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以温敏亚麻雄性不育系1S为母本配制的6个杂交组合F1、F2代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F1、F2代在株高和工艺长度上的平均优势均表现为负向超父本优势,而各产量性状上的平均优势均表现出很强的正向超父本优势;但与F1代相比,F2代平均优势明显下降.产量性状构成因素平均优势大小顺序为: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千粒重>每果粒数.不同组合间F1、F2代杂种优势表现差异较大,其中1S×黑亚15号组合产量性状的超父本优势最强,F1、F2代均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亚麻屑添加量对茶树菇菌丝体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新型栽培基质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亚麻屑替代木屑作为主要基质栽培茶树菇,按20%、30%、45%、60%和78%不同添加量设计培养料配方,以无亚麻屑为对照(CK)。[结果]添加亚麻屑对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适量的亚麻屑可提高茶树菇商品性状和产量。当亚麻屑添加量为78%时,菌丝生长状况最好;当添加量为20%时,子实体色深、盖厚,不易开伞,商品价值最高;当添加量为45%时,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与对照和其他配方相比差异显著。[结论]亚麻屑栽培茶树菇具有可行性,不仅能提高产量,降低原料成本,还可为废弃亚麻屑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验通过设计6个不同基质含水量,测试其对杏鲍菇商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基质含水量在60%~70%时,子实体的商品性状较好;基质含水量为65%~75%时,产量较高。基质含水量为65%~70%时,杏鲍菇子实体的商品性状和产量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亚麻品种,2020年对21份亚麻品种进行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田间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荷兰引进品种Lissette表现最好,原茎产量达到6.42t/hm2,纤维产量达到1.60t/hm2,种子产量为595.83kg/hm2,国内自育品种黑亚23号和荷兰引进品种Melina次之,表现较好,均适宜在黑龙江省种植,可以适当加大种植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杂种F_2代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杂交组合的F_2、F_1;群体及相应的亲本为材料,对组合F_2代的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等性状的遗传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测定了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值,计算和分析了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结果表明;(1)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与单株粒重有较高的遗传正相关,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间具有中低度遗传负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表现因组合不同而不同。(2)收获指数、株高的广义遗传力值较高,而生物学产量、单株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值较低。广义遗传力值因组合不同而表现有差异.(3)株高、生物学产量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均小于100%.收获指数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平均为110%.并且在生物学产量表现高的组合,其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更高,达140%以上。  相似文献   

6.
油用亚麻杂交种产量及性状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亚麻温敏型雄性不育系1S为母本,12个来源不同的亚麻品种为父本组配了12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产量及其性状的杂种优势、性状相关性和亲子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麻杂交种产量的超标优势变幅为-0.76%~21.48%,平均超标优势为7.50%.单株产量具有较强的超标优势、超亲优势和超中优势,有效分茎数和每果粒数具有较强的超中优势,其它各性状的超标优势不显著.有效分茎数、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F1代产量性状受亲本影响较大.有效分茎数、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果数是影响产量性状的主要因子,是亚麻单株产量杂种优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以6个杂交组合的F2,F1群体及相应的亲本为材料,对组合F2代的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等性状的遗传相关性进行分析,测定了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值,计算和分析了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结果表明:(1)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与单株粒重有较高的遗传正相关,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间具有中低度遗传负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表现因组合不同而不同。(2)收获指数,株高的广义遗传力值较高,而生物学产量,单株粒重的广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合延安地区栽培的猴头菇,对4个不同菌株的猴头菇菌丝长速长势、子实体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猴头菇菌丝日生长速度最快的是H-1菌株;子实体产量有明显差异,其中H99菌株产量最高;物理性状的综合指标H99菌株最好。总体来看,H99菌株适合延安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9.
胡麻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有代表性的9个胡麻亲本,配成9×9个双列杂交组合,对胡麻14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亲本所研究性状的配合力表现不一致,没有一个亲本具备所有性状的高配合力。一般配合力较好的品种有内亚2号和瑞士红。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同其所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并没有必然联系,而各亲本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与特殊配合力效应相关,在强优势组合中,亲本之一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也较大。(2)工艺长度、花冠直径、株高、蒴果直径、主茎分枝数、分茎数、现蕾期和开花期主要受基因加性遗传效应影响,而单果粒数、产量等性状既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又受基因非加性效应影响。工艺长度、花冠直径、株高、现蕾期、开花期、蒴果直径、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适合关中平原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平菇菌株。[方法]对5株平菇菌株的菌丝生长状况、菌丝的栽培性状、农艺性状、生物学效率、子实体产量等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德丰5号菌株满袋时间短,子实体产量高,抗逆性强,生物学效率高。该菌株的满袋时间为25 d,子实体平均产量为1 798.09 g,平均生物学效率为148.8%。[结论]德丰5号最适合在关中平原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1.
为鉴定筛选出适宜昌都市种植的亚麻品种,将引进的9个亚麻新品种在卡若区进行引种试验,考察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引进的9个亚麻品种在昌都市卡若区均能正常成熟,全生育期为117~122 d。其中“定亚22号”生育期最短,为117 d;出油率位居第二,为28%;每667 m2产量位居第一,为193.33 kg。综合各种性状表现“,定亚22号”表现最好。建议对“定亚22号”在昌都市做进一步试验和小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18个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inn.)品系的5个产量构成性状及产量进行相关分析,指出单株粒数和分枝长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并且各性状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对吉林省胡麻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关系须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以估算每一个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以及一个性状通过另一个性状对产量的间接作用。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吉林省提高胡麻产量,可主要通过提高单株粒数和增加分枝数来实现;返青将致使胡麻减产。  相似文献   

13.
研究通过对亚麻12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亚麻纤维产量相关显著的农艺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原理进行相关性状的降维处理,消除亚麻纤维产量综合评价中存在的性状间多重共线性影响,对亚麻纤维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回归法可以有效消除亚麻纤维产量综合评价中出现的性状间多重相关性问题,该法可对亚麻纤维产量进行综合评价,为作物产量的综合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豆相关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遗传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表现型方差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荚数对产量的加性贡献率较高,为52.89%,且在4个亲本中对产量的加性效应具有最大贡献,可考虑作为亲本产量加性效应的间接选择指标;对产量加性效应贡献最大的农艺性状因不同亲本而异,表明各亲本具有其独特的遗传和发育特性。荚数对产量的显性遗传方差贡献率较高,为22.45%,且在14个组合中对产量的显性效应具有最大贡献,可作为间接选择组合产量显性效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黑皮鸡枞在20℃以下一般不出菇的特性,进行了转潮管理对工厂化栽培黑皮鸡枞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皮鸡枞经过转潮处理后,子实体单朵重量和一级菇产量均比同期未作转潮处理的高,子实体外观性状也优于未作转潮处理(CK),说明转潮处理可以提高黑皮鸡枞产量,改善子实体商品性状;黑皮鸡枞在工厂化生产条件下,以经过15天转潮处理的质量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模糊评判法对新组合的性状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水稻通过区域试验后,产量差异很明确。但各组合的主要经济性状,如有效穗、生育期、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和抗性等这些对应性状组合间各不一样,也很不直观。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采用模糊评判法,对江西省1995年杂交晚稻区域试验的增产组合,进行综合性状的评价。产量高于CK的6个新组合,主要经济性状的综合评价都优于CK(汕优桂33)。这些组合排序分别是协优7791、协优1666、优ⅠⅤ2、新优752、优Ⅰ465、Ⅱ优46等。对照汕优桂33排第7位,综合性状最差。分析结果表明新组合产量高,且综合性状好,有其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油葵自交系子实含油率性状配合力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油葵不育系、恢复系子实含油率性状进行双列杂交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存在极显著、显著差异.F1的子实含油率性状受亲本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共同影响,但一般配合力效应较特殊配合力的略大.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在组配高油杂交组合及高含油率自交系的改良计划中,应首先在较高的一般配合力的基础上,同时要求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母本自交系对杂交种的子实含油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选用已应用于市场的常规菌草配方,对14株香菇菌株进行常规栽培,测定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及子实体的含水量、产量、外观性状等,进行优势菌株的筛选,以获得适合菌草栽培的香菇优势菌株。结果表明:在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长势上,1~3号菌株表现优异,菌丝生长旺盛,颜色纯白;在菌袋重量上,1号菌株下降最少,有利于后期出菇;在子实体含水量上,1号菌株的含水量最低;在子实体的产量上,1和9~11号菌株子实体的鲜重较重;在外观性状上,综合考虑子实体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长度和菌柄直径,1和9号菌株适合市场化栽培。综合各因素,最终筛选出1号菌株(LC236)为最适合菌草栽培的中温型香菇菌株,其子实体大且饱满,产量高,含水量低。  相似文献   

19.
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种不同的出菇方式下杏鲍菇产量和子实体的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杏鲍菇出菇时间、子实体形态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半脱袋地埋覆土出菇方式出菇较早,子实体大小适中,色泽明亮,外形美观;覆土出菇比不覆土产量明显提高;脱袋后用泥土砌成菌墙出菇方式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对紫粒小麦有关品质性状及穗部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紫小麦同一品质性状不同亲本的GCA效应值差异较大。高原115x陇春23、高原115x宁春4号等6个组合的SCA在5个品质性状上均表现正向效应,可作为选择优质紫小麦的优势组合。②紫小麦同一穗部性状不同亲本间的GCA效应值存在显著差异。陇春432x宁春4号是选择紫粒品种穗部性状的理想组合。黑小麦76x陇春23组合是增加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单穗粒重的最好组合。③从配置的16个组合分析,黑小麦76x陇春23这一组合无论是品质性状还是产量性状都有较高的SCA效应,应作为重点组合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