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加速,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重庆市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机制,出现了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简称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日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深入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特征、发展约束与政策需求,对于创新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重庆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近年来,重庆市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围绕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探索出了多种符合当地实际需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要把农民放在"三农"的核心地位,既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又要实现普通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在分析小农户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其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要不断丰富农户个体经营的内涵,引导个体农户家庭之间的联合与合作,通过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探索和实现各农业生产要素间的正确匹配,多角度途径实现小农户农地经营现代化,提高农民的个体收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地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样化,农业规模经营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主体互相依存,互相支撑,共同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基于此,通过研究祁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祁阳县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湖南省安乡县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保证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三者共赢所采取的措施。介绍了签订农民土地承包权协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工协议、农业经营股份合作协议、农产品订单收购合同等四种农民增收保障机制;规模节本增效、规模优化增效、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增效、品牌创建降本增效、品牌溢价增效、荣誉奖励增效、规模优势增效等七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效保障机制;村集体闲置资产租赁收益、资产入股分红收益、国有资产使用收益、农业项目建设服务收益、农业综合服务收益等五种村集体增收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随着乡村产业转型发展,设施农用地的高效利用有利于满足农业产业多样化的用地需求,探索微观经营主体设施农用地的来源途径,揭示不同类型产业设施农用地的供需状况,以期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方法】以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为例,基于156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空间缓冲分析法,对产业发展的设施农用地来源、需求意愿及供需匹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在有/无设施农用地配套情况下义和镇从事果蔬产业的主体均较经营其他类型产业主体数多,且有设施农用地的产业规模较无设施农用地的产业规模大。(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施农用地来源具有多样性,其中农户住房及附属地为主要来源,裸地、劣质耕地、荒山、荒草地、闲置居民点次之,最少的为闲置村办公室、废弃学校;同时不同类型经营主体设施农用地来源又具有差异性,如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中分别有12.50%、18.74%、45.45%、52.38%主体的设施农用地来源于农户住房及附属地。(3)有/无设施农用地配套的产业类型中果蔬产业经营主体意在扩大、缩小、不变设施农用地规模的比例均高于其他产业经营主体,且在无设施农用地的产业...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过程中至关重要。随着土地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带动小农户的过程中也让自身得到发展。但由于两方自身发展存在的不足及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需要找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衔接点,使得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式,调查分析了浙江省温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基本特征、合作社内部运营、农户对合作社的服务需求、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等情况,分析了温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合作社运行机制不规范、合作社带动力小、社员合作意识薄弱、农业从业人员出现断档、内部信用合作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农业合作组织治理和监督机制、推进农民合作组织的整合提升、加快培育现代职业农民和经营管理人才、完善外部社会服务功能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产物,它是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相较于普通的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社具有更多的经营权,而与"公司+农户"的农业组织形式相比,农村专业合作社则更注重农民的发展权利。以巩固我国农业基础性地位为出发点,分析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原因,然后通过分析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探究其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伴随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国的农业份额大幅下降,农业投入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业发展方式出现根本改变。在农业发展模式变革的同时,农业经营制度和相关制度安排也在发生急速变革,土地流转加快,经营规模在适度扩大,经营主体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前提下呈现多元化格局,农民专业合作进入历史新阶段,为农业现代化提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新时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依据“过程—结果”视角构建产业融合背景下农村土地多功能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湖北省武汉市和荆门市3个不同类型的产业融合试点村作为研究案例,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产业融合对农村土地多功能利用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不同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均能显著提升土地多功能利用水平,但不同产业融合模式下的土地多功能利用总水平及分项功能水平存在差异;(2)不同产业融合模式下土地利用功能多元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农户独立经营模式、农业企业规模化经营模式下土地利用呈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单一功能特点,“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经营模式下土地利用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化、多元化发展趋势;(3)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土地多功能利用耦合协调度缓慢提升,但土地多功能利用耦合协调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基于此,今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应培育多元新型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产品绿色加工业和各具特色的乡村观光休闲产业; 应充分尊重农民意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1.
认识不同规模农户土地集约利用行为的差异规律,正确引导规模农户走可持续集约用地的道路,对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4县(市)8乡(镇)16个村(组)480个农户家庭的调研数据,在划分规模农户类型的基础上,对小、中与大农户农地集约利用的目标、要素投入行为及其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农村"非农"与"非粮"农户增多,超过1/4的家庭不再从事粮食生产活动,现阶段小农户的数量还较多,但中、大农户已成为本区土地经营最重要的组织形式;2)不同规模农户土地集约经营的价值取向与集约偏好差异明显;3)大农户的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与粮食商品率均比中、小农户高,大农户的发展处在土地规模经济阶段,但其农药与化肥等要素的投入出现过度集约问题,国家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大农户走土地资源可持续集约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当前土地的流转奠定了基础,拓展了相应的渠道,并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土地流转可以使得农民得到更多的收益,并使土地的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利用,更好地适应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的现实状况,也为发展农业建设的新型经营主体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土地流转合同中的经济问题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权益,需要加以注重并不断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区股份合作被称为推动农村"二次飞跃"的三大改革举措。近年来,传统农业大镇江苏省兴化市昌荣镇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积极探索粮食生产规模化,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化、全程化的路子,大胆尝试"土地全程托管"种植模式,实现了农户、基层农技服务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方共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问题浮出水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收益。本文基于吉林省梨树县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对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意愿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年限、土地种植面积、政府扶持了解、合作社了解、当地农技部门、价格波动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等因素对农民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意愿有很重要影响,其中农户年龄、农技部门服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其他影响因素和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意愿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问题浮出水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收益。本文基于吉林省梨树县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对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意愿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年限、土地种植面积、政府扶持了解、合作社了解、当地农技部门、价格波动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等因素对农民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意愿有很重要影响,其中农户年龄、农技部门服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其他影响因素和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意愿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限于大都市的资源与政策限制,为实现都市休闲农业主体规模经营意愿,寻求休闲农业主体如何在现有资源约束下适度扩大规模,有效促进都市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上海市87家休闲农业主体问卷数据,构建Logistic-ISM模型,以休闲农业主体农地规模意愿为测度目标,研究影响意愿的显著性因素及各因素间的逻辑层次关系。结果表明:适度扩大规模取决于3个层次因素的影响。1)深层根源因素中,受到政府建设用地支持的休闲农业主体扩大农地规模意愿更强烈。2)中层间接因素中,农业资源特色性、园区规划科学性、创新经营能力、经营产业结构对休闲农业主体扩大农地规模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业生产生态性强,则会减弱其扩大农地规模的意愿。3)表层直接因素中,文化功能型的休闲农业主体愿意扩大农地规模,而休闲功能型的经营主体倾向降低农地规模。为促进都市休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政府应引入国企发挥示范效应,盘活乡村存量的土地资源,释放资源价值。同时,休闲农业应为都市核心功能提供战略空间,充分考虑休闲农业主体异质性,深挖乡村文化底蕴,促进从承担农产品保障供应功能向承担多元复合功能转变,凸显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市场人士普遍预期,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仍将关注"三农",重点或落在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方面。此外,财政部明年有望划拨100亿元资金对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扶持,基本思路是在坚持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等生产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18.
农地流转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迫切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基于农业资源禀赋视角,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农户资源禀赋变化对其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随着农户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农地流转意愿会增强;农业技术进步则会降低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运用Logistic模型对河南省永城市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分析结论提出政策建议:(1)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2)逐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3)继续鼓励和扶持农业合作组织建设。(4)增加农业机械补贴,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渐出现,现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中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能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还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目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还比较落后,存在行为不规范、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要积极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目标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强化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宏观管理、充分调动农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根据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完善承包经营,实行农户有条件的长期占有,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土地的有偿使用,促进土地合理流转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