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李元凤  王亚超  何健  敖翔 《养猪》2020,(2):17-20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小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体重为9.56 kg左右的35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120头,按照体重相似的原则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2.5%鱼粉),试验组添加2%植物小肽(替代基础饲粮中2.5%鱼粉)。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植物小肽组仔猪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88%(P<0.05)和2.67%(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2.74%(P<0.05)。与对照组相比,植物小肽组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腺比(V/C)也显著提高(P<0.05)。综合来看,断奶仔猪饲粮中2%植物小肽替代2.5%鱼粉促进了仔猪肠道发育,提高了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粗蛋白质和乳糖水平对断奶后前2周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免疫的影响。试验将21日龄断奶、平均初始体重为(6.55±0.01)kg的600头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头。断奶仔猪试验日粮采用2×2因子设计,即2种粗蛋白质水平(20.5%和22.5%)以及2个乳糖水平(5%和10%),试验为期14 d。结果:无论日粮乳糖水平如何,低蛋白组断奶仔猪的末重、日增重和采食量均显著高于高蛋白质日粮组(P<0.05)。低蛋白质日粮组仔猪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均显著高于高蛋白质日粮组(P<0.05)。在相同日粮蛋白质水平条件下,10%乳糖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显著高于5%乳糖组(P<0.05)。日粮蛋白质和乳糖水平对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在相同乳糖水平条件下,高蛋白质日粮组血清IgM浓度显著高于低蛋白质日粮组(P<0.05)。结论:低蛋白质日粮(20.5%)可以改善仔猪断奶后前2周的生长性能,补充10%乳糖可以提高十二指肠绒毛高度,而高蛋白质日粮可以提高血清IgM浓度。 [关键词]乳糖|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免疫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机酸与植物精油复配使用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肠道结构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研究选择120头28日龄的健康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平均体重8.56kg±0.32kg),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普通基础日粮,试验Ⅰ、试验Ⅱ和试验Ⅲ组分别在普通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3%复合有机酸、0.02%的植物精油、0.15%的有机酸和植物精油复配物,试验为期35d。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中,与对照组相比,有机酸和植物精油复配物组能够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料肉比以及盲肠和回肠中大肠杆菌菌群数,极显著增加盲肠和回肠中乳酸杆菌菌群数,可显著增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Villous Height,VH),显著降低两者的隐窝深度(Crypt Depth,CD),极显著提高VH/CD值。因此,有机酸化剂和植物精油配合使用可改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卵黄抗体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形态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头(25±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分为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各组分别饲喂以下4种饲粮: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4 kg/t硫酸黏杆菌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1.0 kg/t卵黄抗体(卵黄抗体组)、基础饲粮+0.2 kg/t硫酸黏杆菌素+0.5 kg/t卵黄抗体(联用组)。试验期共计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卵黄抗体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卵黄抗体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表现出相近的使用效果。2)与对照组相比,卵黄抗体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的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卵黄抗体组显著增加了断奶仔猪回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P0.05),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隐比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卵黄抗体组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回肠、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了断奶仔猪回肠、盲肠中的乳酸杆菌数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卵黄抗体能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增强仔猪免疫力,提高肠道健康水平,促进有益菌生长,与抗生素有相近的使用效果,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  相似文献   

5.
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和肠道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选用体质量平均为(6±0.05)kg 21日龄断奶的96头杜×长×大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3个处理组,每处理组4个重复,每重复8头仔猪.丁酸钠的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1和2 g/kg.在断奶后3、7和14 d从各重复中分别取1头仔猪屠宰取样.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丁酸钠能提高仔猪平均日增质量,促进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提高胃相对质量和胰腺相对质量.断奶后14 d,试验1组和2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分别比对照组高15.5 %(P>0.05)和23.9 %(P<0.05),空肠绒毛高度分别比对照组高14 %(P<0.01)和6 %(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丁酸钠能改善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形态结构,促进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长期饲喂不同锌源的高锌日粮对断奶应激仔猪肠道黏膜免疫及黏膜上皮形态的影响。选用临床检查健康的(26±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60头,按体质量和性别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3 000 mg.kg-1氧化锌和基础日粮+500 mg.kg-1蛋氨酸锌。试验期70 d。于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5头仔猪放血致死,分别取十二指肠近端、空肠近端1/4处、空肠远端1/4处和回肠中段,用于测定肠黏膜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小肠上皮间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数量,粘液层厚度及肠道粘液中IgA的含量。结果显示,在断奶后0~42 d,添加高锌日粮组仔猪的体重和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P0.05或P0.01),而在断奶后42~70 d,对照组仔猪日增重显著高于添加高锌日粮组仔猪(P0.05);两高锌组仔猪小肠黏膜结构有明显的损伤,表现为绒毛高度下降,隐窝变深,肠黏膜上皮细胞萎缩,肠道粘液层厚度变薄;上皮间淋巴细胞数、杯状细胞数和肠道黏液中IgA水平都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高锌日粮长期暴露引起断奶仔猪锌中毒,改变了肠道黏膜上皮结构的完整性,并降低了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黏膜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姜黄素对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断奶仔猪肠道组织形态和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16头正常初生体重(normal birth weight, NBW)仔猪和16头IUGR仔猪,公母各半;26日龄断奶,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或姜黄素日粮(基础日粮+400 mg/kg姜黄素),即N(NBW+基础日粮)、NC(NBW+姜黄素日粮)、I(IUGR+基础日粮)和IC(IUGR+姜黄素日粮),每组8头,饲养至50日龄屠宰取样。结果显示:日粮添加姜黄素可以显著降低肠道隐窝深度(CD)(P0.05),显著升高肠道长度以及十二指肠绒毛高度(VH)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VCR)、空肠回肠VH和VCR的值(P0.05),显著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脂肪和总能量的表观消化率(P0.05);日粮添加姜黄素还可以提高肠道二糖酶活性、回肠黏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含量以及IGF-1 mRNA表达量,增加肠道绒毛、微绒毛长度。提示:姜黄素可以改善IUGR断奶仔猪的肠道组织形态和消化吸收功能,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补充苯甲酸对感染细菌性腹泻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将21 d断奶、平均体重为(6.31±0.12)kg的684头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未感染细菌性腹泻),感染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在断奶后7 d接种大肠杆菌K88 105 CFU/头,苯甲酸组饲喂基础日粮+5 kg/t苯甲酸,在断奶后7 d接种大肠杆菌K88 105 CFU/头。结果:对照组仔猪断奶后21 d的体重、1~21 d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感染组和苯甲酸组(P<0.05),同时,1~21 d饲料报酬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对照组和苯甲酸组仔猪断奶后42 d体重、22~42 d和1~42 d日增重、饲料报酬均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与感染组相比,对照组和苯甲酸组仔猪断奶后1~42 d的腹泻率分别显著降低29.93%和17.70%(P<0.05)。甲酸组仔猪断奶后42 d空肠pH较感染组显著降低7.48%(P<0.05),同时回肠pH较对照组和感染组分别显著降低6.09%和5.67%(P<0.05)。感染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苯甲酸组(P<0.05)。苯甲酸组回肠隐窝深度较感染组显著提高16.89%(P<0.05),而绒毛高度较对照组和感染组分别显著提高12.63%和13.92%(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5 g/kg苯甲酸可以降低细菌性腹泻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负面作用和腹泻率,同时可以降低回肠pH,改善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 [关键词]苯甲酸|腹泻|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蛋白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50头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复合蛋白酶制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5.1%,料重比降低4.67%;试验组空肠的绒毛高度(VH)显著提高40.66μm(P<0.05),且绒毛隐窝比值提高了9.94%(P<0.05);试验组空肠的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均极显著升高,分别提高了2.89U/mL和23.25U/mL(P<0.01)。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蛋白酶明显提高了仔猪的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和成本,且促进了肠道绒毛和隐窝结构的发育和肠道消化酶的活性,改善了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
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形态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21日龄断奶的杜大长仔猪72头,按试验要求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2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含1%谷氨酰胺(Gln)日粮,试验期21 d,在断奶后0 d、7 d和14 d分别屠宰取小肠测重,并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测定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试验结果表明:断奶后7 d,日粮中添加Gln可显著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小肠相对重量,提高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的高度,降低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隐窝深度;断奶后14 d,日粮中添加Gln对断奶仔猪的生长和肠道形态发育影响与基础日粮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断奶仔猪肠道中定植了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参与断奶仔猪的肠道黏膜免疫过程。肠道微生物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机制主要是通过TLRs和NLRs通路分子分别发生作用。本文对肠道黏膜免疫的特点及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组成进行了综述,并深入探讨了肠道微生物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以及肠道微生物对肠道黏膜免疫系统调控的潜在机制,旨在为进一步利用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维持机体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紫茎泽兰对动物肠道损伤及致毒机制,本试验选取16只7周龄雄性SD大鼠经7 d适应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不含紫茎泽兰饲料,10 g·100 g-1 BW)与试验组(饲喂含30%紫茎泽兰饲料,10 g·100 g-1 BW),试验周期为14 d,试验结束后取各肠段(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组织样品,观察结构损伤,计数免疫细胞,测定sIg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紫茎泽兰可使十二指肠绒毛出血及顶端轻度坏死脱落,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其比值极显著增加(P<0.01);空肠充血并伴有绒毛顶端糜烂性坏死脱落,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极显著增加(P<0.01);回肠大量肠绒毛顶端凝固性坏死,并伴有出血与炎性浸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其比值极显著增加(P<0.01);盲肠水肿及充血;结肠淋巴细胞增多、直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及淋巴细胞增生,其中以回肠和直肠机械损伤最为严重,回肠评分增加722.36%,直肠评分增加976.00%;试验组各肠段上皮内淋巴细胞(intestinal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 IELs)、固有层淋巴细胞(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s, LPLs)和杯状细胞(goblet cells, GCs)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同时还可极显著增加sIgA的分泌量(P<0.01),极显著增加促炎因子IL-1β、IL-2、TNF-α和IFN-γ的表达量(P<0.01),极显著降低抑炎因子IL-4、IL-10的表达(P<0.01),激活肠道炎症反应,从而破坏肠道黏膜免疫屏障,造成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13.
动物肠道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单层上皮细胞将肠道微生物与下层肠组织隔离形成肠道上皮屏障。目前研究发现肠道上皮不仅起屏障作用,对收集体内外信号和协调免疫应答亦至关重要。本文对肠道上皮屏障如何与共生菌、病原微生物及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调节内环境稳定进行概述,旨在为动物肠道黏膜免疫机制的揭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选取240只1日龄肉鹑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肉鹑。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4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2、.0%的甘露寡糖(MOS)。进行为期50日龄的饲养,分别于35日龄和50日龄采样。试验结果表明,1.0%和2.0%MOS可显著增加35日龄肉鹑小肠长度和十二指肠长度(P<0.05)。1.0%和2.0%MOS组35日龄肉鹑空肠长度和回肠长度显著长于对照组和0.5%MOS组(P<0.05)。各处理组35 d肉鹑空回比均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水平(P>0.05)。日粮中添加MOS对50日龄肉鹑肠长度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添加0.5%、1.0%2、.0%MOS可显著降低35日龄和50日龄肉鹑回肠内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随着日粮MOS添加量的增加,回肠内大肠杆菌数量逐渐下降,且1.0%和2.0%MOS添加组回肠内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0.5%MOS添加组(P<0.05)。日粮添加0.5%、1.0%、2.0%MOS可显著提高35日龄和50日龄肉鹑回肠内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随着日粮MOS添加量的增加,回肠内乳酸杆菌数量逐渐升高,且2.0%MOS添加组35日龄肉鹑回肠内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0.5%MOS添加组(P<0.05)。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抗菌肽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肠道微生物含量及绒毛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5.76±0.02)kg的21 d断奶的杜×长×大仔猪672头,根据个体大小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2头。试验分为1~14 d和15~28 d两个阶段,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60 mg/kg盐霉素,抗菌肽组饲喂基础日粮+0、50或100 mg/kg抗菌肽。试验进行28 d。对照组较抗菌肽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28 d体重(P <0.05),1~14 d和1~28 d日增重(P <0.05),1~14 d、15~28 d、1~28 d采食量,显著降低了1~28 d料重比(P <0.05)。随着日粮抗菌肽添加水平的升高,28 d体重、1~14 d、15~28 d及1~28 d日增重显著升高(P <0.05)。对照组较抗菌肽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14和28 d干物质、14 d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系数(P <0.05)。对照组较抗菌肽组显著降低了14和28 d粪中大肠杆菌含量(P <0.05),且总厌氧菌、梭菌和大肠杆菌含量随抗菌肽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 <0.05);与抗菌肽组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回肠总厌氧菌含量(P <0.05)。饲喂对照组日粮的断奶仔猪较抗菌肽组显著降低了空肠隐窝深度(P <0.05),显著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 <0.05)。根据试验结果推断,日粮添加抗菌肽可以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具有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绒毛形态及降低粪中有害菌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Tight junctions (TJ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TJs i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are composed of different junctional molecules, such as claudin and occludin, and regulate the paracellular permeability of water, ions, and macromolecules in adjacent cell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oles of the TJ structure is to provide a physical barrier to luminal inflammatory molecules. Impaired integr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TJ barrier result in a forcible activation of immune cells and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different tissues. According to recent studies, the intestinal TJ barrier could be regulated, as a potential target, by dietary factors to prevent and reduce different inflammatory disorders, although the precis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dietary regulation remain unclear. This review summarizes current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on the regulation of the intestinal TJ barrier by food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9 000只1日龄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 500只,其中:蒲地散组饲料中添加中药蒲地散500g/t,对照组饲料不添加任何药物.试验期28 d,于试验第7、14、21、28天采样评估蒲地散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免疫水平、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蒲地散组鸡存活率显著提...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试验选择1日龄、体重42.8±2.6g的AA雄性肉仔鸡294只,随机分成7个日粮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鸡,试验期为42d。7种日粮是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0%(对照组)、0.02%、0.05%、0.10%、0.30%、0.50%壳聚糖和50mg/kg金霉素配制而成。结果表明:日粮各处理组对肉仔鸡盲肠内容物中总需氧菌无显著影响;大肠杆菌在14和42日龄时也未显示出显著的组间差异,而在28日龄时组间差异趋于显著(P=0.121),添加壳聚糖的各处理组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组,其中以0.05%壳聚糖组最低;乳酸菌在14日龄时无显著的组间差异,在28日龄时,添加壳聚糖的各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尤以0.05%壳聚糖组最高,而金霉素组则极显著低于0.05%~0.50%壳聚糖组(P=0.008),在42日龄时,乳酸菌的组间无显著差异(P=0.201),但变化趋势与28日龄时类似。可见,添加适宜剂量的壳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仔鸡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牛肠梗阻见于各种品种的牛,它是一种某段肠管机能发生紊乱的一种急性腹痛病;此病主要特征是发病急,难以诊断,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日粮纤维、淀粉、蛋白质、脂肪、饲料添加剂对幼兔肠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