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摘要:以冬小麦品种临优145的幼胚为外植体,消毒后用解剖刀挑取幼胚,盾片朝上接种于MS+2,4-D 2 mg/L+肌醇100 mg/L+MES 400 mg/L+CH 100 mg/L[7]+40g/L麦芽糖+8g/L琼脂的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 每两周继代一次,将诱导出的淡黄色、颗粒状Ⅱ型胚性愈伤组织接种于分化培养基(MS+ZT 1 mg/L+IAA 1mg/L+ MES 400 mg/L+CH 100 mg/L+麦芽糖40g/L+gelrite 2.6g/L,PH5.8)上培养2-3周,然后转接到再生培养基(1/10MS+NAA 0.5mg/L+KT 0.5mg/L+蔗糖30g/L+ gelrite 2.6g/L,PH5.8)中进行再生成苗。接种1229块幼胚,得到987块愈伤组织, Hyg抗性愈伤组织123块,抗性再生植株34株。在建立了再生体系的基础上,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GUS基因导入幼胚愈伤组织,抗性植株的PCR检测呈阳性。X-gluc染色表明, 少部分愈伤组织出现肉眼可见的蓝色晕斑,说明GUS基因已经在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中表达。  相似文献   

2.
关键因子对棉花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外源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5~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将Bt基因和tfdA基因导入棉花。菌株质粒中GUS基因为标记基因,NPT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有0.1mg/L2,4-D和0.1mg/LKT的MS培养基上共培48h,转移到添加头孢霉素500mg/L、卡那霉素50mg/L培养基中诱导和筛选抗性愈伤组织。70~80d时,进行GUS检测,选择GUS阳性愈伤组织,经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樟子松无性系(GS1)为研究对象,探讨合子胚不同发育时期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探索不同培养基类型及不同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初步建立体胚发生技术体系,为樟子松(GS1)体胚发生技术建立和获得植株再生提供一定基础。本研究对樟子松无性系(GS1)合子胚不同发育时期进行观察并进行不同时期、不同激素体胚诱导。樟子松无性系(GS1)合子胚形态变化可划分为9个阶段,将这9个阶段的合子胚分别接种到不同培养基上进行诱导。结果显示,DCR培养基比MS和LM培养基更适合GS1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第7阶段的合子胚在DCR+2,4-D 5.0 mg/L+NAA 1.0 mg/L+6-BA 0.5 mg/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在DCR+2,4-D 3.0 mg/L+NAA 1.0 mg/L+6-BA 0.5 mg/L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诱导过程会产生两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分别为白色透明状的愈伤组织和淡黄褐色愈伤组织。经显微观察有两种结构愈伤组织,一种是近球形的薄壁细胞结构,为非胚性愈伤组织;另一类是由胚性细胞和胚柄细胞组成的胚性细胞团。樟子松无性系(GS1)合子胚第7阶段的合...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杜仲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条件,建立杜仲体细胞胚胎发生初步体系,以杜仲幼嫩叶片和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探究外源激素配比、未成熟合子胚发育阶段与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从形态学和细胞学对愈伤组织进行胚性的判断。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诱导出的叶片愈伤组织在形态上具有差异,MS+ 2,4-D 2 mg/L+ 6-BA 1 mg/L和MS+ 2,4-D 2 mg/L+6-BA 0.5 mg/L有利于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在培养基MS+ 2,4-D 2 mg/L+ 6-BA 1 mg/L上,以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诱导出4种类型愈伤组织,其中圆球形和颗粒型突起的愈伤组织具有胚性;未成熟合子胚采集时间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具有显著差异,6月14日采集的外植体愈伤诱导率最高,不同基因型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大蕉未成熟雄花接种到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4~5个月后可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可在继代培养基上长期增殖。这些继代培养了6年多的松软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0.2 mg/L 6-BA的分化培养基中,可诱导出芽,得到了53株再生植株,这些再生植株可进一步扩大繁殖。组织学切片证明长期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维持了胚性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低酚陆地棉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低酚陆地棉无菌苗下胚轴为材料进行全固体组织培养,直接诱导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为再生植株.结果表明,激素是影响棉花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重要因素.MSB培养基中添加2,4-D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却不能直接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MSB培养基中添加IBA和BA也不能直接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MSB培养基附加适当浓度的IBA和KT能直接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最适激素组合(1.0 mg/L IBA,0.5 mg/L KT)能使诱导棉花下胚轴产生大量胚性愈伤组织,并且在3个月内就可肉眼观察到不同发育时期的胚.MSB培养基中附加1.0 g/L谷氨酰胺和0.5 g/L天门冬酰胺有利于胚萌发成苗.本研究建立了简便高效的棉花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培养体系,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到植株再生约需5~6个月时间.  相似文献   

7.
表达bar基因的抗除草剂转基因甘薯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ar基因导入甘薯主栽品种徐薯18的胚性悬浮细胞中,获得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农杆菌菌株EHA105携带的双元载体pCAMBIA3300上含有bar基因.来自于徐薯18胚性悬浮细胞的直径为0.7~1.3 min的280个胚性细胞团用于遗传转化.共培养3 d后,首先在含有2 mg/L 2,4-D、100 mg/L Carb的液体MS培养基中培养1周,然后将胚性细胞团转移到添加2 mg/L 2,4-D、100 mg/L Carb 和0.3 mg/L PPT的固体MS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选择8周后,将获得的37个PPT抗性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1 mg/L ABA、100mg/L carb和0.3 mg/L PPT的固体MS培养基上,其中的34个愈伤组织诱导得到体细胞胚并发芽形成小植株,共获得了164株拟转基因植株.PCR分析表明,其中的123株为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bar基因稳定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并正确表达.除草剂喷洒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高度除草剂抗性.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甜瓜松散胚性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给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诱变育种等新型的育种技术提供优质材料,以甜瓜成熟叶片为外植体,调节培养基中激素、蔗糖浓度以及愈伤组织继代次数诱导甜瓜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结果表明,在2,4-D的作用下叶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在MS+0.1 mg/L 6-BA+2.0 mg/L 2,4-D+20 g/L蔗糖的培养基上,可以获得结构松散、质地较软呈黄绿色的愈伤组织;诱导松散型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6-BA+1.0 mg/L 2,4-D+30 g/L蔗糖,经过3次继代后可以获得生长速度较快,结构松散、质地较硬呈黄绿色的松散型愈伤组织;在MS+0.25 mg/L 6-BA+0.25 mg/L 2,4-D+40 g/L蔗糖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胚性化最好,继代5次,可获得结构松散、质地较硬,生长速度较快的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1):3679-3686
以多肉冰灯玉露(Haworthia cooperivar)叶片为外植体,诱导、增殖胚性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用Spurr树脂包埋组织切片技术对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形态学和组织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改良的MS+1.5 mg/L 6-BA+0.5 mg/L IAA培养基上可诱导出淡黄色、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其诱导率高达66.7%。胚性愈伤组织在MMS+1.5 mg/L 6-BA+0.4 mg/L IAA培养基上增殖效果最佳,其净增殖量高达14.73 g。胚性愈伤组织上分化的胚状体为乳白色球形或心形结构,由细胞核大、胞质浓密、内含淀粉颗粒的、分裂旺盛特征的细胞构成。内部的胚性愈伤组织呈螺旋状或椭圆形。这些愈伤组织在添加0.1~0.2 mg/L IAA的MMS培养基上进一步发育形成体细胞胚,并在愈伤组织表面分化形成完整的丛生小植物体,体细胞胚在MMS+0.1 mg/L IAA培养基上再生形成根系粗壮的完整的小苗。小苗经驯化后移栽,成活率达100%。该研究为冰灯玉露快速繁殖与分子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高效的水稻基因枪转化和可育转基因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新萍  胡明 《作物学报》1999,25(6):691-699
从水稻品种台北309成熟胚诱导生长3~4周的愈伤组织,经过1~3次继代培养后,可以形成大量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适用于基因枪转化实验。将分别含有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h pt基因的质粒pIP860和p35H混合包裹在金粉上轰击转化上述胚性愈伤组织,在含30~50mg/L潮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预再生、再生及长根培养。使用干燥处理  相似文献   

11.
沙冬青脱水素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抗旱性较强的转基因苜蓿植株,以紫花苜蓿品种中苜2号作为基因转化受体,通过对外植体选择、菌液浓度、选择压确定、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成功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沙冬青脱水素基因通过农杆菌的介导,转化到中苜2号中。试验结果显示,子叶和下胚轴作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最高,可达100%;获得抗性愈伤组织与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最佳筛选浓度为25 mg/L;外植体与农杆菌的共培养时间以5 d为最佳。试验共获得126株T0抗性株,PCR检测30株表现为阳性,表明脱水素基因已转入受体植株中。  相似文献   

12.
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在麝香百合中的转化和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麝香百合叶片愈伤组织为受体,利用根瘤农杆菌介导法将美洲商陆蛋白(PAP)基因和抗卡那霉素筛选基因以共转化的方式转入百合叶片愈伤组织中,然后在含有MS培养基中筛选愈伤组织并得到再生植株,在建立的农杆菌转化百合的遗传转化体系中,获得49株再生植株,经PCR检测表明PAP基因已经转移到有抗性愈伤组织再生出百合植株中。  相似文献   

13.
抗逆调节转录因子CBF1基因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的抗旱能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逆境诱导型启动子rd29B为驱动,分别构建出含有抗逆调节转录因子CBF1基因的表达载体pBAC122,pBAC127,其中pBAC127以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bar基因作为选择标记。用高压氦气基因枪PDS1000/He分别将表达载体导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Topgun的幼胚、成熟胚和愈伤组织。经除草剂Bialaphos抗性筛选和植株再生,获得了36棵转基因植株。经PCR,Dot-blotting的分子检测,CBF1基因已整合到多年生黑麦草部分转基因株系的基因组中。用5种不同浓度的除草剂涂抹黑麦草叶片,非转基因植株表现为不抗,而转基因植株最高可以抗到135~200 mg/L。叶片脯氨酸含量测定表明,经干旱处理或使用15%PEG处理,转基因植株叶片脯氨酸含量比未处理时显著提高,部分转基因植株提高幅度明显高于非转基因植株。经过25 d人工温室干旱处理,有3棵植株显示出存活迹象,复水后,有1棵植株(C122-7)恢复正常生长。从而表明,利用逆境诱导型启动子(rd29B)来调控外源CBF1基因的表达,能显著改良黑麦草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4.
Perennial ryegrass (Lolium perenne L.) is the most important temperate forage grass species. Unfortunately,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perennial ryegrass declines as maturity progresses, mainly because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poorly digestible compounds in inflorescences.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forage‐type ryegrass varieties with extended vegetative growth is of interest for agriculture. To delay floral transition in perennial ryegrass the Arabidopsis ATH1 gene driven by the maize ubiquitin promoter, the rice actin promoter or the rice OSH1 promoter, respectively was introduced. In ATH1‐expressing plants heading was delayed, and in a number of cases the plants never flowered at all. Such non‐ or late‐heading was accompanied by the outgrowth of normally quiescent lateral meristems into extra leaves, resulting in a leafy growth habit. When eventually heading, these plants generally produced a reduced number of inflorescences.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ATH1‐mediated delay of heading may be useful to improve fodder quality of perennial ryegrass.  相似文献   

15.
以亚洲百合‘普利安娜’的鳞块为基因转化的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ACO基因导入百合,研究了影响其转化的因素。结果表明,以鳞块为受体材料,外植体预培养0天的污染率最低,有利于农杆菌的侵染;菌液浓度OD600=0.8左右时侵染30 min效果较好;重悬后菌液活化1~2 h有利于抗性芽的分化;MS重悬液和共培养基中均添加20 mg/L乙酰丁香酮(AS)可提高抗性芽分化率;去除大量元素中的NH4NO3可提高转化率;抗性植株经PCR检测部分呈现阳性,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百合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甜菜M14品系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基因(BvM14-CCoAOMT)的功能,本研究采用叶盘法将M14品系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基因转化烟草,获得T1代转基因植株,而后以野生型及转空载体植株为对照,分别在对照、100 mmol/L NaCl、200 mmol/L NaCl、100 mmol/L甘露醇及200 mmol/L甘露醇的培养条件下进行植株生理指标的抗逆性分析。研究发现在100 mmol/L NaCl、200 mmol/L NaCl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植株的鲜重、木质素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此外,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在100 mmol/L甘露醇胁迫条件下根长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植株,如转基因植株的根长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为0.68 cm和 0.31 mg,而野生型植株的根长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为0.51 cm 和0.18 mg。研究结果表明转M14品系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基因烟草植株对盐和干旱胁迫具有较强抗性,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14品系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基因功能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棉花HSP70 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抗旱效果,利用前期克隆的GhHSP70 基因,以pCAMBIA1304 质粒为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了GhHSP70 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CAMBIA1304-HSP70;采用冻融法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 菌株,通过叶盘法对模式植物烟草进行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潮霉素(50 mg/L)选择压力下获得的烟草转化不定芽和完整植株,经过PCR方法以及GUS基因组织化学法检测鉴定转基因烟草,其中有5 株为阳性植株。初步证实了GhHSP70 基因已导入烟草基因组中。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实验基础,同时为后续转化棉花改善其抗旱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转晚期胚胎发生丰富蛋白(LEA)基因棉花及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将紫杆柽柳(Tamarix and rossowii Litv)晚期胚胎发生丰富蛋白(LEADQ663481)基因导入新疆早熟棉新陆早18号,通过冬季海南加代、夏季新疆继代的方法获得T3代转基因棉花株系。从40株大田卡那霉素检测阳性植株中,经过PCR筛选证明3株为阳性的转化株。在室内条件下,对转化株幼苗进行水培实验,并用12%(w/v)PEG-6000处理12h模拟干旱胁迫。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之后,转LEA基因棉花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丙二醛生成量显著降低;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生成量显著增加;棉花表型分析也证明了转LEA基因棉花抗旱性有提高。培养45d后,转LEA基因棉花的生物量高于非转基因棉花。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转LEA基因棉花表现出了优良的生长和生理优势,显示出转LEA基因棉花能提高棉花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选用鲁花14与花育23花生品种, 通过农杆菌介导开展了轮状病毒抗原蛋白VP4基因遗传转化研究, 从转化植株中随机选取26株表现Kan抗性植株进行npt II基因的PCR检测, 结果有22株能扩增出620 bp左右的npt II基因条带, 阳性率约为84.62%。提取npt II基因显示为阳性的植株叶片DNA作模板, 用VP4基因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所有npt II基因阳性的植株均扩增出了约2 350 bp的特异性条带, 而野生型没有。对部分转基因植株进一步进行PCR-Southern杂交和Southern杂交分析, 发现转基因植株中出现了阳性杂交信号, 表明VP4基因的确已经整合到花生的基因组中, 并且是1~2个拷贝。用RT-PCR分析了11株转G1VP4基因的植株, 证明插入鲁花14中的VP4基因已经正常转录, 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筛选到的4株转基因花生, 分别提取其蛋白, 在30 kD处出现特异性蛋白条带, 这为获得转基因创新种质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