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种 《农家致富》2015,(2):22-23
一、连粳12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405。由江苏省金土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于2009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65.3公斤。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穗型较大,后期灌浆快,熟期转色好。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0.0万,每穗实粒数133.9粒,结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18):19
水稻品种——连粳10号连粳10号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于2008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穗型较大,群体整齐度较好,熟期转色好,抗倒性较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0.1万,每穗实粒数124.0粒,结实率95.1%,千粒重26.2克,株高103.4厘米,全  相似文献   

3.
连粳7号——高抗条纹叶枯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粳7号是连云港市农科院以01-65—3(镇稻88×粳8415)/(中粳川-2×武育粳3号1复合杂交育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系,2006年参加江苏省中粳预试,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区试。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004564E。  相似文献   

4.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5,(3):19
水稻品种——盐稻11号盐稻11号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上,叶色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较好,抗倒性较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1.2万,每穗实粒数121.6粒,结实率90.5%,千粒重25.8克,株高104.1厘米。全生育期155.8天,较对照迟熟1天。接种鉴定:感穗颈瘟,中感白叶枯病,感纹枯病,抗条纹叶枯病。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25.63公斤,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9.01公斤。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  相似文献   

5.
苏种 《农家致富》2015,(7):22-23
一、扬育粳3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410。由江苏田源种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作迟播稻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1~201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94.2公斤,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8.3%,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0.6公斤,比  相似文献   

6.
苏种 《农家致富》2016,(6):22-23
甬优2640审定编号:苏审稻201507。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配组而成,属三系籼粳杂交中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苏中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1年、2013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36.02公斤,比对照九优418增产7.2%;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5.53公斤,比对照九优418增产11.5%。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长势旺,叶色中绿,熟期转色好,分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5,(5):19
水稻品种——武运粳24号武运粳24号是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株型集散适中,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着粒密度中等,轻度二次灌浆,易脱粒,抗倒性中等。每亩有效穗20.5万,每穗实粒数125粒,结实率86.9%,千粒重25.4克,株高100厘米,全生育期156天,较对照迟熟1~2天。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7.5公斤;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7.0公斤。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纹枯病,中感条纹叶枯  相似文献   

8.
连粳20号(原代号连粳15113)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选育成的早熟优质中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1.7 d,比对照苏秀867早熟1.2 d;食味好,参加2019年江苏省区试品种稻米食味品尝品比,以武育粳3号为对照,食味综合评分为0.39,稍高于南粳9108。202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苏种 《农家致富》2024,(1):40-41
<正>一、金武粳1号金武粳1号是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早熟品种。1.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矮壮,叶色中绿,分蘖力中等,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抗倒性强。群体整齐度好,穗型较大,叶姿挺,谷粒饱满,后期转色好,秆青籽黄。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 :全生育期139.4天。株高94.4厘米,每亩有效穗22.3万,每穗实粒数128.7粒,结实率90.2%,千粒重26.0克。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  相似文献   

10.
云光12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光敏不育系95076S与云恢124配组育成的粳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在云南省大理、保山、楚雄、弥渡、昆明等地试种,平均亩产717千克,比对照1云光8号平均亩产585.5千克增产131.5千克,增幅为22.46%,比对照2合系39号平均亩产550千克增产167千克,增幅为30.36%,最高单产达923.3千克.2001年在大理试种又获亩产870千克的高产.因其产量高、抗性好、米饭适口性好等优点,受到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油研9号是贵州省油料科学院研究所培育的优质杂交油菜,其苗期长势旺盛,整齐度好,叶片宽大;花期耐低温能力强,结实性好,具有"三高两低"的特点. 1.经济性状 (1)产量高 从我县近2年试种情况看,一般亩产150千克以上,在2002年我县大英镇区试中平均亩产152千克,比油研7号增产10%左右,高产田块可达190千克.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15,(2):19
南粳52由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9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叶姿较挺,后期熟色好。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8.1万,每穗实粒数119.0粒,结实率92.1%,千粒重28.1克,株高101.1厘米,全生育期156.2天。抗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穗颈  相似文献   

13.
武运粳27号原名"武运2743",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加45/9520//武运粳21号,于2007年育成,201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209),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0.51公斤,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3.06%,2009年较对照增产不显著,2010年较对照增产显著,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4.09公斤,较对照镇稻88增产7.4%。  相似文献   

14.
"华粳1号"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粳1号"系江苏农垦大华种子集团公司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平均亩产达628 2kg,比"武育粳3号"增产1 04%.2001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达615 5kg,比"武育粳3号"增产6.4%.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和调查,初步探索出"华粳1号"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213。来源与类型:原名"苏粳706",由江苏省(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武运粳7号/台0206,于2007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24.9公斤,较对照宁粳1号增产6.56%,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9.60公斤,较对照增产7.40%。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16):19
水稻品种——武运粳27号武运粳27号由江苏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抗倒性强,后期转色好,落粒性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较绿。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1.5万,每穗实粒数116.7粒,结实率92.8%,千粒重26.4克,株高92.4厘米,全生育期145.4天;接种鉴定:感穗颈瘟,中感白叶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10,(17):23-23
连粳6号由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集散适中.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叶色较绿,抗倒性强;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18-3万.每穗实粒数143.2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5.8克。米质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相似文献   

18.
苏种 《农家致富》2023,(9):40-41
<正>一、常优粳10号常优粳10号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叶片绿色,叶姿较挺,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成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 :全生育期148.2天。株高118.9厘米,每亩有效穗16.0万,每穗总粒数230.4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5.7克。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抗纹枯病。  相似文献   

19.
南粳36(原系号864)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籼粳杂交方法培育的常规中粳稻新品种,1990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自1986年以来,南粳36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和试种,表现高产、稳产。南京市燕子矶乡连续两年大面积(1989年1000亩,1990年1300亩)试种,平均亩产500~550千克,比当地栽培品种盐粳2号每亩增产50~70千克,高产田块亩产630千克以上。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高抗白叶枯病菌株KS-6-6、KS-1-20和KS-1-21,抗强菌株浙173。田间表现抗条纹叶枯病,纹枯病轻,耐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耐冷性强,中国水稻  相似文献   

20.
俞琦英 《新农村》2005,(3):11-12
水晶糯1号经2001年浙江省特种玉米区试,鲜穗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688.3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1.3%。2002年区试鲜穗平均亩产689.1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4.9%;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4.3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7.8%。大田生产一般亩产700千克。该品种生育期(出苗至采摘)93.2天,与苏玉糯1号相仿。株高225.3厘米,穗位高93.6厘米,果穗长筒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