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育苗移栽油菜,既需苗床,又花工费本,制约着油菜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我市紧紧围绕"省工节本、简化栽培"目标,对人工直播、机械直播油菜进行试验、示范,基本明确了直播油菜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近几年,我市直播油菜面积逐年扩大,占植油面积的40%左右,植油大镇直播面积已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2.
我县是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县之一,常年油菜种植面积5.3hm2左右,其中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占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浙双72"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培育低芥酸、低硫甙、高含油量的油菜新品种,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湖州市于1998年引进,1999年参加市油菜区试,2000年采取对比试验、高产攻关、示范推广同步实施的技术路线,大大加快示范推广步伐."浙双72"推广面积达38.68万亩,占油菜总面积的47.0%;2001年冬种,全市"浙双72"种植面积扩大到48.83万亩,占油菜面积的59.54%,已成为我市油菜生产新一代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4.
平湖市常年种植油菜面积25万亩,总产达4万吨.但习惯沿用甘兰型常规品种"九二13系",品质差,芥酸含量为48.15~52.42%,硫甙含量为102.46~105.97%.为尽快改变平湖油菜高产低质的状况,1996年我们从引进的20多个品种对比试验中,发现了省农科院的"双72"不仅产量、抗性都优于"九二13系",且品质都达国家双低油菜标准.  相似文献   

5.
1油菜“三甲”的发生情况油菜“三甲”即为黄条跳甲、茎龟象甲、露尾甲,是西宁地区油菜的主要害虫。随着西宁地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油菜形成规模化种植,2003年种植面积4.22万公顷,2004年种植面积4.34万公顷,2005年种植面积4.19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三分之一。规模化种植使油菜“  相似文献   

6.
"沪油15"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采用双交育种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我市在1999年引种示范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00年示范面积扩大到0.2万亩,2001年示范推广面积达5.5万亩,2002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70%左右,成为我市双低油菜主栽品种.现就1999~2001年"沪油15"引种示范和栽培技术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油菜是青海省的主要特色农产品,近几年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面积接近20万公顷,成为青海省第一大农作物,甘篮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二号”的推广应用,为青海省北方油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下面结合大通县杂交油菜制种工作谈谈青杂二号油菜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史力丰"油菜是江苏省育成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抗病、高产、优质于一体的油菜新品种;2002年通过国家油菜新品种审定,其高产水平位居全国油菜品种榜首;我县2002年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平均亩产228kg,比面上其它品种亩增83kg,增产增效十分显著.为了大力发展冬季高效农业,全面推广种植"史力丰"油菜,在其保优栽培过程中必须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9.
双低油菜"沪油15"、"沪油16"摘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种植业结构调整,奉贤区油菜种植面积呈逐年缩减趋势,为稳定油菜种植面积,2003年秋播对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蔬两用油菜品种“沪油15”和“沪油16”进行摘苔油蔬两用试验,2004年秋在奉城、青村镇示范推广。本试验旨在完善这两品种的油蔬两用高产优质农艺研究,从而增加其用途,为种植户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浙双72"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双72"系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宁油七号"与"马努"杂交育成的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2000年已通过品种审定.平湖市1995年冬种引进,经4年品比、3年大田对比试验,于1998年冬大面积生产示范,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优,获得种植户一致好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99年示范面积2.29万亩,2000年扩大到9.1万亩,2001年全市达11.5万亩,已成为我市油菜主栽品种,也是目前生产上唯一大面积推广的优质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1.
双低油菜"沪油15"保优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沪油15"是上海市农科院育成的双低油菜新品种,2000年12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引入湖州地区,其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和双高(高出油率、高产量)的品种特性,深受农民和油脂加工企业的欢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1年种植面积19万亩,2002年达到25万亩,2002年冬种面积达30万亩以上,占油菜总面积的40%,成为湖州地区的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双低”优质油菜是指低芥酸、低硫苷的油菜品种,发展“双低”优质油菜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双低”优质油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许多农户与油料加工企业签订了“双低”优质油菜的订单种植。为保证油料品质,在生产中达到“优质”高产目标,应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13.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县在油菜上应用农业微生物的面积逐年扩大,对油菜增产起了一定的作用.1973年应用面积为2.2万亩,占油菜总面积18.3%.据12组对比田核产,应用的增产25.01%.1974年应用面积为2.4万亩,占油菜总面积20%.据9组对比田核产,应用的增产19.3%.1975年应用面积为3.4万亩,占油菜总面积28%.据19组对比田试验,应用的增产26.63%.现将几年来的应用方法及其效应,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按栽培制度可以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冬油菜区包括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面积约占全国的90%左右;春油菜区包括青海、西藏、新疆、内蒙、甘肃、黑龙江等省区,面积占全国的10%.目前,全国油菜种植面积为550万公顷.  相似文献   

15.
油菜根腐病是油菜苗期的主要病害.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我地油菜面积逐年扩大,1999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达2.4万hm2,其中杂交油菜育苗移栽面积占85%左右.  相似文献   

16.
氮肥施用时期对免耕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绥阳县现有稻田面积1.4万hm2,常年稻田油菜种植面积为1.3万hm2,油菜籽平均单产为2 145 kg/hm2.稻田免耕栽培油菜能达到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效果.近年来,绥阳县免耕油菜面积逐年扩大,为了探讨稻田免耕栽培氮肥施用技术,取得切合实际的试验数据指导大面积油菜生产,特设置该试验.  相似文献   

17.
"沪油15"是由上海农科院选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秋我省种植面积达8万hm2.为探索该品种在我市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2001年秋进行播栽期、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巍山县依托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借助项目支持,面向市场,加大油菜产业培植力度,逐步扩大油莱种植面积.不断优化种植结构,促进了巍山的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巍山优质油菜发展现状的调查,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巍山“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99~2000年信阳市杂交油菜冻害旱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市是河南省油菜主产区,常年油菜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其中60%以上为甘蓝型杂交油菜.1999~2000年度信阳市杂交油菜生长期间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减产40%左右.为此,我们对杂交油菜种植面积较大的固始、息县、淮滨等县进行田间调查分析,认为冻害和旱害是造成信阳市杂交油菜减产的主要原因.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县冬季农业开发的主要作物.1995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占全县冬种面积的60%,收获油菜籽总产量达6000吨.近年来,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油菜品种退化及对油菜生产重视不够等,致使油菜种植面积直线下降,2001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只有5万多亩,收获油菜籽产量只有2000吨.如何恢复和发展油菜生产是我县冬季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