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三个基固型的火炬松成熟合子胚被培养在附加 8mg·L-12 ,4 D ,4mg·L-1BA ,4mg·L-1KT ,5 0 0mg·L-1水解酪蛋白和 5 0 0mg·L-1谷氨酰胺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来自于子叶、胚轴和胚根的愈伤组织在附加 1 6mg·L-12 ,4 D ,0 8mg·L-1BA和 0 8mg·L-1KT的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上培养 9周后 ,可获得 16 9%的胚性愈伤组织 .通过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和研究ABA、PEG和活性炭对体细胞胚成熟的促进作用 ,优化的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被建立 .71棵再生小苗被用于移栽试验 ,2 3棵小苗在田间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2.
巨桉芽器官离体培养与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研究了以巨桉 (Eucalyptusgrandis)优树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发生以及植株再生的过程 ,对培养过程中新芽及丛生芽的发生类型进行了探讨。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试验 ,确定了巨桉快繁体系的最适培养条件 :(1 )初代培养基 :S +BA0 5mg·L- 1 +NAA0 0 5mg·L- 1 +蔗糖 3 % ;(2 )丛生苗诱导培养基 :S +BA1 0mg·L- 1 +NAA0 0 5mg·L- 1 +蔗糖 3 % ;(3 )有效苗诱导培养基 :S+BA0 5mg·L- 1 +NAA0 1mg·L- 1 +生物素 2 0 +蔗糖 4% ;(4 )壮苗培养基 :MS(铁盐、有机物 1 5倍 ) +蔗糖 4% ;(5 )生根培养基 :1 2MS +ABT生根粉 (1号 ) 1 0mg·L- 1 +蔗糖 2 %。  相似文献   

3.
采用干重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量印楝愈伤组织的生长量和印楝素含量,研究了愈伤组织固体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印楝愈伤组织的最适固体培养基为MS NAA 3.0mg/L 6-BA 1.0 mg/L 蔗糖40g/L 琼脂0.7%,以pH值为5.8,培养温度(25±2)℃,光照900Lx培养条件下的印楝素产出率最高,达44.76OD457/皿。  相似文献   

4.
人心果细胞悬浮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人心果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结果表明,人心果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6-BA0.2mg/L NAA0.1mg/L 2.4-D1.0mg/L PVP3.0g/L;继代培养基为MS 6-BA0.5mg/L NAA0.1mg/Lt 2.4-D1.0mg/L PVP3.0g/L。最佳的细胞悬浮培养基为MS 6-BA0.2~0.5mg/L NAA0.1mg/L 2.4-D0.5~1.00mg/L 蔗糖30g/L。培养液体积为40mL时,以4~6mL的接种量为宜。悬浮细胞在生长前期,pH下降较明显,而在细胞对数生长期,pH变化不明显。此项研究为进一步选育高产人心果胶细胞株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甜叶悬钩子的茎尖微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附加植物生长调节剂BA0 2~0 5mg·L-1和NAA0 2mg·L-1,诱导茎尖效果最佳,诱导率高达76%;在附加植物生长调节剂BA0 6mg·L-1和NAA0 3mg·L-1的MS培养基上进行丛芽继代培养,增殖倍数可达7 5倍;壮苗生根培养用1/2MS培养基附加植物生长调节剂NAA0 7mg·L-1和活性炭为佳。  相似文献   

6.
拟南芥悬浮细胞生长特性及其继代培养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拟南芥悬浮细胞的生长特性及其继代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每个7d一次的继代周期中,拟南芥悬浮细胞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S型生长曲线。正常培养条件下,继代后2-4 d出现快速生长,此后生长量迅速下降,但接种量不同,其继代后悬浮细胞生物量及快速增长发生时期不同。维持7 d继代周期的理想接种量为起始悬浮液按10 mL/50 mL稀释。接种量小,生长迟缓,甚至不能增殖。培养基中不同激素及不同蔗糖含量均会对其生长产生极明显的影响,在B5 0.2 mg/L NAA条件下反复继代后的细胞,再加入外源NAA时,反而会抑制其生长。蔗糖含量以30 g/L最好,蔗糖含量低,悬浮生物量及细胞活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黑木相思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引种的黑木相思优株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黑木相思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BA1-5~2-3mg·L-1+NAA0-2~0-4mg·L-1,诱导启动率达90%,继代增殖培养基以改良MS+BA2-0~3-0mg·L-1+NAA0-2~0-3mg·L-1最佳,增殖率达7倍,生根诱导的培养基为改良MS+NAA0-5mg·L-1+IBA0-2mg·L-1,生根率达90%,试管苗移植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8.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不同的激素成份下,培养口红花(AeschynanthuspulcherG.Don)叶片,得出适合诱导其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2,4-D0-4mg·L-1+BA0-3mg·L-1,诱导率为60%,适合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为BA0-5mg·L-1和NAA0-3mg·L-1,其分化芽可达3~4倍。采用γ射线辐射其幼芽,辐射剂量为1-72Gy·min-1,总剂量为40~45Gy,诱变率达6%,同时对其壮苗进行生根培养,选用1/2MS基本培养基附加IBA0-3mg·L-1和NAA0-5~0-6mg·L-1,生根率100%,生根时间40d。  相似文献   

9.
尾叶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顶芽或茎段为外植体 ,通过 4种基本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组合的对比试验 ,筛选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B1+2 0mg·L-16 -BA +1 0mg·L-1NAA ,生根培养基为B2 +0 5mg·L-1ABT1号。移栽基质选择红心土。  相似文献   

10.
在室温下用间歇式快速搅拌法从印楝种仁中浸提印楝油和印楝素。讨论了料液比以及浸提时间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种仁300g,以750mL石油醚做溶剂,在快速搅拌条件下浸提21min时印楝油得率最高;将300g去油后的印楝种仁以900mL甲醇做溶剂,在快速搅拌下浸提21min时印楝素得率最高。由此得出,快速搅拌法浸提印楝油的最佳条件是:溶剂石油醚、料液比1∶2.5(g∶mL,下同)、时间每次7min、浸提3次,出油率30.4%;快速搅拌法浸提印楝素的最佳条件是:溶剂为甲醇、料液比1∶3、时间每次7min、浸提3次,印楝素A的得率为0.438%,印楝素B的得率为0.142%。  相似文献   

11.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of Neem Tre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stablishment of suspension culture system for neem (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 cells and the suspension culture condition was studied. It shows that the neem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system was best in B5 liquid medium, 2.0~4.0mg/L NAA with direct spill method.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analysis of cell biomass, Azadirachtin content and productivity, the optimum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B5 liquid medium, 2.0-4.0 mg/L NAA, 3% sucrose at 25 ℃. The optimum rotating speed of the shaker and broth content depends on the size of the cultural vessel and loading volume.  相似文献   

12.
对茶条槭细胞培养动力学进行研究,在培养周期内不同的培养阶段测定茶条槭细胞生长和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磷源的消耗,电导率的变化,以及细胞的鲜质量与干质量的变化,从而了解细胞生长、营养消耗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基本规律,为建立结构化动力学模型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茶条槭细胞悬浮培养周期约为15天,经过15天的悬浮培养,最大生物量和没食子酸含量分别达到了11.3 g·L-1和0.49%.细胞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和没食子酸的最大比生成速率分别为0.541 d-1和0.682 d-1.没食子酸的比生成速率当细胞比生长速率在0.3~0.4d-1时较高.没食子酸的积累和茶条槭细胞的生长模型为部分生长偶联型.2)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电导率逐渐下降,到第21天时达到最低点,之后电导率略微上升.3)经过15天的培养后,培养基中磷源和蔗糖,消耗殆尽;在细胞培养前期细胞吸收铵盐较快,12天时已消耗殆尽,而细胞吸收硝酸盐开始速度较慢,6天细胞开始大量吸收硝酸盐,15天时培养基中的硝酸盐达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13.
王莉 《绿色科技》2012,(7):266-267,270
探索了影响樱花细胞悬浮培养的因素,优化了其液体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培养物密度、培养时间、摇床转速等培养条件,以建立樱花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结果表明: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条件是MS+1.0mg/L6-BA+2.0mg/LNAA+1.0mg/L2、4-D液体培养基中,于26℃、120r/min的摇床上,细胞悬浮培养细胞最佳起始密度为2.5×104个·mL-1时,培养14d,可得到稳定的悬浮细胞系。  相似文献   

14.
木本植物悬浮细胞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本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在林木育种和次生代谢产物培养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影响木本植物悬浮培养的主要因素,为今后木本植物进行悬浮培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晚松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和原生质体的分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和原生质体的分离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它是生物技术中进行原生质体培养、杂交、基因转移、突变系筛选等项研究的较理想手段[1] 。针叶树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虽晚 ,但至今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2 ] 。晚松  相似文献   

16.
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悬浮细胞三萜的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促进白桦三萜积累的拟茎点霉属的内生真菌诱导子添加到白桦悬浮培养体系中,研究40,100,400μg·mL-1的真菌诱导子对生长初期、指数生长期和生长末期的悬浮细胞干质量和三萜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真菌诱导子的不同诱导方案均促进白桦悬浮细胞中三萜的积累,而细胞干质量积累却被抑制;其中最佳诱导条件为在指数生长期的白桦细胞中添加40μg·mL-1的真菌诱导子诱导1天,诱导后细胞中的三萜含量达29.47mg·g-1,比对照增长78%。在优化诱导条件下,考察培养液pH和电导率、细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发现真菌诱导后6~10h内,引发培养液的碱化和电导率的升高,特别是白桦细胞中PAL和POD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5.70倍和5.74倍。研究结果初步说明真菌引发白桦悬浮细胞的防御反应,苯丙烷类代谢途径和氧迸发可能参与真菌诱导三萜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人参属药用植物的悬浮培养及次生代谢调控研究的总结分析,结果表明:(1)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萘乙酸(NAA)对悬浮细胞的诱导有促进作用,多胺(PA)和赤霉素(GA<,3>)是体细胞胚诱导的关键,Rhizobium rhizogenes KCTC 2744质粒能诱导人参愈伤组织产生毛状根;(2)...  相似文献   

18.
以野生唐古特白刺的茎段、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NaClO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和激素2,4-D、NAA和6-BA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形态的影响,并利用疏松型愈伤组织建立了白刺悬浮细胞系,对其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茎段和叶片用2%的NaClO消毒10 min最适宜,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影响成活率;3种激素对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和形态均有影响,其中,2,4-D是主要影响因子,且茎段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比叶片的高;根据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和形态,适宜用浅黄色疏松型愈伤组织构建唐古特白刺悬浮细胞系,最佳试验组合为MS+2,4-D 1.5 mg·L-1+NAA 0.2 mg·L-1+6-BA 0.4 mg·L-1,最佳继代接种量为7.5 mL母液,生长曲线呈"S"型,培养第7天细胞分裂指数达最大值(5.1%),培养第3天细胞活力最强(吸光值为0.69),存活率在细胞生长延迟期和稳定期较对数期下降略快,但均保持在84% 93%间。  相似文献   

19.
烟草叶片组织块悬浮培养合成辅酶Q(10)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英  赵春建  祖元刚  汪雷 《森林工程》2010,26(5):17-20,24
以新鲜烟草(Nicotiana tobaccum L.)叶片制得的组织块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烟草叶片组织块悬浮培养合成辅酶Q10的方法。用优化的培养体系进行烟草叶片组织块悬浮培养,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对组织块的干重、培养液中水溶性总糖、对羟基苯甲酸以及组织块中辅酶Q10的含量进行测定,在分析影响底物消耗和产物合成的内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烟草叶片组织块悬浮培养动力学模型。本文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烟草叶片组织块悬浮培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