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以实验室选育的纳豆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对纳豆芽孢杆菌的液体摇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为种龄21 h,接种量3.5%,装液量60 mL/250 mL,转速210 r/min,温度35℃,初始pH 7.0,摇瓶发酵周期为18 h。在此条件下发酵活菌数可达790亿CFU/mL。  相似文献   

2.
纳豆芽孢杆菌的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淑丽 《中国饲料》2007,(11):21-23
试验采用PB液体培养基测定纳豆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确定了最佳接种时间为14h。对碳源和氮源分别采用单因子试验,对无机盐和培养条件分别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出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g/L、豆饼粉20g/L、氯化猛0.1g/L、磷酸氢二钾2g/L、磷酸二氢钾1g/L、硫酸镁1g/L;发酵温度33℃,初始pH值8.0,接种量为7%,250mL三角瓶的装量为40mL,芽孢数量为19.5亿/mL。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为了降低枯草芽孢杆菌SR096的工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发酵液的芽孢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菌株SR096的培养条件和发酵培养基组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7.5 g/L、玉米粉15.7 g/L、黄豆粉45.0 g/L、柠檬酸钠4.5 g/L、碳酸钙2.0 g/L、硫酸镁1.0 g/L,经验证在5 L发酵罐中以接种量3%、37℃、250 r/min条件下培养30 h,枯草芽孢杆菌SR096发酵液的活菌含量为1.67×10^10 CFU/mL,芽孢含量为1.56×10^10 CFU/mL,芽孢率为93.3%,为枯草芽孢杆菌SR096后期的产业化放大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培养条件对纳豆芽孢杆菌芽孢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提高纳豆芽孢杆菌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15L自动发酵罐中考察了营养条件、pH值、接种量、溶氧水平对纳豆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形成芽孢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形成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g/l、大豆饼粉10g/l、KH2PO43g/l、NaCl5g/l、MnSO4·H2O0.4g/l,pH值7.0,接种后最适起始芽孢浓度为106个/ml,控制溶氧水平不低于30%,培养20h,芽孢数量可达7.7×109个/ml,芽孢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地衣芽孢杆菌CICC 20514为对象,芽孢数和芽孢率为目标参数,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方法对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并在此配方基础上对培养条件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最终产芽孢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为20 g/L果糖、20 g/L豆粕、5 g/L K2HPO4、7 g/L NaCl、0.8 g/L CaCO3和0.8 g/L MgSO4;产芽孢最佳培养条件为37℃,220 r/min,接种量5%,装样量20%,初始pH 6.5~7.5,发酵培养时间48 h。优化后的地衣芽孢杆菌CICC 20514培养基芽孢数及芽孢率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发酵液芽孢数达5.8×109CFU/mL,比优化前提高了58倍。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分段式补料批次发酵技术对1株畜禽用凝结芽孢杆菌的发酵水平进行了研究,对数期补料促使菌体量大量积累,稳定期补料促进芽孢大量形成,从而达到高菌体量和高芽孢率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对数期补加淀粉量为总淀粉量的10%,豆粉和鱼粉(质量比为2:1)补加量为总豆粉和鱼粉量(质量比为2:1)的5%,补加方式为2次等量补加(间歇10~12 h),发酵水平由分批发酵6.80×109 CFU/mL提高到8.30×109 CFU/mL;稳定期最佳补料浓度为0.10 g/L碳酸钙、0.156 g/L磷酸二氢钠、0.30 g/L蛋氨酸,最佳补料方式为1次性补加,经稳定期补料优化,芽孢率由分批发酵的75.78%提高到85.63%。因此,采用分段式补料批次发酵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发酵液的菌体数和芽孢率。  相似文献   

7.
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自行分离纯化的M-01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利用自行研制的液体发酵器进行培养,在温度(35±0.2)℃自动控制条件下,研究其发酵液p H、活菌数、芽孢率、还原糖、氨基氮及微生物总蛋白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同时对发酵液温敏脱水后的干燥物进行相关指标的质控检测。结果表明,菌株液体培养24 h,活菌数(146.68±4.05)亿CFU/m L,芽孢率(91.76±1.50)%;干燥物芽孢数(141.05±1.70)亿CFU/g、含水率(5.70±0.04)%及杂菌率(0.585±0.004)%。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通过两个试验研究发酵大豆产物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奶牛产奶性能、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试验1选择36头泌乳早期中国和斯坦奶牛(泌乳日龄56±23d)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奶牛饲喂全混合日粮(TMR);BSNLOW组,每头奶牛饲喂TMR日粮添加0.5×1011 CFU/d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SNHIGH组,奶牛饲喂TMR日粮添加1.0×1011 CFU/d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期70d,每头奶牛每天测定产奶量和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0.5×1011和1.0×1011 CFU/d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线性提高奶牛产奶量(P<0.01,25.2、26.4、23.0kg/d),4%乳脂校正乳产量(27.3、28.1、24.2kg/d),能量校正乳产量(27.3、28.2、24.2kg/d),以及乳脂肪(1.01、1.03、0.88kg/d)、乳蛋白(0.77、0.82、0.69kg/d)和乳糖(1.16、1.22、1.06kg/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BSNLOW组和BSNHIGH组奶牛乳中体细胞数分别降低了3.4%和5.5%(P<0.01)。试验2采用4头瘘管奶牛进行为期28d的自体前后配对饲喂试验。分成3个处理阶段:①试验期第1~7天(试验前期),饲喂基础日粮,在试验第6天和第7天采集瘤胃样品;②试验期第8~21天(试验期),奶牛日粮中添加1.0×1011 CFU/d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并在试验第20和21天采集瘤胃样品;③试验期第22~28天(试验后期),停喂纳豆枯草芽孢杆菌,饲喂基础日粮,并在试验第27和28天采集瘤胃样品。与试验前期和试验后期相比,试验期瘤胃pH分别下降2.7%和3.0%(P<0.01)。然而瘤胃中氨氮浓度(NH3)、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丙酸/戊酸摩尔比有所提高。试验期乙酸摩尔比以及乙酸/丙酸摩尔比显著降低(P<0.05)。然而,尽管试验期和试验后期NDF降解率有所下降(P<0.01),不同试验期24h干物质降解率无差异。与试验前期相比,体外培养法测定的试验期奶牛瘤胃总细菌数、蛋白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分别提高了15.0%、16.2%、11.7%(P<0.01),而瘤胃原虫数量降低至5.35log10CFU/mL。以上结果表明,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提高了牛奶产量和乳成分含量,降低了体细胞数,促进了瘤胃总细菌、蛋白分解菌和淀粉分解菌的生长,说明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作为奶牛饲用益生菌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以豆渣为基质增殖纳豆芽孢杆菌,考察了豆渣含量、NaCl含量、初始pH值和碳源等对纳豆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成(W/V)为12.5%豆渣、NaCl0.35%和麸皮0.3%,初始pH值6.0;用此培养基发酵,发酵液活菌数达到12.5×108CFU/mL。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纳豆芽孢杆菌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微生物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00只34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1组(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试验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0.05%、0.10%、0.20%的纳豆芽孢杆菌菌粉。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20 h后纳豆芽孢杆菌浓度达到2.31×1010CFU/mL,芽孢最大值达96%;采用糊精作为纳豆芽孢杆菌干燥的保护剂,干燥后菌粉活菌数达1.76×1011CFU/g。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鸡产蛋率均显著升高(P<0.05),料蛋比、死淘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鸡蛋的蛋黄颜色、蛋壳厚度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4组、试验5组鸡蛋的哈夫单位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蛋鸡肠道乳酸菌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4组、试验5组蛋鸡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发酵纳豆芽孢杆菌菌粉可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维持...  相似文献   

11.
枯草芽孢杆菌C3可产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细菌素,有良好的抗逆性,具备开发为微生态饲料制剂的潜力。为提高该菌的芽孢数量和产孢率,对其产芽孢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C3的产孢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产芽孢培养基为麸皮1.0%,花生饼粉1.0%,CaCl_2 1.0%,pH 7.5;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装液量50 m L/250 m L,接种量2.0%,摇床温度40℃,160 r/min,培养时间36 h。在优化条件下,芽孢数达41.60亿CFU/m L,产孢率为91.4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用豆渣培养纳豆芽孢杆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豆渣:m麸皮:v磷酸盐缓冲液为5:1:10、添加3%的豆饼粉、15%(v/m)接菌量,培养时间48h,最终含菌量为1.5×1011cfu/g。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用豆渣培养纳豆芽孢杆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豆渣:m麸皮:v磷酸盐缓冲液为5:1:10、添加3%的豆饼粉、15%(v/m)接菌量,培养时间48h,最终含菌量为1.5×1011cfu/g。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优化贝莱斯芽孢杆菌P9菌株的生孢培养基及条件。试验以贝莱斯芽孢杆菌P9的菌体浓度和生孢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对生孢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佳生孢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0 g/L、牛肉膏4.0 g/L、酵母浸粉4.0 g/L,MgCl_(2)8.0 g/L、KH_(2)PO_(4)6.0 g/L、NaCl 0.01 g/L、1 mol/L的CaCl_(2)6 mL、1 mol/L的MnCl_(2)6 mL,此条件下贝莱斯芽孢杆菌P9的生孢率可达95.37%。研究表明,此方法可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在动物饲料生产中应用提供一定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对一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发现,当培养基中豆粕液为20 g/L,葡萄糖浓度为5 g/L,玉米粉浓度为2 g/L时,在接种量为5 %的情况下,采用此种配比的发酵培养基37 ℃培养24 h,活菌数最高,可达4.0×109 CFU/mL.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对1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5g/L,豆粕粉60g/L,玉米浆8g/L,在接种量为2%的情况下,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4h,所获得活菌数约为5.3×109CFU/mL。  相似文献   

16.
益生菌发酵豆粕制备生物活性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纳豆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TQ33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工艺为先接纳豆芽孢杆菌,发酵12h后再接凝结芽孢杆菌,接种量为10%,两菌比例为1:1,发酵基质中豆粕与麸皮质量比为7:3,初始含水量为40%,初始pH值自然,37℃发酵48h;发酵豆粕饲料的蛋白水解度为20.14%,其中大多数肽类的相对分子质量在620~1242之间;TI降解率达95%,产品中含纳豆芽孢杆菌1.0×109cfu/g,凝结芽孢杆菌9.2×107cfu/g,此外,还含有蛋白酶、短肽和乳酸等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7.
益生菌蜡状芽孢杆菌发酵条件及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试验探讨蜡状芽孢杆菌的摇瓶发酵条件(初始pH、培养温度、转速和接种量等)对生长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7.2,培养温度25℃,转速250r/min,接种量7%。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蜡样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W/V)可溶性淀粉3.0%、豆饼粉2.0%、磷酸氢二钾0.3%、MgSO4.7H2O0.02%和CaCl20.01%。筛选出的优化培养基活菌数为36.5×108CFU/mL。  相似文献   

18.
纳豆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犊牛直接饲用微生物对增强犊牛机体免疫和促进胃肠发育有益,然而以豆类物质为发酵底物的微生物制剂不适用于犊牛。本研究采用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方法,对培养条件的氮源、碳源、接菌量、装液量、转速和温度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葡萄糖1%、蔗糖1%、大豆蛋白胨6%、胰蛋白胨4%、接种量2%、装液量5ml/dl、180r/min、37℃的培养条件下,发酵24h时,660nm吸光度值达到1.1475。而后进行不同装液量试验,结果表明1000ml容器装液量为400ml时,菌体细胞数量达到最高(4.6×1010个/ml)。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一株纳豆芽孢杆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培养基成分:蔗糖29.42 g/l、酵母粉8.13 g/l、柠檬酸钠1.0 g/l、MgSO4.7H2O 0.2 g/l、K2HPO44.0 g/l、KH2PO46.0 g/l、初始pH值7.23;最佳培养条件:装液量50 ml/250 ml、接种量3%、发酵温度40℃、转速200 r/min、发酵时间11 h,纳豆芽孢杆菌活菌数达到7.5×109cfu/ml。  相似文献   

20.
枯草芽孢杆菌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外发酵技术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日粮营养物消化率的影响.将6个水平的枯草芽孢杆菌(0、0.75亿、3.75亿、7.5亿、11.25亿和15亿CFU/mL)分别添加到日粮(玉米秸秆50%+混合精料50%)中,将荷斯坦奶牛瘤胃液和磷酸缓冲液,以1:2的比例在体外混合90 mL,在39℃厌氧培养24 h.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各添加水平不影响瘤胃pH,会不同程度提高瘤胃氨态氮,显著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及丁酸含量,能显著降低乙酸:丙酸,显著提高产气量及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3.75亿、7.5亿和11.25亿CFU/mL组能显著提高纤维素的消化率;各组对粗蛋白质及半纤维素的消化率影响不显著.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促使瘤胃发酵类型向丙酸型转变,提高日粮利用率,促进瘤胃纤维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