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鲁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鲁中石质山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适宜植物种类的选择、保护与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对淄川峨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内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植物区系内共有种子植物271种,隶属于61科157属,分别占我国种子植物区系科、属、种的17.28%、4.90%和0.998%,其中单种科和极小科(含29种)所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91.6%,单种属和含2~4种的属有161个,占总属数的96.18%,可以看出该研究区内植物科和属的分布是比较均匀和丰富的;2)该区植物区系温带成分,特别是北温带成分具有明显优势,热带性质属在该区系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说明该地区植物区系与热带植物区系有较密切渊源,并具有一定的亚热带热带区系的过渡性;3)该区植物区系的特有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在调查与统计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的属、种组成及地理成分的基础上,分析其区系特点,该保护区兰科植物区系的特点是:(1)兰科植物种类丰富,居群数量大,迄今已知有113种(含5变种),隶属于44属,是广西兰科植物种类最丰富的保护区;(2)兰科植物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性质明显,属的热带属(R)与温带属(T)数的比值(即R/T比值)达5.00;(3)兰科植物分布广泛,垂直分布以中海拔为多;(4)兰科植物生态类型丰富多样,特有性较强,并表现一定岩溶特有性。并提出应加强保护区兰科植物的科研、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4—2015年,通过实地样方调查和文献查阅,对广州市常见杂草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在选取的36个样点中杂草植物共计39科98属133种,以菊科和禾本科为主。其区系组成成分多样,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为主,比例超过50%,其次是泛热带分布类型。属的分布类型泛热带分布有45个属,比例为45.92%;世界分布含有16个属,比例为16.33%;两者构成了广州常见杂草植物的属区系主体。在广州的杂草植物中,外来入侵植物有11科19属21种,菊科是主要入侵植物,种数最多;分析其属的分布类型表明,泛热带分布有10属,所占多达52.63%。入侵植物原产美洲居多,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能快速适应环境并繁殖。  相似文献   

4.
山体滑坡是卧龙自然保护区常见自然灾害,多由山区大雨或地震灾害引起。利用样方法对11个卧龙自然保护区滑坡山体自然恢复5 a后的植被进行调查,并选取一个人工恢复样地为对照,研究滑坡区域次生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和先锋物种。调查区域内分布有植物44科103属119种,其中灌木29种,草本90种,包括卧龙植物普查未发现的新记录植物18种。被子植物在科、属、种数均占绝对优势。区系成分分析显示植被自然恢复早期的39科种子植物分属5种地理成分,以世界广布的科数量最多;同时对作为区系地理分类依据“属”的分析显示,98属种子植物可划分为11种分布类型,其中温带分布类型的属占非世界分布属数的90.91%,说明调查区域植被具有温带性质。自然恢复样地的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优于人工恢复样地,通过重要值计算确定不同自然恢复边坡灌木层和草本层优势先锋物种,为卧龙未来滑坡山体人工植被恢复的本地物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具元  高见  柴成武 《水土保持通报》2016,36(1):277-280,286
[目的]调查植物区系,分析资源属性,为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供依据。[方法]以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查阅种子植物名录,对种子植物的区系属性、生活型属性和资源属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腾格里沙漠南缘有种子植物31种,隶属16科,31属,大科属种为黎科、菊科和禾本科,草本植物最多,占总种数的67.7%,生态植物、饲(食)用植物和药用植物分别占总种数的83.87%,51.61%%和58.06%。[结论]大科属种为黎科、菊科和禾本科,它们在该保护区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表现出它们在该保护区植物区系中的重要性,植物生活型中草本植物最多,生态植物、以饲(食)用植物和药用植物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滨海新区湿地优势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基本原理,采用样方调查和标本采集等方法,对天津市滨海新区湿地植被的科、属、种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共有46科135属232种.优势科现象明显,单种属数量多,其中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藜科(Chenopodiaceae),蓼科(Polygonaceae)等5个较大科的种子植物构成了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植物区系的主体.研究区域内湿地植物区系成分中世界分布属为多,达38属,占属总数的28.3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湿地植被的隐域性特征;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分别占属总数的20.90%和15.67%;盐生植物占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山西太岳山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宝峰  李毳 《山地研究》1997,15(3):162-166
调查的基础上,统计了太岳山种子植物97科,316属,575种,分析了该区系的主要特征,即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温带成分占优势;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区系起源古老;植物区系具明显的过渡性;植被类型复杂,具明显垂直分布。对该区野生经济植物进行了分类统计,为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北川河流域位居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流域内有种子植物74科、357属、1006种(含变种、变型)。流域内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种子植物属有12个分布区类型和14个变型,与中国种子植物属的15个分布区类型、31个变型相比,分别占到80.0%和45.2%,类型较为齐全,变型也相当丰富。温带分布的属数及其所占的比例,在该区各分布类型中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尤以北温带分布类型更为显著,计有117属,占本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32.8%,占全国该类型分布的54.9%。该区植物区系的基本性质是以北温带为主。区系分区归属于泛北极植物区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当地植物资源,开展科学引种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潮查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及植被类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群落调查方法,对潮查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科属的组成和植被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潮查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72科204属352种,其中种子植物61科190属334种,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和总种数的84.72%、93.14%和94.89%;植物种类相对丰富,植物区系成分多样,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在植被和群落类型上,共有4种植被类型、9个群系、19个群丛,在较小的范围内聚集了大兴安岭北部山区大部分植被和群落类型,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0.
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针阔叶混交林群落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针阔叶混交林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垂直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混交林群落维管植物种类组成丰富,600m2样地内有38科62属¨9种,其中以常绿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种子植物地理成分中热带性质属37属占64.91%,温带成分19属占33.33%;群落分层现象明显,乔木层可分4个亚层,乔、灌木及藤本植物种类和数量均丰富,草本植物较少;比较群落各部分多样性水平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层间植物.  相似文献   

11.
福建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天然林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福建省牛姆林6个天然林样地的植物区系组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牛姆林天然林的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在2900m^2范围有248种高等植物分属82科153属,其中蕨类植物11科14属16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71科136属229种,种子植物属的系数为61.69;区系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型为主,63.36%的热带地理成分及32.82%的温带地理成分显示出牛姆林地处南亚热带北缘的地理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广东东莞莲花山市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对莲花山保护区范围植物多样性组成展开调查,共计记录有野生维管植物604种,隶属于138科405属,其中蕨类植物20科20属36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115科382属565种。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河中游河岸带植物共有49种,隶属于15科38属。对塔里木河中游河岸带植物区系科、属的组成、地理成分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中游河岸带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单种科、单种属多,区系优势现象明显。(2)植物区系表现强烈的旱生性和古老性。(3)植物区系主要以温带为主,这表明塔里木河中游河岸带植物区系特征与该地区所处的北温带和古地中海地理位置是一致的。(4)特有种比例低,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较少。(5)从不同生境及不同林龄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来看,水分条件是影响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延河流域为例,采用环境梯度分层采样技术,对该流域种子植被的区系成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延河流域主要的种子植物区系共涉及57个科、148属、211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54科145属208种。从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型看,热带亚热带成分占31.57%,温带成分占28.07%;从属的分布型看,热带亚热带成分占11.72%,温带成分占60.54%。温带成分构成了本区系的主体,本区种子植物区系属温带性质。虽然数量上较整个黄土高原的植物区系成分较少,但这些物种却是该流域种子植物群落的主要构成种,对该区的生态恢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借助物种空间分布与环境要素响应图,分析211个物种分布的环境梯度空间,结果表明,它们可直接满足生态恢复重建的物种选择等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分析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植物区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 ,该区甜槠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 4 9科 86属 133种 (含变种 ) ,其中蕨类植物 4科 5属 6种 ,裸子植物 2科 2属 2种 ,被子植物 4 3科 79属 12 5种。植物区系成分复杂 ,热带成分比例较高。甜槠群落科、属、种组成多样性较高 ,植物种类丰富且组分复杂 ,群落垂直结构中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递减 ,乔木层、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层。  相似文献   

16.
陈立人  刘鹏 《山地研究》1996,14(3):171-176
开化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8%,是浙江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系的地理成分有野生木本植物832种,隶属于95科272属,在对森林区系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地理成分,认为它们具有下列特征。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野外调查结合收集资料的方法,在建立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野生维管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对该地区野生维管植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4科17属20种;②科的世界分布类型占优势,优势科及表征科不明显,单种科占优势;③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型为主,其中:在科级水平上,温带分布型科共有3科,占到总科数(不含世界广布科)的75%;在属级水平上,温带性质分布型的属有9属,占总属数(不含世界广布属)的69.23%;④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植物区系与其他地区联系广泛,尤其是与古南大陆植物区系和横断山区其他干旱河谷的植物区系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广西那坡及附近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与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坡植物区系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中越二国滇黔桂等四省边区,该类植物非常丰富,现已发现46科,100属,318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可以划分为10种类型(变型),种可以划分为13种类型(变型)。本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亲缘,热带分布属占77%,热带分布种占61.95%。亚洲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占有较大的比例,本区系与亚洲热带植物区系以及云贵高原植物区系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区系地理成分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海拔800m是区系地理成分垂直分布的分界线。本文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区系内部的分化和区系间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东部藏族地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是指滇西北,川西和甘南藏族地区,全区土面积约30.4万km^2。区内野生经济植物经济资源的特征是:种类比较丰富,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以温带的属占优势,特有种,特有属植物突出,区域分异比较明显等。全区野生经济植物有187科742属2813种(或变种),按经济用途,把本区的野五经济植物分为8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阿拉善高原荒漠区植物的科属组成、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保护植物和资源植物,为高原荒漠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等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植被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了阿拉善高原荒漠植物资源的科属组成、生活型、水分生态型和特殊物种。[结果] 阿拉善高原荒漠植物共有70科284属727种。从植物生活型来看,以多年生草本最多,其次是一、二年生草本和灌木;从水分生态型来看,中生植物最多,其次是旱生植物和旱中生植物。国家级及自治区级保护植物共有24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植物有26种,药用植物210种,饲用植物186种。[结论] 在阿拉善高原荒漠区,菊科、藜科、豆科和禾本科植物等为优势科,黄芪属、风毛菊属和蒿属等为优势属;以多年生草本为主,植物旱生化明显,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较多,资源植物十分丰富。在合理利用植物资源时,需要根据植物资源现存状态及其价值类型等进行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