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侧柏等11个树种的多个水分生理指标的测定,用主分量分析法将各树种划分为3个生态生理群:灌木旱生群、针叶较旱生群和阔叶中生群。用综合评审法将其依抗旱性大小进行排序:侧柏、甘蒙柽柳、野枸杞、柠条、油松、白榆、文冠果、臭椿、旱柳、河北杨、刺槐。认为:以主分量分析进行的类群划分在造林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应用综合评审法对树种间抗旱性进行比较,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几种针叶树种水分生理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油松,侧柏,云杉,刺柏,樟子松的组织总含水量,自由水,束缚水含量,水势,蒸腾强度,相对含水量和临界饱和亏的季节变化,探讨这些树种在干旱条件下的水分生理特点;并对这些抗昌性指标进行数量化综合分析,用极点排序法将其依抗旱性强弱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3.
为综合评价城市不同园林树种林分的环境质量,反映城市森林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效应差异,在2017年秋季与冬季日降水量≥15 mm的雨后10 d,选择杭州市8个常见树种的城市小块状纯林,分别测定秋季与冬季各树种光合生理特性、滞尘能力、林内生态环境质量3个维度的准则层共12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生态功能类指标的权重高于叶片滞尘能力和光合生理特性,是评价树种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并筛选出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林内PM_(2.5)、PM_(10)浓度、空气负离子浓度以及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二个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共6个关键指标。由秋、冬二季各指标测定值和权重矩阵进行综合评价,将8个参评树种秋季林分环境质量排序为: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integrifoliola'和樟Cinnamomum camphora最好,显著优于排列第二的木荷Schima superba,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num和列于第三的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Prevernalis'和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冬季除落叶树种黄山栾树外其他7个常绿树种顺序排序结果与秋季相似,荷花玉兰、樟和木荷为优良组,珊瑚树、苦槠、雷竹和毛竹组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行道树种综合评价与分级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与评价是城市美化与建设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与综合功能的发挥。本研究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由7个抗性功能指标、6个生态功能指标、5个美学性能指标、3个经济性能指标组成的城市行道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福州27种主要行道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最优分割分级法对参评树种进行分级,评价分级结果显示与福州市行道树种选择有着较高的一致性,从而为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在河西走廊园林绿化中更加科学地选择树种,以蓝叶忍冬、连翘、贴梗海棠、红刺玫、紫叶小檗和紫丁香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制土壤水分,测定不同水分条件下6个树种的盐害指数、叶绿素含量、膜透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6个树种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大,各树种均表现为盐害指数增大,SOD、POD含量下降,叶绿素含量减少,MDA含量和膜透性增加,且各指标存在树种差异。通过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盐胁迫处理下6个树种的耐盐性排序为红刺玫>紫丁香>连翘>紫叶小檗>贴梗海棠>蓝叶忍冬。  相似文献   

6.
应用软系统归纳集成法,确定了太行山主要针阔叶树种生态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其中一级评价指标5个,二级评价指标9个。利用大体一致的200多块样地的调查资料,对太行山广泛分布的针阔叶树种的生态功能进行了分类评价、优劣排序和聚类分析,将评定等级为优良的9种阔叶树和5种针叶树,作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设中可广泛应用的树种,最后从海拔、坡向、年均降水量、气温、土壤等方面总结了优良针阔叶树种的适宜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7.
选择吉林省44个园林乔木、灌木树种叶片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和火行为模拟试验。对绝干含水率、厚度、抽提物、灰分、燃点、热值、蔓延速度、消耗质量比、火线强度和驻留时间这10个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各树种叶片的理化性质、林火行为均存在差异,表现出对叶片抗火性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计算理化性质、火行为指标因子得分,建立指标因子得分模型,得出综合得分。应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理化性质、火行为指标综合得分进行TOPSIS分析,得到44个树种叶片的抗火性强弱评价值。乔木树种五角枫、梓树、樟子松等,灌木树种早锦带花、鸡树条荚蒾、珍珠绣线菊等,均表现出较强的抗火性,可以选择作为园林树种混交种植,以提高城市绿化、森林公园树种的抗火性。  相似文献   

8.
乡土树种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为满足城市园林建设的需要,基于广州乡土植物名录,筛选出一批适合华南地区城市绿化的乡土树种。从景观与美学价值、生态与资源价值、科研价值和适应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广州、华南地区乡土树种筛选与评价体系,确定了20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针对乡土树种共99科327属609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共筛选出优良I级树种104种,II级树种156种,III级树种162种,IV树种187种,建议选取前2级进行开发利用。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筛选了包括观赏树种、硬木类树种、湿地适宜树种等9类乡土特色树种。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至2009年在昆明市呈贡县进行了绒叶含笑、马关木莲、状丽含笑、香木莲、小果含笑、大果木莲、金花含笑、单性木兰8种木兰科树种的苗期适应性研究。5年多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单性木兰、金花含笑、大果木莲为该地区不适宜育苗用的木兰科树种。现存的5个木兰科树种苗木的保存率顺序是:绒叶含笑香木莲状丽含笑马关木莲小果含笑。适应性差或抗寒力弱的单性木兰等3个树种的苗木已在逐年的霜冻中被冻死。现存树种是苗期抗寒力较强的树种,其苗木的抗寒力的排序是:绒叶含笑马关木莲小果含笑状丽含笑香木莲。由于树种间苗木的抗寒力差异和生长差异,现存5个木兰科树种苗木的主要生长指标排序是:绒叶含笑马关木莲状丽含笑香木莲小果含笑。绒叶含笑与各树种间其苗木的苗高生长均具有极显著差异或显著差异,地径生长差异也较大;故绒叶含笑是昆明市园林、庭园绿化的一个首选树种,其次是马关木莲、状丽含笑。  相似文献   

10.
黄连木优良类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黄连木优良类型的划分和评选提供理论依据,在全面调查和分析黄连木资源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黄连木这一能源树种的特点,遵照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应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由目标层、控制层和指标层组成的黄连木优良类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目标层由黄连木的生长特性、结实特征、生态特征、含油率特征、物候期特征等5个方面的指标组成,指标层由29个具体的评价指标组成;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特尔斐法、指数综合评价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进入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行列的大花溲疏、荆条、蚂蚱腿子、小桐子4种喜光灌木树种为对象,研究其耐荫性能。对此4种植物进行不同程度的遮荫处理后,测定其叶片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比较了遮荫对此4种喜光灌木树种所造成的一些生理变化,并对这4种喜光灌木树种耐荫性的强弱进行了综合排序。研究发现,遮荫对此4种灌木树种的光合特性等生理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耐荫性的综合排序结果为:蚂蚱腿子的耐荫性最强,大花溲疏次之,再次是小桐子,而荆条的耐荫性最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南方7种典型树种树叶为研究对象,比较一维燃烧性评价方法和多维可燃物燃烧性评价方法的相似程度,为燃烧性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南方7种典型树种的叶片为材料,利用锥形量热仪对其进行热分析,获取燃烧时能量释放速率、释放总量等参数,根据主成分综合排序方法对其进行一维燃烧性评价,根据文献中提出的多维可燃物燃烧性评价指标对其进行三维燃烧性评价,分别计算2种燃烧性空间距离,根据距离进行排序,然后对2种方法的排序进行秩分析,以评价一维和三维燃烧性评价方法的相似程度。【结果】每个树种有2种评价方法共21个排序对,其中,只有2个树种的2种方法排序全部相同,2种排序秩只差1位的有3对,其余的秩对都相差很大,秩相关系数为0.078;2种方法秩不相关,说明对于7种可燃物而言,燃烧性的一维评价和三维评价结果不同且无显式关联。在7种可燃物的一维排序和三维排序的3个维度单独进行秩分析中,一维排序只有三维燃烧性中的持续性显著相关,而与点燃性和剧烈性不相关,说明一维评价更多体现了7种可燃物的燃烧持续性,而没有很好地反映出点燃性和剧烈程度。【结论】对于所研究的7种可燃物而言,无论从单个可燃物还是从7种可燃物整体上看,可燃物燃烧性的一维评价结果和三维评价结果都显著不同。一维评价只能反映三维中的持续性一维,三维燃烧性评价能够更多地反映7种可燃物的燃烧性特点。燃烧性三维评价能够反映燃烧性复杂内涵的多个方面,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使人们对于传统可燃物燃烧性的理解更深刻,更好地解释不同可燃物火行为之间的差异。燃烧性一维评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如何用好2种评价的结果,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林业资源管理》2016,(6):31-36
根据会内会外法、头脑风暴法和Del Phi法相结合的方法从补植树种的造林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和经济功能4个方面构建补植树种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形成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补植树种评价指标体系。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态公益林为例,根据研究区21种主要乡土树种的数据资料,结合专家意见,采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21种乡土树种进行评分,确定出21种备选补植树种的评分顺序。结果表明,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深山含笑(Michelia figo)、刨花楠(Machilus pauhoi)、檫木(Sassafras tzumu)等树种是研究区杉木生态公益林适宜的补植树种。  相似文献   

14.
据调查,湛江市乔木绿化树种资源共58科,274种。用特菲尔法及民意测验方法,建立了湛江市绿化树种以生态适应性、抗逆性、生态效果、观赏价值、移栽难易度和经济价值六项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该评价体系对这274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Ⅰ级树种63种;Ⅱ级树种97种;Ⅲ级树种77种;Ⅳ级树种37种。  相似文献   

15.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包括1个目标层,3个(生长适应性、抗逆性、观赏性)准则层和11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保存率、长势、繁殖能力、病虫害发生率、干梢率、冻伤率、色彩、冠型、花果)指标层的适应性评价体系,对小陇山林区20世纪70―80年代引进的5个树种[日本落叶松、欧洲云杉、花旗松、刚松和黄菠萝(与同属同龄的乡土人工林树种相比较)]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和欧洲云杉的综合指数最高,分别是0.95和0.93,生态适应性为Ⅰ级,黄菠萝的综合指数为0.70,生态适应性为Ⅱ级,花旗松和刚松综合指数最低,分别是0.66和0.62,生态适应性为Ⅲ级。评价结果可为小陇山林区开展引进树种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供一种科学、规范的景观树种选择方法,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选择广东省景观林带树种,通过对广东省常用的180个造林树种进行指标量化,建立指标量化+ TOPSIS模型,共筛选出50种优良的景观林带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极点排序,主分量分析,对应分析方法建立了内蒙古兴安盟山杏灌木草原的数量排序,22个山杏灌木样本被分成4个生态组和8个群丛。极点排序,主分量分析,对应分析的二维排序表明,植物群落随土壤水分、热量和结构而变化。三种方法,结果相似,并互相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杞柳、水杨梅等7个造林树种的造林试验,测定了各树种1年生根部组织内Hg、Cd、Ni、Cr、Cu、Mn、Zn、Pb和As等9种重金属指标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7个树种对重金属均有一定的吸滞能力,其中杞柳对所有测定的重金属均有较强的吸滞能力,其他树种对不同重金属指标吸滞能力表现不一。通过综合吸滞能力评价,按CI值将7个树种的综合吸滞能力种排序:杞柳〉池杉〉垂柳〉落羽杉〉湿地松〉水杨梅〉杨树。  相似文献   

19.
1985—1990年在广西南宁等4个试验点用32个薪材树种进行试验,通过对生长量、萌芽力、抗性、热值和发热量等多项指标的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分别适合于不同立地栽培的优良薪材树种共11个。这些薪材树种5年生时每公顷的年生物量折合标准煤9吨以上,效益显著,为广西发展薪材林提供了优质高产和适应性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主要造林树种生态因子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影响我省各主要造林树种的生态因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主导因子、次要因子并进行了排序。从量化角度分析了各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并确定了各树种生态因子的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