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分异格局研究对于指导区域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80—2020年黑龙江省遥感影像和能源消耗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碳排放计算和碳排放风险指数测算模型,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碳排放时空格局以及碳排放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主要用地类型为耕地和建设用地且面积逐年增加,建设用地是最主要的碳源,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逐年下降,林地是最主要的碳汇。1980—2020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在碳源方面,总碳源量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在碳汇方面,总碳汇量逐年降低。2000—2020年各市域碳排放总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2000—2010年增速较快,2010—2020年增速较缓,2000—2020年各市域碳排放空间差异性逐渐显著,风险等级逐年升高。依据相关分析结果,本文期望为黑龙江省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和碳减排政策提供参考,为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永川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县级尺度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从而更精确把握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动态过程。将GIS技术与CLUE-S模型结合研究重庆市永川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永川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均以森林和农田为主,各期占总面积90%以上。从2000—2010年城镇面积显著增加,增加了16.11%,且2005—2010年城镇面积变化程度比2000—2005年变化更为剧烈。森林面积在10年间少量增加。10年间农田面积减少了1660 hm2。对永川区土地利用变化设定3种情景进行模拟,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由此得出:在快速城市化的驱动下,永川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以森林和农田为主,城镇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面积也呈现增加趋势。相应地农田面积减少。生态保护情景模式下对生态环境有保护作用的土地利用类型有较好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省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王飞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7):127-133
为研究资源型省份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笔者以土地覆盖/利用数据(2000—2005—2010年3期)和数字高程数据(DEM)为基础,应用遥感与GIS技术,分析了山西省土地覆盖/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间,山西省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农田和林地,占土地利用方式的65%以上;(2)2000年—2005年间,农田对其他类型自然资源的贡献最大;2005年—2010年间,草地对其他类型自然资源的贡献最大;(3)农田为最活跃的土地利用类型,农田和林地呈扩张的发展趋势;(4)土地利用变化引起区域生态环境效应,10年间山西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上涨约10.01%,其中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量最大,约78.81%,林地增加最多,约34.25%。而生态服务功能中,除了在废物处理方面生态服务功能有所减少外,其余生态服务功能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反映庆阳市西峰区1990—2010年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的演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地利用风险水平,笔者运用RS与GIS技术,引入生态风险强度指数与转移矩阵的方法,并用转移矩阵来反映土地生态风险的转换。结果表明:1990—2010年庆阳市西峰区林地的生态风险转向草地、建设用地、耕地、水域、未利用地的生态风险中,林地生态风险主要转向了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生态风险也分别主要转向了耕地;而耕地的生态风险主要转向未利用地;水域的生态风险主要转向草地。通过引入转移矩阵更加直观地反映出生态风险的流向,表现出各种土地类型之间生态风险的转换,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山区属于生态脆弱系统类型,为明确土地利用变化对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进行有利于城乡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用地规划。本研究以韶关市仁化县为例,通过仁化县2000、2010、2020年的Landsat TM影像,运用RS和GIS软件分析仁化县近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从生态服务价值的角度分析仁化县2000—2020年的用地变化对土地系统稳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仁化县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20年间林地、耕地和草地在研究期内总体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建设用地面积逐年上升,水域面积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2)2000—2020年仁化县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呈增长趋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在0.76~0.82之间,土地利用结构稳定性增加,土地利用均衡度在0.47~0.51之间,且逐年增加;(3)仁化县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影响了生态服务价值的转变;2000—2020年仁化县整体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实际净增加39440.78万元;(4)在11个二级服务功能中,水文调节功能价值增加趋势明显,从2000年的342416.79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380556.19万元。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山区的自然资源保护、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2000—2014年石羊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长势和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研究石羊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对研究内陆干旱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EOS/MODIS卫星数据,借鉴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从植被覆盖度面积变化和类型转换趋势方面分析2000—2014年石羊河流域植被的空间分布变化与格局演变。结果表明,2000—2014年石羊河流域内以低覆盖植被为主,其中极低覆盖植被年际波动最大,中高覆盖植被年际波动最小。在2001年、2004年、2009年和2013年前后,石羊河流域出现了4次植被生态退化过程。4种土地生态类型的植被覆盖度在年际变化中均呈增加趋势,其中耕地植被生态恢复明显,未利用土地生态恢复比较缓慢。15年石羊河流域内生态向恢复的方向发展。前期与后期的各植被覆盖等级的面积转移途径与幅度基本相似,后期的生态变化程度比前期更加剧烈。植被覆盖变化多集中在人类活动较多的区域。植被生态变化以稳定和轻微恢复为主。各土地生态类型中,耕地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最大。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利用不均是导致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中游平原区生态恢复较好,下游民勤绿洲在2010年后的生态退化明显。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认识和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以1992、2000、2008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础,应用遥感与GIS技术获取了土地利用信息,分析了双流县16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对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为研究区土地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92—2008年间双流县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耕地(水田)和林地分别减少28207.249 hm2和1752.915 hm2,建设用地(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增加17034.99 hm2;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耕地(水田)和林地向建设用地(城镇、工矿交通用地)转移。(2)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4508.859×104元,但不同时段变化趋势不同,其中1992—2000年的系统服务价值下降10.59%,而2000—2008年增加16.024%。(3)林地、耕地(水田和旱地)向建设用地(城镇、工矿交通用地)的转移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为负流向,总值分别达2197.233×104元、5317.460×104元。(4)生态价值系数变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缺乏弹性,相对敏感性为:林地>耕地(水田和旱地)>水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水域的影响最大,耕地(水田和旱地)和林地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郑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5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技术分析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据此分析郑州市1995—2000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过程。同时运用马尔柯夫模型对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预测进行了分析,得出研究区内耕地进一步增加,林地总面积也在减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总量在减小的结论,从而达到全面把握郑州市土地变化规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喀拉库勒湖区不同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情况和时空变化规律,以研究区1990、1999 和2010 年3 期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决策树方法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景观分类,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喀拉库勒湖区1990—2010 年间的景观格局变化和景观类型空间转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喀拉库勒湖区域在外观特征和空间格局均有显著变化,荒漠和河流面积先减小后扩张,湖泊面积持续扩张,绿洲和冰川面积呈先扩张后减小。整体景观蔓延度和破碎化程度下降;景观优势度和异质性增加,景观变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行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模型,然后运用均方差法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再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格尔木市盆地地区的2000、2005、2010年3个不同时期土地生态安全分值,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生态安全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2000年的0.3740上升到2010年的0.5899,基本靠近良好状态。其中2000—2005年上升比较平缓,而2005—2010年上升强度比较大。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3倍。  相似文献   

11.
With the rapid urbanization in Beijing, the vegetated surface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replaced by impervious built surfaces. A clear recognition on the changes in green spaces pattern is vital for urban administrators and planners to optimize the urban development areas and define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d lines. Based on the SPOT image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of urban green spaces within the sixth ring road of Beijing in 2000, 2005 and 2010,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urban green spaces in this area, by means of GIS techniques and landscape ecology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reen spaces in Beijing have decreased by 207 km2 from 2000 to 2010 at the expense of agricultural lands and waters.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some increases in urban forests and grasslands, it cannot compensate the rapid decrease of urban green spaces. The land cover types conversion occurred mainly in the areas between the fifth and sixth ring roads while the zones encircled by the fourth ring road had a little change. In addition, landscape metrics such as number of patches(NP) and shape index(SHAPE) increased, but the mean nearest-neighbor distance(MNN), aggregation index(AI) and patch cohesion index(COHESION) decreased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0-2010. Also green landscapes became considerably isolated and fragmented. The study disclosed the obvious changes of green space size, composition and layout in urban districts of Beijing City from 2000 to 2010, and highlighted that construc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should consider not only the geometric or aesthetic effect, but also the increase of vertical green volume and optimization of spatial layout to fully develop the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s of green spaces.  相似文献   

12.
Taking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the section of Zhenjiangnan Station) for example,this paper applied UAV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to analyze current land use types in this section,on this basis used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 that showed high correlation with land use changes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cosystem structure in the study area and also landscape pattern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AV images performed well in the evaluation of railway landscape ecological environment,landscape structure and features represented by the selected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 in this paper were applicable,and capable of ensuring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the overall landscape pattern of the Zhenjiangnan Station section(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after completion was moderate,and local ecosystem was damaged,thu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cological planning was required to design and change landscap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流域尺度上揭示21世纪最初10年松花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和强度,笔者基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Landsat ETM卫星遥感数据,对松花江流域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并通过对比各子流域在不同时间序列上的差异揭示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0年,流域内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其中嫩江水系湿地减少的最为明显。建设用地的面积显著增加,且3个子流域的建设用地面积均呈增加的趋势,其中第二松花江增长的速度最快,2010年比2000年增加了11.52%。整个流域的耕地面积稍有增加,但空间差异明显,表现为嫩江子流域耕地面积显著增加,而松花江干流和第二松花江流域耕地面积减少。在流域尺度上,土地利用转化过程中湿地-耕地、耕地-建设用地的转换较为剧烈,林地具有相对较高的保留率。空间上,土地利用转化强度较大的主要是嫩江中下游平原区和松花江干流下游入河口的平原地区,嫩江子流域各地类间的交叉转换频繁,且各1级地类内部的转化也较多,而松花江干流的转化主要在个别地类。  相似文献   

14.
利用石羊河流域1980、1995、2000、2006、2012年5期遥感影像,应用分形理论和GIS方法研究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形特征,定量分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复杂性、稳定性以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总体上流域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林地和水域呈现增加趋势,未利用地和草地呈现减少趋势,不同时段土地利用类型都具有空间分形结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复杂性和稳定性呈现波动变化趋势。1980、1995、2000年石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维数排序均为:水域>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2006、2012年分维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水域、耕地、草地、林地、未利用土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1980、1995、2000、2006、2012年石羊河流域总平均分维值分别为1.5296、1.5025、1.5445、1.5631、1.5676,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平均分形维排序为水域(1.8317)>耕地(1.5678)>林地(1.5351)>草地(1.5315)>未利用土地(1.4413)>城乡工矿居民用地(1.3411)。总平均稳定性指数分别为0.1083、0.0997、0.1228、0.1167和0.1186,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平均稳定性排序为水域(0.3317)>城乡工矿居民用地(0.1589)>耕地(0.0635)>未利用土地(0.0587)>林地(0.0351)>草地(0.0315)。通过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复杂性、稳定性以及动态变化研究,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福建省土地利用格局沿地形梯度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以2000、2010、201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研究区景观图谱的地形梯度变化特征,探讨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形梯度效应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00—2018年,福建省的主要景观类型为林地、耕地和草地,其中林地和草地主要分布于高等级地形位,耕地主要集中于低等级地形位;研究期间,耕地面积以年均89 km2不断缩减,主要转向建设用地,建设用地面积以年均145 km2不断增加;景观变化图谱以稳定型为主,占比约94%,对应的分布指数随着地形位梯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他图谱类型与其相反;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等景观属性在时间尺度上逐年上升,在空间尺度上随地形梯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该研究为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格局空间优化布局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中梁山岩溶槽谷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地统计学理论和实验室分析方法,以中梁山槽谷区典型耕地、荒草地和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地类型、不同土层深度(0~15、15~30、30~45 cm)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空间分布规律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3种土地类型土壤SOC、TN和T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0587.8、1472.8、598.9 mg/kg,SOC和TN空间变异性较大,TP变异性较小。土壤C、N、P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SOC、TN含量为:林地>荒草地>耕地;TP 含量为:耕地>荒草地>林地。土壤C/N、C/P 和N/P 空间变异较大(变异系数CV>28%),C/N值变化范围为5.04~41.2,平均值为14.1;C/P 值变化范围为11.02~105.42,平均值为37.28;N/P 值的变化范围为0.99~6.32,平均值为2.71。不同土地类型土壤C/N 差异不显著,C/P、N/P值差异显著。C/N 值为林地>耕地>荒草地,C/P、N/P 值为林地>荒草地>耕地。耕地土壤SOC、TN和TP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线性拟合度较高;荒草地和林地的TN与TP、SOC与TP相关性不太明显,线性拟合度较低。C、N、P 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值受土壤理化性质、土地类型和人类活动等因子影响。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表明:土壤TN、SOC和碱解氮是影响土壤C/N、C/P 和N/P 值的主要因素。中梁山岩溶槽谷区土壤C、N、P含量和C/N/P 值受土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空间变异性较大。在实际土地利用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类型土壤养分状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减少土壤养分流失。  相似文献   

17.
沿海地区既是人类活动剧烈区又是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其耕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亟待加强。以江苏沿海为研究区域,基于耕地集约利用和生态服务价值模型,估算沿海19个县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生态服务价值,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探讨沿海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2000-2010年江苏沿海19个县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2000年、2005年、2010年其平均值分别为0.181,0.251和0.372,空间格局变化特征显著,Ⅰ级区范围呈缩小趋势,Ⅱ级区和Ⅲ级区范围有所增加。(2)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呈波动变化,2000年、2005年、2010年其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平均值分别为1.68×109元,1.58×109元,1.55×109元,苏北地区耕地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苏南地区呈上升趋势,耕地生态服务价值Ⅰ级区呈零散分布,Ⅱ级区范围在扩大,Ⅲ级区范围呈减少态趋势。(3)江苏沿海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生态服务价值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典型年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00、-0.662和-0.682,不同经济梯度下其相关系数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相关系数值大于苏北地区,苏南地区相关系数呈下降趋,而苏北地区呈上升趋于。  相似文献   

18.
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国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及退耕政策实施的重要区域,经过10多年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科学评价政策实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有助于政策的调整及完善。以延安地区为例,基于该区域土地利用、植被覆盖、DEM及降水等数据,评价退耕政策实施对区域内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受退耕政策影响,2000—2010年延安地区及>25°区域耕地面积大幅减少,主要转化为草地和林地,转化比例分别超过80%和15%;(2)>25°区域耕地面积减少207.8km2,减少47.50%,但仅占延安地区退耕面积的8.8%,由于>25°区域耕地对土壤侵蚀影响较大,完全可以全部实施退耕;(3)退耕政策实施提高了植被平均NDVI值,延安地区及>25°区域,耕地减少区域的植被平均NDVI值在2000—2010年间分别增加53.76%和55.29%;(4)计算表明,2000—2010年间耕地面积减少并未抵消降雨侵蚀力增大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若按2000年降雨侵蚀力不变计算,退耕政策确实起到了减少土壤侵蚀的作用。由于土壤侵蚀的减少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退耕政策实施成果的维护、植被覆盖的改善和恢复需要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9.
综合分析重庆市奉节县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为优化西南区县域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大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四期(2000、2005、2010和2015年)土地利用基础数据,从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和地学信息图谱等方面出发,揭示区域2000—2015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依据主成分分析模型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并基于奉节县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探究研究区土地利用驱动机制。研究期内,研究区土地空间格局呈现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体,同时交错分布其它土地类型的特点。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土地面积分别减少 78.84 km2、3.73 km2、2.54 km2,而林地、水域和居民工矿用地面积分别增加23.36 km2、46.67 km2、9.03 km2。受三峡移民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分布格局由整体无序向局部有序的方向发展。研究期的前1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主要发生在林地、草地和耕地之间,林地→耕地和草地的面积总和分别为849.38 km2和425.17 km2;2010—2015年间林地和居民工矿用地新增面积分别为9.93 km2和7.09 km2。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影响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探究区域城镇化的驱动机制,城镇化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发展因素和农业因素是影响奉节县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