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中华草蛉与异色瓢虫的幼虫和成虫种间以及各虫态天敌昆虫共存情况下的竞争干扰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中华草蛉幼虫与异色瓢虫幼虫竞争干扰明显,在共同捕食时中华草蛉幼虫占优势,成虫间竞争干扰以异色瓢虫捕食蚜虫优势明显大于中华草蛉.2种天敌昆虫各虫态共同捕食蚜虫时高龄幼虫及成虫捕杀低龄幼虫竞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大草蛉的成虫和幼虫都能捕食蚜虫,介壳虫、红蜘蛛以及一些蛾类害虫的卵和幼虫,是一种很有利用前途的天敌昆虫。根据在鄞县天童林场育王林区和杭州市  相似文献   

3.
瓢虫成虫和幼虫大部份能捕食松林中的蚜虫、介壳虫等害虫的多种虫态,是一类较有利用前途的天敌昆虫。为了摸清本地区松林瓢虫的种类和发生消长情况,为保护和利  相似文献   

4.
青檀绵叶蚜是危害青檀的蚜虫新种。该文报道了该虫的寄主和天敌,根据试验结果:青檀是该虫的唯一适合寄主;调查到4科6属8种捕食性天敌,以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 Tjeder、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Rambur)、黑带食蚜蝇Epistrophe balteata DeGeer、中华狼蛛Lycosa sinensis Schenkel数量大,捕食量大。除1种寄生螨外,未发现其他寄生性天敌。  相似文献   

5.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县从1974年开始,积极推广生物治虫,利用草蛉、蚂蜂、螳螂防治棉花害虫,在全县5万6千亩棉田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节省了投资50万元,节省投工30万个。草蛉是多种农林害虫的主要天敌,自然存量很大,主要捕食蚜虫、红蜘蛛、介壳虫、棉蛉虫卵和初龄幼虫,以及多种娥类  相似文献   

6.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内蒙古重要的造林树种,油松大蚜(Cinaraformosana)是危害油松的害虫之一,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油松大蚜是重要的有效途径,因此,调查油松大蚜的天敌昆虫是非常必要的。在和林格尔县和武川县,对油松大蚜及其主要天敌的虫口密度和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室内饲养测定了天敌昆虫日均捕食量。结果表明,样地内油松大蚜的主要天敌有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双钩齐褐蛉(Kimminsiabihamita Yang)、伪郭公虫(Sasajiscymnustsugae)等6种,室内饲养异色瓢虫日均捕食量为23.8头,双钩齐褐蛉幼虫日均捕食量为15.1头,伪郭公虫日均捕食量为11.9头。  相似文献   

7.
《绿化与生活》2005,(3):25-26
瓢虫,俗称“花大姐”,是一类漂亮的甲虫,体圆或椭圆形,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外形似瓢而得名,头小,常被前胸盖住,触角棒状,足短,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有红、黄、黑等色斑;体长通常在1毫米-15毫米之间。瓢虫家族成员众多,虽然成虫和幼虫的食物相同,但不同种类的瓢虫,其食物却各不相同,可谓众口难调。按它们的食物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捕食性、植食性和菌食性。大多数瓢虫属于捕食性瓢虫,捕食蚜虫、介壳虫、木虱等小昆虫和红蜘蛛。不同的瓢虫捕食的对象也不完全相同。有些是捕食蚜虫的  相似文献   

8.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Wesmael)在我国分布很广,它是蚜虫、红蜘蛛、粉虱和松干蚧等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为了确保“以虫治虫”在时间和数量上的要求,需要研究代饲料来维持越冬草蛉的种群或进行人工繁殖。但目前,几种饲养大草蛉产卵效果较好的代饲料都是“糊剂”。由于该类饲料在常温下不易保存,须常配制。加上草蛉取食量较少,在饲养中大部分代饲料往往干燥或变质不能被充分利用。为了解决代饲料的上述问题,1979年冬至1980年,我们在鄞县天童林场进行了大草蛉成虫  相似文献   

9.
二双斑唇瓢虫ChilocorusbijugusMulsant是昆明地区白蜡虫EriceruspelaChavannes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人工放养的白蜡园内严重危害白蜡虫雄幼虫和蛹。该虫卵、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各有一明显的发生高峰期,依次为:卵,6月中旬;老熟幼虫,7月上旬;蛹,7月中旬;成虫,7月下旬。1~4龄幼虫和成虫平均每日捕食白蜡虫分别为76头,204头,1223头,2468头和2674头。整个幼虫期平均捕食蜡虫20943头,成虫期10000余头。危害高峰期在7月中旬至下旬,每头瓢虫一生可造成1384g的蜡花损失。一株2~3年生女贞树平均损失蜡花11043g,损失率为2653%。  相似文献   

10.
辽宁松干蚧捕食天敌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柴希民 《林业科学》1998,34(2):58-62
采用样方内各种捕食天敌数量与其捕食量引起辽宁松干蚧MatsucocusliaoningensisTang1)死亡数的调查统计法、K-值图解分析法,研究了辽宁松干蚧捕食天敌的作用。发现捕食天敌对雌成虫有较大的捕食作用,对卵囊的作用较小。在瓢虫类、草蛉类、螨类、蝽类、蚂蚁类和蜘蛛类捕食天敌中,瓢虫类的捕食作用最大,其次是蚂蚁类。瓢虫主要种类是异色瓢虫、刻点艳瓢虫、蒙古光瓢虫;蚂蚁主要有扁平虹臭蚁和双齿多刺蚁。  相似文献   

11.
天敌昆虫已成为我国可持续治理林业害虫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详细介绍了赤眼蜂、缨小蜂、管氏硬皮肿腿蜂、蒲螨、花绒寄甲5种寄生性天敌昆虫和瓢虫、草蛉、郭公虫、步甲4种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发展历史与应用研究现状,指出了天敌昆虫在重大林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对居竹伪角蚜Pseudoregma bambusicola和绿竹链蚧Bambusaspis notabile、密竹链蚧B.miliaris等绿竹主要害虫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了解捕食性天敌的捕食行为是有效选择天敌用于生物防治成败的关键,为此,观察研究了大突肩瓢虫捕食居竹伪角蚜的行为以及各种行为时间分配。结果表明:大突肩瓢虫捕食行为分为搜寻、取食、清洁、静息、整翅、排泄6个过程,以积极搜索式为主,偶见坐等捕食。幼虫无展翅和清洁行为,且排泄和静息行为较少发生。在饥饿状态下,成虫整个捕食过程各行为所占的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取食时间、搜寻时间、静息时间、清洁时间,取食时间占观察总时长的47.02%;各龄幼虫的取食时间显著长于搜寻时间,虫龄越大,取食时间越长;嚼食时间随虫龄的增大而缩短,成虫的嚼食时间显著短于幼虫。  相似文献   

13.
目前,果园生产中应用化学农药是防治害虫的主要手段。而果园中的害虫与其天敌已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这—关系辅以严格的农事操作,可以避免害虫的危害,对生产绿色果品极为有利。一、果树害虫天敌的分类害虫天敌是与害虫同时存在的虫群,主要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捕食性天敌主要有捕食性瓢虫、草蛉、小花蝽、蓟马、食蚜蝇、寄生蝇、寄生茵等。在果园用农药时,要充分保护捕食性天敌,做到害虫防治与天敌保护兼顾。二、生态平衡性防治l、重视果树休眠后期的防治果树休眠后期,正值越冬害虫大量出蛰。…  相似文献   

14.
蠋蝽对3种主要松毛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是湖南省3种主要松树害虫,蠋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昆虫。为探究蠋蝽对3种松毛虫的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龄期的蠋蝽3龄若虫、5龄若虫和成虫对松毛虫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每个虫态的蠋蝽对3种松毛虫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都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在饱和猎物密度条件下,蠋蝽各虫态对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平均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5.86头(成虫)5.10头(5龄若虫)2.79头(3龄若虫);蠋蝽各虫态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平均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4.10头(5龄若虫)4.02头(成虫)2.65头(3龄若虫);蠋蝽各虫态对云南松毛虫3龄幼虫平均日最大捕食量依次为4.27头(成虫)3.65头(5龄若虫)2.42头(3龄若虫)。其中,蠋蝽成虫对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控害潜能最大,a/T_h值为3.293 1。可见蠋蝽对3种松毛虫具有较大的捕食潜能,在松毛虫低龄幼虫期,选择蠋蝽成虫或5龄若虫释放防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用洗衣粉防治害虫,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经济、方便、对人畜无毒。据试验,对杨、柳、侧柏、桃树、梨树、蔬菜及花卉等多种植物上的同翅目蚜虫科、木虱科、介壳虫科和鳞翅目枯叶蛾科、毒蛾科、夜蛾科、天社蛾科、尺蠖蛾科、刺蛾科、灯蛾科、天蛾科、斑蛾科的害虫防治效果显著,尤其对白粉虱的成虫、幼虫杀伤效果更显著。对蚜虫、粉虱、红蜘蛛、尺蠖、刺娥等用1000倍液喷叶背面、嫩枝端,经24小时死亡率达100%;对介壳虫用800—500倍液,3天1次连喷3次,杀虫率达95—99%;对金龟子、桃小食心虫喷600倍液,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三千年前,《诗经》中就曾有“螟蛉有子,蜾赢负之”的记载,记述了胡蜂捕食蛾类幼虫的现象。明代《本草纲目》中说到蜘蛛时写道:“此虫设网一面,物触而诛之,知乎诛其不义者,取曰蜘蛛”。它告诉人们自然界存在着生物互相制约的规律,栖息在森林里的各种有益昆虫,以害虫为食,抑制和调节害虫种群密度的增长。虫吃虫屡见不鲜螳螂具有一对明亮的眼睛,能在瞬间准确地把害虫捉住,当作丰盛的美餐。瓢虫专吃蚜虫、介壳虫等害虫,一只七星瓢虫一天能食掉200多只蚜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团聚丽瓢虫Adalia conglomerate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对铁杉球蚜的捕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团聚丽瓢虫1a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团聚丽瓢虫卵期、1、2、3、4龄、预蛹和蛹的发育历期平均分别是10d~15d,5d~11d,7d~11d,7d~11d,8d~16d,20d~30d,15d~18d。团聚丽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可捕食所有龄期的铁杉球蚜,尤其喜欢捕食卵。捕食能力随着自身龄期增大而增大,成虫日最大捕食量最大,为344.8头。团聚丽瓢虫成虫和幼虫对铁杉球蚜卵的捕食效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成虫对铁杉球蚜的寻找效应用Hassel&Varley模型进行模拟,模型为E=0.4517P^0.5568,r^2=0.9859,表明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个体间的干扰越强,表现出对铁杉球蚜的捕食作用减小。  相似文献   

18.
<正>采用树干钻孔注药防治害虫,操作简便、效果显著,而且省药、省工、不污染空气和不伤害天敌,既可防治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又可防治蚜虫、介壳虫、螨类等食叶害虫,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方法。近两年石家庄市森防站在无  相似文献   

19.
二双斑唇瓢虫Chilocorus bijugus Mulsant是昆明地区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人工放养的白园内严重危害白蜡虫雄幼虫和蛹。该虫卵、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各有一明显的发生高峰期,依次为:卵,6月中旬;老熟幼虫,7月上旬,蛹,7月中旬;成虫,7月下旬。1-4龄幼虫和成虫平均每日捕食白蜡虫分别为7.6头,20.4头,122.3头,264.8头  相似文献   

20.
山里红木虱是山里红及山楂的重要害虫。此虫在辽宁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草丛基部、地被物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出蛰,4月末开始产卵,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成虫。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奇变瓢虫及草蛉等。用40%氧化乐果或50%马拉硫磷2000倍液防治,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