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土壤调理剂对日光温室土壤理化性质和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能够明显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能力,与对照相比,施用2次调理剂后土壤容重降低6.36%,土壤总孔隙度增加4.97%,田间持水量增加6.75%,渗透系数提高46.28%;调理剂还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保肥能力;调理剂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对番茄品质的改善效果尤为明显;调理剂与秸秆配合施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几种土壤调理剂改良大棚种植草莓土壤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草莓产业的稳定高效发展,设施草莓大棚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日益突出。采用硅钙钾镁、钙镁磷、月桂醇乙氧基硫酸铵、天然海洋萃取物碳酸钙与椰子提取物混合物和聚丙烯酰胺5种土壤调理剂进行了小区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下草莓种植大棚的土壤养分、酶活、盐分以及草莓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硅钙钾镁是改良大棚草莓连作障碍土壤中比较理想的土壤调理剂,与未施用土壤调理剂的对照(CK)相比,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可以提高土壤pH值,显著增加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有机质的影响不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酶的活性。与CK相比,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处理草莓增产19.5%(P<0.05),平均单果重提高7.35 g(P<0.05),草莓果实的可溶性糖增加10%~18%,可滴定酸增加3.1%~18.3%,维生素C增加1.4%~23.5%,花色苷增加 0.7%~ 43%。此外,聚丙烯酰胺处理较CK处理,草莓产量提高19.1%(P<0.05),平均单果重增加14.51 g(P<0.05),土壤水溶性总盐较CK可降低11%(P<0.05),其中主要是降低SO42-、NO3-含量。为有效克服草莓连作土壤障碍,建议将硅钙钾镁和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对酸化果园土壤的改良效果,本试验采用普通土壤调理剂和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设置普通土壤调理剂+常规施肥、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常规施肥、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减量15%+常规施肥和等养分肥料+常规施肥4个处理,在胶东酸化果园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种土壤调理剂均能改善酸化土壤的理化性状。在土壤物理性状方面,与普通土壤调理剂相比,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的土壤容重降低2.72%~4.76%,粉粒含量增加3.12%~5.28%,孔隙度提高1.74%~3.54%;在土壤化学性状方面,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3.74%~10.57%,pH提高0.07~0.45个单位。施用2种土壤调理剂均能提高苹果产量,相比于普通土壤调理剂,施用全量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可增产4.84%,减量15%施用仍增产2.87%,而二者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此外,连续两年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可以改善苹果的品质,其中总糖含量提高9.35%~15.46%,糖酸比提高21.84%~46.58%。综上,胶东酸化果园(pH4.5)在常规施肥下配施腐植酸土壤调理剂1 275 kg/hm2可作为短期内改良酸化土壤、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福建红壤酸化、土壤钙镁限制影响蔬菜栽培等问题。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用钙镁型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花椰菜产量与商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供试土壤调理剂为750~1500 kg/hm2,一个花椰菜生长季后土壤pH值为6.0~6.5,提高了0.4~0.7个单位,达到花椰菜生长发育的最适土壤酸碱度;土壤和花椰菜花球中钙、镁、磷等养分有效含量均显著提高,花椰菜集中成熟采收时间提早5 d,花球单重增加0.21~0.35 kg,一级花球占比率提高6.5~13.2个百分点,产量提高2880~5985 kg/hm2,增收6000~12863元/hm2。在福建酸性红壤地区,合理施用钙镁型土壤调理剂有良好效果,综合土壤理化性质,花椰菜生育期、产量和经济效益,上述土壤调理剂的施用量为1125~1500 kg/hm2较为合理,以1500 kg/hm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酸性土壤广泛存在于我国柑橘主产区,往往伴随土壤结构差、肥力低、供肥弱等障碍,是限制我国柑橘产区减肥增效、增产提质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传统土壤调理剂相比,施用有机来源的土壤调理剂有望协同实现土壤降酸培肥,促进树体养分吸收,增加柑橘产量和提高果实品质,但不同调理剂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评估了有机肥(T1)、生物炭(T2)、贝壳粉(T3)、复合调理剂(有机肥+生物炭+贝壳粉,T4)共4种有机来源土壤调理剂对酸性柑橘园土壤理化性质、营养春梢养分含量、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土壤调理剂(对照,CK)相比,连续两年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处理(T1~T4)的土壤pH平均增加0.44个单位,土壤酸度显著降低;同时,T1~T4处理的土壤紧实度显著降低,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显著增加。施用调理剂处理提高了叶片SPAD值和叶片氮、磷、钾含量,其中施用复合调理剂处理最为显著。与CK相比,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T1~T4)两年平均增产幅度为8.8%~16.7%,施用复合调理剂处理的经济效益最佳。与CK相比,施用土壤改良剂(T1~T4)果实固形物增加了0.85~2.45个单位,同时显著增加了单果重、固酸比和糖酸比,果实综合品质显著提升。综合而言,复合调理剂处理在土壤酸化改良、地力提升,促进柑橘树体养分吸收,增产提质增效等方面的效果最为突出,可为我国酸性土壤柑橘园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有机硅产品治理盐碱土壤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机硅土壤调理剂是一种新型肥料,具有改良盐碱土壤,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研究其对盐碱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及机制对于新型肥料推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有机硅产品+灌溉洗盐的大田试验方法,2018~2019年,在全国6个省11个县不同类型的典型盐碱土壤6种主推作物上开展了13个小区试验,研究有机硅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验前本底土样相比,施用有机硅土壤调理剂降低耕层容重3.17%~28.40%,降低耕层水溶性盐分总量4.32%~80.00%,降低耕层pH 0.10~1.32。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施用有机硅土壤调理剂增加了水稻、玉米的株高、穗粒数、千粒重,增加了向日葵的株高、茎粗、盘径、百粒重,增加了甜菜的单块根重、蜜瓜单瓜重;显著提高水稻产量2.97%~30.63%,显著提高玉米产量4.09%~6.77%,显著提高向日葵产量4.60%~14.21%,显著提高蜜瓜产量2.91%~11.11%,显著提高苹果产量8.89%~10.85%,显著提高甜菜产量3.55%~7.75%。上述结果表明,结合灌溉洗盐,施用有机硅土壤调理剂可改善盐碱土壤理化性状,改善作物生物学性状,提高产量,是一项治理盐碱土壤的新  相似文献   

7.
针对土壤酸化影响蔬菜生长、危及蔬菜品质的问题,于2014年选择酸化菜园土开展不同调酸剂对土壤及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探讨通过施用调酸剂提高土壤p H值、蔬菜产量和品质的方法。调酸剂选用钙镁磷肥、石灰氮、生石灰、田师傅土壤调理剂和施地佳土壤调理剂。连续三季作物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调酸剂能够提高蔬菜产量、提高土壤p H值,加速土壤中有机质的矿化,施用土壤调酸剂应注意补充有机质。施用钙镁磷肥、生石灰、石灰氮可以降低蔬菜中铅、镉、砷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5种土壤调理剂对大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大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两个不同用量的5种土壤调理剂(麦饭石、牡蛎壳、蒙脱石、硅钙矿和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调理剂均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施用前期麦饭石处理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后期则蒙脱石处理土壤容重降低明显。在大蒜生长前期,施用高量牡蛎壳、蒙脱石和有机肥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含量;蒙脱石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含量,高量有机肥则明显增加了土壤速效磷含量;麦饭石、蒙脱石、硅钙矿和有机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牡蛎壳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不大。蒙脱石、硅钙矿和有机肥在大蒜生长前期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后期则只有高量有机肥比对照有显著增加。麦饭石、蒙脱石和有机肥3种土壤调理剂对土壤pH值有降低作用,而牡蛎壳和硅钙矿两种土壤调理剂对土壤pH值有增加作用。土壤调理剂对大蒜叶枯病有一定减轻作用。5种调理剂与对照相比均有一定增产功效,但只有蒙脱石和高量有机肥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2种土壤调理剂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施用土壤调理剂后对盐化潮土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免申耕"和"禾康"土壤调理剂可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增加,水溶性盐总量显著降低,显著提高土壤通透性。施用这2种土壤调理剂后,有利于玉米生育期的延长,收获期的延迟,改善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性状。施用2种土壤调理剂较CK分别增产20.5%和23.1%,分别新增经济效益12.5%和15.2%。施用"禾康"调理剂后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施用2种土壤调理剂对河西地区盐化潮土的改良效果和玉米增产效果显著,适宜本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镉污染稻田土壤调理剂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土壤调理剂对降低稻米镉含量和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于2018年7月-11月进行了该产品在水稻上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土壤调理剂的对照相比,施用土壤调理剂能改善水稻多项经济性状,水稻株高、有效穗、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根据水稻产量构成性状计算的理论产量看,稻谷增产率在11.1%-15.4%,增产效果显著,对降低土壤有效镉有一定的效果;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稻谷中镉含量,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50 kg/667 m2,降幅为42.4%,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100 kg/667 m2时,降幅为56.8%,降幅效果十分明显,稻谷中有效镉含量随施用量增加而显著下降。这说明土壤调理剂可有效改善水稻经济性状,提高稻谷产量,降低土壤镉含量和可移动性以及稻谷中镉含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万青  胡振民  李欢  李荣林  杨亦扬 《土壤》2019,51(6):1086-109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调理剂与茶叶配方肥配施对茶园土壤性质和茶叶产量品质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调理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茶园土壤肥力及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对表层(0~20cm)土壤的改良效果要明显好于亚表层(20~40cm)土壤。其中,"亚科丰"土壤调理剂提高土壤pH的幅度较高,其次是"田师傅"土壤调理剂和生物质炭处理。生物质炭在提高土壤肥力以及茶叶产量和品质方面综合表现较好,酸性土壤茶园在施用生物炭后,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元素含量,同时也能提高茶叶百芽重和发芽密度以及鲜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  相似文献   

12.
土壤调理剂和生草技术是改善果园土壤质量、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同类型的土壤调理剂和生草的裂区试验,主区为土壤调理剂处理:不施土壤调理剂(CK)、生石灰(QL)、化学土壤调理剂(KB)、腐植酸类土壤调理剂(SC)和生物有机肥(BOM),副区为清耕(CT)和生草(GR)处理,共设10个处理,研究土壤调理剂和生草互作效果。结果表明:土壤调理剂和生草处理在苹果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SC与BOM处理较CK显著增加了苹果的产量和Vc含量,GR较CT处理显著增加了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和固酸比。各土壤调理剂较CK处理的土壤pH显著增加了5.1%~12.6%,GR较CT的土壤pH也显著提高了9.1%,且与土壤调理剂处理交互作用显著。对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SC和BOM处理较CK得到了显著增加,GR较CT也得到了显著增加。BOM-GR处理较KB-GR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的SPAD值以及叶片的全氮、全钙和全镁含量。SC-GR处理较QL-GR和KB-GR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全磷和全钾含量。SC、BOM处理和GR配施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增加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土壤酸化会加剧土壤和柑橘树体缺镁,施用镁肥是解决柑橘园缺镁的主要措施。目前农业生产中常以硫酸镁(MgSO4)等价格较低、溶解性较高的镁肥形态为主。但其水解性较强且为速效性镁肥,养分易淋洗损失,难以满足柑橘等多年生作物的生长所需。因此,在柑橘园中施用何种镁肥的效果更好则需进一步研究。以降低土壤酸度、补充土壤和柑橘树体镁素、提高柑橘产量和品质为主要指标,评价了酸性缺镁土壤上MgSO4、碳酸镁(MgCO3)和氧化镁(MgO)3种常用镁肥的施用效果。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表明,不施镁处理的耕层(0~40 cm)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从27.7 mg/kg降低至22.5 mg/kg,与不施镁肥处理相比,施用镁肥则增加至29.2~34.5 mg/kg,且土壤pH与交换性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MgCO3对降低土壤酸度和增加土壤交换性镁的效果优于MgSO4和MgO。另外,施用镁肥显著提高了叶片镁含量,降低了钾含量,使叶片钾镁比和钙镁比趋于合理,其中以MgCO3施用效果最佳。此外,酸性缺镁土壤施用3种不同镁肥均能增加柑橘挂果量并提高果实产量,MgSO4、MgCO3和MgO处理分别比不施镁处理增产5.7%、28.4%和12.5%。同时,与不施镁处理相比,施用MgCO3及MgO的果实风味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各施镁处理中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平均增加8.41%和1.46%。酸性缺镁土壤柑橘园中,MgCO3在协同调酸、补镁、增产和提质方面的效果较好,MgO次之,MgSO4较低。这些结果为酸性缺镁土壤上有效解决柑橘园的缺镁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针对设施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研究分析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及其配施微生物菌肥对促进土壤脱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和微生物菌肥后,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改善,土壤容重、EC、全盐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Na+、K+、Ca2+、Cl-、HCO3-含量降低,有效抑制土壤返盐;且施用土壤调理剂和微生物菌肥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趋于增加,尤其是固氮菌和分解有机质菌属的数量显著增加,土壤有益菌含量的增加对黄瓜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土壤调理剂及其配施微生物菌肥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表层盐分、提高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多样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可为设施菜田次生盐渍化土壤缓解盐胁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土壤调理剂被大量用于重金属污染农田治理修复,目前对调理剂效果的评价以农产品是否达标为主,而关于调理剂对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等的影响关注较少。本研究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活性等指标变化来评价施用土壤调理剂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并结合水稻相关参数对调理剂修复Cd污染土壤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粤北Cd污染高风险区施用调理剂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土壤中Cd的有效性随土壤pH值的提高而明显降低;土壤中的交换性Ca可能与Cd存在竞争作用;稻米中矿物质元素增加有利于抑制Cd向稻米中转移。综合各调理剂对稻米Cd含量、土壤质量、稻米品质的影响,发现相对其他几种调理剂,调理剂C的综合效果最好。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来评价调理剂的综合效果,对指导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以烟台地区苹果主栽品种烟富3为试材,通过连续5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硅钙钾镁肥与黄腐酸钾配施对酸化果园土壤化学性质、果树叶片功能、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硅钙钾镁肥处理提高了土壤pH、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镁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硅钙钾镁肥与黄腐酸钾配施后的土壤有机质、速效钾、交换性钙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11.6%、24.8%、24.7%和1.55 cmol/kg。单施硅钙钾镁肥提高了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分别较对照提高6.05%和8.39%;硅钙钾镁肥和黄腐酸钾配施显著改善叶片功能,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分别较对照提高11.9%和16.1%。单施硅钙钾镁肥及其与黄腐酸钾配施均能显著提高单果重和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9.4%~11.8%和11.4%~14.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和硬度分别较对照增加了8.6%~10.2%、14.1%~16.8%、10.1%~12.3%和3.2%~3.8%,差异显著。综合评价,硅钙钾镁肥可有效改良土壤,改善苹果叶片功能,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硅钙钾镁肥与黄腐酸钾配施比单施硅钙钾镁肥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山药的生长发育与土壤环境质量关系密切,因此,土壤质量的改善是提高山药抗性与产量的必要措施。本研究在江西瑞昌山药种植区通过施用土壤调理剂对山药土壤进行处理,旨在探明土壤调理剂对山药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为山药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改良和栽培管理措施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土壤调理剂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调理剂处理的土壤p 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土壤含水量、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总孔隙度均增加,而土壤容重下降;2)与对照相比,调理剂处理的土壤中细菌多样性较丰富,其中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GAL15和AD-3门的相对丰度明显下降,绿弯菌门、疣微菌门、芽单孢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浮霉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下降,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3)土壤调理剂增加了山药生长期叶片中叶绿素和脯氨酸的累积,提高了山药块茎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升了山药块茎抗病虫害能力及产量。研究表明土壤调理剂可通过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中某些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改善山药土壤的微生态环境,提高山药抗病虫害侵染能力,为山药品质改善及产量增加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施用酸性土壤改良剂配合套种对幼龄橘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选取了生石灰、生石灰+火土灰为酸性土壤改良剂,绿豆和红薯为套种作物,以土壤清耕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不同酸性土壤改良剂和套种作物组合对土壤理化性质、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以及活性铝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土壤清耕处理,各施用土壤改良剂配合套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且降低活性铝含量(P<0.05),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较施用生石灰处理,长期施用生石灰+火土灰累加效应明显,在改善土壤物理特性、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降低活性铝含量、提高土壤全钾、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等方面效果更好。套种绿豆和套种红薯在多数土壤理化特性指标上无显著差异,但套种红薯对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含量方面效果更好,而套种绿豆则更有利于提升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含量。总体来看,施用生石灰+火土灰配合套种红薯/绿豆均能有效改善橘园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不同改良剂对矿区污染土壤理化性状、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比较了氨基酸生态肥、饼肥、鸡粪肥、钙镁磷肥对矿区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钙镁磷肥对土壤pH提高最为明显,氨基酸生态肥、饼肥与鸡粪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钙镁磷肥对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降低最为显著,其次为氨基酸生态肥、饼肥与鸡粪肥;氨基酸生态肥、饼肥与鸡粪肥处理明显提高土壤酶活性;饼肥处理的土壤酶活性最高;饼肥处理150d后,土壤脲酶活性较对照提高17.67倍,土壤酸性磷酸酶较对照提高36.99倍,土壤蔗糖酶较对照提高17.59倍,土壤脱氢酶较对照提高3.59倍。统计分析表明,土壤pH值与土壤有效Cd、Cu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有效Cd、Cu呈显著负相关,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效Cu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钝化剂对酸性高镉土壤钝化效果及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海泡石、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钢渣、生石灰及生物炭为重金属镉钝化材料,研究钝化剂对湖南省酸性高镉(Cd)稻田土壤及水稻中Cd含量的影响。以土壤pH值和有效态镉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三种效果较优的钝化剂,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复配,选择最优的钝化剂配方进行田间验证。结果表明,海泡石、钙镁磷肥、钢渣在施用比例为1%时均可显著提高土壤pH,pH的提升效果排序为钢渣钙镁磷肥海泡石;除钢渣外,其余钝化剂在施用比例为1%时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钝化效果排序为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生物炭海泡石生石灰。选取海泡石、钙镁磷肥和磷酸二氢钾复配钝化剂,依据正交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钝化效果、成本及材料易得性,确定钝化剂的最优施用量组合为海泡石500 mg kg-1、钙镁磷肥500 mg kg-1、磷酸二氢钾170 mg kg-1。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钝化剂后,土壤pH值提高0.5个单位,土壤有效Cd含量降低34.00%,糙米中Cd含量降低19.44%,水稻各器官Cd的富集与迁移系数明显降低,水稻产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