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共生期对农科糯336二季栽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2019年第一季采用育苗移栽3个播种期,第二季采用直播与移栽方式,并设置0 d、7 d、12 d共生期处理。结果表明:播种期从2019年3月20日至4月9日,二季直播栽培3个共生期处理,成熟期从9月16—21日,移栽3个共生期处理,成熟期在9月2—9日;第一季带包叶产量在1 070.4~1 157.5 kg/667 m~2,以3月3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第二季直播带包叶果穗产量在985.4~1 205.2 kg/667 m~2,第二季移栽带包叶果穗产量在855.4~1 116.4 kg/667 m~2,带包叶果穗产量与鲜穗产量均以0 d共生期为最高;直播两季合计利润在2 750.24~3 771.82元/667 m~2,移栽两季合计利润在2 425.24~3 549.82元/667 m~2,产值及利润均以共生期0 d最高,7 d共生期利润分别比0 d减少6.94%、8.66%;4月19日以前播种的可以进行二季直播连作栽培,4月29日以前播种的可以进行二季移栽连作栽培,建议直播共生期在10 d以内,移栽共生期7 d左右。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马铃薯新品种"渝马铃薯7号"设计了不同的种植密度、不同底肥种类及不同施肥用量(有机肥、复合肥)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极差值的大小,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每667 m~2施用复合肥有机肥密度。底肥以有机肥2 000 kg/667 m~2、复合肥50 kg/667 m~2,密度以4 400株/667 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667 m~2施基肥量(12 kg、16 kg、20 kg、24 kg)、副处理移栽密度(30 cm×12 cm、30 cm×14 cm、30 cm×16 cm)互作形成12个处理,每穴4株苗,研究不同基肥量与移栽密度对绥粳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量对绥粳18产量影响极显著,3个密度对绥粳18产量影响不显著。14个处理中,每667 m~2基肥量24 kg、栽培密度30 cm×14 cm的667 m~2产量最高为718.9 kg,每667 m~2基肥量20 kg、栽培密度30 cm×14 cm的667 m~2产量最高为686.7 kg,667 m~2基肥量16 kg、栽培密度30 cm×12 cm的667 m~2产量最高为653.3 kg,每667 m~2基肥量12 kg、栽培密度30 cm×12 cm的667 m~2产量最高为681.1 kg。  相似文献   

4.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杂交油菜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推算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的理论值,其中N 8.73 kg/667 m~2,P2O5 4.39 kg/667 m~2、K2O 0.62 kg/667 m~2,最佳产量155.93 kg/667 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将目标产量确定为162 kg/667 m~2,氮、磷、钾建议推荐量分别为N 11.07 kg/667 m~2、P2O5 3.49 kg/667 m~2、K2O 4.17 kg/667 m~2。  相似文献   

5.
以‘黔油2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免耕直播油菜不同播期与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与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较大;在重庆市垫江县免耕直播油菜最适播期为9月20日,最佳密度为150000株/hm2,可以获得油菜高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杂交油菜双株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株3000穴/667m2产量最高,161.0kg/667m2;双株3500穴/667m2产量第二,157.5kg/667m2;单株5000穴/667m2产量第三,153.3kg/667m2;双株2000穴/667m2产量最低,134.3kg/667m2。  相似文献   

7.
2015年3—8月,以杂交稻‘Y两优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DP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稻旱育机插秧配套技术集成与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结果初步表明,‘Y两优1号’稻谷目标产量在65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为:种植密度1.401万~1.467万株/667 m~2,施氮肥(纯N)12.888~13.719 kg/667 m~2,施磷肥(P2O5)5.569~6.135 kg/667 m~2,施钾肥(K2O)7.404~8.596 kg/667 m~2。  相似文献   

8.
栽培模式对直播油菜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发展直播油菜对增加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有重要意义,但栽培措施尤其是施肥技术的滞后极大地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及施肥效果。2009/2010年度在湖北省油菜主产区设置田间试验,研究栽培模式对直播油菜生长、产量、经济效益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探讨适合当前生产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各优化模式比农民习惯栽培模式均有增产增收效果,其中在30104 plant/hm2种植密度、秸秆还田和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施肥(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N 195 kg/hm2、 P2O5 90 kg/hm2、K2O 90 kg/hm2,硼砂用量15 kg/hm2,氮肥和钾肥分次施用)的模式Ⅲ表现最好,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35.9 %、增收1632 Yuan/hm2,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养分累积也均较高,氮、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N 13.7 kg/kg和K2O 29.8 kg/kg,实现高产高效目标。说明当前直播油菜的栽培模式应结合其生长发育进程和养分吸收规律,适当密植以增库促源,加强植保防治病虫草害,更重要的是积极推行平衡施肥和有机、无机配施,并合理安排施肥时期及比例。  相似文献   

9.
郭凤  陈松柏  罗小敏 《南方农业》2013,(Z1):126-129
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1)‘渝马铃薯1号’、‘中薯3号’、‘南中552’、‘川芋4号’等品种为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优选品种。(2)秋马铃薯的最佳覆盖物为稻草,稻草全覆盖最佳用量为1000~1300kg/667m2。(3)稻草全覆盖栽培秋马铃薯,采用密度9000~11000窝/667m2、尿素10~15kg/667m2、氯化钾15kg/667m2的栽培组合可获得较高产量。(4)稻茬稻草覆盖栽培秋马铃薯以净作产量最高,667m2平均产量可达1236.9kg;不同间套作模式马铃薯产量高低顺序为"马铃薯/油菜">"马铃薯/秋菜">"马铃薯/榨菜"。(5)稻茬秋马铃薯纯收益间套作高于净作,高低顺序为"马铃薯/榨菜">"马铃薯/秋菜">"马铃薯/油菜">马铃薯净作,表明稻茬秋马铃薯间套作栽培十分有利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2015—2016年度,在重庆市秀山县开展了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示范。根据试验结果,噬菌核霉200 g/667 m~2(新工艺)对菌核病防效和产量仅次于化防处理。且在整个油菜生长期观察,该药剂对油菜安全性好,未表现出生长异常现象,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不同区域油菜对氮肥一次性施用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油菜氮肥一次性施用条件下,不同油菜产区适宜的氮肥施用方式及其在不同栽培方式上的差异,为油菜轻简化施肥提供依据。2010~2011年度在安徽省江淮和沿江油菜主产区布置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的不同氮肥施用方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氮肥180 kg/hm2的条件下,相同施肥方式时移栽油菜较直播油菜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氮素积累。扣除移栽劳动力成本后,直播油菜在江淮地区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沿江地区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效益接近。在江淮地区,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均以氮肥集中施用(移栽油菜穴施、直播油菜条施)的方式获得最高产量、最大氮积累量和最优氮肥利用效率;在沿江地区则是氮肥撒施后翻耕和氮肥集中施用两种施肥方式。因此,相同施肥方式下,直播油菜虽产量较移栽油菜低,但经济效益却没有明显下降,是油菜轻简化生产的发展方向。氮肥集中施用是江淮地区的最优施肥方式,氮肥撒施后翻耕和氮肥集中施用是沿江地区的较佳选择,但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时仍需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2.
在相同栽培密度下研究撒直播、条直播、穴直播、穴直播盖膜等4种播种方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种方式对直播油菜的产量水平、每果粒数、植株高度、菌核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2)单位面积油菜籽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条直播撒直播穴直播盖膜穴直播;3)地膜覆盖能有效增加穴直播油菜的产量,降低菌核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但投入产出比相对不高;4)综合分析,重庆油菜直播技术推广应以条直播为主,撒直播为辅。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10月贵州省余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小腮镇实施了水稻翻耕直播不同施肥试验(A.缓效肥料加一钾,B.缓效肥料加两钾,C.两蘖两穗一钾,D.两蘖两穗两钾),结果表明:直播处理产量A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鱼菜共生系统氮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评估不同植物密度对鱼菜共生系统氮素转化的影响,在试验温室内搭建了基于营养液膜(nutrient film technique,NFT)栽培的鱼菜共生系统。养殖水量350L,养殖密度10 kg/m~3;栽培面积1.0 m~2,栽培密度60、45和30株/m~2。考察了系统33d运行期间的水质情况和鱼菜生长情况,探讨了投入氮素的转化情况以及时间和植物密度对氮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不同植物密度系统的水质适合鱼菜生长,鱼类和蔬菜主要生物学特性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显著(P0.01);不同植物密度系统的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28),植物密度为45株/m~2的系统具有较高的硝酸盐氮积累优势。系统运行后期,氮化合物质量浓度基本稳定,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50、0.20和5.00 mg/L左右。49.32%~68.41%投入饲料的氮素积累在鱼菜生物体内,与普通水产养殖和NFT栽培相比,鱼、菜含氮量均不具优势。可通过扩大栽培面积、配备生物滤池、调整栽培模式等方法加强氮素转化。综上,试验系统的优势栽培密度为45株/m~2,应结合其他措施提升氮素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14—2015年,峨溶镇农业服务中心与秀山县滕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积极探索甘薯机械化栽培新模式。2015年实地测产验收,机械化栽培产量2478.5 kg/667 m~2,人工栽培产量2458.2 kg/667 m~2,二者相当。对比分析耕地、起垄、收获3个环节的生产成本,甘薯机械化栽培比人工栽培共可节约生产成本288元/667 m~2。2015年秀山县滕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机械化栽培37.20 hm~2甘薯,共节约生产成本16万余元。从"机械的选择,种薯选择,苗床准备,‘并种’和促苗,栽种大田准备,移栽,补苗和施促苗肥,叶面施肥,病虫草害防控,机械收获"几个方面介绍了甘薯机械化栽培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要点。阐述了甘薯机械化栽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2010~2011年度以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杂交油菜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直播油菜最高产时的栽培组合,并对8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之间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直播油菜的株高、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根茎粗和叶痕数与直播油菜的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各农艺性状与直播油菜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有效角果数(0.9554)株高(0.9340)根茎粗(0.9107)每角果粒数(0.9106)叶痕数(0.8445)分支位高度(0.694.1)分支数(0.5595)千粒重(0.2292)。各相关性状对油菜产量的直接影响为单株有效角果数(0.8811)根茎粗(-0.4645)叶痕数(0.3350)株高(0.2908)分支数(-0.2000)每角果粒数(0.0857)分支位高度(0.0732)千粒重(0.0454)。直播油菜的叶痕数和根茎粗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叶痕数对产量起直接作用,而根茎粗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起到增产效果。在南方双季稻区,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直播油菜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播期为10月27日,种植密度不少于45万株/hm~2,施肥量为1851.9kg/hm~2的组合为最佳种植方案。  相似文献   

17.
2015—2016年,在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印合村开展了稻田土壤栽培下密度和肥料组合对榨菜品种涪杂2号生长及产量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和肥料组合处理对榨菜株高、最大叶片长宽、开展度、病毒病发生率性状无显著影响;对瘤茎产量影响显著,当每667 m~2栽培7 000株,以"酵素有机肥150 kg+过磷酸钙50 kg"作底肥,追施"尿素23 kg+硫酸钾50 kg"时,瘤茎产量达到2 888.3 kg·667 m~(-2)。试验土壤缺磷明显,使用磷肥对瘤茎产量提高有利。各处理和因素水平对叶片产量、菜形指数、净菜率、空心率无显著影响。在同一密度下,肥料因素对瘤茎水分含量无影响,而对可溶性糖、VC、粗蛋白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2014年、2015年在重庆市永川区进行了粮经作物多熟轮作种植模式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多熟轮作模式中,平均667 m~2纯收入以"油菜-高粱-莴笋"最高,达3804.6元,"油菜//萝卜-糯玉米"也较高,为3431.6元,均比"油菜-高粱-再生高粱"高出1倍以上。多熟与单熟比较,"油菜-高粱-莴笋"模式,平均667 m~2纯收入比单种油菜增加2936.0元,比单种高粱增加2508.0元,比单种莴笋增加1604.0元;"油菜//萝卜-糯玉米"模式,平均667 m~2纯收入比单种油菜增加2470.0元,比单种萝卜增加2931.0元,比单种糯玉米增加1431.0元。"油菜//萝卜"套作新模式要求在油菜机撒播的同时将萝卜种子与油菜种子一起混播。并提出了实施过程需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油菜免耕栽培,特别是稻田免耕直播是一种经济高效、简便易行的油菜种植方式,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稻田免耕直播和稻田免耕移栽,其中稻田免耕直播是研究的热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的虫害、草害和一次性齐苗壮苗的问题。不同的品种、密度、肥水管理及播种方式对免耕直播油菜主要产量性状、株型性状、品质性状及抗性等方面的影响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农技推广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与一些职业农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探索玉米轻简化栽培技术,通过对耕地、播种、施肥、田间除草、收获(脱粒)等主要玉米生产管理环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庆市秀山县采用玉米轻简化栽培比精细栽培平均节约劳动力6.5个/667 m~2,降低生产成本395元/667 m~2,从而达到增加玉米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