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长期的飞播造林实践证明:1)在库布齐沙漠西段半荒漠地带高大沙丘设置间距4m平铺行列式沙障和间距6m直立行列式沙障,飞播植物成苗率分别为45.6%和46.2%,比其它类型沙障区的成苗率高出8.9%~30.2%,比未设沙障的对照(CK)区高出36.5%~37.1%。2)种子包衣丸化处理后,沙丘迎风坡等不易落种地段的落种...  相似文献   

2.
种子丸粒化是种子包衣的重要类型,与常规的种子包衣相比,种子丸粒化不仅可以改变种子形状,使种子外形标准化,而且有效成分携带量更大、有效成分间相容性更好。本研究以不规则的大葱种子为对象,考察了不同填料及黏结剂用于种子丸粒化的性能,在获得优化配方的基础上,对所制备丸粒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将硬脂酸镁和滑石粉按质量比1 : 2混合后作为填料,以质量分数为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作为黏结剂时,较适合用于大葱种子的丸粒化,所制得的丸粒各项指标合格,符合种子丸粒化的要求。微观结构电镜观察表明,采用不同填料制备的丸粒在微观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填料间的结合越紧密,丸粒的强度越大。添加农药对丸粒化种子的影响评估结果表明,合理添加适宜的农药对种子发芽影响较小。本研究通过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种子丸粒化研究基础理论,对提高精量化播种和规范化种植水平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保水剂和活性炭、硅藻土、凹凸棒为填充剂的包衣材料制作丸粒化胡麻种子,研究了丸粒化处理对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保水剂相比,保水剂质量与种子质量为1∶1时,丸粒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出苗率显著提高20.11%、18.62%;随着保水剂含量的增加,幼苗的根冠比显著减小3.25%。包衣剂中以活性炭:凹凸棒=1∶1为填充剂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比不加填充剂的明显提高6.79%、22.41%,幼苗生长最健壮。与未丸粒化的种子相比,当保水剂质量与种子质量为1∶1时,以活性炭:凹凸棒=1∶1为填充剂的丸粒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出苗率显著提高,而且幼苗的茎粗、叶面积和根冠比分别显著增加11.02%、27.35%、28.07%。可见,适量的保水剂(保水剂质量与种子质量为1∶1)和以活性炭、凹凸棒为填充剂的包衣剂能提高胡麻种子活力,增加出苗率,使幼苗的干物质重增大,根系发达,根冠比提高,为胡麻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设置平作和垄作两种种植方式,以平作为对照组,研究了玉米在垄沟集雨下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30 mm3、40 mm的降雨量下,沟垄集雨种植玉米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1.1%和10.5%,在440 mm的降雨量下,两者的差异不显著;在3个雨量下,沟垄集雨种植玉米的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组均有提高,分别提高了20.5%、18.9%和10.7%;沟垄集雨种植玉米和对照组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对照组水分利用效率在230 mm、340 mm降雨量下呈"单峰型"曲线,在440 mm降雨量下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沟垄集雨种植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单峰型"曲线。  相似文献   

5.
1988至1989年,我站在东桥乡进行水稻丸粒化育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有效地控制了早稻烂秧。方法如下: 丸粒材料有钙镁磷肥、石灰、粘土、三环唑、敌克松,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而成。成份比(重量):草木灰:钙镁磷:石灰:粘土:三环唑:敌克松=20:50:10:20:0.2:0.1 水稻丸粒化制作技术:稻种按常规浸种吸足水份,用清水洗净并滤水后,立即倒在薄膜或水泥谷场上,加入丸粒化剂材料,用锹拌动,直到种子表面附上1层丸粒化材料为止,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丸粒化拌种器进行,然后播种,丸粒剂同干谷种比大至是1:15,即1公斤丸粒化剂可拌种谷15公斤。 此法秧苗期可防绵腐、苗稻瘟等,前者防效达60%,苗稻瘟防效达94.1%;烂秧率,处理区6.4%,对照27.8%,防效达76.1%。 秧苗素质栽前2天考查,处理区与对照  相似文献   

6.
近40年内蒙古区域温度和降雨量变化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情形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需要准确把握区域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与规律。文中以内蒙古为研究区域,分析了1969-2008年间区域温度和降雨量的年值和季节值变化趋势及时空格局,主要结论:1)年均温度明显升高,有54.82%地区累计升高1.6~2.4℃,有29.95%地区累计升高2.4~3.2℃,无降低区域,在空间上,温度升高区域主要集中在除阿拉善盟和鄂尔多斯市的大部分地区;从降雨量变化来看,63.05%区域变化在±1mm/a,27.58%地区40年来累计减少40mm以上,9.37%地区略有增加趋势,从空间上分析,降雨量减少地段主要集中在除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以及呼伦贝尔北4市旗之外的大部分地区。2)从季节日均温度、降雨量的变化来看,温度变化4个季节均以升高为主,增幅规律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降雨量增与减变化存在季节差异,春季有18.39%地段明显增多,而其它季节均以不同程度的减少为主,其中夏季减少最多,面积达35.86%。3)近40年来,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突变点,但是突变时间存在空间分异。4)总之,由于温度的明显升高和降雨量不同程度的减少,将驱使区域气候旱化程度增强,这将对农牧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亟待制定科学有效的中长期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7.
两种生物农药防治菜心黄曲条跳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条跳甲 Phyllotreta striolata 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大害虫?本文研究了种子丸粒化包衣?拌土撒施和叶面喷雾3种施药方式下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G033A和金龟子绿僵菌 Metarhizium anisopliae CQMa421对为害菜心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 utilis 的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采用苏云金杆菌G033A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进行种子丸粒化包衣处理的菜心, 叶片受害指数分别为6.71和9.93, 显著低于对照(31.79); 拌土撒施处理的菜心, 叶片受害指数分别为19.34和24.17, 显著低于对照(65.53); 〖JP+1〗叶面喷雾处理后第3?5?7天的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58.95%/52.37%?69.56%/64.04%和81.12%/70.09%?本研究探索了菜心生产中主要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 研究结果将为菜心生产过程黄曲条跳甲的有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不同环境因素对猪殃殃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猪殃殃种子萌发的适宜环境条件,通过室内萌发试验研究了温度、光照、pH、水势、盐分对猪殃殃种子萌发以及埋土深度对其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猪殃殃种子萌发的适宜环境条件为温度10~20℃、光暗12h交替培养以及pH 4~10,萌发率可达到50%以上。猪殃殃种子对水势比较敏感,萌发率随着水势的降低而降低,当水势为0时,萌发率为50.50%,水势降低至-0.6 MPa时,仅有个别种子萌发,萌发率为3.50%,当水势为-0.7 MPa时,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猪殃殃种子对盐分胁迫有一定忍耐力,当NaCl浓度为0.16mol/L时,仍有少数种子萌发,萌发率为16.50%;适于猪殃殃种子出苗的埋土深度是1~2cm,出苗率达到49.50%。研究结果为猪殃殃的出苗调控和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温度、盐分和储藏时间对多花柽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储藏时间、温度以及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多花柽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花柽柳种子褐色,棒状,长(0.368±0.005)mm,宽(0.172±0.004)mm,千粒重(20.518±2.500)mg;种子寿命约240 d;在5/15 ℃,5/25 ℃,15/25 ℃和25/35 ℃(光/暗=12/12 h)4个温变周期下,多花柽柳新成熟种子的萌发率均在90%以上,且彼此间差异不显著;盐分浓度小于0.2 mol/L时不抑制种子萌发,大于0.6 mol/L时萌发率随盐浓度的增高而降低,直至为零,且复水后恢复萌发率低,表明NaC1处理后的部分种子永久地失去萌发力.最后探讨了多花柽柳种子的萌发行为对荒漠环境的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朝牧1号谷稗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剂量(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其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芽苗的主根长、芽长、芽苗总长、鲜重、干重和相对含水量,种子的出苗率和幼苗成苗率,并对种子萌发期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中高辐射剂量发芽率降低了3.34%~25.00%,发芽势增加了6.84%~41.09%,发芽指数增加了1.84~33.50%,活力指数降低了8.87%~62.86%,芽长降低了9.97%~56.78%,主根长降低了18.48~70.52%,芽苗总长降低了11.25~62.20%,鲜重(除150 Gy外)降低了0.32%~34.50%,干重降低了2.91%~11.58%,相对含水量增加了29.37%~57.54%,50~350 Gy处理出苗率增加了3.12%~18.75%,50~300 Gy处理成苗率降低了5.13%~94.87%。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后,发芽率、活力指数、芽长、主根长、芽苗总长、鲜重均与成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以特征向量值大于0.30为标准,辐射影响谷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主要指标分别为芽长、芽苗总长、主根长、成苗率、活力指数、发芽率、相对含水量和出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