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浅析婚约彩礼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约彩礼是附有解除条件的赠与 ,以婚约解除作为条件 ,彩礼从一方向另一方转移 ,是因为存在着预约婚姻这种法律关系 ,随着男女双方当事人婚约的解除 ,赠与彩礼的缘由归于消灭 ,受赠人在婚约解除后丧失了继续占有彩礼的法律依据 ,由于婚约解除后彩礼继续由受赠人占有的法律依据消失 ,那么根据民法的公平与诚信原则应将财产“恢复原状” ,即订立婚约前的状态。因此 ,婚约解除后 ,受赠人应当将彩礼返还给赠与人 ,如果受赠人拒不返还而继续占有彩礼 ,将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  相似文献   

2.
农村彩礼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彩礼是基于传统的订婚习俗,当事人在订立婚约时,即将结婚前给付大笔财富的现象。在我国广泛存在,尤以农村为重,给当事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论性质彩礼应是附解除条件的赠与。因彩礼返还所引起的民事纠纷数量也日益上升。如何返还,返还多少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安全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0,(13):54-54
【案例】宋某、杨某为纽建家庭,二人互有往来。宋某曾不时到杨某家帮助其干农活。后因双方性格不合,断绝了恋爱关系.宋某要求杨某返还给付的彩礼和工时费1500元。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淖马村小郑咨询:我有个朋友与其女友相识不久就结婚了,现在领结婚证已经9个月了。由于女方嫌弃男方家境不好,双方感情亦不和,都想离婚,现在已分居1个月。当初结婚时男方给女方6万元彩礼,协议离婚时女方答应返还男方彩礼5万元,双方私下写了关于返还彩礼的协议及期限。如今女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返还彩礼。请问如果通过法律途径索要,彩礼可以返还吗?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某地法院审理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男女双方同居后未办理结婚登记即双双外出打工,此后,女方怀孕流产,又患上了重病,男方为此向法院提出解除婚约.并让女方退还彩礼及医疗费的请求,女方家人为此愤愤不平。虽然法院也非常同情女方的遭遇。但由于两人未办理结婚登记,属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女方接受的彩礼及医疗费应予返还。  相似文献   

6.
案情: 2008年,原告段某与被告杨某经人介绍认识并定于同年农历十月结婚,在此期间,原告段某分几次共给付杨某及其父母彩礼款共计人民币10962.5元.双方因故解除婚约后,原告多次找三被告协商退还彩礼款一事,但因双方对退款数额认识差距过大且三被告相互推托退款责任,无法达成协议.2009年1月6日原告段某诉讼至法院,要求三被告返还其彩礼款及误工、车旅等损失共计人民币16193.5元.  相似文献   

7.
《当代农业》2009,(21):54-54
案例:杨某、郭某在网吧里认识被害人江某。通过跟踪找到江某住所,威胁其到网吧给他们送大笔现金。离开时,杨某等人又以身上带枪,威胁江某给他们300元零花钱。第二天,江某到网吧将1万元 钱交给杨某等人。杨某、郭某已被抓获。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2004年5月我与丁某订婚,当时丁家付给我家彩礼3000元,2005年7月男方又送彩礼12000元,后又送了1500元给我购买结婚时穿的衣服。2005年9月我与丁某举行了结婚仪式,并同居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当时,我带去的嫁妆价值6500余元。2005年11月丁某到法院起诉要求我返还彩礼。请问我应返还彩礼吗?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陈某家庭经济困难,经媒人介绍认识王某,因无力支付彩礼,陈某向亲戚借款10万元用于给付王某彩礼款。婚后3个月两人因性格不合,陈某至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王某离婚。人民法院判决双方离婚后,陈某再次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王某返还部分彩礼。评析对于陈某在离婚后再次起诉主张返还彩礼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支持,存在2种不同观点:①根据一事不再理的原则,陈某应在提出离婚诉讼时一并主张返还彩礼,在判决离婚后陈某与王某已经解除了婚姻关系,因此不能再向王某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在近年的司法工作中,经常发现当事人对彩礼的返还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下面通过几个案例对一些误区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误区一:男方自愿给的可以不返还2011年3月,男青年李某与女青年王某经人介绍相识。不久,两家人商量给两人订婚,于是李某为王某购买了手机一部,花费2000元,同时,按照当地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在近年的司法工作中,经常发现当事人对彩礼的返还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下面通过几个案例对一些误区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误区一:男方自愿给的可以不返还2011年3月,男青年李某与女青年王某经人介绍相识。不久,两家人商量给两人订婚,于是李某为王某购买了手机一部,花费2000元,同时,按照当地  相似文献   

12.
以案说法     
《农家致富》2012,(3):54
附条件合同自条件成立时生效【案例】杨某出租1头耕牛给李某,因耕牛突然走失,于是双方协商,如果不能找回耕牛,则由李某赔偿1500元损失。几天后,李某找到耕牛。但他打听到耕牛市价已涨到2000元,其遂将牛出售获款2100元,并谎称耕牛没有找到,向杨某付了约定赔款。杨某起诉,要求返还耕牛,赔偿损失。【评析】本案涉及附条件合同效力问题。《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案情】李某(女)与杨某于2018年1月结婚,婚后因双方性格不合,为生活琐事经常发生争吵,故李某提出与杨某离婚,并要求杨某返还结婚时父母赠送的嫁妆。杨某表示嫁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不同意全部返还。【评析】所谓嫁妆,是指女方出嫁时,娘家为女儿准备的结婚用品,如车子、房子、衣被、家具等。女方结婚时,父母为了让女儿今后的生活可以过得更好一些,通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一:“金”与“费”谁是谁非?王某和妻子杨某协议离婚时,双方约定儿子小东随父亲生活,杨某为小东购买5万元保险.后杨某未履行承诺,经催要未果后,小东及其父亲将杨某告上法庭,请求判令被告支付保险费5万元.对此杨某辩称,离婚协议书中约定的是“保险金”而非“保险费”,5万元保险金对应的保险费并不多,自己的义务已履行完毕,法院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相似文献   

15.
正彩礼这一社会现象在农村,以及在城市某些地区还普遍存在,而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个人财富的增加,根据各地风俗不同,男女双方因结婚而索要或赠予的彩礼数额也越来越大。同时,男女双方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结婚或结婚不久就离婚的彩礼返还纠纷也越来越多。为给处理彩礼纠纷参考,笔者对涉及彩礼纠纷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1.彩礼的界定彩礼并非一个规范的法律用语,但却有特定的含义,人民法院审理的彩礼纠  相似文献   

16.
案例:杨某、郭某在网吧里认识被害人江某。通过跟踪找到江某住所,威胁其到网吧给他们送大笔现金。离开时,杨某等人又以身上带枪,威胁江某给他们300元零花钱。第二天,江某到网吧将1万元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江阴市陆一民读者来信:我经人介绍与女青年刘某相识并建立恋爱关系。我为了表明对她的爱慕之情,按家乡风俗主动送给了她3800元“见面礼”。后来,她来信说我俩性格不合,叫我另外选择更合适的对象。要求她返还3800元彩礼,她说那笔礼金是我主动赠送的,不应该返还,请问:我可以要求刘某返还这笔彩礼吗?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婚前给付彩礼的现象还相当盛行。这种基于风俗习惯而不得已为之的彩礼给付在离婚时应否返还,2004年4月1日起施行的新司法解释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005年3月25日,湖南省桃江县人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该解释实施以来不支持彩礼返还案——  相似文献   

19.
阿宁  阿高 《湖南农业》2002,(12):36-37
2002年3月31日,湖南省会同县人民法院就一起相识1个月便草率结婚的离婚案作出一审判决:少妇许小露蜜月刚过便提出离婚,其所收受的彩礼1万元,应返还给原夫.……  相似文献   

20.
1.“口头约定型”合同 案例:青年农民胡某应聘到一餐馆当厨师,双方口头约定月薪为1000元,到月底发工资时,老板从胡某的工资中扣除了300元伙食费。胡某认为应发1000元,但老板说岂有白吃之理,当初约定工薪时因没有书面依据,胡某只好自认倒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