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差异分析——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71-15474
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在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甘肃省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因子36项,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甘肃省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甘肃省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其影响因素可概括为综合经济发展因素、工业发展因素、土地利用因素、环境质量因素、基础设施因素、人口因素6个方面,其累积贡献率达到92.808%;通过Q型聚类分析,将甘肃省14个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划分为发达区、较发达区、欠发达区和落后区4种地域类型。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竹林生态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按照生态区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结合区划对象的基本特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浙江省竹类植物适生区域进行了划分。区划的基本手段为聚类,即选择影响竹类植物生长与分布的因子组成指标体系,并划分为生态类与经济类两大类指标,经相关性分析筛选之后,对所需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分别以生态类与经济类指标作为指标变量,以浙江省69个市(县)作为样本总体进行样本聚类,依次划分出类与亚类,经分析调整后依次划分出6个竹林生态区与4个生态亚区,分别为:浙东北低山丘陵平原竹林生态区(平原竹林生态亚区、低山丘陵竹林生态亚区),浙西北山地竹林生态区,浙中低山丘陵盆地竹林生态区,浙西南低山盆地竹林生态区,浙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平原竹林生态区(平原竹林生态亚区、低山丘陵竹林生态亚区)和浙东沿海半岛岛屿竹林生态区。图1表3参17  相似文献   

3.
首都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区县和房山、昌平的部分山区,统计数据表明,首都生态涵养区人均GDP水平不高,属于首都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在生态涵养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生态涵养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税收视角出发,分析了生态涵养区发展现状,通过疏理现行促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了存在的缺陷及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促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生态修复区重金属砷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为重金属污染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文山州内跨境河流小白河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沿水流方向设置A、B、C、D、E 5个断面,其中A断面位于生态修复区上游,为背景断面;E断面位于生态修复区下游,为削减断面;B、C、D断面位于生态修复区内,均为控制断面,采集5个断面的沉积物样品,分析了小白河生态修复区表层(0~10cm)、中层(10~20cm)和底层(20~30cm)沉积物总砷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运用Hakanson方法对沉积物中砷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云南小白河流域沿水流方向5个断面河心位置表层沉积物中的总砷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生态修复区砷沉积效果明显,修复区下游断面河心位置表层沉积物中的总砷含量((1.29±0.001)g/kg)相对上游断面((1.39±0.001)g/kg)降低7.19%。水平方向上,在相同水力停留时间下,生态修复区内沿水流方向上3个控制断面表层(0~10cm)沉积物中总砷含量平均值表现为D断面((4.05±2.02)g/kg)B断面((3.49±3.36)g/kg)C断面((2.15±1.92)g/kg)。垂直方向上,生态修复区3个断面沉积物中总砷含量平均值表现为表层中层底层,呈现出明显的表层富集特征。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区3个断面沉积物中砷污染处于"高"及其以上等级的生态风险。【结论】小白河重金属砷污染风险较高,在进行治理时应对生态修复区沉积物进行清淤,并进行污染源控制。  相似文献   

5.
郑磊  左太安  李月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26-12629
简要介绍了三峡库区消落区的面积、范围以及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步构建了消落区生态安全预警框架,包含生态安全动态监测、生态安全评价、生态安全警情预报和生态安全决策管理4个子系统。并针对消落区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步建立了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态环境污染、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地质灾害和流行病病情、疫情4个预警评价。同时选取29个评价指标,分为基础信息因子数据、联动影响因子数据和致灾诱发因子数据,其中致灾诱发因子数据需要实时搜集乃至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6.
采用DPSIR-KRUSKAL与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2010、2012、2014、2016、2018年168个县(市、区)建立土地生态安全DPSIR传导与影响框架,运用CRITIC-熵权法确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KRUSKAL进行模糊聚类,计算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值,对不同土地生态安全区进行级别划分。结果表明,2018年河北省生态安全区(1级)20个、生态较安全区(2级)21个,生态基本安全区(3级)67个,生态临界区(4级)49个,生态不安全区(5级)11个。2010—2018年河北省168个县(市、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不断转好的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级别不断上升。安全等级1级区域增加13个,5级区域减少51个。其中,2010—2012年河北省南部平原区、中东部区、东部部分沿海区包括石家庄、保定、邢台、衡水、邯郸、廊坊、沧州、唐山等市的62个县(市、区)处于不安全等级,86个县(市、区)处于临界安全或基本安全等级;2014年以后,土地生态安全情况由不安全级别向临界级和基本安全级开始迅速变化,河北省南部平原区、中东部区、东部部分沿海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显著提高,安全、...  相似文献   

7.
根据佛山市的生态环境分异特征,将全市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调节区、生态建设区和生态控制区4个一级生态区,并进一步细分为11个生态功能区,在此基础上,对佛山市工农业生态园区的建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安全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P-S-R指标体系模型,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和生态环境响应3个方面建立了南平市高坪竹海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南平市高坪竹海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7002,属于比较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密云水库三级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林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以北京市“八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材料为基础,按不同林种类型和立地条件的组合因子,应用数据库数据处理方法,将三级区水源保护林划分为:生态型、生态经济型、经济生态型三个区.并对每个区依实际情况分为:好、中、差、改良4个类型.对不同类型提出了合理利用、维护、改良及改造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元谋干热河谷植物生态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法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20个物种的30块样地进行调查研究,并计算了物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是干热河谷区的主要优势种,其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最大,分别为0.81和0.938.扭黄茅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相对较低,生态位重叠值也较小,相反,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高.在植被演替过程中,生态位较小的物种容易被替代.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评价毕节烤烟内在化学品质状况,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各产区烟叶化学成分进行可用性评价。结果表明:毕节市烤烟总氮、烟碱、钾含量处于合理水平,氯含量适宜,部分烟区糖含量略高;产烟县间以大方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较高,金沙县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相对较低。不同乡镇中以雪山镇、核桃乡化学成分可用性较高,小海镇、柳塘镇化学成分可用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棕地利用现状、棕地形成原因,以及棕地再利用存在的问题,以湖南省宜章县为调查点,通过实地走访、测量以及问卷调查获取棕地基本资料。选取县城内部、城乡结合部、乡镇的典型棕地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了宜章县棕地形成的原因:市场竞争工厂倒闭;规划再次影响;工厂本身存在污染;采矿造成。笔者还对棕地再开发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县城内部、城乡结合部、乡镇棕地采用不同的利用方式,并对再利用所获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选用1990、1996、2007年的泰安市土地统计资料,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泰安市域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泰安市域土地利用变化显著,且区域内部变化差异明显,从而揭示了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和区域差异,对泰安市的城市发展规划、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河间市农业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引入农业经济发展的分析中,利用GIS的数据处理、分析与显示功能,对河间市各乡镇农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专题图表达与分析。结合专题分析展现的规律性和乡镇发展现状,揭示了发展中存在的乡镇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发展河间市三个农业经济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县域单元内部乡镇之间农业经济信息的空间格局及结构,以山东省禹城市11个乡镇为研究对象,重点选取了反映农业经济信息的农业机械总动力等9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农业经济信息的主成分载荷矩阵,计算了农业经济信息主成分综合得分,从计算机学科图论的角度人手,结合Kruskal求解最小生成树算法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禹城市11个乡镇农业经济信息的综合潜力状况,利用Kruskal算法和主成分结合的方法对乡镇单元尺度进行农业经济信息分析,确定最佳的区位优势、分类和组合,以便于农业的集约化和耕作的合理化,较好地配置农业的产业结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合理的农业地域分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浅论成都市大邑县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武学  张保刚  杨存建  黄祖惠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923-1925,1929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近年的发展规划中,大邑县的目标是成为成都市重点建设的14个大中城镇之一、国际旅游目的地和现代山水田园城镇示范区.大邑县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立县为基础,推动实施“旅游兴县、工业强县、都市农业发展”的发展战略.概述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并基于大邑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犍为县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乐德  周宝同  谭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82-3784
通过对犍为县土地资源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人口密度、农用地比例、建设用地比例、水域比例、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山地比例、丘陵比例、低丘岗地比例和平坝比例10个因子作为分区的指标,然后以乡(镇)为分区单元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区,最后根据犍为县区域自然条件影响进行区域调整,形成3个土地利用区域城镇建设综合发展区、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并针对各区的土地资源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土地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康乐县15个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康乐县各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空间差异较大,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可分为5级,其中,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得分为1.051 61,而莲麓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低,得分在-1.0以下;从县域范围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呈以附城镇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  相似文献   

19.
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评价——以河北雄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方法]根据雄县17个乡镇的粮食平均产量及平均耕地面积,比较了不同区域及不同年份生产力的稳定性,评价了农田生产力的稳定性。[结果]年度间17个乡镇20年粮食生产力水平可归为3类,第1类的生产力水平为3 060.0 kg/hm2,第2类的生产力水平为4 810.5 kg/hm2,其他为第3类。区域间17个乡镇的粮食生产力水平可归聚成4类。年度间粮食生产力的稳定性分析表明1973年显著低于平均生产力水平,1977年显著高于平均生产力水平。区域间粮食生产力的稳定性分析表明17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的生产力稳定性低于平均稳定性,7个乡镇高于平均稳定性。[结论]雄县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洛川苹果园害虫管理标准化现状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洛川县3乡(镇)15个自然村112户果农的苹果园害虫管理标准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洛川苹果园害虫优势种有5种,果农对靶标和农药性能认识不足,操作思路不清,缺乏培训,仅9%的果农对害虫管理标准化有所了解.相关性分析表明,标准化认知程度、果农收入和选药方式之间显著相关.因此,提高洛川苹果害虫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是持续性对果农培训和标准的宣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