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媛媛  杨忠芳  余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17-22622,22657
阐述了土地质量及土壤质量评价的内涵,综述了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以反映土壤质量评价的发展过程。系统总结了土壤质量评价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土壤生物学指标的研究是我国土壤质量评价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除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外,将土壤质量与社会经济指标相结合能更有效地预警和监测土壤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土壤质量及其时空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些年来,土壤质量评价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土壤质量的概念、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重点分析了土壤质量的时空变异,并探讨和展望了土壤质量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韩捷 《北京农业》2016,(4):162-163
土壤质量是决定作物品质的最主要因素,因而关于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质量评价方法一度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关于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质量评价方法的深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土壤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河源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及其评价的内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分析,指出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大量的借助于遥感资料,同时结合统计资料对区域自然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概括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指出了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坚持整体性、评价指标体系化、方法定量化的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土壤健康研究近年来成为土壤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了更好的保持与提高水及大气的质量,发挥土壤系 统维持植物和动物生产力,支撑人类健康和栖息地等功能,便于进行土壤健康养护工作,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有 关土壤健康评价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土壤功能、土壤质量、土壤健康的概念以及三者相互之间的区别 与联系,列举了土壤健康评价时所构建的土壤健康评价体系,最后以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例分析了不同生 态系统的土壤健康评价成果,提出了今后土壤健康评价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是管理渔业生态环境的基础。对于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来讲,管理上常用单因子法评价。近年来,某些环境质量评价领域常用方法如内梅罗指数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富营养化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也被借鉴应用在不同的渔业水域环境质量评价中。本文结合渔业行业特征,对行业领域内常用的渔业生态环境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方法的原理、运用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说明;对近年来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科研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开展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步骤;分析了目前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在评价方法开发和实际应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质量的最新概念,论述了土壤肥力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新研究资料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展该领域的深入研究以及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内容基础上,对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论述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优劣性。作为一个绿洲区域和土壤盐渍化明显的地区,随着快速城市化、经济增长和农业发展,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为差。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定量研究方法,对于生态环境质量而言不仅可以确定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而且还可以用于综合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森林土壤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生化强度以及酶活性的变化对森林土壤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单独用这些指标评价森林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时,存在指标过于简单、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等问题。因此,在进行森林土壤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时,应把上述各项指标及其土壤有机质含量等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说明森林土壤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正着力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和提升土壤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水土保持工作。本文分析了水土保持和土壤质量的内涵,以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典范工程为例综述了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土壤质量改良效应,同时分析总结了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土壤质量效应,有助于更深入认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水土保持对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作用。最后归纳总结了目前水土保持措施与土壤质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要深化的研究内容:(1)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化;(2)水土流失防控主导因子及关联研究;(3)水土保持学与基础理论研究。全文旨在为合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科学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更全面和客观评价治理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PGIS的耕地地力评价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山西省闻喜县为例, 运用GIS技术建立了闻喜县耕地资源数据库系统。耕地地力评价单元通过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和土壤图所形成的图斑组成。针对闻喜县的实际情况, 筛选出15项指标进行评价。用15项耕地地力评价指标计算每一个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指数, 以该指数作为耕地地力评价依据, 并针对耕地的不同等级所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为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县级土壤基本肥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本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89-6391
[目的]为县级土壤肥力评价及其空间变异研究提供技术方案。[方法]以安徽宣城市宣州区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肥力评价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模糊评分方程,进行县级土壤基本肥力的综合评价。[结果]宣州区土壤基本肥力综合指数为0.4~0.8,其肥力可分为7级。各肥力等级间差异明显,沿圩区、沿湖阶地、沿河流域、丘陵山区、山区土壤肥力水平依次降低。肥力最好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水阳镇,面积约6 700 hm2。[结论]利用该方法进行县级土壤肥力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土壤肥力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概述了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提出了保持与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介绍了国外土壤肥力评价的研究历史及发展方向,世界农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概况,以及我国土壤学家何同康对土壤资源评价总结出的适合我国实际的直接评价法和间接评价法。针对我国在土壤肥力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应用于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利用基于实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来优化投影方向,将多维数据指标转换成低维子空间,通过寻求最优投影方向来计算投影函数值,从而根据投影值的大小进行土壤综合评价。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其结果合理,避免了权重确定的人为干扰,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究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梳理土壤质量评价中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为我国土壤质量评估研究及方法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 和CNKI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检索方法,收集有关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筛选、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文献415篇、最小数据集155个。基于土壤质量评价指标选取频率、评价方法和最小数据集等信息,分析近30年来全球土壤质量评价的发展态势、前沿领域以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涉及25个物理指标、36个化学指标、35个生物指标和19个环境指标。土壤有机质作为土壤质量的核心指标,其选取频率最高,为96.6%;其次是土壤酸碱度、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容重,选取频率均在50%以上;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等生物指标选取频率较低,均小于25%,但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最小数据集构建方法中,主成分分析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指标冗余,体现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应用最为广泛。被筛选进入最小数据集的指标中,有机质、速效磷、容重和土壤酸碱度在表征土壤质量时应用广泛,频率分别为67.7%、43.2%、34.8%和34.2%。目前土壤质量评价研究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土壤质量指标,运用土壤质量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能较准确地评估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适用于土壤可持续管理。【结论】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酸碱度、容重和含水量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构建能够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土壤质量变化的指标体系及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未来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的重点,应用指标体系在大空间尺度评估土壤质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辽宁部分花生产区土壤多点随机取样,经室内分析后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辽宁花生主产区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为各产区均为重度污染,污染物主要为Cd;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为阜新、铁岭地区为中度污染,锦州、葫芦岛地区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镉。  相似文献   

17.
葡萄品质与土壤地球化学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葡萄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葡萄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葡萄品质与土壤性质、土壤地球化学元素间关系的研究。指出:葡萄品质评价正由单一指标向综合指标过渡,并逐步形成较完善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葡萄品质与土壤地球化学关系研究有了初步进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葡萄品质受地域性影响差异较大,影响葡萄品质的各项因素中,土壤地球化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葡萄品质。本文提出了建立完善、统一的葡萄品质评价体系,并基于母岩—土壤—植物系统的矿质营养元素迁移规律,提出了土壤地球化学因素影响葡萄品质机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北平原地区林业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我国西北平原地区林业的生态服务功能。[方法]通过对西北平原地区林业的调查与监测,以县为最小单位,采取普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在评价上利用物质量评价法对西北地区平原林业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2005年西北地区平原林业在涵养水源、保持土壤、植被固碳、土壤固碳、植被制氧、吸收二氧化硫和滞尘方面均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各自生态服务功能值分别为32075.8万m3/a、2.8×106、1254、2752.8、3354.3、53.0和8510万t/a。[结论]为我国西北地区平原林业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