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苹果因营养价值高被认为是"全方位的健康水果",国内需求量和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包装作为果品商品化生产中增值最高的一个环节,是提高苹果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从包装与苹果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关系入手,提出了苹果采后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包装的技术要求,以期为提高苹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减少苹果采后损失、促进苹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果品采收后的再加工再增值过程,可最大限度地保持果品的营养成分、新鲜程度,降低呼吸强度,延长贮藏寿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采收适时采收对梨果贮藏保鲜至关重要。晚采有利于内在品质提高,但不利于果实贮藏。一般早采易虎皮,晚采  相似文献   

3.
谈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果品采收后的再加工再增值过程,包括挑选、分级、清洗、预冷、打蜡、催熟、包装、贮藏保鲜等技术环节。对果品进行如上所述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可最大限度地保持果品的营养成分、新鲜程度并能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延长其贮藏寿命,实现优质优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采后商品化处理的必要性和灵活性1.1必要性一方面,我国水果种类繁多,有许多名特优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竞争潜力。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对水果的采后商品化处理还不够重视,大部分水果都是以原始状态上市,不分等级,没有…  相似文献   

4.
在蜜柚整个产业链中,从生产管理到采收的整个过程需要持续劳作1年的时间,但该过程所积累的产值仅为产业总产值的50%,其余的50%左右的产值在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营销中仅需短短的1个月便可实现。采后果品品质保持及腐烂率控制与产品采收前自身的生理状况、采收精细程度、防腐保鲜处理措施、商品化处理生产线的选型、生产环境的卫生条件、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因素均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1999 年山东省果品生产的现状作了综述分析,认为果品贮藏能力较低,采后商品化处理滞后是当前的突出问题,加强果品采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增强搞好果品生产的紧迫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相继建立了许多高标准、高质量的梨生产基地,生产的梨品质优良、产量高,但在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方面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在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方面更薄弱。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21世纪,我国的水果业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宗农产品,其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和商品附加值的高低,对增加果农收入,提高果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我省是脐橙大省,脐橙的采后处理,直接对我省水果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展望脐橙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后,提出了加强脐橙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保鲜的重要性,分析了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的主要特点,阐述了脐橙采后商品化处理以及脐橙贮藏保鲜方法的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8.
国外果品商品化处理简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外,水果采收后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作为商品上市和进行贮运.果品商品化处理包括:挑选、修伤、干燥、打蜡(部分果品)、包装、预冷等.果品通过商品化处理,有利于减少贮运和销售中的损失,延长商品货架寿命和贮藏期.果品商品化处理是果品采摘后的重要工作,发达国家均把它放在农业生产的重要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的30%用于产前,70%用于产后;意大利、荷兰农产品商品化处理率为60%,西欧其他国家为50%.果品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美国为3.7:1,日本为2.2:1.  相似文献   

9.
动态与信息     
征订《果品品质研究》《果品品质研究》由关军锋主编,是根据我国果品生产发展方向和在果品品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的前提下编写的。全书共分五篇,第一篇系统介绍果品品质的概念、风味物质及绿色果品的生产;第二篇着重阐述了采前果实品质的发育机理及影响因素,如生态、水分、激素的调控及果实品质的遗传和改良;第三篇总结了减少采后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果树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对保持果实优良的风味品质、减少腐损、美化外观、提高果实的商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柑桔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一般分为选果分级、洗果除尘、防腐保鲜、退绿、打蜡增色、加商标和包装贮藏(或销售)等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