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藤蔓类植物共计245种(包括22变种、2亚种),分别隶属于62科、159属。通过对植物形态、生境及生物学习性的调查研究,筛选了适宜园林应用的7类97种,其中缠绕类35种、卷须类14种、吸附类7种、棘刺类11种、依附类1种、匍匐类25种、垂吊类4种。同时探讨了各类植物在园林中的用途,提出了野生藤蔓类植物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将缙云山草珊瑚生存群落分为7个群丛,并论述了各类型的特征。采用样方法统计分析其多样性,应用丰富度指数(R1)、Shanna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1)研究7个群丛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草珊瑚生存群落共有维管植物45科79属104种;2)群丛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大小受立地生境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群丛间植物种多样性的平缓变化表明7个群丛对缙云山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相似的适应性;3)依据草珊瑚生存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大小对7个群丛进行排序后发现立地条件好,人为干扰小的群丛其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4)用H’指数、λ指数和E1指数描述群丛性质时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入指数和H’指数可较好地测度优势种在群丛中作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的特有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冈山的特有植物刘仁林(江西省井冈山自然保护区343600)井冈山已发现特有植物20种(含变种),隶属于14科17属(详见表1),其中种子植物10科13属16种,蕨类植物4科4属4种。在种子植物中,落叶植物4种,常绿植物12种,均属木本植物。按照Wh...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9年12月南涧凤凰山候鸟州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访问调查、植物标本采集和整理分类,初步查明了保护区范围内的植物资源种类,分析了野生种子植物资源和区系,结果表明:(1)保护区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13科313属451种,其中人工栽培植物有11科29属38种,野生植物有102科284属413种;(2)保护区内共有12个群落组成;(3)保护区内以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蝶形花科、唇形科、蓼科植物为主;(4)保护区的植物在科级水平热带分布较温带分布更具紧密性;属级水平与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有紧密联系,说明保护区在植物区系上具有典型的温带特征;从种级水平来看,保护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中国特有植物;(5)保护区内资源植物比较多,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植物,对于经济价值较高,原料需求量大的种类,应积极进行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5.
在多次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野生维管植物的数量特点、区系成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该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38科442属628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7种,其生活型以草本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共392种,占全部种类的62.42%。(2)在科属组成上,科组成以寡种科和单种科占优势,两者共占总科数的78.26%;属组成以寡种属和单种属占优势,两者共占总属数的98.87%。(3)分布区类型多样,科级水平上有10个类型和5个变型,热带成分占明显优势;属级水平上有14个类型和18个变型,热带成分略多于温带成分,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外文献数据库检索,以发表的论文为依据,整理了2018—2021年有关文献报道的福建省内新增的维管植物,分别以秦仁昌(1978)和APGⅢ分类系统作为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标准,对福建省维管植物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21年底,福建维管植物共新增3科31属194种,包括新种13种,至此,福建野生和栽培的维管植物达255科1 674属5 258种(含亚、变种)。  相似文献   

7.
朱智 《广东园林》2008,30(6):45-51
实地调查了清迈周边7个具有代表性的园林绿地,初步查明清迈常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有213种(包括变种、品种、栽培种),隶属于66科149属,灌木、草本占优势,落叶和针叶树种较少,植物分布以热带成分为主。文章分析和讨论该市园林植物的区系特点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和配置特色。  相似文献   

8.
采用线路调查、样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桂东县三台山种子植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台山共有维管束植物183科、688属、1307种,其中种子植物162科、656属、1233种,占湖南全省种子植物种数的19.81%。除栽培或逸生植物外,该地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49科585属1095种。野生种子植物中科有10个分布型,属有14个分布型,种有14个分布型,分布型组成较复杂;除世界广布型(1分布型)外,热带成分(2~7型)科、属、种占总科、属、种数的比例分别是44.96%、41.71%、23.38%;温带成分(8-14型)科、属、种的比例分别为25.50%、47.51%、39.90%;中国特有分布型(15分布型)大部分可归类为温带性质;种子植物区系中有10个中国特有属和373种中国特有种,这些属和种与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联系广泛;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点,其中华南特有分布植物,尤其南岭山地特有分布的植物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9.
涵盖25个县市的滇中南口山南亚热带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41科54属63种,占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151种)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数(354种)的41.7%和17.8%。从科属种的水平对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组成、成分特点进行了剖析,其成分具有:(1)起源古老,孑贵植物多,单型科属比例大;(2)热带科多,特有现象丰富;(3)对同类植物代表性强的特点。同时分析了本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区内分布特点和珍稀濒危种子植物  相似文献   

10.
王朗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及其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78科264属537种30变种5亚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1属20种2变种,被子植物73科253属517种28变种5亚种。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共12个类型,在所有成分中,以温带区系成分为主,达169属,占总属数的64.02%;中国特有分布属11属,占总属数的4.16%。此外,还分布有多种大熊猫主食竹如缺苞箭竹(Fargesiadenudate)和星叶草(Circaeasteragrestis)、独叶草(Kingaonia uniflora)、串果藤(Sinofranchetiachinensis)、天麻(Gastrodiaelata)等国家重要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对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管理,作者在对该区域的珍稀植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受威胁情况等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习水保护区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和濒危野生植物191种,隶属于61科107属。可划分为苔藓植物(3种)、石松与蕨类植物(7种)、裸子植物(6种)、被子植物(175种)4个类群。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21科31属55种,包括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保护植物52种;受威胁物种(易危及以上)117种;被《CITES》附录Ⅱ收录70种;贵州特有种18科20属24种。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组成多样,并且受到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保存有大量古老、孑遗和特有的类群。本文针对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进行分析,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云南的湿地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林业》2014,(5):23-24
云南省于2012年全面启动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于2013年结束,现将调查结果概述如下。 一、云南省湿地资源情况 (一)湿地类型和面积 表1云南省湿地类型及面积概况表 (二)湿地分布情况 1.各州(市)湿地分布情况 表2各州市湿地分布概况表 2.各流域湿地分布情况。 表3各流域湿地分布情况表 3.湿地海拔分布情况表4各海拔区间湿地分布情况表 (三)湿地植被 全省记录到湿地植被类型12个,湿地植物群系189个。 (四)湿地植物调查范围内发现湿地植物204科876属2274种,其中被子植物133科725属1974种,裸子植物4科10属11种,蕨类植物31科71属128种,苔藓植物36科70属161种。  相似文献   

13.
为完善若尔盖地区(四川片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以2019年至2022年在红原、若尔盖、阿坝和松潘四县调查数据为分析对象,结合文献资料,统计若尔盖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现状。结果表明:(1)若尔盖地区野生种子植物有1 173种,隶属74科367属,种子植物资源丰富,大部分为草本植物(77.41%);包含51种以上的科有菊科、玄参科、莎草科等6个科;包含21种以上的属有马先蒿属、柳属、风毛菊属等5个属。(2)科的组成上,小科(2~5种)和中等科(6~20种)是构成本区科的主体,占总科数的58.11%;属的组成上,单种属(1种)是构成本区属的主体,占总属数的49.05%。(3)从科的区系成分来看,划分为6个分布型和3个变型,其中温带分布科(39.19%)最多;属的区系成分来看,划分为15个分布型和13个变型,温带成分占总属数73.84%,占比最高,是典型的温带性质。(4)本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共计48种,占总种数的4.09%,濒危物种丰富,孑遗古老。  相似文献   

14.
贵州亚热带地区野生15种观赏植物引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种驯化栽培野生珍稀观赏植物11科14属(1亚属)15种,其中观叶类8科9属(1亚属)9种,观花类3科5属6种。主要特点是观叶类植物树(体)形美观,叶片奇异多样,四季浓郁;观花类植物花形多样,花色艳丽。所引种类容易栽培,能耐短期内-1~0℃低温,可作为公园、庭园、街道及旅游景点绿化的主体树种。  相似文献   

15.
3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室内观叶植物389%~551%的种(品种),适应温州正常年份越冬气候而安全越冬;据3个越冬期冻害指数算术平均数将它们分为在温州适应、基本适应、不太适应、不适应种(品种);其科属间越冬适性差异大致存在如下趋势:龙舌兰科、竹芋科、天南星科多数植物难以适应温州冬季气候,而百合科、秋海棠科秋海棠属、肾蕨科肾蕨属等植物耐寒性较强,基本上能在温州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重庆市的植物区系性质和植被及其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其区系特征如下:(1)植物种类种类丰富,全市有野生维管束植物植物224科1848属5311种,其中蕨类植物47科120属606种,种子植物177科1113属4705种;(2)特有种及少种科属多,重庆市分布有各类地方特有植物226种;(3)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多,这些科、属植物都是组成重庆植被的重要成分;(4)裸子植物种类多,重庆市共分布有裸子植物9科34属79种,其中野生植物裸子植物7科23属39种;(5)珍稀濒危及野生保护植物种类丰富,重庆市分有各类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达244种,其中重庆市国家一、二级野生重点保护植物60种。重庆市主要植被型有6种,即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暧性针叶林;竹林和灌丛。主要群系组有25种,主要群系有53种,根据植被的组成成分将重庆市分为六个植被小区,大巴山植被小区、七曜山北部植被小区、七曜山南部植被小区即武陵山地区、大娄山北缘植被小区、中部平行低山植被小区、西部方山丘陵植被小区  相似文献   

17.
广东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0 195.8 hm2,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调查发现保护区种子植物新记录科2个(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和鹿蹄草科Pyrolaceae),新记录属66个,新记录种218个;广东分布新记录种4个;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增至204科、702属、1 451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0属、12种,被子植物162科、630属、1 321种。种子植物的科、属属于热带分布型的共91科、387属,分别占保护区非世界分布科、属的72.22%、65.03%,热带成分占有明显优势,属所具有温带性质比科略强。保护区内中国特有分布属15个,珍稀濒危保护野生种子植物达28科、50属、56种。  相似文献   

18.
惠州古寨水源林县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标本等方法,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惠州市古寨水源林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山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55科505属882种/变种。古寨种子植物种类丰富,单种科和单属、少属科以及单种、少种属均较多,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在科水平上有7个分布区类型,在属水平上有13个分布区类型7个变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科、属为主,具有南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性质,有比较明显的热带成分。古寨植物区系的特有性在科的水平上很低,无中国特有科。中国特有属共3属,为杉木属(Cunninghamia)、石笔木属(Tutcheria)和箬竹属(Indocalamus),这些特有属具有古老性和孑遗性,它们的属数和种数较少,在区系中所占的比例为0.59%。科、属的特有性表明该植物区系属于华夏植物区系。此外,古寨共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分别为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和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有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  相似文献   

19.
巴蜀地区(原四川省地区),杨柳科植物包含3个属、93个种(以及大量的天然杂种和栽培品种),即杨属(16种),原柳属(6种),柳属(71种),同时广泛分布于海拔约5000米以下的各个地区。本文包括分属检索表和各属的分种检索表,及所有种和种下分类单位的正名、异名、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20.
巴蜀地区的杨柳科植物(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蜀地区(原四川省地区),杨柳科植物包含3个属、93个种(以及大量的天然杂种和栽培品种),即杨属(16种),原柳属(6种),柳属(71种),同时广泛分布于海拔约5000米以下的各个地区。本文包括分属检索表和各属的分种检索表,及所有种和种下分类单位的正名、异名、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