形虫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猪弓形虫病有显著效果,可有效灭杀弓形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江涛  姚宝安  赵俊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286-17287
[目的]探讨检测猪弓形虫病的新方法。[方法]应用纯化的重组弓形虫微线体蛋白3(rMIC3)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用于猪弓形虫抗体的检测。[结果]该法所用最佳抗原浓度为3.40μg/ml,最适宜的血清稀释倍数为1〖DK〗∶160,与猪瘟病毒等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与LAT的符合率为92.56%。[结论]该方法快速、特异、重复性好,可用于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为寻求抗弓形虫病特效药,进行了人工感染猪弓形虫病治疗和生物回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药AT10、混合制剂AT10+20对弓形虫滋养体具有100%杀灭作用,对包囊分别有100%和98.04%杀灭作用,中药AT20对滋养体有95%杀灭作用,对包囊无效,打破了传统西药治疗弓形虫病药只对滋养体有效而对包囊无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病,死亡率60%,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弓形虫病无完善的疫苗可以使用。中药具有来源丰富、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等优点,但疗效较慢。而西药虽副作用大,疗效快,中西药结合防治猪弓形虫病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将中药复方制剂与乳酸环丙沙星联合应用以检测该组合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试验分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对照组、中药复方治疗组、乳酸环丙沙星治疗组和中药复方+乳酸环丙沙星治疗组,感染对照组感染后不用药,中药复方治疗组、乳酸环丙沙星治疗组和中药复方+乳酸环丙沙星治疗组分别于感染后12h用0.05%中药复方制剂、0.0025%乳酸环丙沙星和0.05%中药复方制剂+0.0025%乳酸环丙沙星饮水治疗,连用4d,分别统计其治愈率、有效率。结果表明,所采用的中西药物组合对鸡大肠杆菌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治愈率高达98%,有效率达100%,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明显高于中药治疗组和乳酸环丙沙星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中药制剂与合成抗菌药物合用能增强其抗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有效治疗弓形虫病的中药,采用人工感染弓形虫病的方法,进行了8批中西药对比治疗试验和生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从12种中药及配方中筛选出了AT10、AT20、AT10+203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或配方,对滋养体杀灭率达96.95%~100%。其中AT20、AT10+20仅对滋养体有效,AT10对滋养体、包囊均有效。  相似文献   

10.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宿主类型众多,寄生于人、畜、野生动物及禽类等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中,引发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对人类和畜牧业都具有潜在威胁。猫科动物是弓形虫唯一的终末宿主;弓形虫的中间宿主极其广泛,包括各种哺乳类动物、禽类和人等,其中感染最为严重的动物是猪。猪弓形虫病在不同地区均有流行发生,感染率也较高,平均感染率达22.3%。而猪肉是人类主要的肉食消费品之一,人在摄入未煮熟的含有弓形虫包囊的猪肉或内脏时可获得弓形虫感染,危害人类健康。故本试验对辽宁省不同地区的猪弓形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其感染因素。目前,检测弓形虫的金标准是改良凝集实验(MAT),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结果准确,避免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造成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从辽宁省不同地区采集猪的血清样品,采用MAT方法对血清样品进行猪弓形虫血清抗体检测并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地区弓形虫感染率有所不同,抚顺感染率最高(27.9%),本溪感染率最低(6.28%);不同发育阶段的猪均有感染,繁殖母猪感染率(25.14%)育肥猪感染率(12.23%)仔猪感染率(6.04%),且繁殖母猪经产次数越多其感染率越高,经产5胎的繁殖母猪的感染率约是经产1胎繁殖母猪的13倍;大白猪较长白猪更易感弓形虫。另外,弓形虫可以通过母猪的胎盘传播方式(即垂直传播)传染给仔猪,使其获得先天性感染;仔猪也可以通过水平传播方式获得感染,即通过接触环境中的卵囊感染弓形虫。研究结果可为预防和控制猪弓形虫的感染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中药的筛选及其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动物。1日龄雏鸡,常规雏鸡饲料隔离平面笼养至7日龄(鸡苗和饲料皆购自河北北方学院实验牧场)。  相似文献   

12.
复合益生菌发酵中草药前后活性成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及生物学效价。[方法]以复合益生菌(干酪乳杆菌、粪肠球菌、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复方中草药(王不留行和益母草),分别测定总黄酮、总生物碱、粗多糖和总皂苷的含量,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前后中草药成分的变化。[结果]中草药经微生物发酵后,可溶性总黄酮、总生物碱、粗多糖和总皂苷含量分别比未发酵组提高了55.14%、127.28%、55.42%和49.21%。[结论]复方中草药经过复合微生物发酵后其可溶性活性成分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中草药的深加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建立小鼠单核增生李氏杆菌病动物模型,筛选有效治疗该细菌性疾病的中药方剂。口腔灌注感染昆明小鼠,以临床表现与病理剖检变化为指标建立动物模型,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辩证论治,筛选有效的中药组方。成功建立了昆明小鼠单核增生李氏杆菌病的动物模型,筛选的水牛角CornuBubali、生地黄Radix Rehmanniae等五味中药配伍的有效中药方剂,治疗有效率达90%,治愈率达75%。结果表明小鼠能够作为单核增生李氏杆菌动物模型,同时也证实中药方剂对该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金银花等6种中草药对痢疾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选用金银花、黄连、五倍子、连翘、穿心莲和蒲公英6种中草药,采用煎煮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并对这6种中药提取物在体外对痢疾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金银花、黄连、五倍子、连翘、穿心莲、蒲公英这6种中草药的提取液对痢疾杆菌表现了不同的抑菌效果,其中连翘和黄连的抑菌效果较好,测得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6和31.3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1.3和31.3 mg/ml。[结论]不同中草药的抑菌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5.
20种中草药水提物的体外抑菌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抑菌活性强的中草药,为临床用药、开发中草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煎法制备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链球菌和猪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链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部分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秦皮水提物和马齿苋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为125 mg/ml;其次是连翘水提物、石榴皮水提物,MIC为250 mg/ml。蒲公英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MIC为62.5 mg/ml;其次是石榴皮水提物、黄柏水提物,MIC为125 mg/ml。[结论]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对猪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中草药抑菌剂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9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褐腐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不同中草药提取物对苹果褐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在中草药提取物浓度为0.1 mg/ml时,19种中草药中,马兜铃提取物对苹果褐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高达49.64%;其次是鸦胆子、射干和葛根,抑制率均在20%以上;其余中草药提取物对苹果褐腐病菌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均在20%以下。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马兜铃的提取条件,即以5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5、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4 h。[结论]马兜铃体内的有效成分具有强烈的抑菌活性,具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集贤县当前民间药用植物的使用现状。[方法]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考察及文献考证。[结果]整理出主要药用植物27种,包括大宗药材5种、常用药材8种、不常用药材14种。当地药用植物具有一定的特殊疗效,但常用种类减少;大宗药材主要外销,在当地使用率不高;用药单一,方法粗糙,且存在同名异物的混淆现象。[结论]该研究为中药材的挖掘开发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35 味常用中药的水煎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仅有石榴皮、地榆、诃子、泽泻、黄芩、金银花、黄柏、苍术、陈皮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以这些药物为主药组成的“白痢康”制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抑菌效果明显。“白痢康”用于鸡白痢沙门氏菌人工感染鸡的预防和治疗,保护率达88% ~90% ,治愈率为75% ~84.4% ,并有明显的增质量效果;用于鸡白痢阳性父母代产蛋鸡的治疗,可使鸡白痢的阳性率由100% 降低到13.3% 以下,同时能提高鸡的产蛋率和降低死淘率。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草药材,经粉碎加工制成“法囊净”散剂、丸剂或片剂.经过近1年的药物筛选和试验,又经过半年的实验室验证,证实中成药法囊净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具有特效.对不同症状、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患病鸡只治愈率平均为99.63%,对健康鸡群的保护率达100%.对冶疗和用药前后各种生理指标的测定数据经过生物学统计比较(t测验)差异均不显著,证明该药配方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中药的筛选及其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获得有效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制剂奠定基础。[方法]以西药盐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对照,对15味中药及7个自拟中药复方进行药敏试验,并对7个中药复方和体外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味中药进行体内试验。[结果]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5味单味中药均有一定的抗大肠杆菌作用,其中以芦荟、石榴皮、地榆等抑菌效果明显。7个自拟复方中复方一、复方二和复方五的抗大肠杆菌效果较好。体内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的鸡只治疗效果优于西药,以复方一和复方二效果较好。[结论]中药制剂对鸡大肠杆菌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在体内与体外的抑菌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