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山(中药名山药)具有这样的特点:在每年7月底8月初才开始长薯,并且快速伸长膨大和积累淀粉。在此之前,只长藤蔓不长薯,而且每年端午节以前种植的:都会长出大量种子来,在“夏至”前后种植的,就很少有种子长出来。根据这些特点,种植淮山要在“夏至”前后播种才最合适。  相似文献   

2.
<正>德庆紫淮山别名为"长薯"或者"紫人参",已有600多年历史,因其肉呈现出的紫色而得名,德庆紫淮山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花青素含量高,所以紫淮山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深受人们的喜爱,基于此优点,紫淮山不断扩大种植范围,文章主要介绍德庆紫淮山的浅生槽定向种植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其种植效率,增加紫淮山的产量。一、紫淮山的种薯选择(一)种薯选择工作在进行种薯选择时,要在种植前进行初选和准备。在选  相似文献   

3.
正明溪淮山淮山在明溪栽培历史悠久,明朝正德年间已有种植淮山的记载,"时称薯,又称雪薯、小薯"。明溪民国县志有记载:"赣药商收购土产雪薯,去皮制成小条,焙而干之,为山药。产闽省者明日建山,与淮山并重。销路颇广"。明溪淮山历来以品质优、口感好而饮誉一方,薯块呈长棒形,多须根,表皮颜色黄褐色或深褐色,经煮易酥不散,显糯香,味鲜爽。县境内年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超过3万吨,已成为该县主要大田经济作物和特色  相似文献   

4.
淮山垂直打孔定向结薯具有淮山薯大、圆直,表皮光滑、产量高,商品性好的特点,为试验淮山垂直打孔定向 结薯栽培技术的可行性,在司马村委超常村实行了淮山垂直打孔定向结薯栽培模式与塑料膜片定向结薯栽培模式以 及传统方法栽培模式对比试验。(说明:地下水位高的地块不适合垂直打孔定向结薯栽培模式,干旱的地块不适合塑料 膜片定向结薯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淮山(金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淮山金薯的经济价植和保健价植逐年被人认可,面积每年递增,本文介绍淮山金薯在建阳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曾永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2):169-170
根据淮山薯的生长特性,创造适合其生长的良好环境,实现优质高产及连作栽培。通过采用选择沙质黄壤土、开挖种植沟、打种植孔洞、浅施有机肥、科学管理等系列措施,生产出品质优、外观好的淮山薯,一般产量45~60t/hm^2。效益显著,且可连作3~5年,可在适宜种植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明溪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的优良淮山品种,2019年从全国引进21个淮山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综合考察各品种的产量、抗逆性、结薯性及口感。试验结果表明:麻沙本地大薯、武夷山紫山药每667m~2产量为3 784.64、3 541.90kg,分别比对照明溪淮山1号增产15.31%和7.92%,这两个品种可作为大薯品种淮山小面积推广试种。安砂小叶薯每667m~2产量为2 519.68kg,茎蔓生长势较强、较抗病、品质优、薯块短粗、易挖掘、商品率高,总体经济效益优良,可作为重点推广试种。浙江文城糯米山药与浙江文城营养糯米山药,肉质呈白色,糯性极强,口感较好;六月薯、七月薯具有生育期短的特点,可在每年六、七月成熟上市,这4个品种可作为特色品种小面积推广试种。广西紫玉淮山、红皮白心、白条山药、阳明山山药、麻沙小金薯、麻沙硬壳薯等7个品种具有产量较高,茎蔓生长势较强,较抗病,品质较好等优点,可采用品种试验与扩繁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开展淮山新品种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8.
淮山栽培种植历史悠久,营养丰富,是人类食用最早的植物之一。传统的深挖坑的种植方式劳动量大,效率低,且机械损伤大,生产出的淮山商品率低,不利于产业化生产。淮山定向栽培技术包括种薯准备、整地藏管、种植、水分管理、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几个方面。通过定向栽培技术产出的淮山外观平滑粗长,长度可达100 cm,商品性极佳,可以大大降低采收工作量及机械损伤,提高产量及商品率。  相似文献   

9.
正芹峰淮山是采用系统选育方法,从福建省泉州市收集的淮山地方资源材料寸金薯中筛选出的优良品系培育而成,2015年6月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目前已在福建省泉州、宁德等地推广种植200公顷。芹峰淮山属中晚熟山药品种,从播种到收获210~240天。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旺盛,主蔓长250~320厘米,茎圆棱形、右旋、紫色,叶三角形、基部为戟形、绿色。块茎长圆柱形、肉质肥厚、表皮褐色,薯长50~130  相似文献   

10.
该文在发明淮山药定向结薯栽培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淮山药更为简单易行的新技术;根据淮山药大容沟、大薯床、大土量促进大增产原理,采用建立适合淮山多薯条生长与容纳的大“薯床”,研究提出淮山药纵带定向高效栽培新技术,具体为碎土开行(沟)铺设塑料彩布条带或其它淮山薯条生长不易穿透的硬质材料,回土成垄(畦),然后在垄(畦)上种植淮山种薯,采收时将彩布条带上15 cm土壤去掉取薯,简单易行,产量高达75 000 kg/hm2左右;适合于各种土地类型,尤其适合10~25°的旱坡地、山地及林下应用推广;可应用于半机械化或机械化种植、采收,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对淮山种薯不同段位用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淮山种薯头段、中段、尾段都能作种,产量差别不大;头段淮山块茎食用性差,作种具有早萌芽、早生长、早收获等特点,可节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助推白沙淮山产业的发展,于2015年在金波乡引进和种植紫玉淮山,总结紫玉淮山浅层种植示范及栽培技术,分析了浅层栽培的经济效益。本研究通过种薯处理、整地做哇、埋放U型槽及填料、定时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技术,达到了紫玉淮山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淮山定向种植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薯准备、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储藏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食用淮山的产地选择、种薯生产贮藏和栽培技术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文成县食用淮山的生产,也适用于其他淮山的生产种植。  相似文献   

15.
淮山传统栽培方法是块茎生长较深,采收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又费力,且易损伤块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淮山这一特色产业的大面积发展。针对这一情况,使用导管高产栽培技术,即人为地改变淮山块茎垂直向下生长为靠近垄面土层一定斜度定向生长,利用浅土层日夜温差大、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的优势,使淮山长薯快、收获容易,能在多种类型土壤大面积推广种植,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目的。该技术与传统淮山栽培技术比较,每亩  相似文献   

16.
淮山(山药)定向糟浅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4年反复试验研究,设计出适合淮山浅生栽培的U形塑料槽(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NL 2007 20052037.4),并总结出一套使用浅生槽的高产栽培技术,即人为地改变淮山块茎垂直向下生长为靠近垄面土层一定斜度定向生长.利用浅土层日夜温差大、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的优势,使淮山长薯快、收获容易、能在多种类型土壤大面积推广种植,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洋芋是射洪县目前产量潜力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市场鲜销量最大的农作物。而春洋芋种植风险小,用种成本低,宜种地块多,易获得高产稳产的特点,决定了种好春洋芋,不仅对促进农民当季增产增收,满足市场供应具有重要作用,电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衔接大小春作物茬口。此外,对于提供当年秋洋芋种源,发展秋洋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春洋芋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选用良种。搞好种子处理 射洪县冬春季节适合洋芋生长的时间长,适合各类品种生长,但要实现高产,以选用抗病、优质、迟熟的脱毒薯品种为宜。如脱毒的“百花洋芋”、“凉菩117”,“陇薯”序列品种等。  相似文献   

18.
威芋3号马铃薯夏季高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在龙胜县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栽培季节大多在春节前后播种,夏至前收获,除农民自留部分种,大部分薯种需从北方调入,路途遥远,损耗大,成本高,给种植带来很多不便.  相似文献   

19.
以淮山黑美人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播种期、种植密度和种薯段位对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期有所提前,生育期和全生育期则相应缩短。播种期的早晚对产量有明显差异,其中以5/1种植的产量最高,平均小区产量57.02 kg,折合667 m2产量为2112.02 kg,商品薯率为88.74%。综合产量及商品薯率进行比较,最佳种植密度每667 m2为1900株,平均小区产量56.92 kg,折合667m2产量为2105.18kg,商品薯率达到87.93%。种薯选择以上、中段薯较佳,能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苗齐苗壮。研究结果对海南解决5~8月无鲜薯上市的野淮山淡季冶问题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宣威是马铃薯生产的较适宜区,也是云南马铃薯的主产区。种植小春马铃薯技术基本成熟,生产效益明显,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2万亩发展到2005年8万亩,单产从2002年650kg发展到2005年970kg。除满足菜薯需求外,每年为秋薯种植提供种子5000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