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菜碱对肉用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90只37周龄AA父母代种母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1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2组和3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含甜菜碱100毫克/千克和200毫克/千克的基础日粮7周,限制饲养。测定每组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和种蛋孵化率。结果表明:2组的产蛋率分别比1组和3组提高8.17和6.6个百分点(P<0.01),2组和3组的耗料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4%和6.1%,3组的入孵蛋孵化率比1组提高5.9个百分点(P<0.05),平均蛋重三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马齿苋糊饲喂蛋种鸡初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两组海赛克斯父母代蛋种鸡日粮中添加和不添加马齿苋糊的饲养对比试验及对种蛋进行孵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5 .1 % ,差异显著( P< 0 .05) ;种蛋受精率提高4 .8 % ;受精蛋孵化率提高4 .2 % ,差异均显著( P< 0 .05) ;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饲料报酬11 .4 % ,差异极显著( P< 0 .01) 。  相似文献   

3.
选育发育正常的13 周龄罗曼商品蛋鸡600 只, 随机分为3 组, 每组200 只, 每组4 个重复。7 天预试期,其间调整各组鸡使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正式期98 天。3 组鸡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和饲养条件相同,干粉料每天饲喂两次,自由采食及饮水。各组日粮钙水平随产蛋率的增加而增加。试Ⅰ组14 ~18 周龄为2 .0 % ,18 周龄~5 % 产蛋率为2 .0 % ,5 % ~50 % 产蛋率为3 .4 % ,> 50 % 产蛋率为3 .4 % ; 试Ⅱ组四个阶段日粮钙水平分别为:0 .9 % 、2 .0 % 、3 .4 % 及3 .4 % ;对照组分别为0 .9 % 、2 .0 % 、2 .0 % 及3 .4 % 。试验期间每日观察鸡的精神状态、采食及粪便情况;每日按组别测定采食量、产蛋率等;每7 天测一次蛋壳厚度及蛋重。结果表明:①试验期间两试验组鸡健康状况良好,对照组有2 只鸡瘫痪。②产蛋率达5 % 的日龄三组间接近; 达50 % 产蛋率的日龄对照组稍迟于两试验组; 达90 % 产蛋率的日龄试Ⅰ组早于试Ⅱ组2 天,早于对照组4 天。③试验期间三组平均产蛋率分别为: 52 .4 % 、56 .3 % 及54 .7 % 、试Ⅰ组与试Ⅱ组差异显著,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试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白番鸭数量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RF系白番鸭蛋重与受精率,孵化率及初生重;见蛋白龄、性成熟期和产蛋率;耗料量和产蛋率;产蛋率与周龄等数量性状间相关性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蛋重大(86~90g)受精率高(97.7%),但孵化率低(67.4%);中等蛋重(76~85g)孵经率高(81.0%);蛋重与初生重呈强直线正相关(r=0.9408)。经观测各组RF系白番鸭从见蛋到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产蛋期间母鸭群的耗料量与产  相似文献   

5.
番鸭开产体重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开产体重对番鸭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按开产体重将同批番鸭分为三组,观测各组的产蛋率、蛋重、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指标。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组番鸭的产蛋率和蛋重差异显著(P〈0.05),而三组的量精率和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番鸭开产体重对产蛋率、蛋重有影响,而对孵化率和受精率等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选择海兰蛋种鸡240羽,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0. 5%、 1. 0%、 1. 5%蜂花粉的日粮。试验期28天。试验结果表明:种鸡产蛋率分别提高了 3. 16%、 4.96%(p <0. 05)、3. 99%,(p <0. 05),料蛋比分别下降了 2.72%、 6.36%(p<0.05)和3.18%,死淘率各下降了1.67%,种蛋合格率分别提高了 1. 37%, 3. 03%(p<0. 05)和 1. 64%,种蛋受精率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孵化率分别提高了2.24%,3.71%和6.41%(p<0.05)。蛋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试验Ⅱ组较对照组的蛋形指数与蛋黄指数分别提高了3.97%(p<0.05)和7.10%(p< 0.05),蛋比重、蛋黄相对重、蛋壳相对重、蛋壳厚度和哈夫单位,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饲喂沸石添加剂对蛋用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海赛克斯褐蛋种鸡5171只,分为4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3%沸石,分别为试Ⅰ、试Ⅱ和试Ⅲ组,对照组不添加沸石。试验期26天。结果:试Ⅰ组较对照组产蛋率提高1.80%,较试Ⅲ组提高2.51%,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Ⅲ组较对照组产蛋率、蛋重分别低0.65%、0.1g,耗料增加0.8g/只日;试Ⅰ组较对照组,饲料成本每吨可降低10.20元。  相似文献   

8.
三黄种鸡蛋重和蛋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选取38周龄三黄种鸡蛋990枚,分别测定其蛋重和蛋形指数(短径/长径),采用4×4两因子交叉分组设计,将蛋重分成A1(50 g以下)、A2(50.1~55 g)、A3(55.1~60 g)和A4(60.1 g以上)四个水平,将蛋形指数分成B1(0.72以下)、B2(0.721~0.76)、B3(0.761~0.80)和B4(0.801以上)四个水平,然后进行交叉分组,以研究不同蛋重和蛋形指数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重A2(50.1~55 g)和A3(55.1~60 g)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高于A1和A4(P < 0.05),且A2、A3间差异不显著(P > 0.05) ;蛋形指数在B2(0.721~0.76)范围内,受精蛋孵化率极显著高于B1、B3和B4(P < 0.01)。故蛋重在50.1~60 g、蛋形指数在0.721~0.76范围内,受精蛋孵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山种鸡场1985~1988年初产蛋鸡群(共25群)第4~42各产蛋周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两两相关的统计分析,发现:产蛋率与受精率在绝大多数产蛋周中呈正相关(占84.6%),其中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的近乎占一半(48.7%),在部分产蛋周中出现的负相关只是某些外界因素,特别是疾病所造成的。受精率与孵化率、产蛋率与孵化率一般也呈正相关(分别占79.5%、74.4%),但都没有产蛋率与受精率的正相关密切,并且后期都出现较多的负相关。产蛋率与受精率、受精率与孵化率、产蛋率与孵化率的正相关密切程度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10.
在蛋种鸡和肉种鸡日粮中添加核黄素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68只京黄肉种鸡父母代和535只京白蛋种鸡父母代日粮中按每天每只2.5mg添加核黄素,经45天饲养试验,其结果表明:试验组京黄肉种鸡种蛋的合格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4%(p<0.05)和7.23%(P<0.01);京白蛋种鸡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3%和4.04%(P<0.05)。试验组的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也较对照组有所提高,料蛋比有所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1.
收集新扬州鸡当天所产正常蛋,按蛋壳色分为白壳、浅褐色壳、褐壳3级,每一级中随机抽取15枚立即进行蛋品质测定,并根据个体产蛋及孵化记录分析各组母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三种壳色的蛋重、蛋形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夫单位,褐壳组均显著大于两个浅色组(P<0.05);血斑率以褐壳组最低但差率不显著(P>0.05)。在繁殖性能方面,产褐壳蛋的母鸡产蛋率最高,但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受精率以浅褐色组最高,褐壳组次之,但差异不显著(P>0.05),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均以褐壳组最高(P<0.05),且率差指数最小。因此,在新扬州鸡的保种过程中,可以尝试通过选择蛋壳色泽来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日粮中添加部分苜蓿草粉对籽鹅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苜蓿草粉对粉鹅产蛋性能的影响,选择240日龄成年产蛋籽鹅1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另q在4个试验组饲粮中添加5%、10%、15%、20%的苜蓿草粉进行试验,试验期为56d。结果表明:试验组日采食量、料蛋比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苜蓿添加量为20%的试验4组日采食量、料蛋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9.1%和2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饲养日产蛋率、饲养日产蛋量、每枚蛋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蛋重较对照组有提高的趋势;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受精率、孵化率比对照组分别低7.97%、11.17%和11.87%、8.10%;试验3组和试验4组的受精率、孵化率比对照组分别高14.41%、10.90和11.30%、2.66%。整个试验期间日粮中添加20%苜蓿的试验4组产蛋性能最好,其中日采食量、料蛋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有明显的提高趋势。整个试验期间试验1,3,4组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96%、13.68%、22.01%,其中添加20%苜蓿的试验组取得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3.
对3批仙湖肉鸭A、B两系入孵种蛋进行孵化对比试验,测定了各系各批入孵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结果表明:①B系种蛋受精率显著高于A系种鸭种蛋受精率;②A、B两系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③A、B两系种蛋受精率与受精蛋孵化率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不同限饲水平对产蛋期肉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限饲水平对产蛋期肉种鸭生产性能和孵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 40周龄父母代 SM3樱桃谷种鸭 3200只(母鸭 2600只,公鸭 600只),随机分成 4组,每组 5个重复,每个重复 160只鸭(母鸭 130只,公鸭 30只)。以玉米 -豆粕 -小麦型配合饲料(代谢能 11.50MJ/kg,粗蛋白质 18.00%)为基础饲粮。T1组日饲喂料量最大,为每只鸭 225g,其他组依次降低 15g,分别为 210(T2组)、195(T3组)和 180g(T4组),试验期 35d。结果表明:1)当日饲喂料量由225g下降到210g时,公、母鸭的体增重均显著下降(P<0.05),产蛋率略有上升,蛋重略有下降,但二者变化均不显著(P>0.05),当日饲喂料量继续下降到 195和 180g时,与日饲喂料量 225g时相比,公、母鸭体增重、产蛋率和蛋重均显著下降(P<0.05);2)经回归分析,公、母鸭体增重、产蛋率、蛋重与日饲喂料量有显著的直线或二次曲线关系(P<0.05),产蛋率与蛋重之间也有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3)日饲喂料量对种鸭死淘率及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健雏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适当限制饲喂料量可降低体增重,提高产蛋率,但过度限饲会影响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脱毒棉籽饼对种鸡产蛋及孵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籽饼是重要的蛋白质饲料来源。用8%的脱毒棉籽饼代替等量豆饼饲喂产蛋鸡,产蛋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用4%的脱毒棉籽饼代替等量豆饼饲喂种鸡,受精率和孵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伊莎B—380褐壳蛋鸡祖代A、B、C、D四个品系,按A×B、C×D和AB×CD的杂交方式分别生产父母代和商品代。通过比较分析,伊莎B—380褐壳蛋鸡父母代与商品代种蛋的受精率分别为83.92%和86.19%,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57.21%和75.41%,入孵蛋孵化率分别为47.98%和64.99%。经检验,父母代与商品代间的种蛋受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孵蛋孵化率与受精蛋孵化率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受精率的杂种优势,四元杂交与二元杂交无差异;孵化率的杂种优势,四元杂交比二元杂交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蛋黄增色中草药添加剂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进行了两批试验,观察其对母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第1批试验用中草药添加剂A方和C方,以2%的剂量添加饲喂240只开产母鸡,8周后,A、C方组产蛋率分别高于对照组14.56%和7.53%;饲料报酬分别提高20.34%和—13.61%;蛋黄指数分别提高3.1级和1.7级,差异显著(P<0.01)。第2批试验用A方对930只开产母鸡进行了重复试验,4周时,A方组饲料报酬较对照组提高4.11%;蛋黄指数平均提高3.0级,差异显著(P<0.01),其它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爱拔益加(AA)肉种鸡产蛋初期产蛋性能、蛋品质以及蛋组分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 20周龄体重相近的 AA肉种母鸡 300羽,随机分为 3组,每组 5个重复,每个重复 20羽。在产蛋率达 5%(26周龄)后开始正式试验(27~40周龄),对照组饲喂玉米 -豆粕型基础饲粮,高能组、低能组饲喂能量水平分别为基础饲粮能量 120%和 80%的饲粮,各组均限饲,且饲喂量相同,试验期为 98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高能组和低能组的产蛋率、蛋重显著降低(P<0.05),低能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能组(P<0.05),且随着饲粮能量水平降低,破蛋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高能组肉种鸡 35、40周龄的蛋黄颜色有显著提高(P<0.05),低能组无显著变化(P>0.05),且能量水平对其他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在 35周龄时,高能组的蛋黄相对重和蛋黄粗脂肪、蛋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蛋黄粗蛋白质、蛋清粗蛋白质、蛋清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能组的蛋清相对重、蛋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蛋清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蛋壳相对重和蛋清干物质、蛋黄干物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 40周龄时,高能组的蛋清相对重、蛋壳相对重、蛋黄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蛋黄相对重、蛋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能组的蛋清相对重显著升高(P<0.05),蛋黄相对重显著降低(P<0.05);各组蛋清干物质、蛋黄干物质、蛋清粗蛋白质、蛋清粗脂肪、蛋黄总胆固醇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肉种鸡产蛋初期,高能组较高的饲粮成本却导致了肉种鸡较差的产蛋性能,低能组的产蛋率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合格率却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蛋品质及蛋组分不受影响。因此,低能量饲粮可能更有利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