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浅析大豆蛋白制品的营养及功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蛋白制品是以大豆或脱脂大豆为原料采用现代工艺技术制造的一类大豆新食品。大豆的主要成分中蛋白质占36—40%,是人们膳食结构中理想的蛋白质来源。但是,由于大豆原料中存在着影响营养价值和风味的一些成分,如胰蛋白因素、皂素、低聚糖、胀气因素、豆素等,而阻碍了大豆在食品中的应用。人们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大豆资源,研制出把大豆加工提取出大豆蛋白,作为再加工用的原料的方法。大豆蛋白作为食品添加剂,不但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而且能够改善食品的品质。国外的大豆蛋白食品已有一万余种。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通讯》2006,(10):60-60
随着食品生产技术的革新,传统大豆制品走上了工业化生产之路,而新兴大豆食品正成为全球一大消费热点。参加首届大豆产业园发展战略高层论坛的专家指出,我国迫切需要及时调整大豆产业发展方向,把开发利用大豆蛋白作为今后的发展重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是现有农作物中最高的,其氨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双子叶植物,是喜光喜温、喜肥、喜水的油料作物,大豆之所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它营养价值高,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大豆油中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大豆制品的余料可以制成优质的饲料;大豆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加工成大豆粉、大豆蛋白;大豆蛋白已广泛应用于面食、调味食品等的生产;大豆制品的营养成分能和肉类相比,消化吸收率比肉类要高;大豆的根瘤菌可以固氮,是很好的养地作物。我国大豆的生产相对滞后,因此要扩大大豆的生产规模,优化大豆种植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高蛋白大豆是指大豆种子粗蛋白质含量达到42%以上的品种,大豆中含有的植物蛋白质是人体营养的必需元素,美国、日本等世界上研究开发大豆食品.我国的大豆蛋白行业起步于80年代中期,目前有20多个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可达5万吨,其中有1/4的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年产量在3000吨左右,但产品仅有分离蛋白、脱脂蛋白、浓缩蛋白等品种.未来市场上大豆蛋白行业还会迅速向更宽的领域发展,例如进入儿童食品、饮料、糖果的生产之中等.  相似文献   

5.
大豆属高蛋白物质,营养价值高.利用大豆为原料加工大豆蛋白肉出售,比卖大豆增加1倍的收入.大豆蛋白肉的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属全价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磷、钙、铁、维生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用大豆每50千克可生产35千克蛋白肉.其加工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由山东省济南启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PHL-65型大豆组织蛋白生产线,是在研究国外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研制的新型食品加工成套设备。它由拌粉机、控制柜、主机、整形机组成。该设备可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将脱脂大豆、浓缩大豆蛋白或分离大豆蛋白,加入水分及添加物后混合均匀,强行加温、加压、挤压成型,制成纤维状蛋白。成品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作肉类食品、冷饮等食品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高油、耐密植半矮秆大豆新品种合丰42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品大豆75%~80%是用于油脂加工,发展高油大豆生产是主要的发展方向。黑龙江省是我国高油大豆优势产区和高油商品大豆的供应基地,是国家大豆振兴计划重点实施地区,尤其我省北部三、四积温带是重点提高油分含量的产区,生产上迫切需要高油大豆品种。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  相似文献   

8.
严鸿 《农家科技》1998,(12):29-29
<正> 麻辣大豆蛋白肉是以大豆蛋白肉(即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为主要原料,辅以辣椒粉、花椒粉、植物油、食盐、味精等加工而成。该产品属植物蛋白食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且生产投资少,设备简单,原料易得,容易上马。现就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原料选择。大豆蛋白肉要求全干、新鲜、无霉变、无虫蚀、无异味、无杂质。辣椒粉要选色泽红纯的干辣椒加工成粉末,加工前除去柄蒂、泥沙及杂质,切忌使用发霉的辣椒粉。花椒粉要选择籽粒饱满、色泽纯净的原料加工。其它原料均要符合国家质量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
有媒体报道,被人们视为健康“保护伞”的天然维生素E、大豆异黄酮、大豆蛋白等大豆精深加工系列产品,一年后可在中国大豆资源大省——黑龙江实现批量生产。预计该项目投产后,可使黑龙江省1/3的大豆转化增值,每年可为农户增收2亿元,户均增收1000元。 近年来,大豆深加工在国际上受到高度重视。深加工产品,如大豆蛋白、大豆核酸、大豆低聚糖、大豆皂甙、大豆磷脂和大豆异黄酮等,深受市场欢迎。世界大豆制品已达到1.2万余种。从大豆到分离蛋白增值3倍,再制成火腿肠增值1.5倍目前,注射用大豆蛋白售价400元一支,而纯度较高的磷脂已达700万元/吨  相似文献   

10.
一、重点发展领域1.为大豆深加工产业化提供优质专用原料原料生产是加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其质量关系到后期加工业生产的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一些大豆深加工制品的功能性不突出,关键之一忽视了大豆原料对品质的影响。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很大,大豆品质资源丰富,应该加强对已有资源的研究与评价,挖掘新的品质资源,尤其强化定向培育高蛋白、高油及适于不同加工需要和生物功能物质提取的高含量优质大豆品种。此外,还要加强野生资源的发掘利用,拓宽种质资源。还可以通过引进、筛选及遗传改良,选育和创造适用于大豆深加工不同产品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基于脱脂豆粉原料的大豆基胶黏剂研究指明方向,分析了脱脂豆粉的制备工艺,指出低温脱脂豆粕粉碎后的脱脂豆粉适合作为制备大豆基胶黏剂的原料;脱脂豆粉含有约50%的大豆蛋白、40%的碳水化合物和其它微量成分,用脱脂豆粉制备大豆基胶黏剂主要是对其中的大豆蛋白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酶改性,各种改性方法对提高大豆基胶黏剂耐水性和质量的贡献不同;根据最新研究,着重介绍了对脱脂豆粉中碳水化合物的衍生化改性,使其与改性大豆蛋白协同,进一步提高大豆基胶黏剂的耐水性;指出制胶过程中实现脱脂豆粉组分的全利用、降低胶黏剂成本与粘度、提高固含量依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种食品的水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黑龙江省的重要农产品,也是当前重点开发的蛋白质原料。本研究采用扩散平衡法,利用饱和无机化合物溶液产生稳定的相对环境湿度,对两种大豆蛋白产品脱脂豆粉、组织化大豆蛋白以及花粉的水吸附行为进行测定,得到了这3种食品在20℃和30℃的等温吸附曲线。通过用BET方程或Halsey方程数学回归分析各食品的水分含量和水活度之间的关系,发现3种食品的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基本可以用Halsey方程来更好的描述,并得到相应的回归常数。  相似文献   

13.
李碧菲 《北京农业》2011,(6):198-199
在发酵过程中靠多种微生物的酶系对原料中蛋白质、淀粉等分解、转化、合成形成酱油的色、香、味、体。为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风味,对控制酱油成曲质量、色素形成及香气成分的工艺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水解物的精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碱性蛋白酶催化大豆蛋白水解以后,对所分离出的蛋白水解物进行脱臭、脱盐处理。结果表明,使用0.4%(w/v)的活性炭处理即可得到满意的结果,氮的回收率可达95%以上;在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解物脱盐时,脱盐率达86%以上,并且氮的回收率不低于94%。  相似文献   

15.
对大豆蛋白质可降解材料研究内容与进展:大豆蛋白原料种类、大豆蛋白质材料的改性方法(如增塑、酸调、交联和填充等)、大豆蛋白的热分析(如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降解温度的测定)以及大豆蛋白材料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条件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交联改性前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NaHSO3改性处理工艺对大豆蛋白基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0.5 h、加入4% NaHSO3处理大豆蛋白,再经交联剂改性制备的大豆蛋白基胶黏剂胶合板干、湿强度满足GB/T 9846.3-2004中有关I类胶合板的强度要求。动态热机械性能( DMA)分析结果表明, NaHSO3改性处理后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都有所提高,固化起始温度略降低。差示扫描量热( DS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 FTIR)分析表明,经NaHSO3处理后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有明显的断裂,且有明显的DSC固化放热峰。交联改性前,大豆蛋白通过NaHSO3改性处理,可以降低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交联剂使用量,从而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作成本。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首先选用NaOH对大豆蛋白进行降解处理,研究了降解处理条件对降解产物黏度和甲醛反应能力的影响。在NaOH降解大豆蛋白基础之上,再选用甲醛、乙二醛、戊二醛稳定降解的大豆蛋白液,并制备刨花板,同时对刨花板相关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大豆蛋白最佳降解工艺为加碱量9%,处理温度90℃,处理时间3 h。(2)甲醛、乙二醛、戊二醛都能显著提高豆胶的储存稳定性,甲醛稳定蛋白液效率高,固化反应活化能低,刨花板内结合强度最高,考虑到甲醛稳定剂的毒性,应尽量减少使用;乙二醛稳定蛋白液效率高,固化反应活化能高,刨花板内结合强度最低,所以不适合做蛋白质降解液的稳定剂;戊二醛稳定蛋白液效率不高,固化反应活化能低,刨花板内结合强度基本达标,适合做蛋白质降解液的稳定剂,刨花板的性能可以通过改进后期的稳定工艺或优选交联剂加以改性。  相似文献   

18.
以抹茶、豆浆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制备出具有抹茶风味的植物蛋白饮料。通过感官审评确定产品的基础配方,并以离心沉淀率、离心悬浮比、Zeta电位和黏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复配合适的稳定剂。最佳配方为:抹茶0.6%、豆浆70%、白砂糖6%和盐0.03%;稳定剂复配结果为:黄原胶0.03%,羧甲基纤维素钠0.04%,单硬脂酸甘油酯0.1%(以上均为质量分数)。按此配比生产的豆浆抹茶饮料,体系均一稳定,色泽奶绿,茶香清新,豆香浓郁,醇厚爽滑。  相似文献   

19.
大豆蛋白是从大豆类产品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性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质相近。大豆蛋白中除蛋氨酸含量较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比较丰富,其营养价值与动物蛋白质相同。  相似文献   

20.
前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热凝胶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大豆分离蛋白热凝胶流变学特性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改变大豆分离蛋白液的加热温度、pH以及无机盐的含量,采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不同大豆分离蛋白热凝胶的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热凝胶的弹性模量G'随着扫描频率的降低而减小;制备凝胶时的热处理温度、盐离子含量以及pH均对大豆分离蛋白热凝胶的流变学特性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