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水稻品种W017的耐贮藏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W017(LOX-3缺失)和武育粳3号(LOX-3正常,对照)贮藏1年和新收获的种子进行比较试验,人工老化处理5 d,贮藏1年的W017种子发芽率为87.3%,而贮藏1年的武育粳3号的发芽率只有14%,新种子对老化处理不敏感.用RVA谱检测2个品种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劣的程度,发现贮藏1年后,2个品种的RVA谱特征值均有变化,除了最高黏度外,W017的变化程度明显小于武育粳3号.进一步对淀粉酶活性的分析表明W017能保持较高发芽率、品质变劣速度缓慢的原因之一在于其种子能保持较高的淀粉酶活性水平.以上结果证实W017具有较强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品质形成的动态角度探讨相似AAC(apparent amylose content,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水稻品种其米质动态形成的差异。【方法】选用成熟种子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相似而米质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30优917为材料,研究其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及RVA谱动态变化差异。【结果】两个品种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RVA谱的动态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在花后5—15 d2个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到灌浆后期则表现相近。胶稠度和RVA谱在籽粒灌浆的全过程中均有明显差异。与30优917相比,武育粳3号的胶稠度在花后5—10 d较软,到籽粒灌浆的中后期(花后20—40 d)却明显比30优917硬;用RVA测得的武育粳3号粘性较高,表现为较高的崩解值、较小的正消减值和较低的成糊温度。【结论】相似AAC水稻米质间的差异表现在灌浆期米质性状的动态形成存在显著差异,口感较好的武育粳3号其米粒形成过程中有较高的最高黏度、崩解值和较小的正消减值。  相似文献   

3.
迟熟中粳品种武育粳3号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其食味品质优良,已在生产上应用20多年。该品种由于不抗条纹叶枯病以及产量潜力不如新育成的品种,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此前,扬州大学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成功改良了武育粳3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育成抗条武育粳3号。在此基础上,2009年开始以优质籼稻品种黄华占为非轮回亲本与抗条武育粳3号杂交和回交,以期通过籼粳杂交改良武育粳3号的丰产性,选育新品种。2013年对以上籼粳杂交、回交后代在扬州和武进两地进行系统鉴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肥料和水分试验,对武育粳3号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食味品质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育粳3号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好,对肥料和水分敏感性相对较弱,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食味品质不降低。该品种对环境尤其对氮素不敏感的优异特性在稻米品质改良中有较高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6,(4):25-25
泗洪县 泗洪县聚禾种业有限公司2004年引进扬辐粳7号种子15公斤.示范种植5亩,在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当地主动栽品种武育粳3号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下,扬辐粳7号长相清秀不发病,实收亩产量达660公斤,比武育粳3号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6.
武陵粳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陵粳1号系由扬州大学、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江苏省种子管理站共同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于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该品种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定向改良武育粳3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通过多代回交选育而成,保持了"武育粳3号"丰产稳产优质的特性,而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大幅提高,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2009年该品种在江苏省适宜区域内广泛布点试验示范,各示范点均表现现出良好的抗病性能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水稻高光效种质资源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个品种的水稻为材料,进行高光效水稻品种的筛选试验,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光合速率和光合功能期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在光合速率、光合功能期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方面均存在差异;武育粳1号、杨育粳1号、杨粳4227光合速率、光合功能期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优于其他品种;武育粳1号、杨育粳1号的叶绿素含量较高。武育粳1号、杨育粳1号、杨粳4227是较优的高光效品种。  相似文献   

8.
武育粳3号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及其对水稻育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武育粳3号产量性状和品质理化指标的表现及其变异,试图从产量和品质性状上探讨武育粳3号得以多年大面积种植的原因以及对当前水稻育种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秸秆和绿肥还田对稻米营养与蒸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以优粳5356为材料,研究绿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米营养和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稻米淀粉RVA谱的影响因还田方式而异,秸秆均匀还田处理使稻米食味品质变劣,而埋入墒沟处理的得到改善;绿肥还田中黑麦草还田使品质变劣的趋势低于紫云英还田。  相似文献   

10.
对水稻脂质氧化酶(LOX)同工酶缺失的单体及聚合体人工老化实验研究表明:不同LOX的缺失突变体之间,以LOX-1,LOX-2、LOX-3全缺的D1308、D1311的发芽率始终最高,老化指数最低;LOX-1缺失所造成的影响要大于LOX-2缺失和LOX-3缺失。LOX缺失的单体及聚合体具有较好的储藏特性,LOX的缺失对保持种子生活力和延缓稻谷陈化变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认为LOX-1的缺失阻断或延缓了LOX-2和LOX-3所启动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延缓了稻谷的陈化变质,减轻种子生活力的下降。LOX-1可能是控制稻谷陈化变质和种子衰老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罂粟种子活力丧失规律,为妥善保存罂粟种子资源和防止种子老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95~2007年采收的14份罂粟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等指标变化规律。【结果】在自然条件下,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高于罂粟2号;贮藏10年后,罂粟2号的种子发芽率低于60%;4℃风冷式冰箱和-18℃除霜式冰箱等低温冷藏库内保存的罂粟种子活力明显下降。【结论】在自然条件下,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高于罂粟2号;在常温库存条件下,罂粟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等均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但在贮藏相同年份时,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降幅低于罂粟2号;在现有条件下,罂粟种子保存在干燥器中能保持较高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罂粟种子活力丧失规律,为妥善保存罂粟种子资源和防止种子老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95~2007年采收的14份罂粟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等指标变化规律。【结果】在自然条件下,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高于罂粟2号;贮藏10年后,罂粟2号的种子发芽率低于60%;4℃风冷式冰箱和-18℃除霜式冰箱等低温冷藏库内保存的罂粟种子活力明显下降。【结论】在自然条件下,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高于罂粟2号;在常温库存条件下,罂粟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等均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但在贮藏相同年份时,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降幅低于罂粟2号;在现有条件下,罂粟种子保存在干燥器中能保持较高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扬农稻1号是由扬州大学农学院与扬州苏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武育粳3号/68001//武育粳3号/扬粳201育成的优质高产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群体整齐度好、综合抗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适宜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4.
水培条件下硫素营养对粳稻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水培条件下,硫素营养对粳稻稻米品质的改善作用,明确其品质指标随硫素浓度改变而变化的规律,以期提高人们对硫肥的重视,为硫肥的精确合理施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粳稻武粳15和武育粳3号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硫素营养对粳稻稻米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在适宜营养液硫浓度下,武粳15和武育粳3号的稻米品质得到显著改善。武粳15和武育粳3号分别在200 μmol?L-1和260 μmol?L-1硫浓度处理下,加工品质、外观品质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相比,胶稠度分别增加了12.1 mm和8.4 mm。在米粉糊化特性上,武粳15在200 μmol?L-1硫处理的米粉峰值粘度较对照增加143 cP,消减值降低290 cP。武育粳3号在260 μmol?L-1硫浓度处理下,米粉的峰值粘度较对照增长158 cP,消减值降低34 cP。两个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硫浓度的升高呈增加的趋势,4种蛋白组分含量与硫浓度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结论】200 μmol?L-1硫处理的武粳15和260 μmol?L-1硫浓度处理的武育粳3号,其品质相关理化指标得到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用生物型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未包衣种子作对照,把3种不同含水量的油菜种子分别密封贮藏在高、中、低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分期取样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含水量为4.1%的来包衣种子在所有贮藏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而含水量为8.6%的在25℃、35℃条件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均有所下降,含水量为11.1%的种子则劣变加快,在贮藏温度35℃条件下经3个月贮藏后发芽率降为0.生物型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所有贮藏条件下劣变速度均低于未包衣种子.相对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提高,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较慢,经1年贮藏后所有的包衣种子均能保持75%以上的发芽率.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也均高于未包衣的对照种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掌握地区间差异对不同水稻品种生产力的影响变化规律,筛选出适合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进行了此项试验.结果表明,W002、扬辐粳4928、盐稻6号表现好于武育粳3号,尤其是扬辐粳4928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用生物型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 ,以未包衣种子作对照 ,把 3种不同含水量的油菜种子分别密封贮藏在高、中、低 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 ,分期取样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 :含水量为 4 1 %的未包衣种子在所有贮藏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 ,而含水量为 8 6%的在 2 5℃、3 5℃条件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均有所下降 ,含水量为 1 1 1 %的种子则劣变加快 ,在贮藏温度 3 5℃条件下经 3个月贮藏后发芽率降为 0 生物型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所有贮藏条件下劣变速度均低于未包衣种子 相对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提高 ,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较慢 ,经 1年贮藏后所有的包衣种子均能保持75 %以上的发芽率 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也均高于未包衣的对照种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不同菠菜品种、不同成熟度、不同繁殖地区、不同年份繁殖的种子进行发芽研究指出:不同菠菜品种种子的休眠深度是不同的,宁夏园叶、联合1号休眠较深;而联合11号几乎无休眠期。同一品种不同成熟度的种子,以嫩籽发芽势高,但发芽率差异不大。不同地区繁殖的种子,以品种而定,联合1号在上海繁殖的种子其发芽势、出苗速度远比宁夏繁殖的要高、要快,而联合11号品种则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在上海常规贮藏,第二年发芽率有极大差异,联合1号品种通过贮藏可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而2号品种贮藏一年后基本丧失发芽率。不同菠菜品种,对处理的敏感性各异,种子加温(60℃)处理,或用0.1%KNO_3,浸种,能有效地打破联合1号种子的休眠而提高发芽率,但对联合11号无显著效果。低温(10~15℃)有利于菠菜种子的发芽,而在高温下发芽均很差。  相似文献   

19.
应用Real-time RT-PCR检测了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在2种水稻品种(品系)武育粳3号和KT95-418的悬浮细胞内复制变化和相对含量的差异,结合传统生物学接种试验,确定了这2个品种(品系)对RSV抗性的差异.结果表明,RSV在武育粳3号的悬浮细胞内24 h达到复制高峰,病毒含量为侵染初期的7.46倍.而在KT95-418的悬浮细胞内,RSV达到复制高峰需要36 h,病毒含量为侵染初期的4.51倍.利用病毒生物学接种的方法,武育粳3号发病率达91.7%,而KT95-418仅为36.0%.由此可见,KT95-418较武育粳3号对RSV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因此,Real-time RT-PCR方法与传统生物学接种试验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性,可以作为传统品种抗病性鉴定的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对自然条件下贮藏1、4、8个月的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种子的发芽率、生活力和含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集后短时间贮藏栀子种子能保持较高的生活力和发芽率,但栀子种子寿命较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种子对环境的耐受性也大大降低。生活力与贮藏时间的相关系数r=0.958,种子的生活力(Y)与贮藏时间(X)回归方程Y=102.794-3.736 X;发芽率与贮藏时间的相关系数r=0.881,种子的发芽率(W)与贮藏时间(X)回归方程W=95.740-6.368 X,均显著相关。长时间贮藏后栀子种子的含水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