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甘南州海拔2 750 m的高寒阴湿区对引进的9个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栽培条件下,以冠油杂812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4 15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14.46%;其次是华油杂137,平均折合产量为3 96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9.23%;圣光167、黔油早1号平均折合产量较高,分别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85%、4.54%。4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丰产及适应性好,可在甘南州海拔2 750 m以下的高寒阴湿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对蚕豆新品种临蚕8号进行了不同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对蚕豆有效分枝数、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等指标优化明显,增产效果明显。其中以全膜覆盖平作种植折合产量最高,为5 934.0 kg/hm2,较对照露地宽窄行种植增产21.6%,且综合性状最优,可在临夏高寒阴湿区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天祝县高寒阴湿山区日光温室内,对4个樱桃番茄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樱桃番茄新品种以甜美折合产量最高,为58 766.5 kg/hm2,且甜美属无限生长型樱桃番茄,长势旺盛,果实很硬,耐贮存,抗病性强,连续坐果能力强,口感和商品性极好。建议在天祝县高寒阴湿山区日光温室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将宽幅匀播技术与“3414”肥效试验相结合,应用于甘南高寒阴湿区青稞种植与示范推广中,推动该地区青稞种植产业发展。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以青稞甘青9号为指示品种,在宽幅匀播条件下研究了“3414”肥效试验对青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青稞产量与氮、磷、钾施量之间的肥效回归方程,以提高肥效,促进甘南高寒阴湿区青稞生产优质高产。结果表明,宽幅匀播条件下,甘青9号最佳产量为6 640.32 kg/hm2时,施肥量为N 36.34 kg/hm2、P2O5 55.86 kg/hm2、K2O 7.09 kg/hm2;最大产量为6 834.09 kg/hm2时,施肥量为N 80.66 kg/hm2、P2O5 62.31 kg/hm2、K2O 16.58 kg/hm2。肥效回归方程中施肥量与青稞产量拟合度显著,可应用于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5.
以当地主栽品种临蚕6号为对照,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对6个蚕豆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蚕14号、临蚕7号综合性状优良,生长势强,晚熟,丰产性好,平均产量分别为5 000.00、4 909.09 kg/hm2,较对照品种临蚕6号分别增产4.8%、2.9%,可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推广种植。对照品种临蚕6号综合性状好,生长势较强,晚熟,丰产性较好,平均产量为4 772.73 kg/hm2,可继续种植。  相似文献   

6.
川西北高海拔山区不仅适合人工种植羊肚菌,还具有羊肚菌实体质量佳、销售价格高等优势。基于此,为更好地推广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总结出适合川西北高海拔山区的羊肚菌种植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天祝县海拔2 450~4 230 m,年均气温-1.5℃,年降雨量350~550 mm,年日照时间2 500~2 700 h,土壤属山地栗钙土。近年来,该县日光温室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但由于气候条件冷凉,主要种植作物为西葫芦,品种单一,管理条件落后,造成日光温室收入低、效益差。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在打柴沟镇下河东村(海拔2 680 m,年均气温-2.1℃)引进薄皮甜瓜进行日光温室试验种植,其植株生长良好,病虫害发生少,瓜品皮薄质脆,香气浓郁,口感好,通过适应性引种观察试验,探索出一套高海拔、高寒地区日光温室反季节薄皮甜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羊肚菌设施栽培中的最佳光照强度,为羊肚菌栽培提供技术支持。以陇南市主推品种六妹羊肚菌为试验材料,在塑料大棚上覆盖6针、8针、9针遮阳网,并在内部种植羊肚菌,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六妹羊肚菌全生育期菌丝生长、生物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羊肚菌栽培有较大影响,覆盖8针遮阳网下栽培的羊肚菌产量最高,菌丝生长最快,生物特性良好,故塑料大棚栽培羊肚菌光照强度应控制在 800~1 000 lx为宜。  相似文献   

9.
大棚型日光温室设计及光效应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棚型温室是针对目前北方高寒地区日光温室春夏秋主要生产季节光照条件差的问题而设计的.通过实验测试、分析及建造成本比较认为大棚型温室的建造成本比土打墙日光温室稍高,而显著低于砖墙日光温室.大棚型温室内光照条件在5、6、7月份,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均优于日光温室,特别在温室的北部表现更为突出.良好的光照条件为温室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高寒阴湿区栽培陇薯6号脱毒原种的最佳氮磷肥用量及密度,为推广和应用该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构建了氮肥(X1)、磷肥(X2)和栽培密度(X3)三因素与陇薯6号脱毒原种产量(Y)之间的回归模型:Y=38.139+2.519X1-3.662X12-1.719X22-1.719X32。对模型解析寻优的结果表明,高寒阴湿区陇薯6号脱毒原种块茎产量大于33 t/hm2的最优栽培方案为:施N 168.22~204.87 kg/hm2、P2O5 104.98~165.02 kg/hm2,密度为47 497~57 503株/hm2。  相似文献   

11.
大棚型温室是针对目前北方高寒地区日光温室春夏秋主要生产季节光照条件差的问题而设计的。通过实验测试、分析及建造成本比较认为:大棚型温室的建造成本比土打墙日光温室稍高,而显著低于砖墙日光温室。大棚型温室内光照条件在5、6、7月份,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均优于日光温室,特别在温室的北部表现更为突出。良好的光照条件为温室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农户抽样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甘肃省主要春油菜种植区施肥现状。结果表明,海拔1 800~2 400 m的地带以种植晚熟甘蓝型春油菜品种为主,海拔2 300~2 800 m的高寒地带以种植双低优质白菜型春油菜为主。油菜种植户施用有机肥的比例极低,仅为4.00%,秸秆还田率为0;化学肥料主要施用氮、磷肥,多采用常规肥料尿素、磷酸二铵和过磷酸钙,油菜专用肥和新型肥料使用较少;不重视钾肥、硼肥,农户无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习惯。祁连山北麓沿线冷凉区的施肥水平较洮岷二阴山区、临夏和甘南高寒阴湿区高,且在春油菜生育期内基本无追肥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济源市玉泉街道办事处从1984年开始发展大棚蔬菜至今已30多年,结构从简易竹竿塑料大棚到设计科学的玻璃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品种从单一种植到草莓、彩椒、礼品西瓜等多种种植模式,投资少,见效快。蔬菜生产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大、中拱棚设施为主的保护栽培体系,其中日光温室、大棚1 800余座,菜农年每667 m~2最高收入达45 000元。先后引进五彩椒、樱桃番茄、礼品西瓜、紫长茄、无刺水果黄瓜等名特新优品种40个。基于此,针对当地菜农多年种植经验,摸索出日光温室彩椒-礼品西瓜高效栽培技术种植模式,希望可以帮助更多菜农解决实际问题。彩椒667 m~2产值2.8万元,礼品西瓜产值4万。两茬667 m~2产值为6.8万元,效益4.9万元。  相似文献   

14.
网络版摘要     
<正>甘肃当归90-02无公害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何小谦(甘肃省定西市种子管理站,甘肃定西743000)甘肃当归90-02是由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新育成的当归品种。该品种质量特优:总灰分3.9%,酸不溶性灰分0.3%,分别较规定指标降低3.1和1.7个百分点;浸出物68.6%,阿魏酸0.148%,分别较规定指标提高23.6个百分点和2.96倍。本规程规定了高寒阴湿生态区当归新品种90-02无公害丰产优质栽培的环境条件及技术规程,适用于海拔2 000~2 500 m的高寒阴湿生态区。按本规程实施,每公顷可产优质鲜当归1.2万kg以上。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超过7 000年,时至今日仍是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南方是普通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广西贵港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5℃,年均降雨量1 600 mm,尤为适合水稻的种植。然而,水稻病虫害一直是困扰水稻种植的首要问题,轻者减产,重则绝收,所以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基于此,从绿色防控技术视角出发,探寻其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纬度地区多功能日光温室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高纬度地区的传统日光温室常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冬季生产需要补温,果蔬种植和加工环节分离,运输中容易发生冻害,制约该地区温室的冬季生产。该文基于传统日光温室优点及存在问题,结合高寒地区气候特点,从温室结构优化和功能创新2方面提出新型日光温室设计方案。利用经典温室设计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对采光角度、前屋面弧度、保温性能等进行优化,并对雪荷载、风荷载、屋面活荷载、作物吊挂荷载进行计算,利用结构分析软件midas计算温室结构的受力稳定性,对温室各参数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验证。优化结果为:总跨度16 m,一层种植部分跨度9 m,生产加工部分跨度7 m,总高度6.5 m,前屋面主采光角37°,土地利用率达到1.7。该设计实现了高纬度地区温室冬季不加温种植果蔬,利用传统温室后墙的遮阴部分,创造地上、地下3层使用空间,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种植、加工、存储多种功能集成,是高纬度地区日光温室的一种创新尝试,可以作为棚室种植园区的核心节点温室。  相似文献   

17.
根据日光温室平菇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要求,从日光温室生产条件、产地环境条件、贮藏运输条件、市场调研、品种选择、生产设施设备的配备、原材料的处理、栽培要点等方面总结出了凉州区绿色食品平菇日光温室周年化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8.
羊肚菌产业是贡山县草果、山药等产业后的一个新兴产业,对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推动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贡山县气候条件优势、工业化发展水平低,为羊肚菌种植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也为贡山羊肚菌"贴上"名副其实的生态标签。  相似文献   

19.
根据日光温室食用菌生产实践,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要求,从生产季节、日光温室环境条件、贮藏运输条件及生产设施设备的配备、品种选择、原材料的处理、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采收、采收后的管理、包装等方面规范了武威市绿色食品秀珍菇日光温室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甘南青稞产业种源支撑基础,实现青稞新育品种的增产增收潜力,以青稞新品种甘青11号为试材,在甘南高寒阴湿区旱川地进行了不同施肥水平与播量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水平为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225 kg/hm2,播量为192.0 kg/hm2时,甘青11号青稞折合产量最高,为3 720 kg/hm2;施肥水平为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播量分别为223.5、256.5 kg/hm2时,甘青11号青稞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 580、3 510 kg/hm2。由此可见,在施肥水平为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225~300 kg/hm2,播量为192.0~256.5 kg/hm2时,青稞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综合考虑,该施肥水平和播量为青稞在甘南高寒阴湿区种植适宜的肥料配比和播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