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采用现地调查的方法对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杜鹃花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为南宫山森林公园现有杜鹃属植物7种,即映山红、粉白杜鹃、粉红杜鹃、美容杜鹃、四川杜鹃、太白杜鹃、秀雅杜鹃;分布海拔范围1400~2200m,集中在1800~2000m范围内;自然更新苗少,自然更新能力不强,游道两旁破坏现象比较严重,建议进行就地保存。  相似文献   

2.
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的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在大量调查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计分法对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与分析,构造矩阵确定森林公园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采用游客调查和专家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因子进行模糊计分,从而建立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评价结果为: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的最终分值为7.1592,开发潜力为Ⅱ级。  相似文献   

3.
以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选取景观资源质量、环境条件、资源开发建设条件3方面的7个属性,23个指标因子,构建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法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总结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劣势。结果表明,公园内的旅游资源分属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14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旅游资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的100%、100%和73.55%,说明公园内景观类型丰富;对博吉金旅游资源评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层因子为"景观资源质量",准则层因子为"自然属性",指标层因子为"与附近景点的异同",说明要提高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地位,应注重公园自身独特资源的挖掘,保持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避免旅游地景观均质化、模式化,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4.
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段,自然条件复杂,因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气候、人文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本文通过对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的调查,分析与评价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是在对广东省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普查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标准,从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生态状况评价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等三个方面对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质量达到一级,风景资源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高,评定结果可为公园的保护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进行了美学分析,并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对公园及其6个景区的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综合评分为46.71分。达到一级标准.对森林公园风景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科学定位,突出特色、重点开发,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现状的调查,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条件等方面对其旅游风景资源进行评价,为森林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旅游资源、区域条件和区位特性,综合开展公园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为:森林公园总评分值74.95分,其中旅游资源47.45分、得分比例为63.3%,区域条件12.91分、得分比例为17.2%,区位特性14.59分、得分比例为19.5%;针对公园现有37个景点开展旅游景点等级评价,有一级景点4个,二级景点7个,三级景点26个。评价结果表明,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较高,区域条件好,区位优势显著,具备旅游开发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元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现状的调查,合理地进行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的定性、定量评价,为森林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综合因子分析评价法,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条件等旅游风景资源进行评价,为旅游开发规模、开发主题方向、开发阶段、投资目标方向和服务设施配置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浅析湖南西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和环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胜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2):52-55,67
省级湖南西瑶森林公园是临武的母亲河—武水的发源地,也是临武县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境内山高谷深,溪流纵横,良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数量众多的森林风景资源。公园境内人烟稀少,无工矿企业等污染,经专业技术人员检测公园环境质量各项指标优良。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对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环境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进行逐项评价、打分,综合得分为43.4分,达到Ⅰ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标准,适合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活动,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2.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环境容量评估及其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适合的森林公园环境指标评价体系,计算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容量,并与实际的游客量进行比较,得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有待进一步加大森林公园的开展力度。提出应该从森林旅游产品、旅游交通、旅游营销以及旅游管理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有充分的条件创建5A级旅游景区。文中按照旅游景区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提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创建5A级旅游景区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业发展迅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明确公园的发展性质和发展模式,对塞罕坝森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系统地研究了塞罕坝旅游资源特征,对旅游景区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归纳,明确了塞罕坝旅游景区的类别,提出了塞罕坝旅游景区的发展模式和重点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5.
由于吉林泉阳泉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矿泉景观区,其自然环境优美,景观资源丰富并且地缘优势突出,开发条件优越,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着重分析了吉林泉阳泉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的现状,采取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对吉林泉阳泉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属性和生态价值进行了科学的评估,结果表明:吉林泉阳泉国家森林公园综合评估分为80分,故建议保留国家级森林公园,同时以勘察数据为基础整合优化自然资源,科学、高效推进保护地建设。以期为编制《吉林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吉林省自然保护地“十四五”规划》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林风景资源为主体的城郊山岳森林公园。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该公园功能区划和旅游产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结果表明,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可分为6大功能区,主要定位为生态功能、科普功能、游憩功能和休闲功能;旅游产品分为7个主系统、19个子系统6、8个主要产品项目。旅游产品的合理设计与开发,将有助于提高该公园生态旅游服务,大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国内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对江西省安源国家森林公园开展森林风景资源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安源国家森林公园生物景观丰富多彩、地文景观特色突出、水文景观姿态各异。安源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定量评价总分合计为44.025分(满分为50分),符合国家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标准,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以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新浪微博社交网络数据为资料来源,运用ROST6.0信息挖掘软件对其客源地、移动模式及偏好进行分析,以及就游客满意度评价进行情感探测和反映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客源以河南省内和临近河南省的省市游客为主。游客最喜欢的景点和事物依次是玉皇顶、云海、九龙瀑布等。在游客出行目的方面,游客主要以避暑和观光游览为目的出行。在游客移动模式方面,游客通过自驾或乘坐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到达白云山,在景区内可选择步行、坐电瓶车、乘坐客运索道等多种移动方式进行游览。在游客出游时间方面,游客更喜欢夏季和秋季出行。游客总体上对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印象是正面和积极的,同时反映出存在内部交通、环境卫生、管理服务、公共服务设施4个方面问题,据此提出提升策略,以期更好的促进其规划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门票收入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萍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110-112,130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历年门票收入进行统计,通过对不同时期公园门票收入状况分析,研究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客源市场的演变特征及发展趋势,为公园经营管理、旅游市场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