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5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可利用降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湘玲  吕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582-4585
选择1961~2009年逐月降水和温度资料,计算出玛纳斯河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及可利用降水量。在详细分析了近5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降水、气温、蒸发及可利用降水量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灰色预测分析法对降水、气温和可利用降水量进行了模拟,并对未来5年上述要素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5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温度、降水和可利用降水量变化基本呈上升趋势,而蒸发量则呈现出下降的变化特征。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玛纳斯河流域2010~2014年的年降水、气温及可利用降水量进行预测,发现今后5年该流域温度将继续升高,而降水量和可利用降水量将出现减少的趋势。因此,为保证水资源能满足该绿洲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合理规划,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2.
深入了解陕西省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探究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粮食安全政策构建提供科学合理理论参考。本文选取陕西省1999—2019年的粮食产量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采用GM (1,1)预测模型对未来5年(2020—2024年)陕西省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为波动型增长,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与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灰色GM (1,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0—2024年陕西省粮食产量将呈现小幅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模型平均相对预测误差模型平均相对误差Δ=0.03370.10,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基于1970 ~2009年且末绿洲变化特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选取影响该绿洲变化的9个社会经济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且末绿洲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因素,最后通过灰色GM(1,1)对未来20年的绿洲面积动态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影响且末绿洲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归纳为人口变化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和农业成产条件因素;灰色GM(1,1)模型对绿洲未来动态变化趋势预测得出,规划的近期水平年2010年和远期目标年2030年且末绿洲面积的预测结果分别为1 014.24和2 248.23 hm2,绿洲面积预测模型模型精度达到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灰色系统理论在林业用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辽宁省某市林业用地的常规GM(1,1)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精度检验,相对误差最大为0.53%,利用该模型对2003年的林业用地状况进行了预测检验,相对误差为3.65%,小于5%,证明该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预测效果较好。针对灰色系统理论及研究区域林业用地的特点,提出了在今后林业用地预测时可以在利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叠加国家规划中每年的生态退耕还林量而获得最佳林业用地量预测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谭春英  谢恒星  冯雪  李清翠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69-4470,4475
分析了1949~2004年烟台市人口变动状况,应用GM(1,1)灰色模型拟合了该地区人口数量,并对未来4年的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1949~2004年烟台市人口整体呈上升趋势,1960年有1个人口低谷值417.95万人;分别利用1949~2004年和1979~2004年人口数据建立GM(1,1)灰色模型,两者的拟合精度均较高,但后者要优于前者;利用1979~2004年人口数据建立的灰色模型预测未来4年内烟台市人口分别为664.45万、668.01万6、71.59万和675.19万人,人口有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和田绿洲蒸发能力预测的多因素GM(1,3)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灰关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和田绿洲蒸发能力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平均气温与相对湿度。根据灰色GM(1,N)建模原理,对和田绿洲蒸发能力建立了GM(1,3)预测模型,经检验模型预测结果较好,同时也说明了GM(1,N)模型在中长期水文预报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干旱是阳城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对于农业生产影响面广,造成的危害也非常严重。加强干旱灾害的分析预测对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灰色GM(1,1)模型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最常用预测模型。灰色灾变预测就是通过对灾变日期序列建立GM(1,1)模型,预测以后若干次灾变发生的日期。本文拟通过对阳城县1957-2012年的年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干旱灾变指标,建立灾变日期序列,并进行检验,用优化后的数据序列建立GM(1,1)模型,同时与不对原始日期序列进行检验的GM(1,1)模型进行比较,并把该模型应用于阳城县干旱预测中。  相似文献   

8.
干旱是阳城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对于农业生产影响面广,造成的危害也非常严重。加强干旱灾害的分析预测对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灰色GM(1,1)模型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最常用预测模型。灰色灾变预测就是通过对灾变日期序列建立GM(1,1)模型,预测以后若干次灾变发生的日期。本文拟通过对阳城县1957-2012年的年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干旱灾变指标,建立灾变日期序列,并进行检验,用优化后的数据序列建立GM(1,1)模型,同时与不对原始日期序列进行检验的GM(1,1)模型进行比较,并把该模型应用于阳城县干旱预测中。  相似文献   

9.
利用胶东半岛地区24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年降水资料,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建模原理,建立了胶东半岛异常降水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并对2011~2030年的异常降水进行了预测和比对论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精度较高,通过了残差与后验差检验分析,达到优秀标准;2011~2014年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表明结论可以用于预测;短期预测认为2015和2017年在烟台可能出现降水异常,表现为偏少;2016年在青岛和烟台可能出现降水异常,表现为偏多。  相似文献   

10.
对陕西省生猪及猪肉生产进行准确预测,力求避免盲目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给陕西省生猪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是本文的研究主题。首先,利用1999~2008年陕西省生猪及猪肉生产的相关数据,对其生猪及猪肉生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不同维的常规GM(1,1)模型群,根据不同维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优选出基础GM(1,1)模型,并建立了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陕西省未来五年的生猪及猪肉生产进行了预测;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适应陕西省生猪及猪肉生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晔  白雪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5):181-186
针对小麦产量具有较大波动性的特点,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和马尔可夫理论,同时利用新信息优先的思想,以河南省2010—2019年小麦产量作为原始数据建立无偏灰色GM(1,1)模型、无偏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和新维无偏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并对比3种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新维无偏灰色马尔可夫模型能提高预测精度,适合中长期预测,并预测出河南省未来5年的小麦产量数据.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绿洲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遥感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适合西北绿洲区的NPP遥感模型,估算石河子绿洲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方法]在GIS的支持下,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以光能利用率模型为基础进行研究.[结果]构建了绿洲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估算模型,以1989~2001年的石河子绿洲区植被为例,对13年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得到石河子绿洲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13年平均值为2.086 TgC/a,其年均变化量为0.049 TgC/a,绿洲植被碳密度在237.3~309.3 gC/m2变化.[结论]研究时段内NPP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主要是近年来该区降水、气温以及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3.
灰色理论预测方法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冬  顾燕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167-169,172
介绍了灰色预测理论,针对地理学问题引入马尔可夫链修正GM(1,1)预测模型,并依据气象数据的特性对该模型进行改进,形成适应于气象数据预测的改进的等维无偏递补GM(1,1)马尔可夫预测模型。最后,以哈尔滨市气温和风力数据进行了模型预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模型进行气象预测,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新乡市属严重缺水地域,近年来干旱的加剧使水资源 短缺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该地区进行降水序列的分析 以及干旱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新乡市1953—2010年的年降水量资料,采用一元 线性回归法和Mann—Kendall法分析新乡市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近60年 来年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干旱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以1953—2000年的年降水量资料为 建模数据,2001—2010年的年降水量资料为检验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的灰色预测方法,建立 新乡市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该地区未来一定时期内干旱发生的时间进行预测,经检 验该预测模型精度高,检验结果与实际相符,故可用该模型对新乡市未来的干旱年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显示,新乡市将在2012—2013、2020—2021、2028—2029年期间发生干旱。  相似文献   

15.
灰色预测是建立从过去引申到将来的灰色预测模型(Grey Prediction Model),从而确定所研究系统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青岛市1998-2007年海水养殖产量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利用灰色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对该市传统海水养殖产量变化作预测。预测结果表明,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都显示了青岛市海水养殖产量在未来5年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通过对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的模拟精度验证和模拟预测结果的比较,发现灰色Verhulst模型预测精度较高,Verhulst模型更适合对该市未来几年的海水养殖产量进行预测。该研究结果可为青岛市合理保护和利用海水养殖资源、制定海水养殖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遥感影像的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盐渍化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盐渍化严重程度及分布情况,为治理土壤盐渍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07-08-19的玛纳斯河流域Landsat TM影像图,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典型波段,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并结合近红外波段进行决策树分类,获取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的分布情况。【结果】根据归一化植被指数、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近红外波段及第3主成分,构建了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盐渍化决策树分类流程,分类结果显示:玛纳斯河流域各个灌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土壤盐渍化,其中重度盐渍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安集海灌区、132团灌区及玛纳斯河流域附近,约占玛纳斯河流域耕地面积的0.5%;轻中度盐渍化土壤主要分布在绿洲与沙漠过渡区、莫索湾灌区、136团灌区、石河子灌区、121团灌区以及重度盐渍化土壤周围,约占耕地面积的28%。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区域盐渍化程度严重。【结论】利用决策树分类法,通过内陆河小流域的遥感影像进行土壤盐渍化分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疏勒河流域径流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疏勒河流域3个水文站1973~2008年径流量资料和出山口托勒站同期的气象资料为基础数据,从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出发,研究了温度、降水以及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周期。研究表明,疏勒河流域出山口温度持续显著上升,降水波动性变化,主干河流径流量明显减少,但近10年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径流量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径流量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尤其与降水显著相关,二者均存在4~6年的周期振荡。最后利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水量平衡方程,以对来年径流量作出客观准确的预测,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梅疏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15-22419
鉴于降水过程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特点,中长期降水预报一直是气象科学领域的一个难题。主要采用平滑处理消除异常值,对年降水量进行分级,建立滑动平均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通过建立的预测模型,对南京市2009、2010年年降水量进行了试预测。结果表明,2009年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2.17%,2010年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3.09%,预测精度较高。同时,为弥补滑动平均马尔可夫链模型对极端年份无法预测准确的缺陷,利用灰色灾变系统,对南京市极端降水年份进行预测。两者结合能更好地完成南京市年降水量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吐鲁番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吐鲁番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际,采用2001-2010年10a的建设用地数据,通过对研究区建设用地利用特征分析,建立了趋势预测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分别对研究区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预测研究,并对3种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各模型的优缺点,最终预测出规划年期2015年和2020年的建设用地需求量,为吐鲁番市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引入工业污染和城镇化进程在粮食生产活动中的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获取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建立GM(1,N)灰色系统模型对江苏省1996—2010年的粮食产量进行预测,与GM(1,1)模型对比结果表明,其拟合值平均相对误差较小,预测精度较高,可为未来粮食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