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猴头菇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有"山珍"之美誉,并且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均有较好疗效,并且对肿瘤,尤其消化道癌有理想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人工栽培,开发前景可观.栽培方法一般以瓶栽、袋栽、段木栽培为主.笔者多年的经验,用罐头瓶栽培,容器易得,且可重复使用,成本低.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塑料膜封口取代棉塞,操作简便,灭菌彻底,成品率高.  相似文献   

2.
猴头菇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有“山珍”之美誉,并且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均有较好疗效,并且对肿瘤,尤其消化道癌有理想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人工栽培,开发前景可观.栽培方法一般以瓶栽、袋栽、段木栽培为主.笔者多年的经验,用罐头瓶栽培,容器易得,且可重复使用,成本低.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塑料膜封口取代棉塞,操作简便,灭菌彻底,成品率高.  相似文献   

3.
栽培猴头菇的代料主要是阔叶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本试验以松木屑为主要培养料,探求猴头菇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松木屑中适当添加一些辅料,袋栽猴头菇是可行的,培养料对猴头菇菌丝体的生长较慢,但对子实体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笔者进行了松木屑翻晒堆积处理,袋栽试验,特集电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猴头菇在冬末和早春栽培后长至夏初,往往因气候条件不再适宜其生长,但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尚未耗尽还有利用的价值.而草菇生产周期较短,所需要养分在那些废弃料中就基本够了.利用猴头菇的废弃料仿野生垄栽草菇的优点一是猴头菇的废弃料得到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增加收入.其次室外垄栽草菇,空气新鲜,昼夜温差大,菌床易吸湿保湿,是传统室内床栽无法比拟的,且简便易行.笔者从2001年开始用种过猴头菇的废棉子壳料,经过发酵后,在芒果林树阴下垄栽草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物效率稳定在35%~40%,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又名冬菇、朴菇、毛柄金钱菌等,栽培面积广泛,是一种经济效益高、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食用菌。金针菇在河南省以晚秋和初春较适宜,2~3月或10~12月均可栽培。目前多采用熟料栽培。栽培方法有瓶栽、袋栽和床栽。袋栽是当前的主要栽培方法,具有比瓶栽、床栽产量高,管理方便等优点。1培养料配方与装袋1.1培养料配方可结合当地情况,选用以下营养料的配方,各营养料配方为:棉籽壳培养料:棉籽壳78%、麸皮20%、糖1  相似文献   

6.
该文总结了猴头菇工厂化栽培经验,在出菇阶段尝试了倒置栽培模式、侧面割口栽培模式、筐栽模式、瓶栽模式和网格栽培模式等5种方式,从栽培密度、固定投资、环境条件均匀程度、子实体商品性状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网格栽培模式最适合猴头菇工厂化栽培使用。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又名冬菇、构菌、金钱菌等,是一种经济效益高、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食用菌. 金针菇适宜栽培期秋季.播种期的确定,以40多天后气温稳定在10~15℃为根据.陇东地区一般在9月中旬播种.目前多采用熟料栽培.栽培方法有瓶栽、袋栽和床栽.袋栽是当前的主要栽培方法,具有比瓶栽、床栽产量高,管理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菇肉有杏仁香味。杏鲍菇可利用多种阔叶树木屑和作物秸秆进行栽培。杏鲍菇可用瓶栽、袋栽等多种方法栽培。现将瓶栽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栽培容器  相似文献   

9.
李南 《农技服务》2001,(4):20-20
<正> 平菇的袋栽、床栽和室外覆土栽培,是当前平菇的三大主要生产模式。这三种生产模式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袋栽平菇朵形端正,出菇均匀,料袋搬动灵活,温度低时可以堆叠旋转,占地面积小。但后期出菇时由于基质水分散失多且难以补充,养分利用率低而造成浪费。床栽平菇一般采用立体式层架栽培。这种栽培方式立体空间利用率高,但出菇朵形不均匀,常出现菇体过分拥挤等现象,影响菇体品质。室外覆土栽培平菇,地表湿度大,水分易保持,菇质细密产量高,但发菌阶段管理不便,易烂料。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栽培方式对猴头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栽培方式(瓶栽、袋栽、泥墙栽培)对猴头菇生物学效率、生育期和子实体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选择适合的栽培技术体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瓶式栽培猴头,菌丝萌发快,发菌期短,生物学效率较高,菇体圆整;袋式栽培猴头,产量高,菇体适中;抹泥墙栽培猴头,现蕾需时长,易产生巨型猴头,生物学效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1.
平菇的袋栽、床栽和室外覆土栽培,是当前平菇生产中最主要的三种生产方式。这三种生产方式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  相似文献   

12.
容器苗培育技术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器栽培技术是普通苗圃生产和普通容器栽培的一种替代形式,即把栽有苗木的容器放置于埋在地下的支持容器中,集基质栽培、滴灌施肥技术、覆盖保护等一体的现代工厂化苗木栽培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13.
水稻品种多样性栽培防治稻瘟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7个不同水稻品种的多样性栽培试验,以研究不同水稻品种之间混栽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之间混栽对稻瘟病均有控制效果。其中,品种间栽,尤其是感病品种与杂稻品种间栽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极其显著。混合间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4.
黑木耳又称光木耳。利用多种农、林副产品作代料栽培黑木耳是继段木栽培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各地利用代料栽培黑木耳的方法有“块栽法”“、袋栽法”和“瓶栽法”三种。其中以“袋栽法”为普遍。但“袋栽法”用于光木耳则常因杂菌为害而导致减产。为此,近年来我们研究推广了光木耳瓶栽技术,对解决代料栽培光木耳的杂菌为害问题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特别在豫南稻区,以稻草为主料栽培光木耳,只有采用“瓶栽法”才能保证成功。一栽培季节光木耳属中温偏低型菌,在豫南气候条件下,适宜出耳期在9月中旬至翌年5月下旬,最佳出耳期为秋季的9…  相似文献   

15.
<正> 香菇是一种典型的好气性、变温结实的木腐食用、药用菌。它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人工栽培香菇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理想道路之一。为减轻原椴木栽培香菇对山场资源的过度掠夺,促进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将香菇袋栽的有关技术要领介绍给广大菇农。 1 把好菌种选择关 香菇菌种和其它农作物种一样,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因而选择好菌种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的首要前提。香菇菌种选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好适合当地气候的袋栽香菇品种,二是选择好纯正无杂、具有较强生命力的高质量菌种。选择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林地香菇的产量和品质,选用近年来的主栽香菇品种L18,开展立棒栽培模式和地栽模式的研究,测定2种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子实体形态特征(菌盖大小、菌盖厚度、菌盖硬度、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柄硬度)、子实体单菇干质量和湿质量,并检测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地栽模式的香菇单袋产量为641.11 g,略低于立棒栽培模式(751.16 g),但地栽模式的商品性状优于立栽模式,综合效益高;2种栽培模式下铅、砷、汞、镉4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立栽模式还符合NY/T 749—2012《绿色食品食用菌》。  相似文献   

17.
优质猴头菇袋栽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猴头菇袋栽新技术,革新技术包括采取原种、栽培种与生产配方一致进行制种,选择室外出菇旁吊袋出菇方式,增加开袋数量等。运用该技术,效果明显,生物学效率可达130%~160%。  相似文献   

18.
茶籽壳栽培茶树菇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茶籽壳加入杂木屑及辅料作栽培基质,并用袋栽法和床栽法栽培茶树菇,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茶籽壳栽培茶树菇,与传统的棉籽壳和木屑栽培配方相比,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熟料床栽法可缩短栽培周期,生物转化率达65.8%,较熟料袋栽的生物转化率提高2.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群体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不同水稻栽培方式群体株高、叶片和穗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苗抛栽群体株高低于手插秧和抛秧,不同栽培方式株高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乳苗抛栽群体上层叶片比较平展,穗型比手插秧方式和抛秧方式小,各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群体形态特征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优质高产的猴头菇栽培品种,选择14株猴头菇栽培菌株作为供试材料,采用平板培养法、菌丝爬料试验和栽培试验,综合研究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特性和子实体差别.结果表明,"常山猴头"产量最高;菌株"920"、"大猴头"及"猴王"在MYG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快且菌丝浓密均匀,长势评分高,在爬料试验中菌丝吃料迅速,单菇产量相对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