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杀青工艺对蓝霉叶茶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方法]研究蒸汽杀青、微波杀青、炒青处理对蓝莓叶尖和鲜叶茶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酚类单体物质及体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性能的相关性。[结果]采用不同杀青方式处理获得的蓝莓叶茶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及酚类单体物质含量均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微波杀青处理获得的蓝莓叶茶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及酚类单体物质含量均最高。此外,不同杀青方式处理对蓝莓叶茶的抗氧化能力也有显著影响(P<0.05),微波杀青后样品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均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蓝莓叶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总黄酮及绿原酸等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微波杀青处理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蓝莓叶茶的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葎草水提液多酚的含量测定与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葎草风干样水提液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性进行测定,以期对合理开发利用葎草资源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酒石酸铁法测定葎草中多酚,利用改进的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葎草各部位的多酚提取液进行抗氧化性测定。[结果]10月份采集的鲜叶中多酚含量最高,达到0.371±0.006 mg/g。提取的多酚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高达到69.750%,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最高达65.790%。[结论]葎草地上部各部位多酚提取液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中以叶含量最高,茎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葎草风干样水提液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性进行测定,以期对合理开发利用葎草资源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酒石酸铁法测定葎草中多酚,利用改进的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葎草各部位的多酚提取液进行抗氧化性测定.[结果]10月份采集的鲜叶中多酚含量最高,达到0.371±0.006 mg/g.提取的多酚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高达到69.750%,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最高达65.790%.[结论]葎草地上部各部位多酚提取液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中以叶含量最高,茎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杀青程度对炒青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择较优的茶叶杀青程度,以指导茶叶生产。[方法]采用不同的杀青程度对炒青茶进行处理,分析处理后的茶中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结果]重杀青处理的茶样外形、汤色、叶底、香气、滋味等均呈现更好的品质,内含物质较多,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组分均较多。[结论]重杀青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成熟度对草莓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荣茂  杨虎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466-6467,6470
[目的]研究草莓在不同成熟期的抗氧化物质、抗氧化活性、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分6个成熟时期采收草莓,测定其抗氧化物和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草莓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下降趋势比较明显。在青草莓期酚类物质和类黄酮含量最高;花青素和VC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还原糖的含量随果实成熟度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结论]根据草莓果实各阶段的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和经济价值变化,红熟期是最佳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6.
以余杭区瓶窑试验基地采摘的一芽二叶福鼎大白茶为材料,研究茶鲜叶经清洗和未清洗工艺处理后制成的茶叶的感官品质、内含成分、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的差异,并对清洗水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和浑浊度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清洗的成品茶样感官审评较未清洗成品茶样的感官审评总分高2.45分;茶鲜叶清洗处理使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酚氨比显著降低,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也有所下降,但不显著;经清洗工艺处理后的茶样农残、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清洗后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是清洗前水样的4.3倍,清洗后水样的浑浊度是清洗前水样的37.2倍。表明茶鲜叶清洗工艺可以一定程度改善茶叶的感官品质,显著降低茶叶苦涩味物质,可以有效清洗叶表杂质,不同程度的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不同类型苦荞茶中抗氧化物质,测定其中总酚和黄酮类物质含量,并通过体外抗氧化评价方法研究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苦荞茶的乙醇提取物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且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有相关性,苦荞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是总多酚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造粒苦荞茶总酚、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全麦苦荞茶,约是全麦苦荞茶的2倍;同一类型苦荞茶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约是总酚含量的5倍;ZL-4总酚含量最高,ZL-3总黄酮含量最高。对于苦荞茶总抗氧化活性,造粒苦荞茶均高于全麦苦荞茶,约是全麦苦荞茶的2倍,ZL-3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是ZL-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杀青温度处理对条形“宜宾早茶”品质的影响,为条形“宜宾早茶”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芽2叶福选9号为原料,比较3种不同的杀青温度(190、220、250℃)对茶样感官品质以及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香气组成等理化成分的影响。[结果]3种处理茶样的感官评分为89.38~91.96分;3种处理茶样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在21.10%~21.97%、3.46%~3.98%,190℃处理茶样茶多酚最高,220℃处理茶样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3.98%),且其酚氨比值最低(5.37);3种处理茶样儿茶素总量在18.00%~21.34%,190℃处理茶样的儿茶素总量最高,其次为250℃处理茶样,最低为220℃处理茶样,儿茶素单体、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含量变化一致;3种处理茶样含量较高的游离氨基酸为茶氨酸,其次为天冬氨酸、谷氨酰胺和谷氨酸。3种处理茶样得到香气物质41种,其中氧化芳樟醇等醇类12种,苯乙醛等醛类9种,罗勒烯等烯烃类7种,酮类4种。[结论]220℃杀青,其水浸出物为47.95%,茶多酚为21.37%,游离氨基酸为3.98%,...  相似文献   

9.
列光华  列淦文  何小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934-6935,6946
[目的]探讨用非损伤的光声层析光谱技术实时控制培育林苗成长的有效途径。[方法]采摘菠萝树叶绿色叶片和黄色叶片为试材,按光声池样品室大小切下靠中间的菠萝树绿叶片和黄叶片的叶小片,分别放进相应的光声池,应用归一化光声层析光谱试验装置,选用斩波频率24 Hz和34 Hz,时间常数3 s,分层进行光声层析光谱扫描,测量菠萝树绿叶正面和绿叶反面以及黄叶正面的光声层析光谱及其光学特性。[结果]菠萝树叶在特定调制频率时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黄叶的叶绿体数量比绿叶少,黄叶比绿叶的光合作用明显减弱。菠萝树叶叶绿体数量越多,其光合作用越强,光合作用效率越高。[结论]应用归一化光声层析光谱试验装置测量菠萝树叶光声层析光谱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玫瑰花的最佳采摘时期、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方法]采集不同发育时期的玫瑰花,并对同一时期的玫瑰花进行不同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的处理,分析测定DPPH值和多酚、黄酮、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玫瑰花在发育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呈逐渐升高趋势,而多酚、黄酮和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玫瑰花采后在60℃下热风干燥,抗氧化活性较强,而微波干燥处理的多酚、黄酮和氨基酸含量较高;烘箱热风干燥条件下,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玫瑰花的抗氧化活性呈下降趋势。[结论]从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活性考虑,玫瑰花适宜采摘时期为初开期;从抗氧化活性考虑,玫瑰花最佳干燥方法为烘箱热风干燥;从保留玫瑰花芳香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考虑,建议采用低温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采摘方式和施肥措施对茶鲜叶机械组成的影响,从而了解茶园实行机采后茶青原料和品质的变化,为在贵州茶园推广机械化采摘奠定基础。[方法]在福鼎茶园设置3种施肥水平,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采摘方式,分析测定各采摘方式和施肥措施下茶鲜叶的机械组成变化。[结果]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优质芽叶的百分比上升,3倍施肥比对照的优质芽叶数量百分比提高了55.45%;在同一施肥水平下,机采比手采后优质芽叶的百分比提高。[结论]在贵州福鼎茶园,夏秋季使用机械采摘,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而且充分利用了茶青原料,能提高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贵州省贵定县鸟王种茶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类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及系统研究。[方法]以茶叶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咖啡因和儿茶素类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鸟王种茶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类的含量,并对鸟王茶不同类型茶叶的咖啡因和儿茶素类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得出,咖啡因和儿茶素类在鸟王种茶新叶与成熟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新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类含量高于成熟叶中的含量。[结论]研究可为鸟王茶的生产加工选取原料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为鸟王茶的种植推广与品牌建立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刘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62-14163
[目的]研究罗布麻引种驯化成功的生理指标。[方法]采用考马斯亮蓝G 250染色法,对吉林左家地区不同处理方法在不同时间药用植物罗布麻叶中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在不同处理下罗布麻蛋白质含量不尽相同。根据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含量,确定它的最佳采收时间。再根据蛋白质含量在各种罗布麻制品中起的作用,确定罗布麻的最佳种植条件,以提高其利用率。[结论]该研究为罗布麻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罗布麻叶水煎剂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炜  聂姬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789-4790,4851
[目的]研究罗布麻叶水煎剂对小鼠的抗炎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罗布麻叶水煎剂高、低剂量组(6、3 g/kg)和药物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足肿胀模型研究罗布麻叶水煎剂的抗炎作用。[结果]灌胃高、低剂量的罗布麻叶水煎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可降低小鼠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高剂量罗布麻叶水煎剂可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结论]罗布麻叶对急性炎症具有明显的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子坤  张涛  江波  刘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57-5858
[目的]为了研究茶叶薄片的制作工艺及在卷烟中的应用,为茶叶薄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方法]以茶叶和茶梗为原料制造烟用茶叶薄片,对造纸法茶叶薄片的主要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使用单宁酶和盐酸处理茶叶和茶梗会改善茶叶薄片的质量;茶叶薄片的结构强度与打浆有关;当卷烟中添加茶叶薄片比例为10%时,烟气焦油含量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且对卷烟感官吸味质量的影响较小。[结论]该研究优化了烟用茶叶薄片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种发酵方式对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寻找较好的发酵方式,改善烟叶品质。[方法]以库存国产乐山夹江晒烟为原材料,进行原捆发酵和加料发酵对比试验,期间分阶段取样,通过对筛选出的3号(GQB-J1三级)、8号(GQH-J1外级)烟叶样品研究2种发酵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2种发酵方式都能有效降低烟叶总氮含量和氮碱比值,降低烟叶杂气、劲头和刺激性,改善烟叶品质,但加料发酵在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烟叶工业可用性方面效果更明显。[结论]建议大批量生产的机制雪茄和卷烟型雪茄的基地原料采用原捆发酵方式;小批量生产的手工雪茄的晾晒烟原料采用加料发酵方式。  相似文献   

17.
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菊  苏印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39-3940
[目的]对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含量,采用单因素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提取条件对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进一步验证,得出罗布麻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罗布麻叶总黄酮在波长51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线性回归方程为:C=0.2019×A-0.0100,相关系数r=0.9997;各种提取因素对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结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乙醇浓度6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 h。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药材的质量指标,建立制剂及其原料的质量标准。[方法]利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和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产地药材的各项指标,采用水提醇沉法测定原料和制剂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得到了5个不同产地药材及其制剂的各种指标含量,考察了不同产地中药材原料的质量指标。[结论]建立了中药材原料和制剂产品的部分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区罗布红麻和罗布白麻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彦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092-6094
[目的]对不同地区罗布红麻和罗布白麻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分析,并应用相似系数方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地区的罗布红麻和罗布白麻的过氧化物酶酶谱分为A、B、C3个区域,其中,活性最强的是A、C区,所有供试样品显现出3种酶谱谱型,10种酶谱谱带,并且在酶谱特征、种间(内)相似程度上均有明显差异,说明种间(内)遗传差异较大。宁夏地区的罗布白麻与其他3个地区的罗布红麻亲缘关系最远,新疆地区的罗布红麻与内蒙古、宁夏地区的罗布红麻的亲缘关系很亲近,但与宁夏地区的罗布白麻无亲缘关系,内蒙古、宁夏地区的罗布红麻与宁夏地区的罗布白麻亲缘关系比较亲近。[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罗布麻的亲缘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谢云波  罗定棋  张永辉  谢强  王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14-15616
[目的]在泸州烟区开展烤烟(Nicotiana tabacum)不同种植模式探索研究。[方法]分析测定烟株农艺性状指标、抗病性、原烟外观质量、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结果]不同种植模式和地膜覆盖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宽垄双行两边地膜覆盖,中间稻草覆盖的种植模式比较适合泸州烟区的烤烟生产。[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出工业喜好的中间香型烤烟品种,满足工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推动泸州烟叶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