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尾叶桉马占相思混交林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建立在广西合浦县山口林场、广西钦州市三十六曲林场和广西武鸣县朝燕林场的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窿缘桉(E.exserta)、马占相思(Acncia mangium)纯林以及尾叶桉马占相思混交林的凋落物量及其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马占相思林地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大于尾叶桉和窿缘桉林地土壤养分元素含量,马占相思造林后土壤的养分元素含量提高的幅度较大;(2)混交林的凋落物量大于尾叶桉、马占相思纯林,凋落物大部分养分元素含量比尾叶桉纯林的高,P、K、Mg等少部分元素含量也高于马占相思;另外,凋落物的全量N、P和速效B含量分别与土壤的全量N、P和速效B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混交林能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元素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混交造林3年后土壤全量N、P、K以及速效B和Mg元素含量分别增加29.5%、77.3%、5.3%、6.7%、60%。(4)混交林土壤养分元素含量高于尾叶桉纯林,3年后全量N、P、K与速效B和Mg元素及有机质的含量比尾叶桉纯林分别高出5.2%~87.0%、19.6%~56.7%、7.7%~54.2%、25%~128.6%、12.5%~33.3%、9.5%。部分养分元素含量高于马占相思纯林。(5)比例不同的混交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同,作用较大的尾叶桉与马占相思混交比例是1:2或1:1。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雷州半岛尾巨桉速生人工林生态系统的C、N、P分配格局及化学计量特征。[方法]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方法,选取雷州半岛4种不同林龄(1、3、5、7 a)的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尾巨桉叶片、凋落物及土壤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C、N含量表现为叶片凋落物土壤,P含量表现为叶片土壤凋落物,且3个库间差异显著;土壤的C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N、P含量差异不显著,土壤C∶N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逐渐下降;凋落物的C∶N为54. 07 92. 18 ( 25),表明尾巨桉林下凋落物分解速率较慢,N元素成为主要限制凋落物分解的元素,凋落物的C∶N随林龄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凋落物分解速度先降低后升高;叶片的N∶P为10. 80 12. 98,说明中幼林龄尾巨桉受N限制较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凋落物养分元素含量受叶片限制,土壤养分含量受凋落物限制,表明生态系统内部C、N、P元素在植物、凋落物与土壤之间实现了运输和转换。[结论]雷州半岛尾巨桉中、幼林龄时期土壤有机质及凋落物分解速率较慢;随林龄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凋落物分解速率下降,N元素成为其主要分解限制性元素,林分生长受N限制明显。  相似文献   

3.
调查表明 ,果树缺铁性生理病害在碱性大的土壤里表现严重 ,导致果树枝梢枯死 ,生长不良 ,果实减产甚至绝收。采取改土、降低土壤 p 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地下水位以及补施铁元素 (含 Fe EDTA,EDDHA-Fe)等可有效克服缺铁性生理病害 ,使果树生长充实 ,结果优良  相似文献   

4.
巨桉苗期矿质营养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巨桉苗期矿质营养试验*仲崇禄关键词巨桉、苗木、矿质营养、施肥巨桉(EucalyptusgrandisHilexMaiden)营养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1~5],但对巨桉苗多种施肥处理的研究还未见报道。热带地区,多数林业用地的土壤是贫瘠的,但通过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5.
滨海沙地几种桉树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砂质海岸引进4种桉树进行初选试验,通过4年的观测,认为刚果12号桉是比较适宜干旱、瘠薄的砂土上生长,但造林后林木分化明显,必须严格选苗造林;巨尾桉可以选择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土壤上扩大栽培试验,是有发展前景的。  相似文献   

6.
果树缺铁性黄化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表明,果树缺铁性生理病害在碱性大的土壤里表现严重,导致果树枝梢枯死,生长不良,果实减产甚至绝收。采取改土、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地下水位以及补施铁元素(含Fe EDTA,EDDHA-Fe)等可有效克服缺铁性生理病害,使果树生长充实,结果优良。  相似文献   

7.
桉树属桃金娘科桉属常绿乔木。其树姿秀美挺拔,是重要的绿化树种。桉树原产澳洲,约300种。中国西南部及南部有栽培,性喜充足阳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及中性土壤,不耐寒,速生。3年来,在郑州地区对桉树中的部分耐寒品种进行了北移试种。有关方法及试种结果如下:1试种材料桉树中的6个耐寒品种:河红桉、蓝桉、高山桉、雪桉、铁皮桉、闪亮桉,每个品种50~100株,均为营养钵苗,高约15~20cm。2试种地点郑州市动物园,中牟农校,专家花园等。3试种区概况试种所在地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3℃,年均降雨量616.9mm,土壤为略显碱性的…  相似文献   

8.
对地处南亚热带的广西高峰林场林业示范基地不同林龄的尾巨桉林、灰木莲林和厚荚相思林3种人工林林地0~40 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林地的土壤较为疏松,持水性能较强;土壤养分含量除磷元素相对偏低外,其他元素的含量较为丰富。其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及物理性状优良度的排序为:灰木莲林〉厚荚相思林〉尾巨桉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林分林地土壤除pH值差异显著外,其他指标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上虞海涂围垦地葡萄缺素成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土壤和叶片的元素测试分析,证实海涂围垦地引种栽培的部分葡萄品种显著缺乏铁和锌两种元素,采用叶面喷施ZnSO4和FeSO4水溶液对葡萄缺铁、锌元素进行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赤桉 3 4号无性系是湖南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从澳大利亚引种、在我省生长近 8年的成龄大赤桉植株上选取枝条 ,通过组织培养试管苗而繁殖培育 ,再经多次遴选所得的一个耐寒品种。在郴州市苏仙区林业局桉树基地经过最低温度- 7℃的考验 ,证明基本无冻害。同时赤桉 3 4号是耐干旱性强 (生长在同坡立地上的 5年生杉木、马尾松被旱死 ,而当年造的赤桉 3 4号无性系林安然无恙 )的强阳性硬材速生树种。1 僵苗状况1.1 僵苗林地状况僵苗地地处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响水坝乡杨柳冲的一个专供放牛的荒芜小山包 ,坡度 10°左右。山地阳光充足 ,土壤为砂岩…  相似文献   

11.
《河南林业科技》1993,(4):51-51
<正> 据山东农业大学辛培刚等1991年在济阳县等地山楂、苹果园试验,对果树主干加压注射可补充树体内矿质元素,矫治果树缺铁失绿等症状。和土壤施肥、叶面喷肥比,具有施用元素量少、成本低、速效、持久、肥效利用率高等优点。(1)缺铁黄化的3年生山楂树,萌芽前注射FeSO_4可矫治黄叶病,  相似文献   

12.
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土壤肥力及其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国营高峰林场界牌分场相似立地条件下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旨在研究尾巨桉和厚荚相思的生长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厚荚相思人工林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自然含水量、非毛管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最大持水量均高于尾巨桉,其具更高的土壤通透、保水和供水性能,但差异不显著(P=0.31—0.97);除速效钾外,尾巨桉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元素含量均小于厚荚相思人工林。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20—40cm土壤有机质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pH值、全磷、全氮等差异均不显著(P=0.11—0.99);厚荚相思人工林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优于尾巨桉人工林。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省宁洱县麻木河林场的巨尾桉林种植区,进行了两种清理林地措施对巨尾桉人工幼林林地土壤及林木叶养分含量的研究.经对两种清理方式林地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的测定分析,及其相对的巨尾桉2年生幼林林木叶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清理林地其土壤的pH值在4.84~5.24之间;火烧清理使其林地土壤的钾含量高于非火烧清理林地;而林地土壤的有机质、氮、磷含量则为火烧清理林地低于非火烧清理林地.由于巨尾桉幼树对林地土壤养分的需求量大,导致两种清理林地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均较低.两种清理林地营造的2年生巨尾桉人工幼林林木叶内的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均较低且与其林地土壤的此几种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林分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易氧化有机碳(ROC)的影响,采集广州市长岗山30年生尾叶桉和木荷人工林表层土壤,测定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CEC)、ROC含量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林表层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全氮(TN)含量显著高于木荷林;C/N表现为木荷林显著大于尾叶桉林,而C/P和N/P则表现为尾叶桉林大于木荷林,两种林分表层土壤N含量丰富,而P元素较缺乏。两种林分土壤CEC差异不显著,尾叶桉林土壤的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和盐基饱和度显著高于木荷林;两种林分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表现为Ca2+>Mg2+>K+>Na+。尾叶桉林土壤的ROC含量显著高于木荷林,ROC/TOC表现为木荷林小于尾叶桉林但没有显著差异。尾叶桉林土壤的ROC含量与AP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ROC/TOC与TP呈显著正相关(P<0.05);木荷林土壤的ROC含量与CE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ROC/TOC呈极显著正相关(P&l...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速生桉的大规模发展,危害桉苗的病害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桉苗白绢病是当前在桂南发生普遍、危害苗木最严重、损失最大的一种病害。桉苗白绢病常与立枯病一起发生,但白绢病对将要出圃或已上山造林的苗木危害更大。受白绢病菌感染的桉苗,最初在幼茎的一侧出现一点退绿色的小斑,如针尖大小,随着病情的不断扩大,病斑把苗茎包围一圈,并向上向下不断蔓延,同时由黄褐转为黑褐色,向表皮下的韧皮部、木质部侵入,如温湿度适宜,病灶可长达10厘米以上,一般的为2~5厘米;病斑的位置可从地径起直到高30厘米的半木质化的主径…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桉树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尾叶桉、粗皮桉、托里桉、赤桉、尾巨桉5个桉树林分及1个湿加松林分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土壤呼吸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为尾叶桉和托里桉林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其值分别为3.57±0.41μmol·m-2·s-1与3.72±0.20μmol·m-2·s-1,表现出空间异质性。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土壤呼吸极小值与表层土壤C/P和N/P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土壤呼吸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巨桉优质营养袋苗培育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BT生根粉处理种子、九二○喷苗、塑料大棚育苗、适时播种、适宜温度和常规合理控制水肥、及时防治病虫等技术组合能有效缩短巨桉育苗时间、提高巨桉种子发芽率和壮苗出圃率,达到降低育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林木生长的效果。介绍巨桉营养袋苗培育技术,可供松、桉工业原料林营养袋育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边缘桉实生苗和试管苗栽植在温室和田间的生长和形态比较,展望成年树木树冠的发育。温室生长的试管苗比实生苗较矮且更多分枝;叶形和排列似成熟叶而不像幼叶。根总长小于实生苗,直径则相差不大,在温室使用两种土壤作栽植试验,一种是泥炭/沙土,另一种是砖红壤森林土,也许由于两种土壤持水量和阳离子交换的差异,对植株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田间砖红壤生长两年后的试管苗比实生苗高,并且没有典型边缘桉所具有的木质块茎和基部的萌发枝。试验表明,实生苗和试管苗在生长和存活率中都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广东江门地区雷林1号桉的自然更新与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雷林1号桉单株的扩散情况及雷林1号桉林缘在广东江门地区主要植被类型(杉木人工林、红花荷人工林和灌木丛)中的扩散情况,采用小样方法调查了雷林1号桉林下乡土乔木树种的自然更新情况.调查发现:15年生雷林1号桉单株在45°扇形样地单向扩散的最大距离为17.82 m,扩散苗最多22株,平均树高4.72 m;雷林1号桉不能扩散进入20年生杉木人工林,可以扩散进入红花荷幼林,但实生苗数量很少,还可以扩散进入地被物较少的灌木丛,且更新苗数量较多.分析表明:雷林1号桉在引种栽培地能自然更新;雷林1号桉种子落地接触土壤、光照充足是其更新的主要条件;有5种乡土树种能在雷林1号桉林下自然更新且正常生长,因此,目前雷林1号桉对乡土树种的自然更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17年5月,对福建省福安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撂荒地、5年生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巨尾桉人工林+小叶锦鸡儿3种Caragana microphylla林)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利用土壤退化指数(SDI)评价样地土壤质量。结果表明,0~30 cm的土壤容重:撂荒地巨尾桉人工林巨尾桉人工林+小叶锦鸡儿,总孔隙度:桉树人工林+小叶锦鸡儿巨尾桉人工林撂荒地,含水量、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巨尾桉人工林+小叶锦鸡儿撂荒地巨尾桉人工林;SDI:巨尾桉人工林+小叶锦鸡儿(0.167)撂荒地(0)巨尾桉人工林(-0.130)。因此巨尾桉林地土壤质量不同程度的退化情况,可以通过在巨尾桉人工林下种植小叶锦鸡儿修复土壤,提高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