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色淡水鱼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中国特色淡水鱼产业竞争力,以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为基础,对中国31个省份和地区的特色淡水鱼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通过构建特色淡水鱼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罗非鱼、鳗鱼、鮰鱼和鲟鱼4个主要出口品种的竞争优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中国特色淡水鱼产业的现实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1)国内特色淡水鱼产业在生产竞争力要素方面,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在市场需求要素方面,特色淡水鱼消费量日益增长;在关联产业和市场结构和竞争方面,特色淡水鱼加工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有待提高,特色淡水鱼专用饲料产业化应用较小,规模企业数量有待增长;在机遇和政府政策方面,逐渐建立起绿色健康生态养殖制度体系。(2)特色淡水鱼产品资源禀赋系数始终维持在1.0以上,具有明显的资源禀赋优势;中国特色淡水鱼产品整体国际市场占有率为73.22%;贸易竞争力指数接近1;罗非鱼和鳗鱼的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大于6,说明中国特色淡水鱼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中国罗非鱼产品出口贸易情况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引导罗非鱼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分析了中国罗非鱼产品出口的基本情况、出口区域情况、出口目标国情况,并对罗非鱼的贸易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分析显示,中国罗非鱼产品供应以国际市场为主。2002 年以来,对外贸易基本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增长速度在逐步放缓。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中国罗非鱼出口产品已转为以冻罗非鱼片为主,罗非鱼出口省份有广东、海南、广西和福建4 个省份,这4 个省份的出口产品也基本以冻罗非鱼片为主。中国罗非鱼最大的出口国是美国,出口目标国的增加也代表着中国罗非鱼市场正趋于多元化。与此同时,中国罗非鱼在未来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如贸易竞争国竞争力的提高、贸易竞争品种对有限市场的挤占、严峻的国际环境对罗非鱼产业的考验等。罗非鱼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然要依靠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产品品质的提升和营销渠道的构建等。  相似文献   

3.
蒋颖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505-508
从分析影响因素出发,确定影响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的主导因素,为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加强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合作提供政策建议。文章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中国海关统计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分析方法,针对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WTO后,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是受进口需求因素和出口竞争力因素的影响,而结构因素的影响则微不足道。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增长的市场容量是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竞争力的下降导致出口增长不断减弱,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市场未进行有效的开拓,两岸农产品贸易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中国贝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选用生产要素和进出口2个层面的4个指标,即资源禀赋系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测算2001—2011年中国贝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综合分析得出中国贝类产品在生产要素层面具有突出的资源禀赋优势;在进出口层面中,代表市场占有率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及代表进出口的贸易竞争优势都表现出极强的优势,而反映出口所占比例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则较弱。根据结果提出合理调整贝类产品贸易出口结构、加强实施品牌战略和设立贝类产品生产安全卫生管理体系3个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罗非鱼产业供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供求的角度,对当前罗非鱼产业供求的情况、特点、存在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罗非鱼的供求发展呈现出供给高度集中,国内消费分散;产品以供给国际市场为主,对外依存度高;需求国多元化,贸易量受美国市场影响大等特点。中国罗非鱼需求变动幅度较大,尤其是美国市场未知性的影响,使得罗非鱼供给存在部分过剩的现象。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罗非鱼需求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这种下降会在新冠疫情影响后得到缓解,并继续增长。而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中国罗非鱼供给量增长将持续放缓,甚至减少。  相似文献   

6.
李丹  林中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6):158-164
中国是世界芦笋生产大国,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芦笋产业已发展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在全球芦笋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研究中国芦笋的国际贸易和产业竞争力,根据FAO、WTO和中国海关(一般贸易)的芦笋贸易数据,对中国芦笋的进出口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选取生产者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出口价格比4个分析指标,对中国芦笋的产业竞争力给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芦笋贸易以出口为主,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状态,2008年以后,进口增长很快,进出口差距显著缩小,2019年进口量是出口量的1/3,而进口额超过了出口额。芦笋价格方面,中国芦笋生产成本和生产价格较低,占据优势,但是出口单价和出口额相对也较低,出口创汇不显著,2013年以来进口单价快速上涨超过了出口单价,进口芦笋价格昂贵,未来芦笋进口不会明显增加,出口保持稳定。在国际芦笋出口大国中,秘鲁、墨西哥基本上是芦笋净出口国家,具有极强的贸易竞争力;其次是希腊,竞争力指数也较高;美国、西班牙、荷兰的优势也比较明显。中国是全球最大芦笋生产国,但芦笋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贸易竞争力指数为正数时接近1,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反映出中国芦笋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国内农产品市场开放的压力也将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扬长避短、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最大化农产品贸易收益就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平衡状况、农产品出口区域以及出口主体出发,分析了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出口竞争力系数(CI)3个指标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农产品总体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弱,仍需进一步提升。中国应该采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效应、积极开发新兴市场等措施来进一步增强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成为世界家具生产和出口大国。正确评价中国家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提升中国家具产业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利用Comtrade数据并经整理,使用优势变差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四个指标,对1992—2006年的中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和美国的家具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得出中国家具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结论。运用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对影响中国家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开拓国外木材市场,加快森林认证,狠抓创新等提升竞争力的建议,从而实现中国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随着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国内农产品市场开放的压力也将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扬长避短、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最大化农产品贸易收益就变得尤为重要。【方法】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平衡状况、农产品出口区域以及出口主体出发,分析了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出口竞争力系数(CI)3个指标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我国的农产品总体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弱,仍需进一步提升。【结论】我国应该采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效应、积极开发新兴市场等措施来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吕明乾 《中国种业》2015,(12):11-18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快提升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保障我国种业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以中国、美国、法国和新西兰等60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借鉴波特钻石模型,确定了科技创新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国际贸易水平和跨国公司所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作为影响国家种业国际竞争力的4个因素。计算结果表明,种业国际竞争力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美国、荷兰和法国,中国排名第28位。对美国种业国际竞争力贡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创新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种业跨国公司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1.
张桂梅 《种子世界》2009,(11):21-22
1 比较:中国种业在产业链竞争中的差异 美国先锋公司自2003年在中国市场上运营以来,以其独特的战略思想和经营理念、富有竞争力的品种、高质量的产品、科学的营销体系,进入了中国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高端市场,成功地实施了蓝海战略,品牌的知名度和受用户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尽管种子的价格按重量计算,是国内公司的几倍,而且每年都涨价,但仍然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世界与中国稻米进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测定方法,对比分析了世界较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印度、美国、巴基斯坦和中国的稻米国际竞争力状况,并通过对中美稻谷成本收益比较分析、中泰稻谷品质比较分析及中国稻米的质量安全分析,进一步探析了影响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强研究、引进和推广水稻优质品种,提高稻米品质、建立新的水稻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加强水稻流通体制改革、加强水稻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水稻生产的补贴份额等提高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美蔬菜出口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荣茂  解如如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422-425,429
蔬菜是中国农产品中的优势出口品种,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出口国家。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蔬菜出口增长迅速,但发展的潜力仍然巨大,进一步扩大对美国的蔬菜出口,对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中国对美国出口蔬菜的现状,美国对蔬菜的市场需求,以及中国蔬菜的比较优势,探讨了制约中国蔬菜出口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蔬菜是中国农产品中的优势出口品种,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出口国家。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蔬菜出口增长迅速,但发展的潜力仍然巨大,进一步扩大对美国的蔬菜出口,对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中国对美国出口蔬菜的现状,美国对蔬菜的市场需求,以及中国蔬菜的比较优势,探讨了制约中国蔬菜出口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罗非鱼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提高罗非鱼养殖的三大效益,总结了罗非鱼产业供给侧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供需失衡、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小等,分析其成因包括中国罗非鱼主要依赖出口市场,出口消费不景气、加工厂盲目扩大产能,产品附加值低等。笔者从罗非鱼苗种生产、成鱼养殖,产品加工和出口贸易四个产业主要环节概述了中国罗非鱼产业生产现状,提出了罗非鱼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技术经济与政策路径,即通过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加强加工产品关键配套技术研发、加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开拓国内市场和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等措施,以促进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茶叶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国内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两个方面入手,对云南茶叶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并与中国其他茶叶生产大省进行比较分析。国内竞争力指标采用规模优势指数(简称SAI)、效率优势指数(简称EAI)和综合优势指数(简称AAI)。国际竞争力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简称PRIM)、贸易竞争指数法(简称NTB)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法(简称CA)进行分析。结论是: 云南茶叶国内和国际比较优势较为明显, 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但竞争力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墨西哥花卉出口美国有很多优势:与美国毗邻,气候条件优越,有足够的廉价劳动力。尽管如此,墨西哥的花卉产品始终没有大量进入美国市场。墨西哥农民协会主席马克说:“我们拥有超过1万公顷的面积生产切花,但对美国的出口额只有3300万美元,哥伦比亚的种植面积比我们少一半,但他们的花卉出口额超过5.5亿美元,厄瓜多尔只有3000公顷土地种植花卉,对美国切花出口额达2.15亿美元。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来改变这种情况。”他相信墨西哥花卉产品具有出口美国的潜力能与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一争高下。落后的原因有很多因素限制墨西哥花卉的出口第一…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单位产量和竞争力因素分析等方法.从国内竞争力层面对新疆甜菜与中国其他甜菜主产省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甜菜国内比较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同时也出现一些新问题。总结了影响新疆甜菜竞争力提升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农药进出口市场从整体来看,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出口多、进口少的特点。国内生产的农药产品近半数是用于出口。而出口产品主要以原药为主,其中草甘膦等产品优势突出。进口则以制剂产品为主。2012年,农药进出口总数量为165.3万吨,总金额为84.3亿美元,农药进出口数量和金额呈现二位数的增长。2013年19月,中国农药进出口总数量和金额保持上年的增长态势,但出口产品及出口国家发生结构性变化。出口增速明显减缓2013年19月,中国农药进出口总数量和金额保持上年的增长态势,但出口产品及出口国家发生结构性变化。出口增速明显减缓2013年19月,农药出口数量为127.6775万吨,同比增长5.4%。出口金额为65.404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李产业发展、贸易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 年以来,世界和中国的李生产、贸易和竞争力都有了新的变化。笔者以世界粮农组织(FAO)数据和相关文献为基础,分析了李生产和发展状况以及中国李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结果表明:世界李的收获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且中国李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然而单产却与智利、伊朗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世界和中国李的进口和出口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是中国李进口量和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量和出口额。可比净出口指数、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进出口价格比分析都表明,中国李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差。针对中国李生产和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中国李产业发展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