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赏盆景大约与品茶道理相似:品得一好茶,水、器皿等是必不可少的成因,观赏一件盆景佳作,环境也是必需的。皆因盆景艺术是传统园林艺术中的一朵光彩绚丽的奇葩,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园林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盆景艺术是园林艺术高度发展的结果。盆景不单是咫尺盆中的艺术盆栽,而更是作为园林灿烂的一角,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2.
观赏果树盆景是植物栽培技术与造型艺术在现代化组合运用发展的一项艺术,以自然元素为主要材料,经过艺术加工种植在盆中,模仿大自然的一隅,作为陈设品果树盆景需要一定的艺术性。在现代化发展中,果树盆景随处可见,成为点缀人们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要素。分析果树盆景造型和管理技术,对于现代化果树盆景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延长盆栽苹果挂树期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北方落叶果树如苹果、梨、桃等的观赏盆栽日渐盛行,有的还将盆栽与传统的盆景造型技艺相结合,制作出优美的果树盆景,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大幅度提高。但盆栽果树同露地栽培一样,挂果期较短。如何延长盆栽果树的挂果期,以进一步提高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果树盆栽的  相似文献   

4.
杨瑞斌 《果农之友》2013,(8):18-18,38
果树盆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盆景栽培新形式,是将果树以及山石、构件等材料,经艺术加工,合理布局,集花、果、桩、型观赏于一身,将大自然的景色形象地浓缩到咫尺盆中的一种艺术。它的培育既要满足一般盆景大、老、势、难、瘦、韵等欣赏标准,还要有一定数量的果实,  相似文献   

5.
刘传刚 《花木盆景》2013,(11):90-91
组合山石盆景的造型组合山石盆景有两种制作方法:①用水泥将山石直接胶合在盆中:i登胶合山石时在盆中垫上纸或薄膜。前者适合大型的景点或过高过险的山石造型:后者山石造型后可以搬移,任意结构,达到多景广设、多式组合,获得组合多变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观赏茄子的盆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刚  宋明 《西南园艺》2005,33(2):60-61
盆栽蔬菜是将蔬菜栽培学原理和我国传统的盆栽、盆景艺术相结合,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装点居室,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对时令蔬菜的需求,在展现我国盆景艺术的同时,也展现了蔬菜盆景观赏、食用有机统一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7.
DIY月季盆景     
正家庭种植月季,一般都作盆栽观赏或地栽美化庭院,其实您完全可以换个思路,将常见的盆栽变成盆景的形式,以提高其观赏性。那么,怎么才能将盆栽月季变成盆景呢?下面就以《追梦》为例,看看如何一步步把不起眼的盆栽月季变成造型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的盆景吧!  相似文献   

8.
观赏南瓜、西葫芦无土盆栽和盆景造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都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利用家庭空闲地和阳台种植蔬菜,既美化了家居环境,又陶冶了情操。而观赏南瓜和西葫芦为草本植物,易于造型,通过修剪和盘扎控制,可以体现人们的艺术构思,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在房屋平台、阳台、走廊上放置盆栽观赏南瓜、西葫芦,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民对艺术和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从2005 年起,笔者引进观赏南瓜、西葫芦品种多个,筛选出雌性强、连续结果率高、观赏期长、适宜盆栽的观赏南瓜鸳鸯梨、金童、玉女等,西葫芦品种宝葫芦、小亚葫芦等。同时摸索出一套盆栽和盆景造型技术,在第五、六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盆栽观赏南瓜、西葫芦亮相后,深受市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刘少红 《花木盆景》2014,(11):68-69
10月12日,由香港岭南盆景艺术学会举办的第五届会员盆景比赛在元朗"盆中艺之家"隆重举行。海南盆景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刘传刚,广州盆景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小冬与陆志泉、副会长黄就明,以及香港北区花鸟虫鱼展览会会长廖赵碧云、委员张景石等嘉宾应邀出席。日本大宫盆栽村出口总代理和田将人从本刊得知此次活动的消息后,慕名专程前往,共襄盛举。  相似文献   

10.
李树华 《花木盆景》2022,(12):30-33
<正>盆景庭园是指以盆景为主要观赏对象的庭园,包括植物类盆景庭园和山石类盆景庭园。因为造型类树木的整形修剪技术与植物类盆景相似、奇石类的鉴赏法与山石类盆景的鉴赏法相似,本书中盆景庭园的范围可以拓展到以造型类树木为主体的庭园和以奇石类为主体的庭园,甚至包括花卉盆栽类庭园。随着明代盆景进入成熟期,盆景庭园开始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11.
榕树盆景的艺术造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景即盆中之景 ,就是人们以山石、花草、树木等为素材 ,运用“缩龙成寸” ,“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 ,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缩现在盆盎之中 ,供以欣赏。盆景是我国传统的园林技艺 ,榕树 (Ficusmicrocarpa)是福建省最有特色的地方性品种 ,是闽派的代表性盆景树种 ,为桑科常绿大乔木 ,生长快 ,萌枝力强 ,耐修剪 ,树龄可达数百年。笔者于 1 997年 4月至 1 998年 1月 ,在福建农业大学花卉教研组的小花圃中利用 3~ 4年生的细叶榕实生苗 ,进行盆景造型实验 ,探讨榕树盆景的艺术造型 ,现将结果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榕树盆景造型的…  相似文献   

12.
观赏葡萄的艺术造型是由花盆、支架及树冠三部分组成的,而树冠造型是主体部分,它是通过整枝修剪技术来实现的.通过整枝造型,使盆栽葡萄的枝蔓在有限的空间内分布合理,果穗着生均匀,通风透光好,形成树冠秀雅、色彩协调,姿态小巧玲珑,果品质量好,观赏价值高的葡萄盆景.  相似文献   

13.
按中国人的理解:盆景与盆栽的区别在于盆景能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情感,能反映特定的时代特征,而盆栽只是在盆中栽上普通的植物而己。郑永泰先生的新作《连根雀梅林》清新、自然,充满着乡土气息,给人一种除却俗念、远离都市、回归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冲动。“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遐想连翩、神游四海,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式盆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盆景是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貌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通过造型来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何谓艺术,《新华字典》“艺术”条目一解:“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术”条目中解:“技艺”。也就是说,盆景艺术是通过种种技艺进行造型,依自然天趣,创自然情趣,又还其自然天趣(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5.
正树石盆景是以树木、石头、水、土等为主要用材,经过精心构思、加工、组合和培养,在盆中融合为景,借以表现树石一体的自然景致,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盆景类型。树石盆景自古就有,其发展过程与园林、绘画等传统艺术一脉相承,秉承民族文化精髓,凝聚文人写意情思。树石盆景的历史渊源在我国盆景发展史上,树石盆景的出现并不比树木盆景和山石盆景迟,应是齐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菊花的观赏水平,库尔勒地区采用盆栽和地栽蒿类嫁接菊花技术培养造型菊(附桩盆景菊、多头菊、菊球、蟠龙造型菊、小立菊等),培养出的艺菊造型多、花型大、花色丰富。文章从多方面对菊花嫁接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李庆余 《花木盆景》2000,(1A):60-62
1986年中国盆景学术讨论会上.贺淦荪给盆景艺术做了如下定义:盆景不是自然景物的再现.而是能表达思想主题.有自然神韵的艺术美景;是一种艺术美的再创造;是通过造景来反映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活的造型艺术。现代文明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盆景艺术。自1956年周瘦鹃老师划分盆栽、盆植、盆景以来。在什么是盆景、什么是盆景艺术的实质特征问题上。1986年才有了如上定论。至此。中国盆景才真正步入现代艺术殿堂,走进了一个全新的盆景艺术文化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8.
梅花盆景作为一种当前较为流行的趣味观赏盆栽,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人们对美的认知水平。梅花盆景的修建造型和养护管理是梅花盆景生长成型的重点所在,造型修剪是给梅花盆景塑形、养护管理是给梅花盆景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梅花作为传统的盆景材料,因其不屈的品格、秀雅的风骨得到了广泛的喜爱,所以梅花盆景的追随者有很多。本文主要阐述了梅花盆景的几种造型制作步骤、常用的修剪方式以及具体的养护管理措施[1]。确认了梅花盆景修建造型和管理养护之间存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要想做出优秀的梅花盆景是十分不容易的,一些盆景爱好者的梅花盆景虽然看着枝繁叶茂,但是却没有多少梅花簇在枝头上,究其原因还是对于梅花的养护管理和造型修建知识了解不够,希望本文的相关养护管理和造型修剪知识可以给广大盆景爱好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城市景观绿化效果,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本土树种油松为基础,景观造型树木为导向,将油松造型与我国传统的盆景艺术相融合,通过对造型油松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造型修剪技术和审美评价,来阐述培育造型油松的修剪方法、季节和顺序,确定观赏面的主干、枝条和树冠等技术措施,归纳总结出一套方法简单、培育造型周期短的修剪技术,以期为培育造型油松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与前面说明的盆景打理不同的是,这一盆栽是在花开之后进行整理。其目的不是张扬各个枝节之美而是突现主干及根部之美,与前面反复剪枝叶重塑各种小枝造型不同,这一盆景将强调根部向上扭曲,攀延之态势,来年还可重赏花开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