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每年播种总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粮食作物的30%和40%。我省有水田面积2500万亩,但水田生产过程机械化各环节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机耕面积高达90%,而机械种植面积仅占2.2%。水稻机械化整地机具合理配套在《水田整地过程机具合理配套探讨》一文中已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梨树县是国家的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约10.6万公顷,总产量在120万吨左右。全县每年的机械耕整地面积在14.3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83%。其中以小型灭茬机为主的耕整地方式,占91.6%。  相似文献   

3.
贵州山区石山多、土质少、土层薄,土质粘重,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水稻占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作为主产水稻的坝区水田,面积大小不一,田块高低不平,形状多变不规则,狭长的“月牙田”分布其间,这给水田的机械化作  相似文献   

4.
水田耕整地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农机经营者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耕整地作业机组的合理选择是保证耕整地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此,通过调查确定黑龙江省水田耕整地机组的类型,选用水田耕整地的技术、经济指标作为水田耕整地机组优劣的评价指标集,分析了技术指标对机组耕整地质量和经济指标对机组经济效益的影响,运用统计方法确定出各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对技术、经济指标建立了模糊隶属函数。同时,建立了技术经济指标数据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综合评判结果,更加客观地确定出最优水田耕整地机组,为相应地区选择合适的水田耕整地机组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械化插秧有效地提高了水稻种植的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作强度。从育秧、水田整地、水稻插秧机的使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水稻种植面积约220万hm~2,大部分水田耕整地质量较差,严重制约着水稻产量的提高。安徽省农机推广总站结合农业部下达的丰收计划农机化项目,连续2年在和县项目区进行了高速水田耕整地与畜力耕整地对水稻产量因素影响情况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速水田耕整地比畜力耕整地平均增产3%~4%。  相似文献   

7.
水田耕整地是水稻生产的初始环节,水田耕整地质量直接影响到水稻生产其它后续环节的作业。当前市场销售的水田整地机,虽然也能进行水田整地作业,但与水稻现代化生产的农艺要求不配套,需要研制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先进的水田整地装备。1GS—140型水田整地机是在深入调查我省东部山区水、旱兼作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8.
水田耕整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长期以来,水田整地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水田耕作模式,即先用畜力或机引的铧式犁对水田耕翻,或运用旋耕机旱旋,放水泡田后,再用手扶拖拉机带水田耙耙田,最后耢平,完成水田整地的全过程。这种耕作方式工序多,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而水田联合耕整作  相似文献   

9.
水田耕整地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如何选择合适的机组进行耕整地作业则是保证作业质量、提高生产率、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为此,以黑龙江省绥棱县为例,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对水田耕整地机组进行了评价分析,确定出合适的机组配备方案,为绥棱县水田耕整地机组的合理配备提出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黑龙江省水稻机械化生产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兴安盟水田耕整地的基本情况,结合多年的生产试验,参照毗邻地区水稻生产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兴安盟地区水田耕整地的新方法。其做法是以4.44kW手扶拖拉机为动力,配带小型水田犁和水田耙进行水田耕整地。实现一机多能,一机多用,减少稻衣投入,保证稳产高产,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盘锦是辽宁水稻主产区,其水田一直以粗放式平地生产模式为主.引进推广激光平地技术,具有增加土地使用面积、提高单产总产、节省农业用水、提高化肥利用率等作用.介绍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现状、技术内容、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分析激光平地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阐述实施效果,以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水田耕整地机械化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首要基础环节。介绍黑龙江省水田耕整地现状,概述水田耕整地机械化作业的效果、要求、流程及配套机具,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黑龙江省水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及配套装备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南方农机》2006,(1):38
由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研制生产,已获国家专利。它是水耙轮的更新换代产品。该系列机具可完成水田原茬泡田的耕地、碎土、打桨、压茬、平地联合作业和已翻旋泡水田的打桨、压茬、平地联合作业,达到水田插秧前的精细整地状态。其主要特点是:由驱动式耕耙刀辊完成耕桨整地作业,不破坏土壤团结粒构,桨层深且均匀,覆盖根茬严密,田面平整,作业1 ̄2次即可完成水田耙桨平地,比水耙轮作业效率提高1倍以上,可实现水田原茬耙桨整地,节省50%的整地费用。经作业的稻田渗漏水明显减少,节水10%以上,还有利于保持水田的较高水温和土壤肥力,有利…  相似文献   

14.
单轮乘座式水田耕整机是以小型柴油机为动力,通过单轮驱动,配以支承滑板和平衡滑撬来独立完成水田的耕整地作业。机具具有结构简单、小巧灵活、经济适用等特点,是耕牛的替代型机具。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定型投产以来,现社会保有量达80余万台,年生产推广数量超5万台,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单轮乘座式水田耕整机的使用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轮乘座式水田耕整机是以小型柴油机为动力,通过单轮驱动,配以支承滑板和平衡滑撬来独立完成水田的耕整地作业.机具具有结构简单、小巧灵活、经济适用等特点.是耕牛的替代型机具.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定型投产以来,现社会保有量达80余万台,年生产推广数量超5万台,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田耕整地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水田耕整地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水田耕整地作业模式,主要有旱耕水整、旱旋灭茬水整两种形式,所使用机具多为拖拉机配套水田犁、旋耕机、水田耙等。这种耕作方式,机具进地次数多,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不仅增加水稻生产成本,而且作业质量不能满足插秧作业要求。水田平地搅浆机,可在原茬高度40 cm以下、泡田3~5天后,一次完成碎土、搅浆、压茬及平地等联合作业,田块能够满足机械插秧要求。  相似文献   

17.
着重阐述了实施水田节水少耕栽培技术内容、方法、技术创新点和实施情况;分析了实施该项技术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优点: 一是大幅度降低水田耕整地作业时的动力消耗及费用,取消了传统水耙田、人工扬肥、耢平、沉浆和捞残茬等5项作业环节,降低了动力消耗,并由此节省了40%~50%的整地费用;二是将水田耕整地的作业周期由原来的10-15d减为1-2d;三是此项技术可节水30%~40%,是一项水稻生产的高效节水新技术;四是实现了少耕、根茬及部分秸秆还田的保护性耕作方式;五是增产10%~14%.该技术是水稻生产的一项创新技术,对水稻生产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省于一九八○年开始引进旋耕机,进行水田整地作业。为了研究水田旋耕整地的技术经济效果,以及探讨有旋耕整地的水田耕作制度,于一九八一年开始,在五常县第三原种场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田旋耕,耕地质量好,作业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合在我省水田地区推广。通过三年对比试验,证  相似文献   

19.
水田耙是重要的整地作业机械,为保证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据调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实行的传统水田整地方法是:秋季浅翻或旋耕,来春泡田后反复耙耪,机具作业至少需要三遍以上,才能达到插秧要求;这种方法将被近期开始推广的水田整地新技术所淘汰。 水田整地新技术是免去秋季的翻族整地,而是在来春于水稻插秧整地前2~3天灌水泡田,在土壤耕层泡透的情况下,用机具一次完成水田的旋耕、碎土、灭茬、耙平及打浆等作业,达到插秧要求。据专家分析,水田整地新技术有四大优点:一是可减少机具作业次数,提高工效,节约水田整地资金投入40%左右;二是可降低水的渗漏,节水量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