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细叶韭调味品的产业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细叶韭生产现状及开发利用价值的分析,对细叶韭调味品的产业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细叶韭作为新型调味品受到市场的青睐,但基本处于野生采收阶段。细叶韭作为新型调味品资源,对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特色产业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细叶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细叶韭产业,可安排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贫困山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加大对细叶韭研究的投入,增加研究课题,加强基础研究,为细叶韭产业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细叶韭花序调味功能得到人们的肯定,倍受人们青睐,产品供不应求。从采收、保存等方面总结了细叶韭采收保存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细叶韭花序调味功能得到人们的肯定,倍受人们青睐,产品供不应求。从采收、保存等方面总结了细叶韭采收保存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细叶韭生活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择山西春播山区、黄河岸边湿润区、浮石沙土区和盐碱地风沙区4个不同生态环境区域对细叶韭生活习性进行野外调查和田间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细叶韭耐瘠薄、耐干旱、耐寒冷;多生长于瘠薄土地、荒芜地边、崖边以及周围没有大型植被生长的地方;在杂草丛生和其它植株高大茂密的地方很少有生长;野生条件下,细叶韭以簇生为主,主要靠分蘖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5.
对内蒙古5种野生葱属植物砂韭、野韭、沙葱、青甘韭和细叶韭的可食用部位叶片和花的营养物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野生葱属植物的食用和饲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种野生葱属植物叶片和花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58.02×10~(-2)~72.77×10~(-2)、54.31×10~(-2)~61.86×10~(-2)mg/g;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2.79~4.32、3.62~4.73 mg/g;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06%~1.69%、3.25%~5.1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27.61%~37.04%、21.60%~29.2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36.16%~48.75%、25.91%~33.93%;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75%~5.25%、4.01%~6.68%;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1.44%~17.31%、20.48%~26.95%;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0.84%~16.83%、7.64%~9.48%。野韭、沙葱与韭菜食用性营养成分含量相近,可以优先作为蔬菜栽培食用;野韭、沙葱以及栽培种韭菜含有较低含量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较高含量的粗蛋白和粗脂肪,是优质的牧草,可以作为饲料植物优先开发。根据隶属函数值法计算的平均隶属度可知:5种野生葱属植物花的营养价值均高于叶片;营养价值的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野韭、沙葱、细叶韭、青甘韭和砂韭。  相似文献   

6.
介绍细叶韭育苗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成活率,快速扩大细叶韭的基础种苗。  相似文献   

7.
细叶韭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细叶韭育苗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成活率,快速扩大细叶韭的基础种苗。  相似文献   

8.
为了克服薅锄锄地时土壤向外抛出,压倒或压歪细叶韭叶片或花薹而对细叶韭生育以及花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计了空心锄这一新型锄头,并就空心锄在细叶韭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细叶韭田使用空心锄进行作业,省力、高效、不易粘着土壤、除草效果好。细叶韭花序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9.
葱属4种植物植株生长动态与温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以百合科葱属野韭、沙葱、薤白、细叶韭4种植物为试验材料,2007年4月20日同时播种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园区,次年观察植株的萌动期、叶片、株高生长动态。其结果表明:1、野韭、薤白和细叶韭在3月上旬先后陆续萌动,沙葱在3月中旬开始萌动,比野韭晚6d,比细叶韭和薤白晚9d~10d;2、沙葱、薤白、野韭、细叶韭4种植物单株平均总叶片数分别为94片、46.1片、18.5片、14.4片;3、野韭和细叶韭月平均新生叶片数占总叶片数的百分比在6月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2%、49.1%,而沙葱和薤白是在7月达到最大,分别为36.0%、33.8%;4、葱属4种植物植株5月~7月每新增1片新叶所间隔的天数不同,沙葱为0.9d~2.1d;薤白为2.0d~2.5d;野韭为4.5d~11.9d;细叶韭为2.7~25.8d;5、野韭和薤白在7月后已停止生长,沙葱和细叶韭在8月停止生长;其平均单株高度顺序为野韭〉薤白〉细叶韭〉沙葱。从月平均新增高度占总高度的百分比来说,野韭和细叶韭在5月株高增长最快,薤白在6月株高增长最快,沙葱在7月增长最快。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和研究野生韭菜的种类和分布,为野生韭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奠定基础。2017~2018年对天曌山野生韭菜资源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形态特征分析其用途。结果显示,天曌山主要野生韭菜有3种,分别是窄叶韭、近宽叶韭、卵叶韭,其中窄叶韭和卵叶韭当地百姓食用较多,近宽叶韭作为观赏用。窄叶韭和卵叶韭可以作为林下栽培蔬菜,近宽叶韭可做为城市园林绿化乡土植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育苗移栽观察的方法,对细叶韭一年实生苗发育节律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叶韭种子萌动时间较长,14~15 d;细叶韭子叶双折呈弯曲状出土,子叶的前端长出地面,标志着植株与种子分离,植株从种子吸收养分的过程结束.细叶韭植株当年即按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蘖,条件适宜时,当年生植株可以进行三级以上的分蘖.典型的...  相似文献   

12.
细叶韭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学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814-1814,1823
通过对细叶韭资源进行野外调查、资料查阅、开发研究,阐述了细叶韭的植物形态特征、分布、生境、开发利用价值及开发利用途径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韭菜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方法,为选育耐热韭菜品种及丰富广西耐热韭菜品种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农业农村部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15—2020)期间收集的广西大叶韭、宽叶韭和细叶韭3类韭菜地方种质资源(分别标记为A、B、C、D、E、F、G、H和I)为试验材料,测定其38℃高温胁迫(实验室组)处理7 d后的生长指标(叶片最大生长长度和地上部新增生物量)和生理指标[叶绿素、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合田间自然高温胁迫(田间组)实际耐热表现,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类型韭菜种质资源的耐热性。【结果】在38℃高温胁迫下,广西大叶韭、宽叶韭和细叶韭3类9份韭菜种质的叶片最大生长长度和地上部新增生物量均较其适温对照(CK)极显著下降(P<0.01),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大叶韭类型,降幅最小的是细叶韭类型;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大叶韭类型,降幅最小的是细叶韭类型;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升幅最大的是大叶韭类型,升幅最小的是细叶韭类型;Pr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升幅最大的...  相似文献   

14.
张巽 《中国农技推广》2023,(12):55-57+70
<正>细叶韭为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扎蒙、扎蒙花、扎蒙蒙、麻麻花等,是抓膘催肥的优级饲用植物,其花序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调味品,风味独特,经热油烹炸后,散发特有浓郁香味,是内蒙古、山西、陕西地区热炒凉拌菜肴中极具地方特色的调味佐料,其风味尤甚于葱、蒜,是地方市场颇受欢迎的特色产品[1]。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护和利用赫章县野生多星韭资源,试验以野生多星韭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了次氯酸钠不同浓度和不同灭菌时间对多星韭叶片灭菌效果的影响;以及叶片不同部位、不同NAA和6-BA浓度配比对多星韭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以野生多星韭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时,5%次氯酸钠灭菌10min外植体污染率最低,为20.16%;以野生多星韭叶片基部为外植体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为65.34%;在野生多星韭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中,NAA与6-BA的最适配比为1.0mg/LNAA+1.0mg/L6-BA,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达67.14%。  相似文献   

16.
细叶韭人工垄作栽培具有改善土壤性状、提墒保苗、排水防涝、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害、增加花序产量、提高花序品质、省工省时、便于田间管理等优点。本文从合理选地、施足底肥、整地起垄、适期移栽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细叶韭垄作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野生与栽培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psbA-trnH序列的差异,为麻花艽的基源鉴定和品质评价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纯化后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野生与栽培麻花艽cpDNA psbA-trnH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野生与栽培麻花艽的cpDNA psbA-trnH片段长度分别为316和317 bp,两者之间有4个碱基的变异。[结论]利用psbA-trnH区序列的差异可以鉴别野生与栽培麻花艽。  相似文献   

18.
胡惠珍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6):1043-1045
东方水韭(Isoetes orientalis)是一种隶属于水韭科、水韭属的蕨类野生濒危植物,2005年首次在浙江省松阳县境内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文介绍东方水韭的生态价值,调查浙江省松阳县东方水韭生存现状,并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野生与栽培药材麻花秦艽的HPLC/UV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的检测方法,分析了不同产地11批麻花秦艽药材,建立麻花秦艽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野生药材与栽培药材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可较全面的反映麻花秦艽药材的主要成分,栽培药材与野生药材相似度较好。  相似文献   

20.
韭菜味香,人们喜食,但韭菜生长快,周期短,使用高毒农药,残留量大,残留时间长,人食用后对身体健康产生重大损害.因此,防治韭蛆,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是当务之急.现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韭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