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刺果甘草多倍体诱变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改良琼脂涂抹法(0 2%浓度的秋水仙碱与0 1%的琼脂混合成半固体)和直接滴渗法处理刺果甘草(G.Pallidiflora.)幼苗顶芽进行多倍体诱变,并比较不同方法和不同处理时间的变异率,以期获得最有效的多倍体诱变方法。结果表明:用改良琼脂涂抹法处理2天效果最好,变异率达55%。所以,改良琼脂涂抹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多倍体诱变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东方百合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05%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频率高达50%.同时采用不定芽技术对变异株进行稳定,获得了完全多倍体.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加倍群体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多倍体植株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变异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 n=4x=48,为四倍体,二倍体为2n=2x=24.另外,还发现少数八倍体植株,其染色体数为2n=8x=96,其气孔面积特别大且生长缓慢.最后对多倍体种球的繁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采用种子浸泡法和根状茎顶芽滴液法进行白魔芋多倍体诱导,比较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出苗率和变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液法对材料的毒害性更小,经同一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出苗率和植株形态变异率均高于种子浸泡法,但诱变加倍的效果不如浸泡法。实验中获得一株纯合四倍体植株,由0.20%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种子48h诱变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野生紫斑百合丛生芽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多倍体新种质。【方法】以野外采集的野生紫斑百合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分别采用浸泡法和混培法处理野生紫斑百合试管苗不定芽,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方式、不同质量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野生紫斑百合的诱变效果,并通过形态、气孔和细胞学观测鉴定变异植株。【结果】用浸泡法进行多倍体诱导,秋水仙素的最佳浓度为0.3%,最佳处理时间为12 h,变异率达到10.0%;用秋水仙素混培法进行染色体加倍的最佳浓度为0.7%,诱变率达到46.67%。通过鉴定,初步筛选出了野生紫斑百合的四倍体植株。【结论】秋水仙素的浸泡法和混培法均可诱导获得野生紫斑百合的多倍体,但以混培法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法、涂抹法、加入培养基法诱导金线莲多倍体,研究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方式金线莲多倍体的诱导效果,并将诱变植株进行繁殖。结果表明:以700 mg/L秋水仙素加入培养基处理15 h诱变率最高,达53.00%;以500 mg/L浸泡法处理24 h,诱导效果最佳,诱变率为51.67%;以700 mg/L涂抹法涂抹在金线莲茎节处诱导效果较好,诱变率为35.00%;3种多倍体诱导的效果顺序为加入培养基法浸泡法涂抹法。  相似文献   

6.
东方百合多倍体诱导及种球繁育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东方百合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0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频率高达50%。同时采用不定芽技术对变异株进行稳定,获得了完全多倍体。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加倍群体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多倍体植株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变异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8,为四倍体.二倍体为2n=2x=24。另外,还发现少数八倍体植株,其染色体数为2n=8x=96,其气孔面积特别大且生长缓慢。最后对多倍体种球的繁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不同时间处理紫花地丁种子和幼苗,结果发现,种子处理中以0.8%浓度处理10 h效果最佳,诱变率达到46.7%.幼苗处理中以0.2%处理16 h和0.8%处理8 h效果最好,诱变率达到80%.诱变后产生的多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具有茎增粗、叶片加厚且叶色浓绿、染色体数目加倍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东方百合Tiber多倍体诱导及其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东方百合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浸泡法以0.02%的秋水仙素处理15 h的诱变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13.3%.混培法以添加0.05%的秋水仙素处理15 d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6.7%.对多倍体植株进行组织快繁,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1 mg/L,增殖倍数达到1.5,生根培养基1/2MS+IAA 0.2 mg/L,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9.
牛膝多倍体的诱变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诱变牛膝多倍体,增加新的药用种质资源,为培育牛膝新品系奠定基础。以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素的诱变牛膝染色体倍性变异的最佳处理时间,多倍体的特征及其多倍体的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当秋水仙碱浓度为0.2%时处理最佳处理时间为24 h,诱变率达51.7%。变异株与对照株相比,变异株的生长变缓,叶片增宽变厚,叶色浓绿,叶片皱缩。根尖压片表明,对照株的染色体数为:2n =2x=42,变异株为2n=4x=84。  相似文献   

10.
金柑多倍体诱导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应用混培法和浸渍法诱导金柑(Fortunella crassifoliaSw ingl)多倍体,结果表明:浸渍法的诱导效果优于混培法;种子用0.1%秋水仙素浸渍60 h,多倍体诱变率最高,达22%;变异植株移栽的成活率高于二倍体;变异植株茎粗、矮化,叶片变大、蜡质层厚,叶色浓绿,气孔增大,气孔密度减少,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