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花前花粉发育时期是决定作物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从水分胁迫后导致作物穗粒数降低、降低的可能原因、花粉发育与穗粒数的关系、花粉发育进程的AD值4个方面,阐述了生殖生长早期水分胁迫影响作物穗粒数的研究进展。并根据作物如小麦、谷子等花粉发育特点和生长环境,提出了水分胁迫影响作物穗粒数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降低作物穗粒数的水分阈值、光合产物在作物源库流中的转化与穗粒数的关系、激素在作物花粉发育中的作用等。为作物的分子设计育种以及水分胁迫降低作物穗粒数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在六倍体小黑麦灌浆期控水模拟干旱,分析干旱对各个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然后采用模糊隶属函数与抗旱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品种灌浆期的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各个形态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灌浆期水分胁迫下所有品种都表现出株高降低,穗长变短,单株粒重、千粒重下降,每穗总小穗数、主茎穗粒数减少,而且与对照之间达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品种“Tornado”对灌浆期干旱具有强的抗性,可作为今后小麦抗旱育种的种质资源;(3)单株粒重、主茎穗粒数、千粒重与抗旱性关联度大,可作为灌浆期抗旱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棚温室控水模拟灌浆期干旱胁迫,探讨干旱胁迫对高粱各农艺性状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和抗旱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高粱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所有高粱品系都表现出穗长变短,单穗质量、千粒质量下降,干旱胁迫与对照之间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株高、茎粗之间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采用隶属函数和抗旱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共筛选出抗旱性强的高粱品系13份,占供试品系的26.0%。这13份高粱材料可作为高粱耐旱育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糜子物质生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糜子抗旱节水栽培和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榆糜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以充足供水(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为对照,分别在糜子全生育期及拔节前、后进行中度(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5%~40%)、重度(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15%~20%)水分胁迫,分别于播种后不同时期采样测定干物质、顶三叶叶面积、旗叶光合参数,并在成熟期测定穗部性状和籽粒产量。【结果】(1)与对照相比,全生育期重度及拔节后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糜子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拔节前水分胁迫增加干物质向叶片和茎的分配,减少向根的分配,但拔节后水分胁迫却减少干物质向穗、叶的分配,增加向根的分配。(2)全生育期和拔节后重度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糜子穗粒质量,拔节前中度水分胁迫显著增加了穗粒数,其他处理对糜子穗粒质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无显著影响。(3)水分胁迫降低了糜子顶三叶叶面积及旗叶净光合速率,且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降低幅度增大,但恢复供水后,糜子顶三叶叶面积会受激发而继续增大,其净光合速率会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全生育期和拔节后重度水分胁迫会降低糜子产量、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旗叶净光合速率,而拔节前水分亏缺对糜子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可以通过拔节后恢复水分供应得以补偿。  相似文献   

5.
不同供水情况对旱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控水与大田生长两种情况下研究了不同供水情况对旱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旱稻在播种时以浅播结合浇蒙头水有益于出苗 ,平均出苗率达 75 .4% ;拔节期与灌浆期受到水分胁迫对旱稻生长发育影响明显 ,水分胁迫主要影响旱稻的成穗率、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与结实率 ,产量平均降低 64.79%。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棚盆栽试验,研究水分胁迫对优质籼稻川香29B近等基因导入系叶片光合速率、穗部性状、谷粒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分析干旱胁迫下上述各项指标降幅与其抗旱能力的相关性,以期筛选出抗旱材料和耐旱鉴定指标。结果表明:秧苗返青至成熟期,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加剧,供试材料叶片净光合速率、穗长、穗颈节长、谷粒长、有效穗、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指数均呈现降低趋势,关键生育期推迟;T1和T5处理中各供试材料的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T2、T3和T4处理中,与其他材料相比,C2和C3的净光合速率、一次枝梗数、单株有效穗、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T3和T4处理中水稻抗旱指数与穗长和穗颈节长的降幅呈正相关,与单株有效穗、结实率、水分利用率的降幅呈显著负相关。C2和C3抗旱指数明显高于其他4个材料,且在水分胁迫下能保持较高产量。综上所述,筛选耐旱材料时,秧苗返青至成熟期水分胁迫程度控制为T3(0~30cm土壤水势-0.040~-0.045 Mpa)或T4(0~30 cm土壤水势-0.060~-0.065 Mpa),同时,单株有效穗、结实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降幅应作为首要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赤峰地区谷子种质资源,从9个省(自治区)引进495份谷子品种(系),田间进行农艺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431个品种(系)能够正常成熟。各省(自治区)谷子品种(系)的特点各异,内蒙古自治区谷子品种(系)的主穗粒数较多、主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较高;河北省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期较长、主穗粒数较多、主茎较短、千粒质量较小;山西省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期较长、出谷率较低、千粒质量较小;辽宁省谷子品种(系)的主茎较长、千粒质量和产量较高;吉林省谷子品种(系)的千粒质量较高;黑龙江省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期、主茎和主穗较短,出谷率和千粒质量较高;山东省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期较长、千粒质量较小;河南省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期较长、分蘖数较多、主穗粒数较少、主穗粒质量和产量较低;甘肃省谷子品种(系)的主茎粗壮、主穗较长、主穗粒数较多、主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较高。产量比较发现,各省(自治区)谷子品种(系)的增产原因不同,内蒙古自治区是主穗粒数、主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山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河南省是主穗粒数和主穗粒质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期与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主穗质量、主穗粒质量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穗粒质量决定产量较高的变异;黑龙江省谷子品种(系)的生育期、主穗质量、主穗粒质量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穗质量决定产量较高的变异;吉林省的主穗质量、主穗粒质量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穗质量决定产量较高的变异;山东省、河南省的主穗质量、主穗粒质量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甘肃省的主穗粒质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穗粒质量决定产量较高的变异。结合16个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产量方差分析,挑选出金苗K1、冀谷168、豫谷28、龙谷39、晋汾107、朱砂谷子、长脖雁等优良品种,其中,龙谷39的8个性状均表现优良,金苗K1的6个性状均表现优良,冀谷168和长脖雁的5个性状均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8.
在黑龙江庆安水利试验站,以水稻(Oryza sativa L.)龙庆稻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法,以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土壤水势,研究镁水耦合对寒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龙庆稻3号的镁肥与水分处理间在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上均存在互作关系;镁肥施用后,龙庆稻3号的穗数增加、穗粒数增加、结实率降低、千粒重降低、理论产量增加;以-15~-20 k Pa为控水下限的水分管理,龙庆稻3号的穗数减少、穗粒数增加、结实率降低、千粒重降低、理论产量增加;以-15~-20 k Pa为控水下限同时施用镁肥的处理,龙庆稻3号的理论产量最高。返青期至成熟期进行-15~-20 k Pa的间歇控水处理,节水率为28.5%。  相似文献   

9.
利用49份宁夏水稻材料,比较11个稻谷碾米和外观品质相关性状在水分胁迫和非水分胁迫条件下的表现,对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性状表现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稻谷碾米和外观品质性状产生较大的影响;水分胁迫条件下性状相互影响且关系复杂,选取4个主要影响因子,累计贡献率为93.207%,粒长因子贡献率最大为44.819%;节水抗旱品种的选育应着重对长粒和高精米率的选择,适当控制粒宽来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以实现优良的碾米和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夏玉米主栽品种抗旱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河南省主栽玉米品种抗旱特性,筛选出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运用抗旱指数(DRI)鉴定玉米抗旱性的方法,对11个当前主栽夏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浚单20(1.14)、伟科702(1.07)、洛玉8号(1.06)、浚单29(1.02)抗旱指数较高,表现出较高的抗旱性。随品种抗旱性的降低,穗部性状差异主要表现在穗长、行粒数、百粒质量上,水、旱差值呈增加趋势,百粒质量增加幅度最大;株高、穗位高、茎粗水旱处理差值增加,棒三叶叶面积水、旱处理差值降低。各品种的平均抗旱指数小于1(0.96),表明今后玉米育种需要提高品种的抗旱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