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麦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低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本试验表明,在NT_5-1培养基中附加1.5g/1人参粉后,能显著提高普通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其中普通小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2.98%(对照为1.49%),出愈时间(22天)较对照早3天,唯绿苗分化率(19.21%)低于对照(28.5%);八倍体小黑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5.86%(对照为8.33%),出愈时间(25天)比对照提早4天,绿苗分化率(4.26%)亦高于对照(3.33%).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小麦花药培养基中添加麦芽糖的试验,发现含有麦芽糖的诱导培养基对小麦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依赖于培养基中麦芽糖的绝对含量,而取决于培养基中蔗糖与麦芽糖的配比(Su/Ma),麦芽糖与9%蔗糖的最适配比浓度为1%~2%,诱导率比对照高126%~138%.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同时附加一定量的麦芽糖,小麦花粉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明显提高,在本研究的最优组合中,绿苗分化率比对照提高了2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麦芽糖对小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小麦花药培养基中添加麦芽糖的试验,发现含有麦芽糖的诱导培养基对小麦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依赖于培养基中麦芽糖的绝对含量,而取决于培养基中蔗糖与麦芽糖的配比(Su/Ma),麦芽糖9%蔗糖的最适配比浓度为1%-2%,诱导率比对照高126%-138%。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同时附加一定量的麦芽糖,小麦花粉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明显提高,在本研究的最优组合中,绿苗分化率比对照提高了2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影响小麦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几个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和不同培养基对花粉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影响很大,同时材料对培养基有选择效应;冬、春杂交材料比冬小麦之间和春小麦之间杂交材料更易诱导愈伤组织;接种后的离体花药冷处理48小时能明显提高花粉愈伤组织诱导频率。  相似文献   

5.
《新疆农业科学》1995,(1):11-12
通过蔗糖和麦芽糖两种碳源对小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影响的研究,在W14诱导培养基中(含9%蔗糖)附加适量的麦芽糖对小麦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均有一定促进作用,麦芽糖最适配比浓度为0.5%-1.5%,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分别为对照的1.20—1.27倍和2.5-5.6倍,但麦芽糖不能作为唯一碳源完全代替蔗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PHA(植物血凝素)对小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W14+2,4-D2.0mg/L+KT0.5mg/L+生物素2.0mg/L+蔗糖70g/L+麦芽糖20g/L培养基中加入2.0-4.0mg/L的PHA,可使小麦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提高0.99-7.24个百分点,以W14+2,4-D2.0mg/L KT0.5mg/L 生物素2.0mg/L 蔗糖70g/L+麦芽糖20g/L+PHA4.0mg/L培养基的效果最好,3种供试材料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为18.00%,比对照培养基上小麦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提高7.2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小麦花粉植株诱导频率部分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在现有的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W_(14)和马铃薯-Ⅱ的效果最好;(2)低温预处理的效果因杂交组合的不同而表现不同;(3)短期高温预培养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的产量;(4)绿苗分化率与愈伤组织年龄关系密切,愈伤组织转移的最适年龄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种类有关;(5)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绿苗分化率显著高于190—Ⅱ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低温对小麦花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麦花药培养的技术关键在于提高花粉植株诱导率。花粉植株诱导率由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共同决定。本试验以12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的F2代为材料,研究了在转愈初期短期低温处理对小麦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愈伤组织初期,采用了4℃和6℃低温培养1~3d能大幅度提高小麦花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9.
CoCl_2和AGP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品系0219-4为材料,探讨了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CoCl2和AGP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0.025 mg/L的CoCl2对提高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为有效;在培养基中加入AGP有利于提高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且随浓度的增加,诱导率呈线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培养基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效果不同,以小麦花药为材料,对MS、N6、C17和K 4种培养基在小麦花药离体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麦花药在4种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大小顺序为KC17N6MS。  相似文献   

11.
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南方红豆杉为材料,建立了其愈伤组织诱导与保持的技术体系,主要为:(1)南方红豆杉侧芽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2)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B5+2.0 mg.L-12,4-D+1.0 mg.L-1NAA+0.2 mg.L-1IAA;(3)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增殖的培养基为:B5+4.0 mg.L-1NAA+0.5 mg.L-12,4-D+0.2 mg.L-1GA+500 mg.L-1AC+2000 mg.L-1LH.并在培养基中同时添加AC、LH和GA33种抗褐物质,取得较好的抗褐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定SOF和CR1培养系统对绵羊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的影响,筛选适合绵羊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培养体系,为相关试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方法]通过分析研究SOF和CR1两种培养系统在添加不同蛋白和血清成分时对绵羊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并采用一种简化的差异染色方法,对SOFaaBSA和CR1aaBSA-FBS组培养液培养的绵羊扩张囊胚和孵化囊胚的总细胞数,滋养层细胞与内细胞团细胞数的组成和比例进行深入比较.[结果]SOFaaBSA和CR1aaBSA-FBS组的卵裂率、囊胚率和囊胚孵化率均高于其它实验组,但这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SOFaaBSA组的扩张囊胚和孵化囊胚的总细胞数和滋养层细胞(TE)数均显著高于CR1aaBSA-FBS组(P<0.05),但内细胞团(ICM)数和ICM与TE细胞的比例在两组培养系统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R1aaBS A-FBS培养液能够像SOFaaBSA培养液一样支持绵羊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CR1培养系统可以用于绵羊体外受精胚胎的生产,但SOFaaBSA培养液相比较CR1aa BSA-FBS培养液而言更加适合绵羊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南美蟛蜞菊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南美蟛蜞菊叶的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测试分析,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鉴定出56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α-蒎烯(30.35%)、a-水芹烯(16.67%)、D-柠檬烯(15.92%)、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萘(4.71%)、1-乙烯基-1-甲基-2-(1-甲基乙烯基)-4-(1-乙缩醛甲基)-环己烷(4.08%)、石竹烯(3.45%)、1-甲基-2-(1-甲基乙基)-苯(3.37%)等。  相似文献   

14.
利用已知级数公式,使用复变函数方法和幂级数公式给出了一类对偶三角函数级数封闭形和式∑∞k=1tkcos(pk+s)xk,∑∞k=1(-1)k+1tkcos(pk+s)xk,∑∞k=0t2k+1cos(2k+s)x2k+1,∑∞k=0(-1)kt2k+1cos(2k+s)s2k+1和∑∞k=0(-1)k4k(2kk)cos(2k+s)x2k+1。  相似文献   

15.
设施番茄无土栽培矿质元素养分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无土栽培试验,测定番茄各个时期叶片中Ca、Mg、Fe、Mn、Cu、Zn的含量,旨在发现番茄各时期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用不同基质配方栽培,除Mg以外,番茄叶片中其他元素的含量没有极显著性差异。番茄叶片中的Ca元素在整个生长期内呈先下降后迅速升高的趋势,最高出现在移栽后180 d,为18.410 1 mg.g-1,最低出现在移栽后60 d,为4.789 8 mg.g-1;Mg元素含量在波动中上升,最高出现在移栽后180 d,为30.515 1 mg.g-1,最低出现在移栽后60 d,为12.637 8 mg.g-1;Fe呈上升趋势,最高出现在移栽后240 d,为0.478 7 mg.g-1,最低出现在移栽后60 d,为0.193 8 mg.g-1;Mn元素含量在波动中上升,最高出现在移栽后240 d,为65.942 9μg.g-1,最低出现在移栽后,为40.928 6μg.g-1;Cu元素含量先迅速下降,后迅速上升,最高出现在移栽后300 d,为13.785 7μg.g-1,最低出现在移栽后240 d,为5.3143μg.g-1;Zn元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后期又升高的趋势,最高出现在移栽后120...  相似文献   

16.
采用遮光处理模拟不同的生境光强(全光照100%NS、1层遮光42.1%NS、2层遮光14.3%NS和3层遮光3.6%NS),测定不同光照水平下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L.)Pers.]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随着光照水平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14.3%NS光照条件下达最大值,100%NS条件下叶绿素a/b值最大,是14.3%NS条件下的1.7倍;3个遮光处理的大花紫薇幼苗光响应曲线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缓,42.1%NS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最高,100%NS次之,3.6%NS的最低,100%NS的幼苗在光合有效辐射1 000μmol/(m~2·s)时净光合速率出现明显下降。42.1%NS条件下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平均净光合速率最高,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相对较低;3.6%NS的所有光合指标均最低;100%NS条件下,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最高。100%NS的幼苗荧光参数与遮光处理相比,初始荧光显著升高,3.6%NS的可变荧光、最大荧光、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PSⅡ潜在活性与其他条件下相比显著降低,42.1%NS和14.3%NS条件下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差不大,也都比100%NS、3.6%NS适宜;表明50%左右的光照条件对幼苗更适宜。  相似文献   

17.
松梢象对红松萜烯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松梢象对寄主红松挥发物组分S型α一蒎烯、R型α一蒎烯、卢一蒎烯、β一月桂烯、罗勒烯、莰烯、3一蒈烯及反一柠檬烯8种挥发物,在0.0004、0.004、0.04、0.4及0.8mol/L浓度下的触角电位反应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这8种挥发物单体在各浓度下均能引起松梢象的触角电位(EAG)反应,且相同挥发物EAG...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主要数量性状对湖北省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产量的影响规律,采用相关、通径、主成分和回归分析方法,对2011-2013年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67个棉花品种的产量及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数量性状中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苗期病指(97.09%);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铃数(r=0.31)、衣分(r=0.32)、霜前花率(r=0.37)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果枝、病指和铃重因子;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2.14%。建立了棉花产量与生育期、第一果枝节位、单株铃数、铃重、衣分的多元回归方程,达极显著水平,可用此回归方程来预测产量,回归系数代表该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表明铃重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进入回归方程的5个数量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排序为单株铃数(Py8=0.452 2)铃重(Py9=0.368 6)衣分(Py12=0.325 9)第一果枝节位(Py4=0.173 3)生育期(Py1=0.169 9),表明棉花育种和栽培必须保持结铃性和铃重同步提高,同时兼顾衣分和生育期。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基质对切花百合生长及种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筛选最适宜切花百合栽培的基质,选择切花百合品种"西伯利亚"作为指示品种,利用7种基本基质,组合成28个不同基质的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珍珠岩、蛭石、草炭和蛭石(1∶1)、草炭和珍珠岩(1∶1)4种基质适合百合切花生产栽培;草炭、森林土、珍珠岩、蛭石、草炭与蛭石(1∶1)、草炭与珍珠岩(1∶1)、蛭石与珍珠岩(1∶1)、细砂与草炭(1∶1和1∶2)基质适合切花百合种球的生长。基质的pH值和通透性是基质筛选中应首先考虑的因子,要求基质有良好的通透性,pH值5.4左右。  相似文献   

20.
大岩桐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岩桐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叶片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经实验筛选出各培养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1)诱导、继代培养基为Ms+BA2mg·L-1+NAA0.2mg·L-1;(2)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mg·L-1+AC1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