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棉花化学打顶剂在新疆的推广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新疆应用棉花打顶技术的现状,综述了目前棉花化学打顶剂的试验研究和大田示范推广应用概况,并分析了在新疆使用化学打顶技术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提升和完善棉花化学打顶技术。  相似文献   

2.
新疆兵团棉花化学打顶整枝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新疆兵团棉区机械化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打顶作为棉花栽培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仍无法摆脱手工操作,成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和规模化的限制因素。化学打顶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强制延缓或抑制棉花顶尖的生长,从而达到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目的。目前新疆兵团用于棉花化学打顶整枝的药剂品种主要是氟节胺和甲哌鎓。加快制定出一套棉花化学打顶整枝药剂综合配套技术规程,对于显著提高兵团棉花全程机械化水平,扩大规模化种植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棉花打顶后倒四叶内源激素的变化以及打顶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打顶在一定时间内降低了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比值,使得ABA浓度显著增加。② 打顶后,棉花顶部涂抹萘乙酸(NAA),增加了倒四叶中IAA、CTK、GA3与ABA的比值,并维持ABA的含量。③ 打顶后,倒四叶中叶绿素含量和病情指数显著高于不打顶处理,外用NAA可减缓叶片衰老的进程。④ 打顶措施有利于减少棉铃的脱落率,结铃主要分布在下部和中部铃围上,但在结铃率和上部铃的分布上优势不显著。⑤ 打顶、不打顶和打顶后涂抹NAA的3个处理在产量和品质上差异不显著,但品种、施肥、管理、外施激素和抑制剂等对各处理都具备增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打顶后棉花倒四叶内源激素的变化及与早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新疆石河子垦区棉花打顶后倒四叶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分析激素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结果表明:(1)打顶能改变倒四叶中IAA(生长素)、CTK(细胞分裂素)和ABA(脱落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并在72 h内和对照有显著差异。(2)打顶后涂抹NAA(萘乙酸)不能完全取代IAA的作用,但能明显改变IAA、CTK和GA3(赤霉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保持ABA含量的稳定。(3)棉花倒四叶中各激素的比值在含量上存在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关系;外用生长素能降低衰老激素和生长激素中的比值;打顶打破了这种平衡关系,大幅度增加了ABA/IAA和ABA/CTK的比值,这可能是打顶能促进棉花早衰的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适合于南疆机采棉田的化学打顶剂配方,于2017—2018年在新疆阿拉尔垦区开展棉田打顶试验。试验采用田间喷雾法,研究了氟节胺和氟乐灵按1∶1,2∶1,3∶1,4∶1,5∶1这5种比例喷施对棉花株型、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氟乐灵喷施比例增大,药后30~60 d的棉花株高增幅减小,控顶持效性增强;相反,氟节胺比例越高,棉花冠层横切面积越小,株型越紧凑。各配方中以氟节胺∶氟乐灵为3∶1处理棉花产量最高,单产可达6 036±162 kg·hm~(-2);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该配方处理棉花平均株高增加7.5±1.6 cm,单产、衣分、纤维长度、纤维伸长率间无明显差异,棉叶POD酶和SOD酶活性分别提高17.8%、7.1%,对棉花抗高温胁迫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钵苗移栽机在起伏垄面作业时栽深控制稳定性低的问题,采用栽植器仿形方法,以可编程机床控制器(program machine control)为核心,设计了自动精准定深仿形装置以实现对每行栽植器独立主动仿形。通过理论分析确定自定深仿形装置关键结构与扭矩、升降速度等参数,并设计了自定深移栽试验台。运用正交试验优化方法,研究该仿形机构作业速度、升降速度和移栽株距参数变化与栽深合格率关系。通过Box-Benhnken组合试验,得到影响栽植深度合格率的各因素由大到小为移栽株距、升降速度、作业速度。通过软件寻优得到栽深合格率最高条件下的最佳参数组合为作业转速180 mm·s~(-1)、升降速度142 mm·s~(-1)、移栽株距195 mm。台架试验表明,采用自定深仿形装置后的平均栽深合格率为91.9%,具有田间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棉花打顶对激素的影响与养分吸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棉花打顶后倒四叶内源激素和养分的关系表明:棉花打顶后,植株叶片的激素平衡关系被破坏,ABA/IAA和ABA/CTK比值上升,CTK含量下降.比值的变化降低了叶片中N和P的含量,但对K的变化无明显影响;降低了茎中N的含量,但对P和K的变化无明显影响;增加了生殖器官中的N,但对P,K的变化无明显影响.涂抹NAA能使叶片和茎中N下降的幅度缓解或加强.打顶对叶片的衰老影响最为明显.它将使棉株整体(尤其是营养器官)由正常生长向衰老方向转化,叶片内氮素营养减少,叶绿素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秸秆粉碎还田机工作效率低、留茬较高、与现有农艺不匹配等问题,结合新疆棉花种植模式和秸秆粉碎还田的要求,研制了一种立式棉秆粉碎还田机,主要由机架、切割装置、动力传动装置等组成。为明确该作业机的性能,提高作业质量,利用Fluent进行流体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折线形1机架、粉碎刀为三组、粉碎刀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3°时有利于棉秆的粉碎。确定机具前进速度、动力输出轴转速和刀尖离地间隙为试验因素,以秸秆长度合格率、留茬平均高度为评价指标,根据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原理,进行田间试验。利用Design-Expert V8.0.6.1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得出该机具最佳作业参数为:机具前进速度3.5 m·s-1、大刀盘转速1 200 r·min-1、小刀盘转速1 380 r·min-1、刀尖离地间隙70 mm。通过田间试验验证,秸秆长度合格率为92.24%、留茬平均高度为74.63 mm,与预测值误差为0.58%和3.71%,参数优化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水氮打顶配合对烤烟化学品质及产值产量的影响,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的土壤田间持水量、施氮量和打顶时间采取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案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田间持水量、施氮量和打顶时间配合对烤烟化学品质影响显著;当土壤田间持水量为65%、施氮量为5 kg·666.7 m~(-2)与烤烟打顶时间为初花后7天时,各烟叶化学成分综合评分均达到最高值,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增加,对改善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具有显著效果;(2)水氮打顶配合条件下,可以实现最优的产量配合处理为A2B3C1,产量达到145.51 kg·666.7 m~(-2);最优的产值配合处理为A2B2C2,产值为1 924.95元·666.7 m~(-2),其中水氮配合对烟叶的产量产生极显著性影响,不同土壤田间持水量、施氮量和打顶时间的配合对烤烟产值具有显著的影响;产值最大时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综合评分最高,印证了烟草品质与产值的关系。因此,适宜土壤田间持水量、施氮量和适时的打顶时间配合,将改善烟叶的化学成分,提高烟叶的品质,增大烤烟产值。  相似文献   

10.
《植物医生》2015,(3):10
<正>一种可代替棉花人工打顶、改变棉株营养流向的生物药剂《促花王3号棉花打顶剂》在新疆石河子1261团历经多年的大面积试验示范取得圆满成功,2015年将批量投放新疆各大棉区安全使用。在当地具有多年丰富植棉经验的技术员张波的引导下,棉农将促花王3号棉花打顶剂按每瓶加水1 kg溶化成母液后,再加入500 kg水充分搅拌溶解,在初花期坐桃前后喷雾于棉花顶部,可迫使棉花顶部营养回流到棉桃发育,弱化顶  相似文献   

11.
甩刀式马铃薯杀秧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马铃薯收获机在收获时薯秧缠绕,影响机械化作业的问题,设计了甩刀式马铃薯杀秧机。对关键部件甩刀的形状、数量、排列和运动进行了理论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及主要参数,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甩刀的转速、机具前进速度及刀片类型为因素,以茎秧漏打率和功耗为试验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田间试验表明,甩刀式马铃薯杀秧机的最佳工作参数为:甩刀转速1 700 r·min-1、甩刀刀片类型Y型、机具前进速度3.8 km·h-1 。该机工作性能稳定,茎秧漏打率为1%,达到了技术规范设计要求和生产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2.
4U-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马铃薯收获依靠人工或小型挖掘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4U-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收获机主要由挖掘装置、土薯分离装置、茎秆分离装置、垂直提升装置、装袋装置、传动系统、机架以及行走装置等部分组成,结构紧凑。通过运动学分析和试验,确定了各装置的关键参数。运用Solidworks软件绘制虚拟样机,进行模型验证,各零部件之间不存在干涉现象。该机可一次性完成2行马铃薯的挖掘、土薯分离、薯秧、杂草和残膜分离、垂直提升以及装袋等工序,克服了马铃薯收获机装袋技术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丘陵山地果园机械化水平较低,传统农机具悬挂方式配套机具换装效率低且不适用丘陵山地果园作业。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果园履带式动力底盘的农机具快速换接装置,在分析整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部件设计和参数确定。确定快速换接装置由提升架与挂接架组成,对机具的提升与锁紧分别采用两套液压油缸作为动力。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快速换接装置进行受力分析,提升架与挂接架最大位移变形量分别为0.06 mm和0.05 mm,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21.21 MPa和89.04 MPa。样机快速换接试验表明:快速换接装置单次挂接平均时间3.67 s,完成一次农机具换接时间不到40 s,挂接过程安全稳定,动力结合可靠;快速换接装置配套割草机田间作业稳定可靠,作业指标满足使用需求,可为丘陵山地农用多功能作业车辆的机具换接环节提供装备支持与研发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之一,其播种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保护性耕作的效果。为了优化免耕播种机的关键部件破茬刀,研制了一种圆盘破茬刀切割玉米根茬运动特性测绘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实时地测绘出圆盘破茬刀待测点的运动轨迹。通过对三种圆盘破茬刀的运动轨迹的测绘与试验,得出光面圆盘破茬刀上待测点的运动轨迹为光滑的摆线,半圆型缺口盘和阿基米德螺线盘上待测点的运动轨迹为由不同长度的圆弧组成的云曲线。在此基础上对三种圆盘破茬刀冲击情况、入土滑切角和滑切速度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建立了阿基米德螺线型圆盘破茬刀切割根茬运动的运动学模型。描绘出阿基米德螺线型圆盘破茬刀刃口上点的运动轨迹是由不同长度的圆弧组成的云曲线,建立了阿基米德螺线型圆盘破茬刀刃口上点的运动方程。发现阿基米德螺线型圆盘破茬刀刃口上点的轨迹具备了光面圆盘破茬刀的摆线规律,也具备了半圆型缺口圆盘破茬刀的冲击性,并且滑切角较大,滑切性能更好。通过圆盘破茬刀切割玉米根茬运动特性测绘装置的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得出阿基米德螺线型圆盘破茬刀、机具配重为100 kg时破茬效果达90%以上,破茬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发挥性诱捕器对棉花主要害虫绿盲蝽 Apolygus lucorum 、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和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的监控及诱杀作用, 进一步优化性诱捕器田间设置技术, 笔者研究了不同悬挂高度对3种害虫性诱捕器田间诱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悬挂高度对3种害虫的诱集效果均存在显著影响, 绿盲蝽性诱捕器悬挂高度高于棉株顶尖40 cm时效果最好, 与顶尖持平和高于顶尖20 cm的诱集效果略低, 三者差异不显著; 棉铃虫性诱捕器悬挂高度0~40 cm时诱集效果均较好, 诱捕器处于顶尖以下时诱集效果显著降低; 甜菜夜蛾性诱捕器悬挂高度在高于顶尖20 cm和40 cm时诱集效果差异不显著, 高于顶尖40 cm时诱集效果最好。棉花打顶前, 绿盲蝽和棉铃虫性诱捕器随着棉花株高变化可适当减少调整频次, 但低于棉花顶尖时应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16.
采用MAT-LAB与ADAMS软件对4UFD-1400A1型薯类联合收获机提升装置接料与卸料过程进行了运动分析与仿真, 研究了其接料与卸料的运动规律,模拟了运动过程,分析确定了主要结构与运动参数,为该种物料提升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仿真分析表明,薯块提升装置设计合理,输送顺畅,对薯块损伤小,满足输送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全膜种植模式中覆土装置覆土质量差引起的易受风力破坏、烧苗、出苗受阻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全膜覆土机具的跨越式刮板升运链膜上覆土装置。为提高覆土机构的工作性能,构建了覆土装置的实体模型,运用离散单元法模拟仿真试验,结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曲面法,借助DesignExpert软件处理试验结果,建立了覆土宽度和覆土厚度合格率的二次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交互作用对试验指标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参数组合,即链速与机组前进速度比为1.38、排土口高度为200 mm、排土口宽度为120 mm,并依此进行田间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离散单元法模拟出的覆土宽度值和覆土厚度合格率接近田间重复试验均值,且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双膜覆盖栽培技术为研究基础,通过探索不同揭膜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的地膜覆盖及揭膜方式,以期有效解决残膜污染问题。田间自然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即膜侧播种+双膜覆盖+苗后头水前揭膜(T1)、膜侧播种+双膜覆盖+苗后揭上膜(T2)、裸播(T3)、膜下播种+单膜覆盖+苗后揭膜(T4)、膜下播种+双膜覆盖+苗后揭上膜(CK),测定棉花农艺性状、生育期、成铃、产量及品质指标,进而分析处理间差异。结果表明:T1处理对棉花株高影响不显著,T2和T4处理对株高影响较小,而T3处理则导致株高显著降低,对棉花生长具有抑制作用;T1、T4和CK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杂草数量,T2和T3处理对杂草数量的控制力度相对较弱;揭膜方式的变化对棉株生育期天数及产量形成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影响;T3处理会显著降低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