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两迁"害虫,重点把握好水稻分蘖末期至拔节期、破口期、灌浆期等阶段的防治。其中对稻纵卷叶螟,坚持"治早治小"的药剂防治策略,掌握在卵孵高峰至1、2龄幼虫期防治,  相似文献   

2.
分析淮安市楚州区水稻纵卷叶螟在新形势下的发生特点,着重阐述水稻纵卷叶螟防治措施的改进。一是要提前防治,在卵孵期用药;二是要复配用药,用长效药剂和速效药剂相结合,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性;三是要注意后期防治。  相似文献   

3.
稻秆潜蝇为中国南方山区和半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通过2000—2005年的调查试验研究,初步探明水稻稻秆潜蝇种群发生规律、影响因子与为害损失,研究提出了以成虫盛发至卵孵盛期为防治适期,秧田平均每百株有卵10粒,株危害率1%以上,大田平均每丛水稻有卵1粒,株危害率3%~5%的防治指标;明确稻秆潜蝇卵为均匀分布,幼虫为聚集型分布,建立了序贯抽样、简易“查定”和GIS监测预警技术,组建了包括数据库管理、逐步回归预测、种群动态模拟的计算机系统;改进稻秆潜蝇测报办法,提出“狠治一代压基数,巧治二代保丰收”的防治新策略及其适用的农业、物理、化学防治技术,初步形成适于中国南方特点的水稻稻秆潜蝇综合防治与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生产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毁灭性病毒病,对水稻的危害比较大,一般造成10%~20%的产量损失,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对该病应采取"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策略。根据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其化学防治策略是"治麦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治大田前期,保大田后期"。  相似文献   

5.
三化螟是邗江区水稻生产上的灾害性害虫,2000-2001年在邗江稻区发生猖獗,灯下蛾量,田间卵量超过历史同期水平,三化螟为害程度民水稻品种布局的变更和品种特性,栽培技术,人为因素以及气候等多种因素有关,三化螟的防治最为突出和明显的措施采用“避”与“治”相结合的方法,“避”即通过农业措施使水稻易遭三化螟危害的生育期避开,“治”即在三化螟卵孵盛期,高峰期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6.
甘蔗二点螟以幼虫休眠和滞育两种方式越冬,年发生1-4代。采用"控制虫源、压低基数"的防治策略,与过去"狠治第1代,压基数"的防治策略相比,成熟期虫蛀节率相差25倍以上。农业防治对该虫防治有重要意义,能起到化学防治所起不到的作用。化学防治主攻对象是越冬后的越冬代幼虫和休眠越冬的第1代蚁螟。  相似文献   

7.
转Bt基因抗虫棉棉铃虫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1995~1997年就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及棉铃虫的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虫棉对棉铃虫具有很强的内在抗性,对初孵幼虫致死率达90%以上,对幼虫的生长发育影响严重,其毒力随幼虫龄期的增大而降低。在棉铃虫大发生年份,对二、三代棉铃虫不进行药剂防治则显著减产。初步提出抗虫棉的棉铃虫防治策略为:二代以保棉株生长点为主,三代要重点防治以保蕾铃。其防治指标是:二代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200~300粒,三代百株累计卵量80~120粒。  相似文献   

8.
四唑虫酰胺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探讨了新型杀虫剂四唑虫酰胺通过秧盘用药、茎叶喷雾等方式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持效期,以期为水稻病虫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g/L四唑虫酰胺SC在二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茎叶喷雾对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同时对稻纵卷叶螟也具有很好的兼治效果.二化螟枯心危害定型后,200g/L四唑虫酰胺SC 150mL/hm2对二化螟枯心防效达94%以上;第2次用药14d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达97%以上.另外,200g/L四唑虫酰胺SC 150mL/hm2秧盘用药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建议生产上防治二代二化螟在卵孵盛期施药2次,施药间隔期14d;防治稻纵卷叶螟在卵孵高峰期施药1次;施药剂量为200g/L四唑虫酰胺SC 150mL/hm2.  相似文献   

9.
摘要 近年来,水稻螟虫因多种原因在沿江稻区回升迅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索有效的控制水稻螟的高效药剂,笔者于2015、2016年在通州区平潮等地进行了,多种新药剂防治水稻大螟、二化螟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四氯虫酰胺、阿维·氯苯酰胺、阿维·氟酰胺防治螟虫效果显著,适期用药一次,对大螟的总体防效可达90%以上,对二代二化螟的兼治效果也达70%--80%,值得在水稻大螟和二化螟总体防治上推广应用。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为:氯虫苯甲酰胺10ml、甲氧虫酰肼30ml、四氯虫酰胺30ml、阿维·氯苯酰胺40ml、阿维·氟酰胺SC30ml。防治适期掌握在卵孵高峰期用药;在二化螟大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建议适当增加用药剂量,或者用药二次。  相似文献   

10.
江鸿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2):279-279,281
药效试验表明 :防治水稻 3代三化螟 ,在 3代三化螟卵孵盛期内 ,水稻破口 2 %时喷药较水稻破口 5%时喷药 ,防效可提高0 .43~ 2 .53个百分点。防治 3代三化螟以三唑磷、二嗪农等有机磷的单剂或混剂防效较佳  相似文献   

11.
张耀  潘秋波  杨强  李建群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2):2605-2606
瓜藤天牛在平湖市1年发生1~2代,主要为害2年及2年以上的杜瓜,表现为幼虫蛀食藤蔓木质部,以幼虫在杜瓜枯藤中越冬。根据其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应采取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抓关键的综合防治措施,即在杜瓜收获后需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田间残留的枯藤,降低越冬基数;在卵孵盛期—低龄幼虫盛期,适时用药、合理选用药剂,开展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2.
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1代二化螟主要在分蘖期为害,造成枯鞘、枯心;穗期被2代二化螟为害后,以虫伤株为主,受害严重植株,造成枯孕穗和白穗,结实率降低,千粒重下降;防治上应掌握在2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至幼虫未侵入前施用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13.
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温州市水稻生产上主要的虫害之一。根据二化螟在温州市的发生代次和发生规律,温州市二化螟的防治策略是在早稻和晚稻的前期狠治一、三代以减轻二、四代的虫量,视二、四代的虫量挑治或兼治二、四代。为应对氟虫腈(锐劲特)禁用后防治第一、三代水稻二化螟的药剂选择问题,2009年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对危害水稻稻秆潜蝇生活史和习性的观察,初步掌握了其危害规律及水稻的被害症状与损失情况。并经多年摸索,总结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最佳施药时期用药 由于棉铃虫的幼虫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钻蛀性,药液很难直接喷在虫体上。而棉铃虫的卵多产于棉株表面,容易着药,且初孵幼虫通常先吃掉卵壳,后转移为害,故棉田二代卵高峰至初孵期是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信阳市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分析了近年来该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根据"治前熟,保后熟"的防治策略,提出了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与可持续控制技术,以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湘北荸荠枯萎病、白禾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枯萎病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生流行,严重时可造成绝收。种荸荠带菌多的发病重,重茬田、偏氮缺钾田、早栽封行早的丘块发病重,秋风秋雨多的年份发病重。防治方法主要是合理轮作,增施磷、钾肥,精选种荸荠,适时适度晒田,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荸荠白禾螟1a发生4代,以第二、三代为害严重,防治策略是狠治第二、三代,抓住卵孵高峰期施药。  相似文献   

18.
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秀山县稻纵卷叶螟大发生.主要表现为:迁入偏迟,但迁入峰次多、蛾量大;田间蛾量高,蛾峰期持续时间长,峰期蛾量大;世代重叠严重.危害期长;发生面广,危害重.发生原因有地理位置特殊、虫源充足、食料条件适宜、气候条件有利、自然控制力差、防治不力等方面.稻纵卷叶螟防治应以保护水稻三片功能叶为重点,按照防治指标,适时开展化学防治,同时注重选用抗(耐)虫品种、搞好肥水管理和保护天敌的综合防控策略及"压迁入代、控主害代,低龄幼虫期施药"的化学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东海县稻纵卷叶蛾1年发生3-4代,虫源由南方迁入,以五(3)代为害为主,所以在防治策略上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则采取治四(2)代,主治五(3)代,挑治六(4)代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水稻二化螟在我县常年都有发生,近几年在我县有加重的趋势,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到危害.并受到不同的受害状。部分田块发生造成严重减产。在防治上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采取狠治一代压低基数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