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生态观光干果采摘园的建设意义、建设理念及建设原则,并以晋城市城区洞头村生态观光干果采摘园的规划和实践为例,分析了在采摘园规划中,树种选择及果实采摘期合理分布的重要性,旨在为符合太行山区的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干果采摘园的建设模式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哲  邓小明 《林业调查规划》2019,(3):173-176,184
介绍巴山珍稀植物园规划及建设过程,分析珍稀植物园建设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安全、建设巴山珍稀植物基因库和生态文明、生态科普教育方面的重大意义,提出植物园选址与地形解决方案,对植物园建设中珍稀植物种类的甄选原则和甄选结果以及植物园规划分区情况进行阐述,总结出植物园规划建设应尊重原有地形,植物选择要以生物学习性及其适应性为原则,科普性、开放性与景观性是未来植物园建设的主导方向等经验。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利用自身校园条件通过资源的合理建构和科学的规划,将生态科普要素呈现于校园内,是高校生态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校园景观生态科普功能内涵、规划展示及生态科普打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与符号展示科普内容,并融合于学校专业发展与校园景观生态规划之中,经过点线面及各节点布局,特别是科普行为、科普符号、科普语言等共建协同推进,使学校能添加人才培养的生态基面与元素。  相似文献   

4.
《绿化与生活》2014,(6):56-56
正为进一步推进核心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园林绿化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海淀区园林绿化局以各类公园为阵地,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生态文化科普教育。一是利用网络智能技术开展科普文化宣传。翠湖湿地公园、海淀公园、北坞公园、玲珑公园、阳光星期八公园等分别开通官方网站和微博,长春健身园、巴沟山水园、金源娱乐园等公园将"二维码科技"运用到植物识别中,玲珑公园为"慈寿寺塔"文化古迹和"火车头"科普设施增加二维码标识,长春健身园、巴沟山水园、元土城遗址公园积  相似文献   

5.
以漯河市沙河湿地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的规划思路、规划布局结构、重点区设计等进行系统分析。依据场地区位和环境特点,结合国家级湿地公园规划规范,形成四区、六园、十景的总体格局。通过梳理园区水系和交通流线,结合生态恢复与重建,建设一处以湿地生态系统保育为主,集科普宣教、游览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并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植物园联盟理事单位之一的福州植物园为例,通过游客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植物园的各项服务功能与民众的环境意识间关系进行梳理,为福州植物园未来各项服务功能、环境教育教案设计、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与科普宣传方式等方面规划与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现状,阐述了保护区建设中药园的有利条件、规划的理念与原则、建设的内容以及布局规划,深入探讨了5个亚区的建设内容,提出了中药园建设应因地制宜、保留木与植被景观效果打造等建设经验,以期为保护区中药园建设及科普宣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普宣教是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湿地公园环境教育的核心表现形式。本文以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大天鹅科普郊野湿地为例,全面分析资源本底,综合提炼宣教内容,通过基于"故事游线"概念下的的游线设置、环境解说、体验参与等多种生态规划手段,建立生态湿地科普宣教、森林休闲科普宣教、特种动植物特普宣教三大体系,深入探讨"故事游线"的规划对于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11月18日,湘潭市正式启动全市中小学林业科普教育基地。来自湘钢一中的部分师生代表在看到鲜活的植物和精致的标本时,感到特别的新奇。他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细心观赏,认真聆听,不时笔记,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基地位于湘潭市林业局院内,由林业科普园、野生动植物标本馆、植物检疫室三部分组成。其中,林业科普园面积4000多平方米,种植了80余科200余种植物,是一处以生态文化为内涵,集科普、观赏、文化于一体  相似文献   

10.
基于森林生态文化和森林养生等相关理念,以江西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分析陡水湖森林公园现有的自然地理、森林植被、生态环境、文化古迹等生态文化资源,探讨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森林生态文化科普区、客家渔乡文化体验区、生态旅游度假区等的建设布局,以及赣南树木园、百花谷等景点建设项目规划,论述了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模式,提出重视森林文化科普教育、形成地方特色文化符号、引导森林文化产业化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福州植物园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植物园的前身福州树木园成立于1959年,是一个集科研、科普、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植物园。本文围绕新形势下福州植物园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研究秦岭国家植物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为秦岭国家植物园生态旅游的长期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也可为其它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提供参考.本文通过综合调查,结合查阅资料,借鉴其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经验和教训,并根据秦岭国家植物园自然风景资源特点和原则要求,提出了秦岭国家植物园生态旅游开发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福鼎市秦屿镇冷城村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为例,探讨了依托著名旅游景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利用生态旅游带动农业发展;在生态造园的理念下,打造农业生产与农业旅游的精品项目;通过在农业生产环境内创造园林空间,发挥农业生产的环保作用,实现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4.
赣南树木园生态旅游规划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赣南树木园的景观资源,分析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并结合旅游市场与赣南树木园的实际,阐述规划指导原则;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景观资源、提供优质服务为前提,提出生态旅游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广大的农村地区在发展的同时存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问题。农民是农村地区主要的构成人口,其环境意识的高低对于环境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问卷面访调查了福建省闽北某县农村地区农民的环境意识(得分:0~75.76),分析了环境意识与经济水平、生活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居民的环境意识得分普遍较低,环境知识获取渠道单一;环境意识水平与年龄、家庭收入、获取途径、生活水平均有关。提出了可从拓宽环保知识的获取渠道、丰富环境保护的内容入手,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提高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有利于环境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16.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茶博园规划为例,从规划目标、规划战略、规划结构等方面,探讨将茶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建造集教学、科研、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现代观光茶博园。  相似文献   

17.
义乌高效生态农业又见光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规划目标与定位、设计构思、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等方面对义乌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园悦农园规划方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潞西市世界竹子博览园建设总体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潞西市竹亚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世界竹子博览园",对于当地竹产业和林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高的科学价值。本文在对潞西市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后,对"竹博园"内的所有景点、景区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并依据规划选择了相关竹种。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春季风景林美景度评价及营造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综合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福州市内代表性的园林绿地春季观赏植物进行调查。重点调查区域包括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北江滨公园、金牛山公园、福建农林大学中华植物园及校内植物等。调查表明,福州市主要春季观赏植物90种,其中观花植物56种,色叶植物34种。福州市春季观花植物中以木兰科、蔷薇科包含的植物较多,另外还有山茶科、杜鹃花科、大戟科、豆科、冬青科、紫葳科等。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对福州市春花植物进行评判,得到相应的美景度值。其中具有较高观花价值的亚乔木12种,灌木9种,草本或藤本3种。在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从植物选择和配置2方面初步探讨了福州市春季风景林的营造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群落的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米槠基因组DNA,并对获得的基因组DNA进行浓度检测、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含量测定分析以及扩增结果测序。结果表明:米槠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和浓度较好,具有良好的完整性,PCR效果好,电泳图谱条带显示清晰,测序结果长度符合要求。利用该方法提取的DNA可用于米槠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可进一步为米槠和格氏栲等其它栲属植物的DNA提取以及其它分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