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施氮量和播种期对优质啤酒大麦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优质啤酒大麦澳选1号、2号和3号为试验材料,对播种期和施肥量进行研究,各设四个处理,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滇中地区以10月29到11月8日播期较好,其中10月29日播种的澳选2号施150kg/hm^2纯N最好,澳选1号和3号施300kg/hm^2纯N最好;11月8日播种,澳选1号和2号施75kg/hm^2纯N最好,澳选3号施225kg/hm^2纯N最好。3个品种的产量均与播种期、有效穗、无效分蘖、实粒数和空粒数有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与施氮量和基本苗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驻大麦三号不同播量各处理茎蘖生长发育规律基本一致,有两个分蘖高峰。随播量的增加,成播数增加,而穗粒重和千粒重随之降低,密度对产量三因素的影响是:成穗数>千粒重>穗粒数。驻大麦三号在适期播种情况下,1500万-1800万苗/hm^2为最佳播量,产量可达6000-6750kg/hm^2,其群体动态指标为,冬前群体1200万-1400万苗/hm^2,最高群体1400万-1500万苗/hm^2,成穗数650万-750万苗/hm^2,千粒重42-44g,单穗粒数25-27粒,单株成穗3.5-4个,单穗粒重1.8g左右;其合理叶面积系数为冬前0.7-0.9,返青期1.3-1.7,拔节期3-3.5,孕穗期5-5.5,扬花期3-3.5。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和播量对直播早稻群体质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直播早稻品种间出苗率、成苗率、成穗率和结实率差异不显著;最高苗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差异显著;单产以中早39最高,中早35与之差异不显著,而湘早籼6号与之差异极显著。单位面积出苗数、同期茎蘖数、有效穗数随播量的增加而增加,出苗率、成苗率、分蘖率、成穗率及每穗总粒数随播量的增加而下降,单产以播量112.5 kg/hm2处理最高,播量90.0 kg/hm2处理与之差异不显著,而播量67.5 kg/hm2处理与之差异极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中早35和湘早籼6号直播的适宜播量为112.5 kg/hm2,而中早39直播的适宜播量为90.0 kg/hm2。  相似文献   

4.
水稻强化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8  
2000年选用12个不同类型的杂交稻组合在四川绵阳、温江进行了SRI试验,设4.5万穴/hm^2和7.5万穴/hm^2两个密度处理。结果表明,两个试点各组合产量以7.5们/hm^2密度处理较高,增产原因主要是有效穗的大幅度增加;SRI条件下,水稻的分蘖潜力能得到充分发挥,单株分蘖数可达70-80个(4.5万穴/hm^2密度下);SRI以选择穗型中等偏大、分蘖力中等偏上的组合为宜。对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进福 《杂粮作物》2009,29(1):32-32
莜麦(Arenanuda)又称裸燕麦、玉麦、铃铛麦。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分为带稃型和裸粒型两大类。世界各国栽培的燕麦以带稃型为主,常称为皮燕麦,我国栽培的燕麦以裸粒型为主,常称为裸燕麦。青莜2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1999年从加拿大引进选育而成的大粒加工型品种。千粒重27.5g,穗粒数30.62粒,穗粒重0.93g,单株粒重1.04g。该品种在高水肥条件下产量4200—4950kg/hm^2,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2400—3300kg/hm^2,旱作条件下产量2100~2400kg/hm^2。适宜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春播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浅谈水稻八行与六行插秧机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八行插秧机必须选用早熟品种密植、培育壮秧、控制播量和无效分蘖、合理施肥,可比六行插秧机每平方米多91穗、结实率提高3.5%,增产691kg/hm^2。  相似文献   

7.
科玉3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玉3号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研究所选育的大穗型高产玉米新品种。2006-2007年在长沙县黄花镇进行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2006年种植1666.7m^2,收干玉米籽粒1720kg,折合产量10320kg/hm^2,比同等条件下的登海9号增产10.7%,比临奥1号增产12.5%。2007年扩大到20hm^2,随机抽查5户农户进行测产,平均产量9717kg/hm^2,大大超过现有的推广品种。其中,东塘村的曹某种植1733.42m^2,收获干玉米籽粒1852kg,折合产量10684.5kg/hm^2。2008年该品种将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高产红麻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国内最新品种在黑龙江双城进行品比试验和配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H305杂种麻干茎16222.5kg/hm^2最高,中红麻11号14550.0kg/hm^2居二,7804为14347.5kg/hm^2第三。H305较7804等其他品种增产显著或极显著。播期表明:共同趋势是随播期提早而增产,7804和H305杂种麻于4月底播种比5月初播种,分别增产19.0%、9.0%。肥料与密度试验以每hm^2施N150kg、K2O150kg,产量较高,比高肥区施N225kg、K2O225kg、P2O575kg,增产干茎1410kg/hm^2。  相似文献   

9.
唐剑君  刘善臣 《作物研究》2007,21(1):44-44,47
2006年在东安选用临奥1号玉米品种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产量增加767.0kg/hm^2,节本增效1114.4元/hm^2,最佳化肥经济施肥量为纯N180kg/hm^2,P20;72kg/hm^2,K2O 105kg/hm^2。  相似文献   

10.
日花1号是日照市东港花生研究所以鲁花3号做母本,花选1号(花育16号)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抗病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青枯病、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05~2006年山东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单产荚果4881kg/hm^2、籽仁3570kg/h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3.0%和4.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荚果4719kg/hm^2、籽仁3382.5kg/h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3.1%和2.9%。该品种于2008年4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我国北方花生产区作为春播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双季稻机插育秧适宜播种量,以早稻品种淦鑫202、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通过秧盘育秧试验和大田机插试验,研究了播种量对双季稻机插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秧苗素质、漏插率及产量影响显著。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高度、单株根数、假茎宽、百苗干物质质量及成秧率下降,秧苗个体素质降低,但单位面积秧苗数增加,秧苗成毯性增强,漏插率降低,机插质量提高,大田基本苗及有效穗数增加。产量则表现出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双季早、晚稻实际产量均以100 g/盘(干谷)处理最高。综合来看,机插双季稻适宜播种量(干谷)早稻为100~120 g/盘、晚稻80~100 g/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明确浙北稻区直播单晚水稻的适宜播期和播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常规中熟晚粳秀水09为试材,在桐乡市龙翔街道和乌镇针对不同播期和播量开展研究,分析播期和播量对生育特性、穗粒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和播量对苗峰出现期、齐穗期、成熟期以及株高、总叶龄均有明显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和播量的增加,有效穗数增加,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显著减少,千粒重也略有降低,产量下降明显。[结论】秀水09作当地直播单晚栽培的最佳播期为5月底至6月初,最佳播量为30.0~37.5kg/hm^2。  相似文献   

13.
播量对宽幅条播冬小麦群体结构和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宽幅条播的适宜播量,于2017-2018年在山西省闻喜县(冬小麦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大田试验,采用宽幅条播,设150、225、300、375和425  kg·hm-2共5个播量处理,研究播量对小麦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从150  kg·hm-2增加至300  kg·hm-2,可增加冬小麦越冬期、拔节期群体分蘖数、越冬-拔节阶段群体分蘖增加量;增加各生育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尤其生育中、后期;提高开花期和成熟期叶片、穗轴+颖壳干物质积累量所占比例;增加花前叶片、穗轴+颖壳中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贡献率,从而提高了穗数(5%~13%)、千粒重(0.3%~5.0%),并显著提高产量(4%~19%),但播量超过300  kg·hm-2则趋势相反。相关分析表明,冬小麦成熟期穗数与生育前期群体分蘖数密切相关,千粒重与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密切相关,尤其是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之,山西南部冬小麦采用宽幅条播,播量为300  kg·hm-2时,利于冬小麦前期形成较多的有效分蘖,增加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尤其叶片、穗轴+颖壳积累比例;利于增加花前叶片、穗轴+颖壳干物质转运量;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其对籽粒的贡献,提高穗数和千粒重,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14.
试验表明,杂交晚粳稻八优52在杭州市免耕直播栽培,6月初至6月中旬播种,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播种量在19.5-25.5kg/hm^2范围内,播种量越少,产量越高。八优52在杭州市免耕直播栽培,播种期安排在6月上旬,播种量控制在19.5-22.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扬麦16不同密度下的平均灌浆速率,结果表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密度越高灌浆速度越快,也就是扬麦16基本苗在16万~20万/667m2时,灌浆速度达到最快。  相似文献   

16.
双晚机插适宜秧龄与播种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秧龄与播种量二因素随机完全区组试验,观察不同处理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秧龄25 d与30 d的处理有效穗多,每穗粒数多,结实率高,产量显著高于秧龄20 d处理;大田播种量0.75 kg/667m2与1 kg/667m2处理差异不显著;处理组合以秧龄30 d、播种量1 kg/667m2为最高,显著高于秧龄20 d、播种量0.75 kg/667m2和秧龄20 d、播种量1 kg/667m2的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7.
不同播种量对机插粳稻秧苗素质及大田栽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淮安市不同类型粳稻品种机插标准化育秧技术,以淮稻11号和甬优2640为材料,研究了播种量对机插粳稻秧苗素质和大田栽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粳稻在120~130 g/盘、杂交粳稻在80~90 g/盘的播种量(干种)下,所育秧苗素质较好,不仅秧苗成毯效果佳,且大田的移栽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8.
水稻直播试验表明:哈98-86、龙选9707、空育131是比较好的直播水稻品种;5月11日前是获得高产的最佳播种期;空育131的播种量(芽种)控制在10kg/m~2为宜。提出了直播的灭草方法、注意事项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水稻直播经济效益比插秧水稻增加收入100元/667m~2以上,说明水稻直播在北方稻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播量和施肥对甘啤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河西地区啤酒大麦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播量和施肥组合,以当地啤酒大麦主栽品种甘啤6号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播量、氮肥、磷肥对该品种产量、籽粒品质及麦芽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氮肥、磷肥组合对大麦产量、籽粒品质和麦芽品质影响显著。就产量而言,最佳播量为525 万粒·hm-2,施氮最佳水平为180 kg·hm-2,P2O5最佳水平为90 kg·hm-2;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播量>氮肥>磷肥。播量在375万~525万粒·hm-2范围内,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播量的增加而下降,但播量达到600万粒·hm-2时蛋白质含量又有所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适量施磷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抑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对蛋白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播量>磷肥,对千粒重的影响表现为播量>磷肥>氮肥。综合来看,在播量为525万粒·hm-2、施氮量为120 kg·hm-2、P2O5施用量为210 kg·hm-2条件下,甘啤6号具有较高的籽粒产量和较低的蛋白质含量,且千粒重、整齐度和主要麦芽品质均达国家优级水平,因此该处理可作为河西地区甘啤6号实现高产优质的适宜播量与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20.
播期播量对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9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小麦品种漯麦9号的最佳播期和适宜播量,进行了播期、播量双因子裂区试验。结果表明,漯麦9号的最佳播期为10月14日,适宜播期为10月7~14日;最佳播量为基本苗210万/hm2,适宜播量为165万~255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