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玉洁 《种业导刊》2008,(12):19-20
冀植5号玉米杂交种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广适玉米新品种。由河南科瑞迪种子科技有限公司独家享有生产经营权。已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07021号。据2006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虫性鉴定报告显示,该品种高抗玉米粗缩病、瘤黑粉病,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  相似文献   

2.
为指导辣椒新品种遵辣5号高产栽培,介绍了遵辣5号的育苗、移栽、施肥、采收等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习水县脱毒马铃薯高产品种筛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分析了脱毒马铃薯高产品种威芋3号、会-2、室薯3号、费乌瑞它及本地白花洋芋等5个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习水县适宜种植的脱毒马铃薯高产品种为会一2、威芋3号及宣薯3号.  相似文献   

4.
高油高异黄酮大豆垦鉴豆43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鉴豆43号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育种室1997年以垦鉴豆7号为母本,垦农5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2006年3月审定推广.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且综合性状优良,一般667m2产210kg以上,高产达270kg.  相似文献   

5.
沧豆5号集高油、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强于一身.一般亩产200~250kg,高产栽培可达290 kg以上.2001-2003年在河北、天津、北京、山东、山西、新疆、云南等7省市累计推广5.5万hm2.推广应用面积正在迅速扩大,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现将沧豆五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麦收获后尚有近90d时间的土地闲置情况,进行早熟玉米复种尝试.麦收后复种采取育苗移栽与直播两种措施.复种玉米品种均选择早熟型玉米品种冀承单3号、冀植9831、内早9号.结果表明冀承单3号成熟程度最好,达到85%,如追求籽实产量,复种玉米应首选育苗移栽冀承单3号或更早熟的品种.不论育苗移栽还是直播,每推迟4d和3d,产草量、籽实产量均显著下降,产草量平均分别降低509.5 kg/667m2和218 kg/667m2,籽实产量平均分别降低53.4 kg/667m2和58.4 kg/667m2.采用育苗移栽措施可大大提高产值,如种植晚熟小麦品种采取直播措施.利润也可保持在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新大豆8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大豆室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在石河子地区、伊犁地区示范2年,均较石大豆2号增产,且较石大豆2号早熟5 d左右.  相似文献   

8.
傅同良  李承涛  张厚平 《种子》2004,23(5):67-68
筑糯1号、筑糯2号、筑糯5号是贵州省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育成的优质高产糯玉米杂交种,2000年先后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筑糯5号于2002年还通过国家审定.3个品种已在我国南方十多个省(市、区)示范推广2万余公顷,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结构的调整,筑糯几个杂交种的种子需求量将大为增加.经过我们几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高产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设计5个种植密度和4种施肥水平,对花生新品种山东丰花5号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对丰花5号产量影响不同,丰花5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6.0万株/hm2,最佳施肥水平为188.0 kg/hm2的(NH4)2PO4.  相似文献   

10.
鲁黄一号是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跃进5号为母本,早熟豆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等优良性状,具有良好的商品性.鲁黄一号适宜在山西南部、河南中部和北部、河北南部、苏皖北部、山东中部和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1.
国审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1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麦 18号是新乡市农科院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为( C5/新乡 3577) F3d1×豫麦 69号.  相似文献   

12.
赵彬 《中国种业》2017,(11):70-70
国审小麦濮兴5号是河南民兴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矮秆、大穗、高产、抗病性好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70009,经过近2年多点试验、示范种植,表现抗寒、耐渍、矮秆、大穗、高产。总结了濮兴5号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一号双株移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油菜育苗移栽为单株移栽,致使油菜移栽密度低,是生产上大面积油菜产量上升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为了提高油菜单产及生产效益,本试验对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一号采用一穴双株栽培方式、设5种不同密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高产栽培水平下,翔油一号一穴双株移栽适宜密度范围3 500 ~4000穴/667 m2,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1 近年来我所育种成就自实施“九五”计划以来,濮阳市农科所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大了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的育种攻关力度,选育出了豫麦24号、濮麦9号等优质高产专用小麦新品种,濮单3号、濮单4号、濮单5号、濮单6号等系列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豫花9号、豫花16号、  相似文献   

15.
应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药用甘薯"西蒙1号"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明生  谢波  杨骏华  程艳  王军  余小定  杨永华 《种子》2004,23(11):51-53
应用正交试验法对药用甘薯西蒙1号(Simon No.1)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针对栽插时期、肥料类型、薯蔓处理方式、种植密度等因素,用L9(34)表安排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四因素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尤以薯蔓处理方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在贵阳地区西蒙1号高产栽培的理想措施组合为五月下旬栽插、施用农家肥、对薯蔓进行摘心处理、密度约5 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探讨许农5号小麦新品种在宽幅技术与精播量技术结合条件下的高产情况,我们于2011~2013年安排试验进行研究与分析,打破传统种植模式,探索出许农5号小麦新品种宽幅精播新的高产栽培模式。1试验目的通过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克服传统精播高产栽培中出现的缺苗断垄和疙瘩苗现象,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17.
三江地区主栽水稻品种高产群体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裂区设计,于2009 ~2010年对三江地区主栽的4个品种进行高产群体结构优化研究,以明确各品种高产栽培的株行距和穴苗数配置.结果表明,在此地区采用5~8苗/穴、株距10 cm、行距24 cm的配置可以获得高产.建三江科研所的龙粳20号和垦粳3号较生产中常规配置为4苗/穴、株距13.3 cm、行距30 cm的理论产量分别增产43.1%和29.4%,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七星研发中心的空育131和龙粳26号的理论产量较常规配置分别增产57.3%和47.9%,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株、行距与产量均呈负相关,其中株距与产量的负相关多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株距是3个因子中获得高产的最重要限制因子.因此,对于三江地区从农机上加以改造,这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实现水稻更高产的最为快捷、经济有效的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超级稻龙稻5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以龙稻5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水平的栽培密度、氮肥和钾肥的田间小区试验,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结果显示,制约龙稻5号产量的各因子顺序为:施氮量>插秧密度>施钾量。得出龙稻5号高于10500 kg/h㎡的高产栽培模式为栽培密度19.34~24.15穴/㎡,施N量172.65~180.00 kg/h㎡,施K量34.05~67.2 kg/h㎡。  相似文献   

19.
贵州高海拔地区不同春马铃薯品种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威宁县是典型的高海拔马铃薯种植区,为筛选适合该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植株形态、结薯性状、养分与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所有马铃薯品种中,以青薯9号产量最高,为2 086.5 kg/hm2,其他品种丽薯7号、wy 08-002和威芋5号属于“高产”品种,丽薯8号、白粉果、威芋6号和宣薯2号类属于“中产”品种,而威芋3号和丽薯6号则类属于“低产”品种;宣薯2号、丽薯8号和wy 08-002病情指数较低,均属于“高抗”品种,丽薯6号、丽薯7号、青薯9号、威芋5号和威芋6号属于“中抗”品种,而威芋3号和白粉果则属于“低抗”品种;此外,与常规品种威芋3号相比,其他引进品种的氮、磷、钾、淀粉含量以及收获后的土壤肥力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提升.综合来看,青薯9号、威芋5号、丽薯7号、宣薯2号和wy 08-002表现较好,可在贵州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油菜高产技术的集成和运用,通过大田试验,对贵州高产创建项目中6个油菜品种的产量、生物学性状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油菜品种在试验区域种植均能获得高产.其中,黔黄油21号的产量和生物学性状均表现最好,产量高达217.9 kg/667 m2,分别比油研50号、黔油28号、黔油20号、黔油17号、黔油18号高7、10.7、12.5、14.7、21.5 kg/667m2,黔黄油21号和黔油18号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同时通过分析可知,适度密植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各品种在生产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