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2000年夏秋两季,通辽地区气候普遍干旱,加之干热风的侵袭,使一些针叶树幼树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枯梢现象,轻者枯死上部 1/3,重则整个树冠全部枯死。尤其是新栽一二年的幼苗,受害更为严重。有人认为针叶树失去了顶梢,已无观赏价值,便将其拔掉。实际上,针叶树梢部枯死后还可以加以改造利用。现将几种有效的改造方法介绍如下:   一、桧柏、侧柏等幼树的改造。如果树冠梢部或大部树冠枯死,势必重新萌发出两三个侧枝,对于这类树木,可将枯死的枝条全部剪除,翌春选择一个比较旺盛或直立的新发侧枝来代替主枝,将其余竞争枝作两次回…  相似文献   

2.
枯梢的针叶树有办法补救张廓玉去年春夏两季,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气候普遍干旱,加上干热风的侵袭,使一些城镇栽植的针叶树幼树发生了程度不同的枯梢现象,轻者枯死上部三分之一,重的树冠枯死一半。尤其是新栽一、二年的幼苗,受害更为严重。有的地方以为针叶树失...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枯梢病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被害林木轻则造成枯梢,重者树冠变形甚至整株枯死。从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诱因等方面做了阐述,并提供了基本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华北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枯梢病是落叶松林中重要的真菌病害,其蔓延速度快,危害极大,被害林木造成枯梢,重者树冠变形甚至整株枯死,应采取早期预防措施。一、生态习性 华北落叶松是宁夏固原市六盘山水源涵养林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华北落叶松为耐寒、喜光、耐干旱瘠薄的浅根性树种,喜冷凉的气候,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有一定的耐水湿能力  相似文献   

5.
于夏季进行了红叶石楠树冠不同取穗部位(树冠上部、中部、下部)及枝条不同取穗部位(枝条梢段、中段、基段)的扦插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叶石楠树冠上部及树冠中部插穗的生根及抽梢效果最好,树冠上部的扦插生根率达96.3%,≥2cmⅠ级侧根数达3.3条,抽梢率达97.3%;树冠中部的扦插生根率达95.0%,≥2cmⅠ级侧根数达3.2条,抽梢率达96.0%。红叶石楠枝条梢段及枝条中段插穗的生根及抽梢效果最好,枝条梢段的扦插生根率达96.7%,≥2cmⅠ级侧根数达3.3条,抽梢率达98.7%;枝条中段的扦插生根率达96.3%,≥2cmⅠ级侧根数达3.1条,抽梢率达98.0%。  相似文献   

6.
低产茶园改造,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实践证明,从茶树、土壤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同时进行综合改造,效果更好。实施常现改造措施1.更新树冠更新树冠常用的技术措施是修剪。南修剪主要用来抑制茶树顶端生长优势,更新树冠上局部出现的细弱分校,是常年生产性栽培技术措施。而深修剪、重修剪、台州、抽刈以及经修留养等方式,则是更新改造低产茶树树冠的重要手段。深修剪:适宜于茶树树冠“鸡爪技”丛生,生产核细弱,育芽能力降低,新梢出现大量的单片和对夹叶,而茶树骨干技仍然生长比较旺盛的茶树。一般应剪去树冠顶部10-15厘米新梢。重修…  相似文献   

7.
微红梢斑螟是马尾松的主要蛀梢害虫之一。2013-2015年对贵州省黔南自治州马尾松20年树龄的种子园的微红梢斑螟进行全面踏查、定点观测和室内饲养,观察记录该虫的生活习性、危害方式及在马尾松不同树冠高度层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贵州黔南地区微红梢斑螟在马尾松种子园1年发生3代,主要以幼虫危害马尾松1年生主梢或侧梢的梢头,被害枝梢常表现为近90°弯曲或螺旋状弯曲,弯曲处有流脂,导致马尾松的主梢、侧枝枯死及树冠畸形,严重影响马尾松生长及成材。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我区柳州等地的杂交竹枯死较多,且具有明显传染扩展趋势,经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诊断为杂交竹枯萎病。该病表现的症状为:部分枝条慢慢黄化枯死,最后整株枯死。病竹枝梢基部可见有赤褐色的条斑,病原菌子实体在病部表现不明显。剖开病竹根部或茎部,均可见木质部变黑褐色。我们利用病竹的根、茎部分别进行病原菌的组织分离培养(培养基为pDA)。7天后,培养皿上长满白色棉絮状菌丝,置显微镜下镜检,菌丝有隔分枝,冬季观察还可看见菌丝上单生或串生厚垣孢子,且有两种类型的无性孢子:大型孢子,半月形或镰刀状,两端尖,无色,…  相似文献   

9.
防治毛竹枯梢病的营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治毛竹枯梢病的营林技术徐禄朝刘修豹周施清施大炉(江西省广丰县林业局334600)关键词:毛竹枯梢病防治毛竹枯梢病是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南方各毛竹产区常有发生。被害的当年新竹,轻者个别枝条和梢部枯死,重者整株死亡,给山区林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广丰县十...  相似文献   

10.
直干桉苗梢枯病多发生在苗木的嫩茎和梢部的叶片上,病部表现失绿变褐至黑褐色腐烂、茎部干枯缢用、叶片萎蔫后干枯卷曲不脱落,导致苗木嫩梢萎蔫弯曲下垂而枯死。经分离培养、接种试验鉴定其病原菌为葡萄孢属、灰葡萄孢菌。  相似文献   

11.
<正> 松色二孢菌[Diplodia pinea(Desm.)Kickx]为害松树,主要是引致嫩梢枯死,一般称为松树梢枯病。据新西兰周启昆报道,此菌在辐射松(Pinus radiata)上除了引致梢枯外,还会引起树冠枯萎和树节溃疡等症状。据以往观察研究,在我国马尾松(P.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火炬松(P.taeda)和加勒比松(P.caribaea)上除会引致马尾松幼树枝枯和整株枯死外,其它几种也主要是产生梢  相似文献   

12.
在红塔山自然保护区林地内,在踏查林地基础上选取20块样地,调查松纵坑切梢小蠹有虫株数量、针叶树数量与比例、阔叶树数量与比例。结果表明: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危害率与针叶树比例成正比关系,与阔叶树比例成反比关系。因此,营造针阔混交林,降低针叶树种比例,是预防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青山地区油松枯梢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大青山阳坡油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枯梢病病原菌为松球壳孢菌。油松枯梢病各个发生阶段症状明显,每年5~6月,油松枝条自下部、外部向上部、中部逐渐枯黄,少数针叶尖端枯死变灰或针叶段枯死。8月下旬,枝干皮下生长子实体、分生孢子器,10月中下旬,分生孢子器成熟后突破寄主表皮而外露。油松枯梢病的发病与立地条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红枣大树改造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随着树龄的增长,枝条逐渐老化,部分枝条出现枯死现象,树冠逐渐缩小,产量逐年下降,甚至有些老枣树,枝条大量死亡,树冠残缺不全,有枣股很少,生产效益低下。依据枣树生物学特性,对老枣树进行整形复壮,刺激隐芽萌生新的枣头,选留长势强、方位好的枝条,培养形成新的树冠,可显著提高结实力。一般2~3年老枣树即可恢复较高的产量。针对不同树体状况,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出了我区老枣园大树改造复壮、丰产栽培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青杨天牛,属鞘翘目,天牛科,别名山杨天牛,山杨小天牛。系植食性、单食性害虫,其幼虫主要为害杨树。尤以青杨、加杨、毛白杨被害最重。其幼虫惯于蛀食直径1.5—2.0厘米的二年生干梢或枝子干,被害处形成一个明显的瘤状虫瘿,虫瘿上有一块倒马蹄形枯死的树皮伤疤。幼虫在木质部和髓部内蛀食成隧洞形虫道,使被害枝干组织破坏,逐渐枯干。被害严重的树冠畸形,树势衰退,生长迟缓,而幼树被害后,干梢枯干或因害风折形成平头小老树,损害极大。  相似文献   

16.
适当深栽培土埋苗──介绍针叶树造林新技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冬春干旱多风。严酷的气候条件常使头年秋季栽植的针叶树风干枯死,给针叶树造林带来严重威胁。甘肃省定西地区林科所科技人员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潜心钻研,设计提出了“适当深栽,培土埋苗...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在针叶树种子园一直都在试验各种办法,直到采用生化刺激素.从生产角度看,提高小种子产量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是人工辅助授粉.在授粉时为了保证种子的育种等级,我们建议从有较高育种价值的树上采集花粉.这些树经过了雄性、雌性开花失衡的个体发育期,有很高的花粉产量,其树冠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梢转干期在寄主云南松树冠和树干中的分布规律及三者之间的竞争互存关系,为其种群监测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根据生态位理论,从时间和空间资源利用上分析云南省大理市祥云县云南松梢转干期树冠和树干中3种切梢小蠹的种群分布和生态位关系。【结果】树冠中横坑切梢小蠹雌、雄高峰期均晚于云南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无明显高峰期;横坑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树冠下层,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树冠上层;云南切梢小蠹入侵初期可分布于整个树干,随着横坑切梢小蠹由树干基部向上部入侵过程而逐步向中上部分布;横坑切梢小蠹虫口密度在树干不同高度差异显著,而云南切梢小蠹虫口密度则在蛀干后期差异显著;3种切梢小蠹种间在时间和空间资源利用上存在差异,且性别间也存在差异;横坑切梢小蠹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大于云南切梢小蠹,但在空间资源利用上弱于云南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在时间资源利用上生态位分离;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在1月对空间资源的利用最大。【结论】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通过对时空资源的分配和弥补达到种群共存和同源竞争,短毛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在时间资源利用上生态位分离。  相似文献   

19.
盛夏酷暑,车鸣峪林场、吴城苗圃相继发生了严重的落叶松松苗枯梢病,松苗成片发黄、枯死,直接威胁着本年度造林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此,各级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人力投入了紧张的扑救工作。与此同时,我们在感病严重的车鸣峪苗圃就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效果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发病症状起初,在未木质化的新梢部退绿变黄,此后,嫩叶中部某段由黄变白,随之出现黄褐色段斑。段斑逐渐扩大,待延及嫩茎时,导致茎轴溃烂、萎缩,致使病部以上组织枯死,并弯曲下垂,自弯曲部向下逐渐脱叶,仅顶部残存叶簇,而下部…  相似文献   

20.
阳明宇 《湖南林业》2006,(11):19-19
一、修剪 1.于蜜柑休眠后一次性从基部剪除当年秋梢。春梢是温州密柑最稳定的结果枝。剪梢时应留春梢、抹夏梢。留春梢的部位应在树冠中下部、内膛。树冠顶部的春梢要抹除.抹梢后要多次喷洒叶面肥,以促进留下的春梢成熟。自然萌发的秋梢长至0.2-0.4厘米长时.喷洒多效唑抑制其生长。当秋末日平均气温为15℃时,将树冠上的当年生秋梢一次性从基部剪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