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防己市场上的商品主要靠野生提供。由于药农连年采挖,其野生品逐渐减少,据对主产地调查,今年以来采挖上市量比上年同期减少37%,虽有农户将野生品用来人工繁殖,但因种植技术等问题没有获得成功,目前市场上很难看到家种品。随着相关制药企业对以其为原料的中成药、饮片开发利用,近年其市场需求量不断加大,价格由此逐渐上扬,特别是今年进入夏季后商品在药市上的走势加快,不少收购商纷纷下乡购货,药农采挖的商品脱手快,价格也步步上升。  相似文献   

2.
白及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及又名白芨、地螺丝,以根茎入药,具有敛肺止血、清肿生肌的功效。目前以采挖野生品入药为主。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和连年采挖,野生分布地域不断缩小,上市量逐年减少。发展人工种植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3.
白鲜皮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以野生品供应市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下简称东北)是白鲜皮的主产地。每年4月份,东北大地融化,是采挖白鲜皮的最佳时期,三省产区广大民众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采挖,截止到笔者发稿时,白鲜皮的第一轮  相似文献   

4.
猪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乡 《农村百事通》2007,(10):33-33
猪苓别名野猪食、野猪粪、野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是我国传统的稀有中药材.味甘、淡,性平,主要含麦角甾醇、粗蛋白、可溶性糖分、多糖等,有利尿渗湿,通淋退肿等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蚀等,还有一定的抗肿瘤、防治肝炎的作用。猪苓以野生品供应市场,近几年产区过度采挖,野生品已呈枯竭之势。现将其人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粉防己去年以来其商品市场走势顺畅,价格稳步上升。目前,该品市场零星和批量走快,价格坚挺,现统货为29~30元(公斤价,下同),选货为33~35元。由于药农连年采挖,野生品正在逐年减少,而人工种植技术还不成熟,市场上很难看到家种品,因此,商品供不足需日渐显露。据有关部门统计,近两年该晶采挖上市量正以30%的速度递减,特别是去年由于灾害严重,产量大幅度下降,夏季新品上市明显偏少,收购地产的商贩见机囤货。秋季产新不久市价便升至25~26元,入冬后成交价又上扬1元。其后市价格仍将走高。  相似文献   

6.
盾叶薯蓣根茎富含皂素,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主要原料,在甾体激素类药物中,薯蓣皂素占90%左右。而人工合成的薯蓣皂素,由于毒副作用大,药用效果差,始终不能替代天然皂素。到目前为止,全球薯蓣皂素的加工提取主要是采挖野生薯蓣,由于多年采挖,野生资源遭到了毁灭性的破  相似文献   

7.
穿龙薯蓣是地道的药用植物,随着制药行业用量增大,由于大量采挖,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消耗量大,一些区域已近枯竭。为使资源永续利用,在保护现有野生资源的同时,人工栽培,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些年来野生甘草因滥采、乱挖导致草场大面积退化的现象,通过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甘草不同采挖利用强度对土壤风蚀、养分、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以及植物多样性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野生甘草的采挖采用点挖方式要好于条挖,对恢复区植被破坏较小,恢复期短,且以秋末冬初采挖最好。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4月下旬到6月下旬,是黑龙江省野生药材采挖与销售的黄金时段,产新前后,有众多业界人士在关注黑龙江省野生药材产新状况和产销形势。今年黑龙江野生药材第一轮产新前后笔者对主产区进行了跟踪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种植中草药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项目.随着中国加入WTO,中草药作为传统医药备受他人所青睬。但由于滥采挖严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目前,国家在限制采挖野生中药材的同时,鼓励大力发展种植紧缺中药材,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11.
<正>猪苓,又名野猪食、猪屎苓、地乌桃等,为多孔菌科真菌,子实体幼嫩时可食用,味道十分鲜美。其地下菌核是稀有中药材,有利尿渗湿、通淋退肿等功效。猪苓多以野生品供应市场,野生猪苓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以1200~1600米的地区生长较多。近几年,随着猪苓抗癌作用的发现,产区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锐减,猪苓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市场前景一路看好。这里介绍一种林区半野生栽培猎苓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半野生猪苓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又名野猪食、猪屎苓、地乌桃等,为多孔菌科真菌,子实体幼嫩时可食用,味道十分鲜美.其地下菌核是稀有中药材,有利尿渗湿、通淋退肿等功效.猪苓多以野生品供应市场,野生猪苓分布于海拔1000~2000m的山区,以1200~1600m的地区生长较多.近几年,随着猪苓抗癌作用的发现,产区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锐减,猪苓供求矛盾日趋突出,这里,介绍一种林区半野生猪苓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铁皮石斛组培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皮石斛属兰科石斛属植物,为传统珍贵中药。由于生长条件要求苛刻,自然繁殖率低,野生资源遭到过度采挖,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4.
北豆根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为防己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北豆根原料药材主要靠采挖野生资源供给。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和市场货源紧,人工栽培北豆根势在必行,本文旨为人工栽培北豆根种子繁殖提供技术支撑,供广大药农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肉苁蓉是靠寄生在荒漠植物的根部生长的中药材,现在主要来源为采挖的野生肉苁蓉;每采挖一株肉苁蓉要破坏一株或几株沙生、盐生植物,加上大量挖取肉苁蓉后,天然下种量急剧减少。因此,野生肉苁蓉越挖越少,甚至从局部地区灭绝;尽管国家林业部门三令五申严禁采挖,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偷挖者屡禁不止,直接破坏了荒漠植被及生态环境,沙区生态恶性循环,并使肉苁蓉野生种群急剧减少,濒临灭绝。肉苁蓉被国家列为二类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16.
云防风市场用量逐年递增,目前只有零星人工栽培,主要以野生采挖为主,对野生资源破坏严重,为保护野生云防风资源,开展云防风野生驯化研究,探索云防风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2021年10月中旬以来,辽宁海城等地出现的珍稀野生块菌被大量采挖现象,调研了辽宁地区块菌野生资源的分布地域、生长环境及采挖收购等情况.调查发现辽宁的野生块菌资源主要分布在营口大石桥市和鞍山海城市地区,生长环境主要是榛子林、栎树林、栎树和少量针叶树混交林以及杨树林林下土壤中.作者从海城市英落镇蒲草峪村五道沟的人工榛...  相似文献   

18.
党参为桔梗科(Platycodon)植物素花党参Codonopsis(pilosula Franch.)Nannf.或川党参Codonopsistangshen—Oliv.的干燥根,每年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即成商品;党参为多年生草本,家种、野生兼有,在全国大多数省区均可以栽培.  相似文献   

19.
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全草入药,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等功效,对感冒发热、疟疾、头晕、目眩、耳鸣、两肋作痛、月经不调等均有明显疗效。柴胡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以野生品供应市场,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河北、河南、安徽、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内蒙等地。进入21世纪后,由于野生品连年大规模地采挖,产量呈逐年下滑之势,而家种品产量很少,市场缺口逐年加大,到2006年底,供应国内外市场的柴胡缺口达1800吨以上,导致各地库存空虚,后市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20.
秦艽是青海省大宗道地中药材,也是传统出口创汇品种,虽然青海野生秦艽的蕴藏量和产销量曾居全国之首,但由于长期盲目采挖,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野生资源日趋减少,濒临枯竭,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资源,满足市场需求,开展野生秦艽的人工驯化和大面积规范化种植是十分必要的,2001年青海省科技厅下达《青藏高原特有中藏药材种植技术研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指标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