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青海省天然草地幅员辽阔,草地类型繁多,草地植物丰富多样,同时孕育了众多的家畜喜食的饲用植物组成了天然草地主要的植物资源。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就青海省草地主要饲用植物中禾本科、莎草科和豆科等优良饲用植物及营养成分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2.
以绵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放牧对松嫩羊草草地现存量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松嫩草地放牧系统牧草现存量年度变化较大。放牧对松嫩草地除羊草外的其他牧草现存量(简称其他喜食牧草)具有显著影响(P0.05)。放牧导致草地其他喜食牧草现存量降低,放牧对家畜其他喜食牧草生物量的维持具有负面影响。在松嫩草地,中度放牧干扰不能维持草地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同时,放牧优化假说未能得以充分验证,但是适度放牧通过促进草地其他喜食植物补偿性生长而影响草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资料查阅、野外调查、农户访谈及专家咨询,建立贵州威宁喀斯特山区野生饲用植物数据库,分析该区野生饲用植物的科、属和种构成;依据家畜对不同饲用植物的采食性差异,将该区野生饲用植物划分为优、良、中和劣4级,并对其饲用特性及家畜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威宁喀斯特山区有野生饲用植物55科227属384种,草本和木本分别占总饲用植物种类的76%和24%;优势科为禾本科、豆科、菊科、蔷薇科和莎草科等10科,其中,禾本科、豆科和莎草科中的优良饲用植物多,具较高饲用价值;木本饲用植物主要为豆科(26种)和蔷薇科(23种)。综合分析认为,威宁喀斯特山区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物质的饲用灌木,可作为家畜冬季补饲料组分和生物保健药添加剂,该区草山草坡宜不同类型家畜混合放牧利用,中等饲用价值饲草可作冬季补饲料、天然草地利用与栽培草地建设并重。  相似文献   

4.
羊草草原放牧动物选择性采食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羊草草原放牧动物采食行为的跟踪观测,将放牧动物选择性采食分为4种形式,即去顶、拔心、去顶 拔心和未采食,用上述4种采食方式代替以采食高度描述放牧动物采食行为的方法.在不同放牧率下动物对羊草草地主要植物选择性采食排序是不一样的.放牧动物采食率随着放牧率的增加而增加,采食率的高低表明该动物对草地植物的喜食程度,但是喜食程度并不能代表动物对植物的危害程度,危害程度的大小应以去顶 拔心率的高低来决定.  相似文献   

5.
为给川西北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更多具有较高饲用价值的植物资源,本研究以四川省第二次草地资源清查工作结果为基础材料,从川西北天然草地(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植物群落优势种和豆科(Leguminosae)植物中筛选和分析饲用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资源。研究发现,川西北饲用价值较高的主要野生植物有10科27属104种。通过查询资料获取其中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和豆科共计17种主要饲用植物的营养成分,计算各植物的总能量和营养比,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植物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广布野豌豆(Vicia cracc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四川嵩草(Kobresia setchwanensis)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总能量较高,小叶锦鸡儿、高山嵩草、四川嵩草、广布野豌豆和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的营养价值较高。这17种饲用植物的适口性均在中等及以上,均可用于饲喂羊,其中多种植物可用于建植刈割或放牧草地。因此,可知川西北天然草地中,禾本科多种植物的营养价值较高且选育推广比较可行,豆科的小叶锦鸡儿和广布野豌豆有很好的饲用植物开发利用前景;莎草科植物开发利用存在较大难度。  相似文献   

6.
依据香格里拉草地季节性放牧利用特点,从低海拔的亚高山草地到高海拔的高山草地依次划分为冬春牧场、过渡牧场和夏季牧场3个放牧功能区.以3个放牧功能区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草地植物种类、植被特征及生产力水平进行调查及监测,共记录鉴定草地植物120余份,草地常见草本植物40余份.并与20世纪80年代全国草地普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个放牧功能区的植被盖度、草层高度、地上生物量和可食牧草产量均有所下降,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三江平原草地类型及其利用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江平原主要野生饲用植物为小叶章,草地类型为灌草丛、典型草甸和沼泽化草甸。天然草地的主要特点为草地地势低洼,地表季节性积水或常年积水,草地利用率较低。放牧与刈割相结合是天然草地利用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8.
放牧强度对南方人工草地和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牧强度对草地生存环境和家畜生产性能关系密切。我国对放牧强度的研究集中于北方,南方草地建设比较晚,尤其是南方人工草地相关研究比较少。本试验旨在探讨南方人工草地不同放牧强度与草地植物产量和放牧家畜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为确定合理的载牧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放牧家畜的采食量和对不同牧草的选食性是制定草地放牧管理的基本参数。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典型草原,在相同放牧强度下比较绵羊、山羊和牛的采食量及牧草选择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放牧强度下,夏秋季节放牧牛的平均日采食量为9.64 kg·(头·天)-1,喜食大针茅、黄囊苔草和一些非优势种牧草(选食系数1 < SI≤1.5),而对羊草和糙隐子草表现为可食(0.5 < SI≤1);绵羊的平均日采食量为1.87 kg·(头·天)-1,喜食羊草、黄囊苔草和其它非优势种牧草(1 < SI≤1.5),而对大针茅和糙隐子草表现为可食(0.5 < SI≤1);山羊的日均采食量为1.65 kg·(头·天)-1,嗜食其它非优势种牧草(SI>1.5),喜食黄囊苔草和糙隐子草(1 < SI≤1.5),而对羊草和大针茅表现为可食(0.5 < SI≤1)。本研究意味着不同家畜或多种家畜混牧可更高效的利用草地资源,如放牧绵羊和牛可能分别减少羊草和针茅在草地中的丰度,因而采用不同家畜放牧或多种家畜混牧有利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昆明市东郊草地的生态条件、植物种类、植被类型、演潜规律以及开发利用进行了调查研究。该草地位处北亚热带至暖温带的过渡气候带,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因此植物种类繁多,在450平方公里内,仅种子植物就多达148科,596属、1014种;适于畜牧业利用的植物群落有9个,饲用植物禾草280种,豆科牧草153种。本项草地宜与本地区农、林、果树相结合以建立生态农业草地。  相似文献   

11.
海南州天然草地饲用植物资源丰富,据调查统计有饲用植物364种,占全州植物总数的34.57%,其中禾本科饲用植物98种,豆科饲用植物49种,莎草科饲用植物27种,杂类草饲用植物109种,这四大经济类群是构成海南州天然草地的主体,在各草地类型中占居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孙逊  俞玥  梁俊毅 《草地学报》2023,(9):2843-2852
为探究放牧强度、家畜类型和放牧制度3种放牧因素以及采样时间、草地类型、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4种环境因素对中国北方天然草地群落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35篇中英文文献,共计306组数据进行了基于随机效应和贝叶斯方法的Meta分析,定量研究了放牧对草地群落营养品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粗纤维、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效应,并结合随机森林方法,研究了7种因素对放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可以增加草地群落粗蛋白含量,减少群落纤维含量,提高草地群落存留部分的营养品质,同时7种因素均对放牧效应存在显著影响,但对于不同营养品质指标,不同因素对放牧效应的影响存在差异。本研究为我国北方天然草地基于牧草品质的管理和研究工作提供了资料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放牧强度对南方人工草地和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牧强度对草地生存环境和家畜生产性能关系密切[1]。我国对放牧强度的研究集中于北方[2],南方草地建设比较晚,尤其是南方人工草地相关研究比较少。本试验旨在探讨南方人工草地不同放牧强度与草地植物产量和放牧家畜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为确定合理的载牧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青杠叶又称白换子、斛粟,为壳斗科栎属植物。由于自然条件和人工砍伐等因素,以上植物呈灌丛状复盖在山坡上,因而放牧或采饲加大了牛的中毒机会。青杠叶虽然可以引起牛的中毒,但其营养成份很高,食后增膘甚快,再加我区青杠叶面积占牧坡面积三分之一以上,而且隶属植物春季萌芽出叶早于其它草地,天气干旱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恢复阶段退化草地资源与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娜  桂荣  呼和 《草业科学》2011,28(8):1522-1528
摘要: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典型草原区封育7年恢复中天然放牧草地,于2008年6-10月对草地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和调查,分析草地生产力、草地资源以及草地营养物质动态变化并对草地牧草饲用价值进行评价,进而探讨草地理论载畜能力,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围封恢复草地(原)放牧管理体系以及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经过7年的围封恢复,退化至冷蒿(Artemisia frigida)+小禾草阶段的草原生态系统基本恢复到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为主的草原群落,整个生长期群落平均盖度37.5%,密度184.6株/m2,平均自然高度18.3 cm,平均鲜草生物量154.3 g/m2,最高产量达到358.6 g/m2;在整个牧草生长期,草群保持着较高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可消化总养分(TDN)和代谢能(ME)含量,平均分别为12.06%、1.87%、57.4%和8.31 MJ/kg,体现出封育后草地牧草较高的饲用价值;根据草地牧草产量估算得出的暖季产量载畜量为0.656 hm2/羊单位,根据牧草与绵羊营养指标(CP、ME、TDN)供需关系估算出草地营养载畜量分别为0.513、0.802和0.774 hm2/羊单位。试验区草地经过7年围封,生态恢复效果明显,草地承载力提高,优等饲用牧草种类增多,营养价值高,家畜亦喜食,适于牛羊适度放牧利用。  相似文献   

16.
柳属灌木为山羊喜食,且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见表1),可作山羊秋冬季的高蛋白补充饲料,应考虑对柳属灌木重度利用以控制它的生长的研究。尽管灼甫飞播草地受柳灌等的危害很严重,急需用速效方法加以控制,但利用山羊过度采摘灌木却是控制柳灌最廉价而简单易行的一种方法。它一方面利用灌丛获得了畜产品,另一方面抑制了灌丛的顶端生长起到了控制作用。因此,对放牧控制灌丛的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饲用灌木半灌木植物及其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省草地饲用灌木、半灌木植物的数量构成、分布及其在草地中的作用及饲用价值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为开辟牧业区的饲料资源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氮沉降背景下放牧对半干旱沙质草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本试验探究了放牧和短期氮添加(20 g·m-2·a-1)对半干旱沙质草地优势种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群落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和氮添加增加了糙隐子草的重要值,放牧降低了糙隐子草叶面积,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围封草地中糙隐子草叶干物质含量,增加了围封和放牧草地中糙隐子草叶氮含量(P<0.05);相同氮素水平下放牧降低了植物群落高度,氮添加增加了围封样地植物叶面积和叶氮含量,增加了放牧样地植物比叶面积和叶氮含量,降低了叶干物质含量(P<0.05);回归分析表明,糙隐子草叶面积和叶氮含量能较好地解释群落水平植物叶面积和叶氮含量的变化。半干旱沙质草地植物群落通过改变植株大小和主要叶性状来响应放牧和氮沉降,对预测未来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呼天明  王培  姚爱兴 《草地学报》2001,9(2):87-91,105
笔者于1994年~11月在湖南南山牧场研究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的饲用价值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当年12月~翌年12月对植物及土壤进行分析,结合放牧强度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牧强度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的饲用价值各异,其中以适度放牧区较高.引起人工草地退化的首要因素是0~10cm土壤速效磷含量,但放牧引起的土壤紧实及其相互作用则是退化的重要因素.分析人工草地的饲用价值及其退化原因,笔者认为,适度放牧不但保持草地的较高利用价值,而且是维系群落稳定防止退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调查、室内鉴定和资料收集,对甘肃天然草地饲用植物资源进行了整理分析,建立了甘肃天然草地饲用植物资源信息数据库。本数据库共收集甘肃草地常见饲用植物48科、262属、共884种。系统采用ASP+SQLServer2000+ⅡS6.0设计,整个信息系统分为系统管理模块和数据查询模块两部分。系统管理模块下设数据管理模块,可对数据进行录入、修改和删除操作;数据查询模块提供一个可视化界面,设置查询窗体、显示数据窗体和详细信息窗体,并具有浏览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